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火器的炸膛幾率大概有多少,為何非用不可?

了解明朝歷史的時候,有一個印象,就是明朝火器質量差,使用者經常炸的面目全非,那他們為何還要用火器,拿弓箭哪怕技術差亂射不也能多苟活一會?何況明朝用的火器有相當一部分是火門槍,未必勝於弓箭。


不要說的好像同時代的其他國家用火器就不炸膛一樣

鄂圖曼帝國的兵工廠在鑄炮前後都要有老阿訇念經祈禱,怕的就是出現炸膛事故

被有人拿本《劍橋東南亞史》就吹的好像槍炮技術超過歐洲的東南亞國家,炸膛也是家常便飯,以至於某個蘇丹在事故發生後下令「撤除所有設施,把炮匠投入監獄,封鎖試炮的廣場」

歐洲火炮的炸膛事故一樣常見,還有火繩槍在手中boom的,以至於當時的炮術書里討論最多的不是人們印象中的什麼彈道學,而是什麼樣彈重比的裝葯才更安全

究竟哪一國的炸膛率更高,良品率更低,根本就沒有靠譜的比較,何況裝葯和使用條件的情況都各不相同,明軍經常玩的倍裝葯你怎麼比較?這種比較除了讓你拿拍一拍腦袋得出的「X成事故率」來說句「大萌辣雞」式的抒情以外,完全沒有任何討論的價值


很簡單,因為使用火器,比使用弓箭,(殺敵/死亡)值更高。能打勝仗,死人都是最小的事。

不管你火器炸膛概率是多少,不管你死的憋屈不憋屈,能顯著提高戰鬥力,能打贏本來打不贏的仗,選擇的武器有風險就無可厚非,絕對正確。

其次,弓箭與火器是不能同一而論的。火器有專門的使用隊伍,類似於精英隊,其威力、殺傷力非常強,是當時明朝對抗游牧民族及倭寇的資本和武力擔當。使用者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高級兵種,相當於特種部隊。

至於題主說,拿弓箭在後面瞎逼射,也不至於把自己射死,為什麼不用弓箭。

你站在士兵的角度,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歷史問題,這是墜不吼的。


兄台你難道不知神機營嘛

炸膛率高的話

神機營還沒打呢

自己先團滅了

難不成花那麼多銀子

養一幫子戰鬥力為負的辣雞?


大萌火器,以火銃、火繩槍為主。炸膛問題在於良品率堪憂以及火藥成分不均。折算事故率估計也就在2成左右。(更重要的是精準度堪憂以及操作繁瑣)

。。。

至於說弓箭苟問題。大萌的主力不就是這些冷兵器為主的?火器(火繩槍)一直處在一個很尷尬位置(參照英軍侵華時期的排陣火槍隊,這時候才使用比較科學)的。火器那個時代常規是火炮。


不提訓練,弓箭手一天能射多少箭,火門槍又一天能發多少槍?

弓箭,用的是生物能啊。。。


弓箭手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射的准,但火器相對的訓練要少得多,而且保養也相對較容易


明朝那些事裡面是不是說袁崇煥守城那波,十二個紅夷打炮只炸了一個?


垃圾士兵+劣質火槍非常災難。

但是這垃圾士兵,有能力使用弓箭么?

所以還是用火槍吧


推薦閱讀:

平壤戰前兵力戰備考
兩件日本錦袍的故事
關於近幾年標點有關明實錄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TAG:明朝 | 明朝歷史 | 古代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