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被人欺 那麼人為什麼還要堅持善良?
善良是本性,很難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
善良是圖自己安心,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善良不代表不會使壞,只是不屑於。萬事萬物有前因必有後果,
無一件事物只有前因而無後果,或只有後果而無前因,什麼因造什麼果。前事之因成為後事之果,此果又成此因,而達於彼事之果。因果循環永不停息。
一切事物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一切偶然中都存在必然。
因此,一切所發生的現象都是自然的,無可非議的。
如果只看今生的表現,則會產生分別異見和不平衡心理。
如果對事物從陰陽、因果的全面角度來看,則一切都是正常的。
當下的一切都是過去的果,現在也是未來的因,所以要改變命運,從當下開始。
《成佛之道》學習微信號:cfzd2004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微信公共帳號: 鐵馬公會 (Trail Blazer);無需授權即可轉載,甚至無需保留以上版權聲明;轉載時請務必註明作者。關注我,你的眼睛會懷孕為什麼身邊總會有一些人告訴你,我對朋友很好,不過我對自己的伴侶或者家人就會脾氣比較大?為什麼你越是對ta好,他越是對你不屑一顧?"擁有相對正確的價值觀,你的好才有可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你才不會淪落為一個「爛好人」 所謂的好人,並不是一味地討好別人,而是有自己的原則,按照價值觀去行動,說得直白點就是人們常說的」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而這些的前提是,你必須有一個相對正確的價值觀,這樣在獲得自己的認同的同時,才有可能獲得其他人的認同,才會有所謂的好報與尊重,不然總會無緣無故漸入窘態。年輕的時候,我同班一哥們兒,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沒心沒肺純度24K的逗比「有次班上自習,那哥們兒在我旁邊孜孜不倦的啃習題,旁若無人的狀態彷彿達到了禪宗的出世境界,我在旁邊給了他101個贊,多給一個,不怕他驕傲。其他同學都在大肆喧鬧,前排一女漢子爆發了,對著噪音源最集中的我們這個方向吼了句:「吵死啊」。在下一個畫面中,我瞬間感受我前座的那位悍女眼中充滿了「河山不破鐵刀不回」的殺氣,直勾勾的眼神回敬著對方,其結果就是兩個「女漢子」可能要幹上了,這時全班安靜,前排那姐們兒聞出了火藥味,靈機一閃,回了句我又沒說你,我是說後面那XXX!當時X雖然委屈,但是也瞬間看清了前方一觸即毀的暗礁,只是低下頭做無奈狀。- = 其實這跟心理學當中的「錨定效應」有關 人們對事物做出判斷時,習慣性的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正是因為X同學一直給人一種炒不爆,砸不破,錘不爛,響噹噹的一顆銅豌豆的錯覺,所以人家果斷將風險轉移給他。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性。可以想想《哆啦A夢》里的胖虎,他平時各種盛氣凌人,但偶爾幫助下其他人大家就會覺得他是個善良的小胖子。善不是要你做爛好人,對善良的人善良,是善;對於不善良的人也如此,那就是在縱惡,讓惡人行惡,如同自己行惡,任何時候都不能沒有原則的去善良。這樣對方不會記恩,而會認為這是你應該做的。原因無非就是你對誰都是有求必應的傢伙。這個時候會產生一個連鎖反應, 心理學上叫做「破窗效應」如果一個窗戶被打破了,過了很久也沒人來把它修好,行人就會依此推斷,這裡是個沒人關心,沒人管理的地方。很快,就會有更多的窗戶被打破,然後無政府主義就開始從這裡向相鄰的街道蔓延。強盜和劫匪--不管是即興作家還是職業慣犯,都相信如果他們選擇在居民們普遍懼怕的街道作案,就不容易被捉住,甚至不會被認出來,如果一個社區無法抑制乞丐對過路人的騷擾,小偷就會據此推測,這裡不太可能有警察來防止潛在的劫犯,或者當真的有罪犯行兇或搶劫時,也不會有警察來干預。