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染指餐飲市場的跨界品牌,現在怎麼樣了?
也許現階段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對手,而是一個過路人。
最近,尼康退出中國,裁員兩千人!
很多人以為尼康是被同行打敗,沒想到居然是毫無相關的行業。尼康直接宣布破產真相:受智能手機普及的影響!
▲圖片來源:百度
再比如,康師傅和統一速食麵的銷量急劇下滑,它們的對手真不是白象、今麥郎,而是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團購網。
現如今,手機拍攝功能影響著相機的銷量;外賣興起衝擊著快消品的銷量。往往因環境的巨變,跨界的對手導致品牌無力反擊。
▲圖片來源:百度
那麼說回餐飲,當快消、美妝、互聯網紛紛牽手跨界餐飲,在環境的巨變下,餐飲面臨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產業鏈上競爭,而是來自企業跨界的鬥爭。
那些跨界的「新餐飲人」為什麼失敗?
(部分企業,排名不分先後)
▲圖片來源:眾郝創意諮詢
大牌企業紛紛向餐飲伸出橄欖枝,面臨同行的競爭壓力與外行的跨界,加劇著餐飲的競爭。
▲圖片來源:眾郝創意諮詢
不管是為了流量而跨界,轉型而跨界,還是為了打劫利潤而跨界,分羹餐飲行業,不一定都能獲取成功,原因似乎顯而易見。
失敗原因一:產品、管理跟不上
韓國依戀跨界餐飲,選址頗為大氣,租下上海4層商場,放入人氣頗旺的快時尚品牌SPAO、精品咖啡店CafeLugo、精緻美國牛排自助餐廳Ashley三個品牌,後還開出自然別谷的韓式自助餐。
這幾個品牌紅極一時,精品咖啡店還快速放出加盟,但產品卻是品牌的短板,難以複製且口味一般,難以形成復購。
▲圖片來源:百度
起初藉助韓劇的風口,快速佔領餐飲市場,前期跨界似乎是成功的,最後失去復購理由,只能喪著臉退出餐飲市場。
失敗原因二:難以跳脫原有思維
LV、Prada、愛馬仕、阿瑪尼、香奈兒紛紛跨界涉足食品餐飲行業,就連賓士也開出餐廳。
奢侈品餐廳剛開,的確名氣大過於美食,賺足了眼球。
▲圖片來源:百度
以GUCCI染指餐飲為例,實際一頓價格並不親民,中午人均150元,晚上人均可達到300元,但換算下來,一個包包卻能在餐廳吃上一個月的飯,更像是在販賣「生活方式」。
奢侈品行業轉戰餐飲,產品無功無過,但記憶度不高是短板,再加上運營思維難以跳脫奢侈品經營模式,販賣生活的方式卻離不開「奢侈」,客流基本趨於平緩。
▲圖片來源:百度
那些成功跨界餐飲的品牌
1、家居+餐飲——營造生活方式
宜家向來都被業內稱為跨界餐飲的「黑馬」,起初為了延長顧客在店內停留的時間而創辦的餐廳,卻沒想到餐飲成為宜家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來源:百度
產品雖說除了各種肉丸以外,創新很少,但價格足夠親民,依託背後強大的供應鏈與運營管理的支撐,營造舒適生活氛圍,更貼近品牌理念。
▲圖片來源:百度
無印良品跨界餐飲,其目的並不是簡單的進軍餐飲市場,而是希望通過跨界將品牌傳播的文化和簡約的生活方式傳遞給顧客,讓顧客從購買行為轉變為價值觀認同。
▲圖片來源:百度
2、互聯網跨界+餐飲——收割大波的關注與熱點
網易:喪茶、易間咖啡店
餓了么:愛無能小館快閃店
知乎:知食堂快閃店
摩拜:聯合wagas、小楊生煎主題店
▲圖片來源:百度
與其他行業跨界餐飲不同,互聯網選擇快閃店、聯合餐飲的方式,利用互聯網的營銷思維做餐飲,短期快速引爆品牌。
雖說相比傳統餐飲的可維持,互聯網跨界更貼近消費者,達到快速消費的目的,且快速讓品牌得到曝光與關注。
傳統餐飲可以借鑒的突破思維
雖說眾多行業紛紛牽手跨界餐飲,失敗與成功並存。
失敗或許是經營思維沒有跳轉,再或者快速佔領市場擴店,而品牌管理卻跟不上……每一環節都會成為跨界失敗的導火索。
但不得不說,企業跨界餐飲似乎比傳統餐飲更會玩,依託跨界基因,藉助他人特長,彌補品牌短板,在於「1+1>2」,得到更大突破。
傳統餐飲如何突破?
