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Kantar和GFK這樣北美權威的市場調研機構在中國為什麼規模較小,所受到的發展阻力主要來自於哪裡?
看起來 Nielson和Ipsos這兩個Market Research 公司在中國的辦公室還算是規模比較大,相比之下為什麼像KANTER 這樣的 MEDIA research和GFK等類似的市調公司在國內的規模這麼小呢? 是根本放棄了中國市場還是進軍中國市場收到了阻力?在中國的消費者市調是否因為文化和媒介的獨特性收到阻礙?
KANTAR不小,現在把TNS和MB都並進去了。另外,我覺得KANTAR的實力很強,他們的一些團隊很懂國內客戶的需求。GFK的問題詳見我的另一個回答,確實是水土不服。
其他公司我沒有去過不是特別敢說,有些公司業務萎縮,側重方面的力量也不夠強,確實做的就沒有那麼好了。但就我個人的看法,Ipsos做的那麼大有這麼幾點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每個國家的分部都是各自為政的,比較local接地氣。
第二是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主要採用的是不斷併購本土優秀公司,得到了較多優秀的人才,對優秀的人才也相當看重,有相當多同事跳去尼爾森或別家,還會再跳回來。第三是在注重培養人才方面,最近做的很好,對新進來的基層員工相當重視,開始一屆一屆的培養。只要你想學,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可以學,公司定期會有課程可以報名,平時也可以在內部網上大學上online的課。中國做市調的公司大部分主要是外企,主要是有這個意識,甲方會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這一塊。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國有企業或是私企,慢慢開始採用市調來做出決策,雖然可能在做的過程中要教他們很多,但是相對而言這樣的公司忠誠度會比較高。就像剛才說的第一點,local可能是我們開發新客戶的「制勝法寶」。
再談談我自己吧,我是應屆畢業生,算到這次修改答案,正式入職10個月,期間加了兩次薪,第一次提升10%,第二次升職了,加了20%。雖然初始工資不太高,但是公司的誠意切實感受到了,平時工作老闆們也給我們新來的員工機會去跟不同類型的項目,我自己對這份工作是相當滿意的,能學到東西,也很有趣,完全符合我心中dream job的要求。
GFK上海和北京關係十分奇怪,打去上海辦公室要做項目,還非要讓打去北京的BD部門。
GFK的實習生弱弱答一發,根據我的觀察,GFK決策太慢了,去年(2016年)年底的時候GFK出了一個同源跨屏監測,類似的產品其他幾家早就出了。而且GFK上海只有耐用消費品調查的幾個組,不像其他幾家有很多不同的組(Kantar 旗下更是以不同子公司來精細地劃分業務),規模小占的盤子也小
推薦閱讀:
※芬哥談外企系列(八)外企的非歐美老外
※芬哥談外企系列(完結篇)外企人,何去何從?
※芬哥談外企系列(三)外企工作全面深度介紹
※英語過六級,進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是否有戲?
※為什麼有很多人說千萬不要進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