(節選自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的 tipping point)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是我最喜歡的創意作家之一,是《紐約客》雜誌專職作家。2005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位人物之一,我也希望我的朋友們能夠了解這位心理學 社會學方面的奇才.這也解釋了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的」spolight「劇情中那些猥褻兒童的神職人員在被媒體報道之後,許多內心陰暗缺乏監管的人發現「我擦,原來我也不是唯一一個這樣做的」,也許犯罪率反而可能會更高。其實這部影片也反應了某些天朝里的校長或老師的普片現象不是么?所以理解了其中的這些內在端倪之後,你需要做的也許是如何防範於未然,從「高牆深院」里搬些磚頭出來建立防禦的堡壘。有個人一直對你好,突然有天有點不如你心意,你就覺得不好了,就感覺欠了你一百萬似的。有個人天天打你,突然一天不打你了,還給你擦拭傷口,你就覺得好感動,好想嫁給他很多人都活在這種非理性的幻覺中,深深無法自拔,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以上這些不同方面的資訊也說明了為什麼許多人,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欺負誰並且一個人來欺負你可能會招致更多人的效仿。因為他們不知不覺被「錨定」和「破窗」效應所束縛,快樂=實際-預期 我們對壞人的預期低 而對好人的預期高他們把親人和摯友所對他們的態度鎖定為最初的那個數值,greatful!10分所以想要超越這個值來感動你,真的很難但是,他們把陌生人甚至敵人的態度歸零和負值,所以並沒有期許對方會對自己多好,因為他們認為非親非故,他們沒有義務對你好,稍微好一點就開始熱淚盈眶了。幾年以前,我也是深受這種認知偏差所茶毒的懵懂少年,只不過我是受害者而已,經常無條件主動幫女生背黑鍋,就為了得到女生給我頒發的「你是好人「獎,從小就為了所謂的正義感驅使,去幫助一些被欺負的弱勢群體而跟些小混混做鬥爭,不過當時傻歸傻,人緣兒還不錯,所以總能化險為夷。而另外一部分人也被這兩個概念所左右,所以做出了一些我認為需要以後多去拜拜菩薩的行為,根據我後來的長期觀察,他們後來確實也最終表現得人品不佳。(對,就像墨菲定律一樣,你越是擔心某種事情會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其實所有的人最初來到這個星球都是一代接一代蠻荒對文明侵襲的不斷更迭,只是有些人走出了認知的誤區,時間或長或短,要不然也不會有那句「活到老學到老」的箴言了。他們發現了這種認知偏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盡量避免這種偏差所誤導自己的選擇,從另一個角度看,只不過像是學會了騎自行車一樣,多了一個更好的戰略方案。但是大多數人到了一定年齡還未能走出來了的人,基本上也無能為力了,他們開始抱團,從眾效應,更有可能對權威盲從,更有可能樹立起思維的安全屏障。於是你就只能雙手垂著walking away了。因為遇到這樣的人你要學會的是閃避,而不是去勸說,幾十年了。有些意識已經根深蒂固,如果對方年長,他還可能會回你一句老子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你就別自討沒趣了,若打算用不拋棄不放棄的態度繼續遊說,最終他有可能和別人形成掎角之勢,讓你腹背受敵。所以為什麼遊戲當中經常會在天賦點裡出現敏捷這個屬性,那就是在告訴你,打不過你就得學會閃,天賦點高了以後,你就可以順利的躲開夾擊。
所以,先學會讓自己做個明白人吧,有些人我們還要一起走很長的路呢
請關注小編公眾號
反過來推理,被人欺=被欺負的人比較軟弱。軟弱的人=在生活上比較容易妥協。妥協的人=大方寬容=善良 但是不能說善良的人都是軟弱的! 結論:軟弱的人被人欺。
只是讓自己心安罷了。
顯然,善良成本太高了,冷漠多麼簡單。可總有些時候,你想發自內心的去做件事情,不是為了什麼回報,只是覺得值得,只是覺得你就該這麼去做。這世上醜惡的事和美好的事一樣多,希望我們在美好的這半邊。不管別的事有多麼簡單,多麼不勞而獲,都不跨過去。善良是一種選擇,它比聰明 勇敢這些天賦更難成就一個人。
