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學:年輕時該不該買昂貴的心儀物品?

這個問題基於三個概念:年輕、昂貴、心儀物品。

年輕好理解,指我們的生理年齡,更具體來說就是經濟能力還支撐不起購買慾望時(許多人一輩子都是這個狀態)。

本文中的昂貴則是指在購買力範圍之內,但消費時仍能讓你感到心痛的價格。你可能長時間為其儲蓄,或者出現一次性購買該物後這個月要節衣縮食的情況。同時,我們對於不同物品的價格高低的感知標準也是不同的,比如幾千塊買一個手機覺得正常,但是同樣的價格入手一副耳機就叫做 「昂貴」。

心儀物品可以把它理解成日思夜想的夢中情人,在 n 個日夜裡輾轉反側想要得到的東西。它不一定是具象的商品,而是包括一切需要用貨幣去換取的消費品,包括感官體驗,比如說去一次米其林餐廳、體驗一回高空滑翔、預約一次頂級攝影品牌拍攝等。

往下看之前,先問自己:錢對於你究竟意味著什麼?是表面的安全感、身份的象徵、還是炫耀的資本?反覆追問,直到找出心底最深層的那個答案。

每個人的答案肯定不盡相同,但就像葛朗台那樣把錢裝進棺材裡的人也印證了 「死後錢是帶不走的」 這句老話,我們或多或少意識到 —— 錢只是貨幣,是讓我們得以享受到更好生活體驗的一種工具而已。人的天性就是會去追求更豐富、更高質量的生活體驗,因此懂得利用錢這個工具的那些人,能夠比其他人更加完整地體驗這個世界,感受到更多的精彩。

在購買力範圍左右能夠提高生活品質的消費行為,都是值得提倡的。而且當你真的這樣去做了,就會明白這些大手筆的花費給你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巨大隱性價值回報。

? 為高品質花錢就是省錢

每次整理房間或者搬家時總會感慨一聲:平常為什麼會買那麼多無用的東西啊!就如同《我的原則:只買最好和最便宜的,剩下的都是負擔》所說,正是因為貪小便宜的心理,捨不得花錢買最好的,於是花錢去買質量參差不齊的中間貨、便宜貨,結果又因為使用體驗不佳,花了更多錢去購買替代品。

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無印良品(MUJI),上至傢具下至零食,都比其他家居品牌價格高出好幾倍。可不得不說, 這個品牌的平均品質都很穩定地維持在較高的水準上,哪怕隨便抓一包小零食都比同類品牌的口感更好。

在用它家八元一支的黑色簽字筆之前,我一直用的是市面上兩三塊的簽字筆。筆尖的走珠動不動就滑落,導致筆芯還剩一大半就得更換下一支;要不然就是墨水下不來,經常可以看到我像傻子一樣不停地搖晃筆才得以繼續書寫,很是心塞。直到用過一次無印良品的簽字筆,立馬就被其筆尖划過紙面舒適的流暢感所征服,後來我就只用這一個品牌的簽字筆,這不僅讓我在書寫時心情更愉悅,更讓我愛上了書寫,什麼事都願意寫下來,好記性不如 「好」 筆頭。每次完整地用光一整支筆芯時,內心甚至會感到一種成就感。從此以後只要是購買家居,我就只認定無印良品,無論是記憶海綿睡枕還是透明收納箱,事實證明,它們都給了我想要的高質量睡眠與有條理的生活。

另一個讓我愛不釋手的便是 Bose 的降噪耳機,能讓我在任何吵鬧的環境中 「遺世而獨立」,非常有助於注意力的集中。有時我甚至不需要使用它作為耳機的功能,只需要開啟降噪,戴上眼罩,無論周圍有多吵鬧(工地就算了),都能安穩地進入睡眠。

為高品質的物品花更多錢其實在長遠角度上就是節約錢與選擇的時間,大部分情況下價格與質量成正相關,價格越高質量越有保障。認定了某個品類中質量最高的物品,使用壽命終結後再次購入同樣物品(或者升級版)即可,不用再花費多餘精力去尋找新的替代品。

? 每件物品都促成了你自己

既然為高品質的物品花錢是值得的,那麼為品牌附屬價值極高的奢侈品花錢該不該呢?

