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區醫院的患者從哪來:非主流透視貼

上次有個同事去醫院看感冒,早上8點到,已經沒有號了。真是低估了人民去醫院的熱情,心裡始終憤憤不平。這時職業病發作,掐指一算,這些人都來自哪?哪個醫院人少一點?有這麼多醫院,為什麼還是這麼多人?看完病,於是跑回單位,洋洋洒洒寫了需求,交給程序員哥哥跑數據。

想了很久,也查了很多資料。醫療這個話題太大,這點研究可能根本不算什麼。加上沒有更細緻的醫療統計數據,所以只能用手機和路網,從另一個角度,來洞察一下北京醫院的情況。

當然,感謝朝陽區委提供的一手醫療機構數據。這次我們先以朝陽區為例子,洞察方面包括覆蓋範圍,各類醫療設施覆蓋範圍、不同時段醫院人流變化以及典型醫院的人都從哪來(雖然普通,在醫療相關的公開渠道,應該找不到其他數據了,偷笑)。

數據概況

2015年4月、7月,剔除周末與節假日,中國移動北京地區手機數據,共計595G;

2016年12月,高德POI數據(朝陽區),共計228905條; 朝陽區醫療設施統計數據。

知識點來了:

三級醫院比重仍然過大

截止2016年底,朝陽區各類醫療機構達到1447家,床位2.38萬張。其中三級醫院17家、二級醫院30家,社區服務中心48家,覆蓋全區42個街道,各類醫療設施803家,美容、口腔醫療診所佔20%(口腔和美容有這麼大需求?),藥房795家。 床位數是一個重要指標,朝陽區3級綜合醫院床位數10511張,佔全區總床位數44%,超過《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16-2020)》中30%的標準。可見,朝陽區衛生醫療設施數量整體呈金字塔結構,而公辦三級綜合醫院仍是全區醫療資源的主要力量。康復、護理等機構嚴重不足。

朝陽區各類衛生醫療設施佔比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1)三級、二級醫院及專科醫院理論與實際空間分布對比

在公共服務設施分配標準中,醫療設施的配置是按服務的人口數量進行不同等級醫院的配置。所以,從理論來說,有一個理論服務半徑。實際上,醫院覆蓋的範圍是否服從理論呢? 我們可以根據每千人床位這個指標,利用床位數、人口密度、路網計算得出理論覆蓋範圍。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朝陽區現在千人床位數達4.87張,人口密度指醫院所在交通小區的人口密度(手機信令數據計算而得)。所以,理論服務半徑的計算公式為:

而實際半徑,則直接通過挖掘在醫院附近的基站(包含或只有微蜂窩)的數據,來推算就診人口。通過就診人口的居住地,看醫院的實際覆蓋範圍。於是得到圖2。圖2為朝陽區二三級醫院及專科醫院的理論服務範圍與實際服務範圍的對比圖,由於基站準確度原因,只挑選了32個二三級醫院做實際的服務半徑分析(還有15家醫院由於數據準確度原因沒有進行可視化)。可以看到幾個特徵:

1、四環以外的人口聚集區缺乏醫療設施的覆蓋。來廣營、亞運村、望京北部、石佛營十里堡、東壩、朝陽北路東五環以外、垡頭等地區(圖中紅圈片區)均缺乏綜合及專科醫院的服務覆蓋。朝陽區醫療設施主要集中在四環以內,四環以外的人口聚集區或多或少缺乏醫療設施的覆蓋。

2、醫院的就診來源主要但不限於醫院周邊。圖1右中,紅色部分是各醫院就診人口的主要居住地,但理論服務半徑未覆蓋到的居住區,主要就診醫院則不局限於一個。這些未覆蓋居住區的就診醫院將在下文揭示。

3、某些外圍衛生設施存在資源浪費情況。在人口密度較少的外圍地區,理論服務面積非常大。以東北方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為例,實際情況是,該院因地處偏遠,雖床位數較多,但使用率有限。此類區域要注意醫療資源的浪費。

朝陽區衛生醫療設施理論與實際空間服務範圍圖

(2)社區衛生機構基本覆蓋

區內社區服務中心48個, 社區服務站221個,基本覆蓋區內人口聚集區域。通過計算基於路網的15分鐘步行覆蓋範圍,可看到覆蓋範圍較為均衡,四環內基本達到全覆蓋。但由於缺少社區醫院的其他數據,對其服務質量無法做出準確評價。

朝陽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空間分布圖

(3)急救站沒有全部覆蓋;診所、藥房與人口分布關係密切

根據國家《急救中心建設標準(2008)》,急救站服務半徑為3-5千米,本報告取急救站服務半徑為5千米來看空間分布。區內急救站共6家,分布較不均衡,基於路網計算的5km區內覆蓋範圍僅佔全區面積的40%。其中望京、東四環和東五環之間、四環東南外、北苑-來廣營片區沒有在服務半徑內。

朝陽區急救站5km覆蓋範圍圖

區內普通、專科內診所共432家,以東三環附近分布最為集中,主要在呼家樓、建外等街道具有較高密度。基於路網對診所5分鐘步行覆蓋的服務範圍計算,區內診所服務範圍的覆蓋率整體偏低,二、三環之間覆蓋率相對較高,但仍不足50%。