在大多數情況下,善良是沒有錯的。除了極端情況下,要以惡制惡,以暴易暴。善,卻不迷失自己,不侵犯他人。「人善被人欺」,是缺乏社會經驗,反應不夠機敏,沒有一定的鬥爭經驗與勇氣。一個人本心壞,除非他或她交際手腕過人,特別遊刃有餘,不過他(她)也必須受限於遊戲規則,並不能太過膽大妄為。而人人都不是傻瓜,他人是善,是壞心眼都能感受出來,哪怕分辨出來是低智商的善良。如果你現在選擇惡,只會把可能幫助到你的人遠遠推開。因為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懷有替人設身處地著想的善良,同時遇事遇人有穩妥的處理技巧,是最佳的。題主現在因為吃虧多了而憋屈,就慢慢磨礪總結吧。凡事得慢慢來,急不得
人善人欺天不欺
但求心安。
要是善良萬一帶來了好處呢?那還要不要善呢?善良是面對世界的一種方式,不是用來交易的貨幣。
首先,人善被人欺這話不是一句真理。其次,我又不在乎別人,我在乎對得起自己內心。再者,人生的得失盈虧並不在於偶爾的欺人和被欺。
善良是對好人善良,對改過的人不報復無仇恨總之,你的善良不能對壞人,那就是助紂為虐了
耐性的看完了,大約理解了你的困惑,和朋友共處中,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朋友會讓你做,剛開始你出於我們都是朋友,所以就協助,但久了你發現他們一有相似的問題就會找你協助,這些小事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日子,久了難免不甘願,究竟那都是他人的工作。而你真實糾結的問題是,假如回絕他人,那我就會失掉一個朋友,而在將來的社會是一個需求許多人脈的社會。首先要給你糾正個思維,是你自己陷入了誤區,所以你才會蒼茫才會困惑。不幫朋友一些小事,不等於就失掉了一個朋友,假如因為這些小事你沒有協助你的朋友,他們因而不好你做朋友,闡明他們沒有把你當作真實的朋友。從你的發問能夠看出,你是個單純仁慈的孩子,對這個社會的了解還不深,今後你要學會恰當的回絕他人一些你不肯做的工作,這不等於沒有朋友,朋友友誼的樹立不單單這些小工作,比如像倒廢物這樣的小工作,你要學會委婉回絕,當他們讓你到廢物時,你能夠說,我手頭還有些工作,我這會比較忙,並給個淺笑,次數多了他們就不會自動要求你了。但假如當你不忙的時分你能夠自動問他們有什麼要協助的么,記住,在朋友最需求你幫他的時分協助他,遠比你平時的小恩小惠會更讓他覺得你是他的朋友。一個人要想有許多朋友,首先要自傲,你現在心裡是需求朋友的,但怕回絕朋友後朋友變少,其實你要知道,在這樣一個社會,往往你本身越有才能,你身邊的朋友會越多,當然這些朋友有的是真實的朋友,有的是帶有目的性的朋友,你要學會分辯,對待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方法。就像你說你那個一受傷就找你療傷的女同學,你能夠爽性的不回復有關的她一切狀況,不回復她的狀況不代表你不拿她朋友,當然從她對你的情緒,她只把你做傾吐目標,並不是什麼真實的朋友,其實真實的朋友不是非要每天都聯絡,即便是偶然聯絡也能夠很天然很密切沒有什麼隔膜的談天的朋友。不是人善被人欺,是你要自傲,多看些書,多學常識,當你有才能的時分你會發現身邊的朋友許多,不用你自己出去找,他們就會找你,你自己都把自己當成弱者,還有誰會以為你是強者,你已然能感覺到這樣的無法,就闡明你是個有思維的人,只需有思維就應該相信自己能夠變強不是的。
仁慈不等於窩囊,假如把窩囊美化為仁慈,那是掩耳盜鈴。
仁慈也不等於愚笨,仁慈假如有才智作底氣,又有誰能欺壓的了。
假如仁慈,又有才智,但一起在被人欺壓,那是這個大才智人自動的挑選,他在憐惜那個欺壓他的人,他在自動的支付,這個大才智的人被欺壓的時分,心裡邊是安靜而沒有波濤的。
小結一下,只是仁慈是不夠的(喜愛協助人,但不懂得怎樣幫,協助等於廢話),仁慈的人需求才智才能把仁慈遍及,也才能不被人欺壓。慈悲心(compassion)和才智(wisdom),就像鳥的雙翼,缺一不可。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呵呵。總有一群人欺了善良的人,然後給其打上軟弱的標籤,直到善良的人拿起刀架在他脖子上,才會承認這個善良的人曾經很善良。
因為還有很多好人啊。。
其實個人覺得如果一個人本質好,脆不脆弱,聰不聰明,這些都是其次的,也是後天可以修鍊的,但是本質很難。
這是最可貴的,千萬不要因為遇上1,2個惡人而懷疑自己。
以上的回答只是從某一個角度
去看紀錄片《二十二》
要做一個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善良的人!