答案是:該。

首先奢侈品的質量是有保障的,一般都是同類品牌之中的佼佼者。再者,當你用自己賺的錢買下一件奢侈品時,它就不再單單只是一個高價的物品,而是代表了你的能力,是生活水準的一個標誌。在使用它的過程中,其品牌所蘊含的氣質與自信也會融入你本人的氣場之中,成為你的一部分,跟手足沒有什麼區別。這也是為何那些背戴正品跟復刻品的人,從氣質上一眼就能看出真偽的原因。

即使現在高端復刻品模仿得越來越像,其擁有者始終會有所心虛,在正式場合或者識貨的人面前不敢拿出手來。畢竟假的真不了,與其為了虛榮花上不高不低的錢,還不如省下幾個復刻品的錢,買一個真品感受一下其帶來的力量。

同樣的道理,出門只在路邊吃呷哺呷哺的人跟經常出入高檔餐廳的人,長時間積累下來,氣質與行為也會有著天壤之別,什麼樣的環境就篩選出什麼層次的人能夠進入其中,同等層次的人才會互相之間產生吸引。

曾經有一個打趣的段子,如果想擴大社交圈認識高富帥白富美,那就打扮精緻經常出入於高檔餐廳吧!只有置身於一個好環境之中,你才能真正體會到 「優質」 的含義:無可挑剔的服務、悠然舒適的氛圍、口感細膩的精緻美食、高素質的旁桌食客(遇到土財主也不一定)。人是最容易被環境所同化的物種,所以我寧願減少外餐的數量,保證每次用餐的體驗與質量,也會盡量避免隨意 「將就」。

高檔餐廳、奢侈品以及其他昂貴的消費體驗,更重要的一點是能夠喚起我們追求好生活的鬥志:既然你都感受到了優質的生活是多麼地爽,誰還想 「一夜回到解放前」?既然現在口袋裡的子兒還不夠花,那就拚命更努力點,提高自己變現的能力,讓自己配得上這樣的生活。攀比與慾望並不永遠只是作為 「反派」 而存在的,它們更是人性深處最原始的前進動力。

如果你想成為某個層次的人,就先去嘗試幾次這個層次的人愛乾的事兒。

? 年輕時不體驗的東西,老了就再也沒有機會

前面兩點已經充分說明了 「昂貴的心儀之物」 是值得購買的,但唯獨沒有提到 「年輕」 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長輩們經常會勸我們,讓我們攢著錢到以後慢慢花,什麼事以後不能做呢?那麼太多事以後都不能做了!或者說,年邁時做同樣的事,跟年輕時能得到的體會跟感受都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會後悔年輕時為什麼沒有咬咬牙去體驗一把呢?

蹦極、高空滑翔、衝浪,這些刺激的運動等到你老了,就不僅是價格的問題了,更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青壯年時,我奶奶一直想體驗一把乘坐飛機的感覺,但是礙於當時昂貴的價格,節約的她把所有的錢都省下來給了子女。現在乘坐飛機越來越便宜、家裡條件也越來越好, 奶奶卻因為高血壓再也不能完成坐飛機的夙願,這在她心中就是一個莫大的遺憾。所以,當我遇到自己非常想體驗的活動項目時,只要是我能夠支付得起的價格,我就會去嘗試,誰知道會不會有下一次機會?誰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來?Later sometimes be never.(現在不做也許就再也不會做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收入與年齡是成正相關的。於是有這樣一句話叫做 「年輕時,有時間沒錢;年老時,有錢沒時間。」 那就做你此刻經濟能力範圍內,最能讓你開心的事。人生的意義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不斷經歷、儲蓄快樂的過程,因為我們最終什麼都帶不走,能擁有的只有回憶而已,不要給自己留下一絲一毫的遺憾。

就像早戀,讀書時被學校宣揚得是多麼天理不容呀,回想起來這種純真的愛現在是再也不可能有了,即使後來有那麼多段戀愛,這一段也是令人最記憶深刻的。早戀過的人會慶幸自己有過這樣一段經歷,沒早戀過的人再後悔也沒法再重來一遍。

生活中各種人為制定出來的規章與道德準則,不過是方便某一類人達到目的罷了,芥川龍之介就把這一點看得很透。他在《羅生門》中指出 「善惡不是做事的標準,好惡是」,能讓你感到快樂的事情就去做,外界的聲音都不作數!如果不是年輕時花了重金一個人在美帝 「富」 遊了一把,感受到了資本主義的奢靡生活,也不會激起我長大後要在美國奮鬥的強烈慾望,這跟老了後參加 「十四天環遊美國東西海岸」 的旅行團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好嘛!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讓購買成為少數的行為,但每次只買最令你心儀的優質物品。身邊的物品不在多而在精,長時間使用少量最優質的物品,把個人的精神與氣質深深滲入每一件日常用品中。它們不再是物品、不再是經歷,而是你自己。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生大學 xinshengdaxue)


推薦閱讀:

TAG:新生 | 購買 | 奢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