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發展科技?
一、總述
網路百科對「科技」的定義
每當火箭發射成功,人們向太空送出一個個飛行器,去探索月球、火星,去瞥一眼上萬光年外的世界,也一定會有人質疑這些到底都有什麼用。即便是再冷靜的人也恐怕會忍不住想「國家投入的巨量資金到底能獲得多少回報?」。少數時候,科研機構會給出某種意義上能讓人信服的答覆:「人造衛星可以預測天氣變化、保障農業生產;登月計劃探明了月球上能夠用於未來聚變發電的氦-3元素……」甚至也有更加通俗易懂的例子:「嬰兒用的尿不濕最先就是為宇航員設計的。」但無論如何,這些好處都像是一個主要目標之外的邊際效應,或者說「副產品」,這些副產品有的確實推進了社會的發展,但並不能足夠有說服力地說明發展科技的必要性。
打一個不夠嚴謹的比方,學校里總會有人對學習數學的必要性產生懷疑,他們認為數學似乎並不能直接地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而老師告訴他:「你不學好數學,就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不能生活得幸福美滿。」是的,這樣的答覆足以堵上孩子們的嘴,但卻消解不了孩子們心中的疑問,比如:為什麼好的大學就只收學好了數學的人?老師描述的「幸福美滿」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
科學技術曾經、正在、也將繼續為我們的世界帶來巨大的變化,毋庸置疑的是科技提高了每個人的生活水平。不過與此同時,科技也似乎帶來不少麻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陰雲仍久久飄蕩在人類頭頂,含鉛汽油的發明者人們至今無法饒恕,而科技與戰爭也似乎總是有那麼點關係……越來越多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一些人不再相信科學,極端的甚至希望回到桃花源般的原始社會……隨處可見的迷信活動、打著科學旗號的惡意營銷、自以為是的民間科學家……這些都不得不讓我們思考,到底應該對科學持有一種怎樣的態度?
托馬斯·米基利(1889-1944),因發明和應用對環境有巨大破壞作用的四乙基鉛和氟利昂而聞名於世。
「民間科學家」郭英森
我們感嘆科學的進步,享受科學的便利。為世界每個角落一觸即達而感動,卻又為人類在宇宙中只不過是一粒塵埃而黯然神傷;與五十年前相比,我們既發現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的今非昔比,又看到1969年就登上月球的人類似乎又「縮了回來」,再也沒有載人飛行器離開過近地軌道。我們使用科技發展的成果,接受科學方法的教育,有幾個問題的答案對許多人來說卻始終不夠清晰:
我們為什麼發展科技?
科技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我們到底應該對科學持有一種怎樣的態度?
一個中學生靠幾千字的天馬行空的文章的出的結論顯然是不可靠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試試吧。
二、科技與生命
原始地球上的原始海洋就像是一鍋濃湯,湯里各種各樣的分子隨機地互相碰撞、組裝、拆分。電閃雷鳴、水火相遇,有機分子逐漸誕生。直到第一根DNA長鏈開始顫抖著分裂,又摸索著尋找與自身相同的組件開始「複製」,生命便宣告了誕生。這之後,生命不斷在「複製」中改變、進化,正是複製中出現的「差錯」讓生命逐漸變得異彩紛呈。再後來,DNA分子們開始學會了交換片段、相互結合,生物進化再次加快幾個數量級。從原核到真核、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海洋到陸地……
然而,無論生命進化到何種程度,DNA的本質功能都從未改變,那就是盡一切手段複製自己。理查德·道金斯曾在《自私的基因》中說「生物體是基因創造的生存機器」。生物最根本的目標是盡量擴展自己能夠到達的領域,以獲取更多資源,從而得到更多生存機會來將DNA散播得更多、更遠。正是這個目標讓生物從海洋爬向陸地,從地面飛向天空;使海底幾千米到珠峰山頂,從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冰川到數百攝氏度的海底火山噴口都布滿了生物的足跡。也正是這同一個目標讓原始人學會使用工具,造出兵器捕捉獵物,馴化植物以養活更多的人;正是這同一個目標讓人離開地面、飛向天空,讓人不再局限於實體世界而向數字世界開疆擴土,更是讓人類的探測器最遠旅行到太陽系邊緣,讓人嘗試改造別的生命甚至人類自身來獲得更多機會。正是這同一個目標,讓人們懂得運用科技。
2013年9月12日,NASA宣布旅行者1號深空探測器已到達太陽影響範圍邊界(Interstellar Medium)。旅行者1號深空探測器於1977年發射,在40年的旅行中飛躍208億公里,拜訪了4顆大行星,是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任務。
