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臨表涕周顗
周顗(yǐ),字伯仁,是安東將軍周浚的兒子,少年的時候就有很高的聲譽,同齡人雖然經常在一起玩耍,但沒有人敢在周顗的面前放肆。
周、王兩家是世交,王家兄弟王敦和王導從小就與周顗相識,但王敦每次遇見周顗,都緊張得面熱耳赤,即使是在寒冬臘月,也要用手作扇,扇風不止。
洛陽淪陷後,他們都先後來到了建康,建康城南有座新亭,可以在這裡登高遠望中原。一次,酒後的周顗看著江北的群山,想著淪陷的家園,不由得湧出眼淚,說:「風景還是一樣的風景,只是山河不一樣了啊!」在座的都和他一樣同是天涯淪落人,受了周顗的感染,都痛哭流涕起來。王導聽到哭聲,嚴肅地說:「大家應該共同團結效忠朝廷,收復中原,怎麼可以在這裡像個亡國奴一樣相對哭泣!」一番話說得大家很是羞愧,都停止了哭泣決心振作。
王導和周顗關係極好,王導曾經把頭枕在周顗的腿上,摸著周顗的肚子,問:「這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周顗回答:「這裡空空洞洞,沒有東西,可是能容納下幾百個像你這樣的人。」周顗是開玩笑,說自己肚量大,王導聽了也不生氣。這就是成語「空洞無物」的由來。
周顗去王導家中拜訪,坐下後,旁若無人地吹口哨,王導問他:「你是想學嵇康、阮籍嗎?」周顗回答說:「我怎麼會捨棄近在眼前的你,而去效仿那麼遠的嵇康和阮籍呢?」
周顗任荊州刺史的時候被叛軍打得大敗,回到京城,沒有得到委任,王導為他辯護,說:「周顗是個高雅的人士,有大才,怎麼能把他拋棄呢!」
朝中官員一起飲酒,王導拿著玻璃碗對周顗說:「此碗腹內空空,怎麼還是寶器呢?」周顗笑答:「此碗英英,晶瑩透徹,所以是寶物。」兩人心領神會,相視一笑,真是超有愛啊。
王敦的勢力越來越大,大家都已經預感到了王敦的野心,周顗忠於朝廷,又和王家是世交,他心中痛苦,不願意捲入到「王、馬」的是非鬥爭之中,採取的辦法是天天醉酒。他本來酒量就大,一次江北來了個朋友,周顗非常開心,宴請他時雙雙大醉。等到周顗醒了以後,發現那個人已經喝死了。
而王敦也終於起兵造反了,劉隗向司馬睿建議,將王敦的族人全部殺掉。王導十分緊張,每天帶著全族的人跪在宮門外請罪。一天,周顗正要進宮去面見皇上,路過王導身邊時,王導小聲地懇求:「伯仁,我全家一百多口,就全指望你了。」可周顗連看都沒看他一眼,徑直走了。
過了很久,周顗從宮裡出來,已經喝得暈乎乎的了,王導和周顗打招呼,想打聽結果,但周顗卻沒有理睬他。王導的心涼透了,看來最好的朋友也不過如此啊。
其實,周顗入宮後便向司馬睿進言,說王導忠君愛國,絕對不能錯殺忠良,晉元帝採納了他的建議,他一高興,喝多了才出來。回家後,周顗又上書朝廷,說明王導的忠誠和貢獻,堅持說不能殺他,終於使晉元帝消除了懷疑,使王導的家族安然無恙。周顗是典型的名士作風,做好事不要人感謝,只管問心無愧。而王導卻全然不知,心中暗恨伯仁。
此後王敦攻入建康,王敦對戰敗的周顗說:「伯仁,你對不起我。」王敦指的是當年周顗擔任荊州刺史時被流寇擊敗,當時王敦曾經幫助過他。
而周顗定定地看著王敦說:「你興兵反叛朝廷,我率領六軍討伐叛逆,卻失敗了,是我自己太無能,辜負了你的期望,所以我對不起你。」王敦被周顗挖苦,心裡恨恨的,卻一句話也回答不出來。
王敦問王導:「周顗和戴淵是有名望的人,如果不能讓他們為我所用,那就都殺了吧。」王導始終沒有說話。
不久,周顗和戴淵被逮捕,在押往刑場的路上,周顗大聲痛罵:「天地先帝之靈,賊臣王敦傾覆社稷,枉殺忠臣。如果神靈有知,快來誅殺這個奸賊吧!」左右的差役用戟猛戳他的嘴,鮮血流了一地,但他面不改色,從容就義,時年五十四歲。
王敦後來有一次突然嘆息說:「姓周的從來沒有做過三公啊。」旁邊有人回答:「只有周顗差一步。」王敦說:「我和周顗曾經是好朋友,無話不說,沒想到竟然走到了這一步。」說著說著就留下了眼淚。
王敦造反失敗後,王導重新執掌朝政,他瀏覽以前宮中的奏摺,看到了周顗營救自己的摺子,其中言辭懇切備至,王導看著這封奏摺,悲不自勝,痛哭流涕,回家後對兒子們說:「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我辜負了這位好朋友啊。」
王導一生為人謹慎,待人寬和,這件事幾乎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敗筆,看來他還是不了解這個最好的朋友啊,所以才會誤解周顗,最後失去了這個生死之交。
推薦閱讀:
TAG:東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