胖·師說|教育信息化,更新學習思維比重金打造智慧教室更重要!

農曆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隨著新版高中階段教學課程標準的發布與國家層面對「互聯網+」教育的高度關注,胖胖老師在這個寒假也有幸參與多個國內外有關智慧教育項目的交流,這裡有些關於教育信息化的思考與大家分享。

智慧教育,是機遇也是挑戰

有關於智慧教育項目的建設。我個人的感受是在當下我們並沒有想清楚、看明白智慧教育或者是教育的信息化。當下的中小學教學環境下,我們需要的是怎樣的一種教學信息化生態環境?

有老師曾經問過,當高考改革來臨、高中新課標即將實施的時候,我們的整個教育體系是否為此準備好的相對應的信息化教學實踐準備。在課程任務群等新的教學理念展開的時候,教育信息化環境是否能真正支持我們課堂是否能夠接受這樣教學改變?

在胖胖老師看來,成功的教育信息化應當是支持學習行為真實發生的。而在師生看來,讓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獲取學習的方法、獲得學習的能力的教育信息化之路似乎並不如盡如人意。

這裡的話我們不妨看看我們的教室。只有在公開課才會使用互動白板、iPad平板等教育信息化工具,而日常的教學當中應用最多的還是PPT+實物投影儀,甚至黑板上寫著密密麻麻板書反而是同學最受歡迎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當下課堂中這種反智情況的存在呢?

學生真的具有在線學習的能力嗎?

我們認為,當下儘管我們的學生被稱為「互聯網一代」,但學生是否具有了利用信息化工具進行學習的能力?儘管教學培訓中有不少信息化培訓內容,但教師在設計教學行為、制定教學大綱的過程中是否融入了信息化學習的需求?更高層面的是在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在制定教育教學標準的時候,是否關注過學科教學標準與信息化應用的有機融合?

對於信息化合理利用的指導和研究,胖胖老師在過去的三年中參與了多個教育教學課題申報,因而也有機會與國內諸多同行以及國外教育研究中有了諸多接觸。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教育」理念不斷被炒熱,胖胖老師多次走訪了全國各地的多個智慧教育項目,也聆聽過不少基於信息化教育、智慧教育的教學展示和研討活動。但在學習和實地考察中,讓我疑惑的是這些智慧教學項目為何沒有能夠可複製、可推廣地在我們身邊出現?

這裡的固然有來自教學成本的壓力、有來自學生家長對於信息化設備使用的擔憂,但在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缺乏對於智慧教學應用的清晰地認識——教育信息化旨在更好地讓我們學習。

當下,不少人都推薦美歐等國家的所謂「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創客課程。但是這些課程當中,學生的信息化學習能力是我們應該去關注的而忽視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創客課程是高階拓展研究性的課程,而美歐基礎教育中的信息化學習素養的培養卻不為現在的研究者所關注。

教學生態圈的打造離不開思維的提升

正如胡里奧·平克教授在2016年斯坦福未來學習研究論壇所指出的,「未來的學習者在學習行為中更注重的是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思維的養成。這離不開教學生態圈的信息化支持。」

這裡,教育生態圈並非簡單等同硬體或軟體的開發。近年來不少地方提出大規模新建各類智慧教室項目,儘管名稱不同、研發企業不同,但基本配置都是混合式白板(或者是智能書寫系統)加上實物投影系統,加上虛擬現實學習工具套件,有些還會基於合作學習或者是翻轉學習理論需求配置相應的教學座椅和設備支持。但我們的課程設計是否完成了信息化學習的轉型準備,卻仍是一個未知數。不少所謂智慧學習應用平台,看似有著豐富的教學應用app,但我們的學生,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家長是否真正樂意使用呢?最直觀的事實是,當猿題庫等搜題軟體可以成為學生手機上安裝頻次最高的軟體時,教育企業、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大力推廣的各類智慧學習工具卻往往備受冷遇。

是我們的產品功能存在不足?是我們的學生的惰性使然?或許我們可以從美國谷歌和微軟在線教學套件設計上管中窺豹——教育生態圈構建必然是為符合一定的教學學習行為邏輯而設計的,或許谷歌的教育產品在某些功能並不突出,但因為這些互聯網教學巨頭他們的教學產品設計是有他們的學習行為理論體系支持的,所以學生可以在適應互聯網教育的學習邏輯下進行在線或是混合式學習,而這一點恰恰也是國內智慧教育領域最缺乏的。大家一窩蜂地在開發相似的產品,施展渾身解數利用各自的資源去贏得市場,卻忽視了最最重要的智慧學習行為邏輯的研究與應用。

重金打造不出有智慧的教育

在國際著名的混合式學習網站BLU上面,我們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混合式教學的案例。其中來自大陸地區的案例儘管數量不多,但是卻受到國外研究者的高度關注。不少國外教育研究者在和筆者的溝通當中都提到一個問題——智慧教育的成本究竟由誰來承擔?

我們要注意到這個成本不僅僅是硬體投入的成本,不僅僅是師資培訓的成本,這裡還有一個學習者、教育者在學習行為中綜合花費成本的考慮。最讓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案例是某地曾花費近千萬為整個區域的學校配置了基於平板的電子學習平台,這個大手筆令國外同行羨慕不已,因為即便是在美國、歐洲,這樣大的投入在地方性教育主管部門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但中國人做到了。然而,當研究者們細緻地去分析案例的時候卻不得不驚訝地發現,在這樣的一個巨大投入背後,卻是對於項目立項當中「學習行為究竟發生在何處」這樣的一個基本問題的忽視。國內的研究者更多的關注的是應用這樣一套系統對學生的成績提升了多少?而國外的研究者在評論中卻更多遺憾,學生並沒有獲得在線學習的有效行為習慣。

教育不是簡簡單單的硬體投入,教育也不是教育主管部門的一廂情願。如火如荼興起的智慧教室的項目建設當中,又有多少人真正關注到教育信息化對於學習者思維行為的養成影響?

最後我們還要回到問題的原點,智慧信息化的環境當中如何實現真正的學習行為,關鍵是我們是否在教學場所設計中體現出適應互聯網教育的學習教育!那麼當下我們的「互聯網+」智慧教育的學習邏輯又是什麼呢?

感謝大家的聆聽胖胖老師的思考與吐槽。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私信交流拍磚。


推薦閱讀:

無法歌
從靈知性說是沒有次第 從事相作用來說是要有次第的過程
宗旨歌
學用系列|跟著胖胖老師學習如何使用在教學中使用無線投屏

TAG:智慧教育 | 教育信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