在美國,曾經有一位國會議員質問一群科學家為何要花數百億美元建造一台加速器:
「這台加速器建成後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實際利益?」
「從短期來看,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絕對、絕對沒有任何回報。」
「那我們為什麼要花掉納稅人的錢,在還有許多孩子得不到教育和充足的食物同時,來建造這樣一台『無用』的加速器?」
「因為我們想知道一些問題的答案。其實你們也想知道,只不過你們不知道你們想知道。」
探索與好奇的種子從生命誕生之初便被寫在了基因里,這就是生命為了達到那個「目標」而用的手段。這使得每個人都有著為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追求更多知識的願望,這樣長遠而又無私的願望太容易被短期的利益而掩蓋,但人類的求知慾卻是永遠存在的。
這樣的「為了繁衍而發展科技」的論調似乎呈現出一種過於宿命論的觀點,顯然不會讓人心裡覺得好受。但筆者認為,對於一個文明而言,繁衍即是發展、發展即是生存,一切進步的可能都來源於繁衍本身。一個文明不再發展、一個種群不再繁衍,那麼等待它的只有死亡。
三、科技與人文科學提供對結果的預測,告訴人們怎樣做更接近人們的目標,從而誕生出對應的技術來儘可能達到這個目標。科技發展不斷為人類社會進步創造條件,這條件既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文化上的。也因為物質與精神文化相互促進,科技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的進步,既是物質上的也是人文上的。科技並不冰冷,它是民主的、人道的,它解放人的身體、解放人的思想,並且結果為全人類共享。
科技是民主的,它縮小人與人、國與國的差距,賦予人們更多、更自由的權利,緩和階層之間的矛盾。一項技術不會永遠只被一小部分人使用,而是終究會造福於大眾。蘋果公司在十年前發布iPhone,被譽為「重新定義手機」,這項技術的革新直接導致移動互聯網熱潮的到來,從而極大地促進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如今,移動互聯網給每個人帶來更多發出聲音的權力、自由選擇接收的信息的權力,最重要的是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對稱化使得每個人都有了更多的選擇自己衣、食、住、行乃至人生價值觀的權力,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民主?同時,科技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水平,這正是社會拜託封建專制邁向民主自由的物質根本。
宜家家居享譽全球的「民主設計」理念。即「我們認為優秀的設計應該是美觀、實用、優質、可持續和低價的完美結合。我們稱之為『民主設計』,因為我們相信卓越的家居用品是人人都應享有的。 」
有人說科技是冰冷的,它減少人性、降低人的存在感。他們舉出電話的例子,聲稱電話減少了人們見面交流的親切,他們又聲稱批量生產的產品少了手工藝品的那份精緻。可是電話的發明並沒有阻止人們見面,卻大幅降低了信息傳遞的成本;產品的批量生產並不會使原有的手工藝產品變得粗糙,但卻在保證產品正常使用、甚至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減少人力、物力的消耗,降低產品價格。而一些人享受了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又想用批量生產的產品的價格去得到曾經的手工藝品的那份「精緻」,豈不是沒有一點道理嗎?
科技是一種人道主義,它把人從繁雜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一步一步接管人類本沒有必要親手做卻又不得不親手做的那些無意義勞動,比如通過烹飪來幫助消化、通過馴服牛馬來幫助農業生產、通過汽車幫助人們改變地理位置、通過紡織機幫助人們脫離重複繁雜的織布工作。它一步一步解決人的生理需求,從而使人類專註於情感、知識、自我實現這些更高級的需求,從這一點上來說,它一定是增強了人的存在感。
科技的發展是社會進步之本,如果放棄科技發展而去追求什麼返璞歸真的原始社會,對個人而言這可能是一種無可指摘的生活選擇;但如果有這種思想的人太多甚至成為社會的主流,恐怕就有點捨本逐末了。幾百年科技的高速發展造就了如今的生活水平,我們也只有通過對科技的重視與發展,才能創造一個更自由、更人道、更民主的未來。
四、科技與社會生活
科學的核心是客觀規律,技術的核心是知識和經驗。這兩者一個強調理性,一個強調實踐,強調的是人的獨立性。科學技術是人云亦云的對立,它鼓勵人提出不同意見、發表新的學說。科學承認自身的局限性,甚至是樂於推翻原有的錯誤理論。只要有確鑿證據證明一個異常事件的發生,不論這件事多麼令人匪夷所思,科學界都會接納這一事實,並修改當前理論使其與現實相符。就連牛頓這樣的大師認定的「光的微粒說」不也受到了科學界廣泛的質疑嗎?