朝陽區診所分布熱度與5分鐘步行覆蓋範圍圖

根據高德2016POI數據,朝陽區內藥房共有796個,分布與人口聚集區有較大相關性,大屯南部、小關、香河園、望京街道,區中部的八里庄、六里屯街道,區南部的雙井、勁松、潘家園、垡頭街道藥房分布密度較高。

朝陽區藥房分布熱度與5分鐘步行覆蓋範圍圖

就診人口情況

(1)二三級綜合及專科醫院本外地就診人數分析

通過提取醫院周邊及醫院內部的信令數據,可以大致計算2015年4月一個月內,醫院人流的大致數量與外地人佔比。從下圖可以看出,朝陽醫院和安貞醫院、華府婦兒醫院就診、航空總醫院就診人數總量較多,綜合醫院比專科醫院就診人數多,3級醫院整體比2及醫院就診人數多。

而就醫的外地人,朝陽醫院、安貞醫院、華府婦兒、三環腫瘤醫院、航空總醫的外地就醫人數最多,而從外地人佔比來說(圖7、8氣泡大小),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44%)、北京麥瑞骨科醫院(44%)、朝陽急診搶救中心(31%)、朝陽區三環腫瘤醫院(27%)非北京就診人數佔比較大。三級綜合醫院非北京就診佔比基本分布在20%-25%之間。

(2)二三級綜合及專科醫院日均24小時人流分析

工作日

通過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計算,得出二三級綜合及專科醫院的日均24小時人流時序圖,可以看到,三級醫院的人流趨勢較為一致,9點、14點均有一個人流高峰,除開朝陽醫院、垂楊柳醫院、航空總醫以外,其餘三級醫院下午人流量均比上午少。而這三家醫院的人流指數全天均偏高,朝陽醫院下午高峰期人更多,垂楊柳與航空總醫在18點甚至還出現了一個小高峰。

在人流方面,二級醫院沒有一致的趨勢,朝陽婦幼保健院、首都機場醫院等公立醫院在上午、下午各有一個小高峰。美中宜和、和睦家、華府婦兒等私立醫院一天中則沒有太大波動。推測原因可能是,私立醫院挂號方便,號源充足。

二三級醫院工作日24小時人流時序圖

周末節假日

圖10中說明,大部分二三級醫院周末節假日日均人流有所下降,但也有少數醫院人流上升。漲幅最高的是儷嬰婦產醫院(26%),降幅最高的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68%),朝陽醫院、安貞醫院、航空總醫等平日人流較大的醫院的降幅不大,分別為-12%、-9%、-10%。

朝陽區二三級醫院周末節假日與工作日日均就診總量漲幅

下圖中周末、節假日各醫院的人流時序圖挑選幾個代表性醫院進行高亮顯示,可以看到各二三級醫院的人流時序變化與工作日比,變化規律沒有呈現一致性。但三級醫院中,早上10點依然呈現波峰狀態,二級醫院變化沒有明顯規律。

朝陽區二、三級醫院周末節假日24小時人流時序圖

(3)典型醫院就診來源分析

取三級綜合醫院及典型的三級專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為典型醫院來分析其就診人口來源。

在缺乏醫療設施的東四環及東五環外,這兩個片區的醫療需求主要由朝陽醫院、武警總隊醫院、民航總醫承擔;同樣缺乏醫療設施的東南五環外的垡頭等地區,醫療需求主要由垂楊柳本部承擔;來廣營片區則由航空總院、安貞、中日友好等醫院承接了現有就醫需求。

靠近市區的亞運村地區,由於交通較為方便,所以能被306醫院、安貞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較好的覆蓋。而遠離市區的東壩片區,覆蓋其片區的醫院數量多、每個醫院就診量小,顯得東壩片區的醫療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航空總醫、中日友好還承擔了很大一部分,區外天通苑居民的醫療需求。

專科醫院(兒研院與腫瘤醫院),由於其醫院屬性,其覆蓋範圍較為廣泛、熱度較低,相對於綜合醫院更加均勻。其中,外地就診比例最高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外地就診主要來源於河北、內蒙、山東、山西等省,河北廊坊、保定、張家口等城市就診人數最多。

最後再總結一下知識點:

  • 朝陽區的二三級醫院服務範圍沒有覆蓋到,有的地區卻可能有資源浪費的情況。
  • 醫外地人口佔比大的集中在專科醫院,特別是腫瘤醫院。
  • 在二三級醫院醫療資源沒有覆蓋到的區域,居民通常會選擇空間距離較近的醫院,導致被選擇的醫院覆蓋範圍沿交通幹道擴大,從而引起就醫人數過多、非通勤交通需求增加等城市問題。
  • 朝陽區內還承接了較大的區外醫療需求,主要來自我們大回龍觀
  • 三級醫院每日的人流量較二級醫院更有規律,且都處於高位。
  • 專科醫院就醫人員來源範圍大,熱度較低,即空間分布更均勻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不要沒事跑醫院。

原文發表於澎湃市政廳

最後歡迎關注公眾號: urbandatalab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遍地都是「遠光狗」
「公共生活研究方法」的具體操作與摒棄「現代主義」的行為方式
產業新城哪家強?華夏幸福邀全球夥伴共商「城事」
註冊規劃師之相關知識-- 建築史基本知識
研一結束了2,關於規劃思維模式

TAG:醫療 | 數據分析 | 城市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