1、產品與供應鏈——可借鑒快時尚模式
快時尚低價享受高品質、快速的更新迭代。快時尚經營模式與餐飲經營模式,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是十分相似的。
上新也就兩個月的新款,轉眼間變成舊款並打折促銷,快速更新刺激重複購買。但餐飲往往創新不足,失去復購理由。
▲圖片來源:百度
快時尚跨界與傳統餐飲不同,是後端依靠強大的供應鏈支持,能夠快速進行產品更替,刺激消費新鮮感。
對於傳統餐飲來說,掌握餐廳後端供應鏈是重中之重,不斷創新刺激消費的需求,直白來說,用產品說話,讓消費者離不開你。
2、品牌氛圍營造——可借鑒奢侈品
利用奢侈品的玩法來做餐飲,相信大多數消費者不會買單,值得借鑒學習其營造某種生活態度的方法。
雖然買不起「Prada、LV、CHANEL……」,但我到他們的餐廳吃飯,依然要比到專賣店買一個包包、鞋子要親民的多,在這裡,享受到「奢侈」體面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百度
隨著市場競爭激烈,消費場景多元化,外賣、新零售的分食,傳統餐飲面臨的問題是:既然一個外賣、逛個超市就能解決吃飯問題,為什麼要去餐廳里吃呢?
傳統經營是「賣飯」思維,而奢侈品跨界餐飲是販賣生活方式。
就好比,今天坐在星巴克喝咖啡,不是單純的解決口渴問題,而是享受星巴克賦予「第三空間」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百度
拋開傳統賣飯思維,尋找品牌調性、靈魂,打造某種生活方式,產生與消費者的連接,營造某種氛圍,打造品牌消費場景。
3、粉絲運營——運用互聯網思維
當騰訊、百度、華為等世界500強出來的人帶著跨界基因轉戰餐飲市場,當西少爺肉夾饃、喜茶、奈雪の茶等品牌快速拿到資本開拓品牌發展。
傳統餐飲人開始慌亂陣腳,兢兢業業經營餐飲,卻不及跨界餐飲人成功來的快。
老餐飲人以產品為核心的傳統思維固化,實際上沒有錯誤,但餐廳經營思維不是「廚師思維」,需要站在老闆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圖片來源:百度
「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首先是思維模式的轉變,創新才永無止境,借鑒不同角度的思維,站在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品牌才能經久不衰。
狗頭說:
餐飲市場的巨輪中,不管是傳統餐飲還是跨界餐飲,競爭加速洗牌,品牌的迭代與淘汰還會越來越快。
傳統思維的餐飲人如果還是站在「原地」思考問題,終有一天,會被跨界餐飲所淘汰。傳統餐飲其實需要融入更多新鮮元素,而不是一層不變。
圖片素材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眾郝創意諮詢出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消費升級不可逆轉,「速食」和「獨食」才是未來機會
※餐飲人的經典營銷:花大錢搞創新還不如用「舊款」?
※誰會是2018年中國最流行的餐飲品類?
※高管不能高枕無憂!
※餐飲融資戰再升級,喜茶是如何從草根走向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