這便是科學技術帶給社會最重要的東西,它不僅僅教會我們如何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提升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去認識世界:即通過理論上的分析和推導,輔以獨立的思考和必要的實踐,從而找到一個問題的答案。這與專制主義下知識體系的灌輸以及對於宗教的信仰有著本質區別,也正是這種獨立自主的科學精神引領人類社會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建走向科學。中華民國創建者孫中山正是因為有著科學、獨立的精神,在清政府高壓統治下保持著自己對民主共和的嚮往,甚至在國內一片為君主立憲而叫好的呼聲中也不改自己創建共和國的志向,以深刻的思考和對政治體制獨特的見解作為後盾,最終成就大業。
科學方法與科學精神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階段科學學科的教育也更多的是在教給學生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然而在社會上,憑藉主觀臆測判斷好壞、盲目聽信他人言論的事例卻比比皆是。這邊一個大V散播疫苗有害論,就有好多群眾居然直接拒絕給孩子打疫苗;那邊又說,轉基因食品是美國消滅中國人的武器……許多無比荒唐的言論卻總是有成千上萬的擁護者,更有甚者抓住民眾易聽信謠言的特點來謀取利益。
「反轉鬥士」崔永元的安全食品俱樂部。諷刺的是,該俱樂部出售的「璞谷塘大豆油」(SC10221050600026),卻被檢出溶劑殘留量14.1mg/kg(國家標準規定為不得檢出)。
否定一切新興技術的做法當然是不可取的,但我們也要防止走向相信一切新興技術、認定其沒有危害的反面。我們既不能迷信權威,也不能不信任一切學術研究人員而自以為是。老實說,這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筆者也實在得不出明確的結論。只能說,多學習、多思考,理性分析利與弊,是避免走向錯誤極端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們對科學技術應該持有的態度。
五、探索還是守護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科技產生於生命不斷擴張的本能,而對人類來說,它直接提高生產效率、推動了社會進步、更重要的是帶給我們獨立自主的科學精神。但在討論「探索還是守護」這個問題時,筆者認為還是有必要明確一下「科技的根本目的」。
威爾·杜蘭特曾在《歷史的教訓》中說「是人類,而非地球,創造了文明。」同樣地,也是人類創造了科技。科技並不是一種無私的東西,雖然我們認為它是人道且民主的。它的目的是且只是讓人類獲得利益。而這個概念中的「人類」應當指整個人類種群。因此在這種概念框架下,國家間的戰爭中使用的「科技」的目的是使人類這個大的群體中中一部分人損失利益、而使另一部分人獲得利益,這於科技的根本目的是相衝突的。也就是說,談到「科技」與「探索還是守護」必須談到的話題「環保」,其根本目的與「拯救地球」「保護地球」並沒有什麼關係,它只是為了保護人類的利益,從根本上來講,是為了讓屬於人類的DNA在世界上存在更長的時間。
在熱播電影《星際穿越》中,主角Cooper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人類)已經迷失自我了。我們是探索者,是先驅者,而不是守護者。」而事實上,探索與守護並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就環保這一話題來說,正是技術的飛躍讓技術本身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比如不斷進步的燃煤脫硫技術、各種各樣的新能源產業。科技的進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只知探索,就會膽大妄為,直到經濟衰退、環境崩潰,甚至人性本身也被磨滅;如果只知守護,那就是把人類釘死在地球上,相當於是在等死。
電影《星際穿越》截圖
筆者認為,在當前人類仍處於物質文化需求遠超社會生產水平的階段時,我們應當把探索作為科技發展的主旋律。「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發展中解決」應當成為科技發展的主流價值觀,因為人口的高速增長實在不能容許我們縮手縮腳。人們都說「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這當然正確,但卻是一句廢話。這世界上的任何一種做法都並沒有好與壞之分,只能區分利與弊誰更大,如果因為一點點風險就完全放棄探索,那地球終將成為人類文明的威海衛,而敵人既可能是人類自身也可能是其他文明。
六、總結與尾聲筆者想要在本文中討論的幾個話題基本也就討論到這裡了,想要解答的幾個問題中,有的給出了筆者心中的明確答案,有的卻仍處於並不非黑即白的模糊狀態。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對問題的討論越深入,我們越會發現更多問題。時間和能力實在有限,本文中的遺憾與漏洞頗多,但至少,它為人生價值觀的選擇與明確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們為什麼發展科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而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能讓人類突破一個又一個的生存障礙,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擴展更寬廣的領域,以獲得更多生存的機會。
「科技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科技提供對結果的預測,告訴人們怎樣做更接近目標。它不斷為人類社會進步創造條件,解放人的身體、解放人的思想,並且結果為全人類共享。
「我們到底應該對科學持有一種怎樣的態度?」科學鼓勵人提出不同意見,更承認自身的局限性。它教會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去認識世界。我們應該多學習、多思考,理性分析利與弊,避免走向錯誤極端。同時,面對環保問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發展中解決」應當成為主流價值觀。
科技很單純,它的目的是且僅是讓人類獲取利益;科技也很複雜,每一個問題都可能帶來許許多多的成就,每一個成就也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科技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追求大躍進式的進步只會帶來人性的泯滅。我們在意識到科學技術的巨大威力時,更應當明確人與人性構成的底線,科技無法、更不應跨越這條底線。而對於我們個人來說,首先看到的不應該是人類,而是身邊一個一個的人。我們應該守護自己身邊的親人、愛人、朋友,而在經歷了幾十年的人情世故、世事冷暖之後,最可貴的便是仍把自己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留給那片星辰大海。
2017年7月2日,中國的新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第二次任務失利,這對中國航天事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同時也告訴我們,科技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前幾天我和母親在討論搬新家的問題,母親堅持要選一個「吉利」的日子搬家,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有些事啊,真的沒法解釋。現在你還不懂。」我心裡想:「有什麼沒法解釋的,不就是倖存者偏差嗎?」正要說出口,一個轉瞬即逝的想法卻讓我愣住了:100多年前的物理學家們不也是這麼想的嗎?那時,經典力學、經典電動力學和經典熱力學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它們似乎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偉大的殿堂:下至蘋果落地、上至天體運行都掌握在人們手中,幾乎所有自然界現象都能得到解釋。甚至普朗克的老師也對他說:「物理學已經沒什麼好研究的了。」可現在人們發現當時的人類是如此的幼稚,物理學仍有無窮無盡的秘密等著人們去發現,仍有成千上萬個重大問題等著人們去解決。
每個人都曾年輕過,都有過不知天高地厚的時候。結果卻常常是一切夢想都被現實給磨平,而到了生命的盡頭才來懷念那段不知天高地厚的時光。都曾以為自己心中的真理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可在生活的壓力和眼前的苟且的洗禮之後,卻把真理本身都拋到九霄雲外去。筆者是一名高三學生,幸運的是目前眼前的苟且與心中的星辰大海並沒有多大矛盾,一個個方程式似乎都能讓人看到刺破長空的火箭,一條條公式似乎都能讓人想到億萬光年外的世界……可是然後呢?我多麼地希望能夠實現那個許許多多的人都想實現的願望: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奧爾德林(Buzz Aldrin)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
但無論願望能否實現,我都願科學與理智的火光照亮這個世界。
文/JarryCyx
2017/8/20推薦閱讀:
※從認知基準談未來的愛因斯坦真的有可能是人工智慧嗎?
※中國實現煤制乙醇,化"煤"為"酒"的奇蹟如何釀成?
※這八個炫酷的小實驗,不用去實驗室,在家就能做!
※普及基礎的科學和政治知識
※莫讓科研成為謠言溫床:科學家和科學記者的內在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