因為善良很偉大,因為那些愛你幫助你的最可愛的人,沒有他們,我的人生根本不可能很好,甚至於早就不在人世,所以呢,堅持善良需要理由嗎? 補充,個人認為善良就是不求回報的付出,我們都無法確切知道別人善不善良,但我們知道自己善良與否呀! 默默做好事,關心人,幫助人,不求回報。求回報的叫人情買賣。
人善被人欺,這個論點應該分為兩個部分
首先人善和被欺負不是因果關係,善良和被欺負之間的關係不是必然的,如果你善良都是百分之一百招來被欺負,估計很少有人善良,惡人估計滿天下了!因此善良有可能會遇上被人欺負的情況,也有可能遇不上!
其次,被人欺,在哪種情況下會和善良發生關係?世界都是相互聯繫的,人活在世界上,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和其它事物發生關係,因此,你做了一堆好事,但是還是遇到被人欺負了。
我們看看第一種情況,人善如果和被欺負沒有必然的聯繫,那麼世人有可能選擇行善,也有可能行惡,如果你行善,按照善的能力和大小,社會總會有行善能力比你強的,行大善的,考慮個人行為的社會溢出效應,你行善不僅惠及他人,你同時也承接了他人的善果!如果你行惡,同樣的社會也有比你更惡的人,當你遇上他,你一樣得到了惡果!也許正是這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才會有更多人選擇行善,或者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樣在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你才會在馬路上遇到善人多一些,惡人少一些。
第二種情況,你善良為什麼沒有100%遇到善良的人,還是遇到了惡人,被欺負了!或者你做了很多善事,結果你遇到被欺負的情況,遠遠超過了你行善的程度!剛才我們講了,行善與被欺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如果你不幸遇上了,那麼這裡就引申出另一個因素,善良是有智慧的善良嗎?為什麼這樣說,人選擇善良而不選擇行惡,這裡面就包含理性的因素,這是你經過多次分析對比,包括人生經驗的總結,逐步形成的,也成為你智慧的組成。也許很多人把善良和軟弱聯繫在一起,總覺得,因為人軟弱,沒能力作惡,選擇善良一些,更能保護自己。即便是這樣,這種選擇也是包含一些智慧的成分的。所以,歸結起來,善與惡不是單純的力量的對比,而更應該是智慧的較量。我們再換一個對象分析,被欺負的對面是欺負者,欺負人的人,不見得要欺負所有人,他的行為活動之前會有一個選擇的考慮,他選擇欺負你,或是習慣,或是某種好處等等,如果你以暴制暴,以惡對惡,那麼不能說你堅持了善良的信念,你違背了你的行為準則,將來一旦遇上你無法應付的情況,被欺負也是有因有果!因為軟弱而選擇善良,慢慢的變成一種習慣,一種生活的狀態,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不是一種智慧的主導下的有意識的行為,更直接的說是一種權宜之計,當有更軟弱的對象出現,你是否還是抱著善良的想法,不得而知!這也是社會上普通人的狀態,平時溫良善順,但是一旦在公交車上搶位置,就不再彬彬有禮,紳士風度全無!
所以善良,100%善良,是智慧能力的體現,是你在各種情況下,每一次都能自覺的選擇善待他人!即便是遇上別人持強凌弱,你也能理智應對,比如公交車上遇上別人搶了你位置,你不是破口大罵,而是忍讓一笑置之,那麼何來被欺負之說!積小善為大善,小智慧變大智慧,沒有誰能欺負你!
看到知乎上有人說自己丟了一份工作不開心,然後我就寫了我這一年工作倒霉的事。突然有個人莫名其妙給我寫了一個評論說發現別人的不足容易,發現自己的缺點難。我在想你知道個什麼東西啊,姐在人家公司幹了四個多月沒有簽合同沒有交社保反被告知試用期沒過還是我的錯了不成!我已經善良到跟勞動監察大隊撤銷投訴,不告那個黑心老闆,因為他親生哥哥有尿毒症,我也沒讓他賠錢,反正他賺的錢也是偷雞摸狗的,我就當行善積德了!這個說風涼話的人真真的欺人太甚!!
被欺負要找到不被欺負及欺負回去的辦法,善良只是對外的各種行為的一種,也可以不那麼善良,何必拘泥?!
善良...首先題主要明白什麼是善良。1.善良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的善良,另一種是宗教範疇的善良(比如佛家)第一種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比如說樂於助人,路不拾遺,不傷害他人...第二種的範圍比第一種還大,比如佛家講的十善十惡,殺盜淫妄酒這5樣東西都是佛家禁止的,佛家講行善是不能帶著「貪」,「嗔」,「痴」 ,就是說不能有心而為之,不能圖回報,不能妒忌等等,佛家持五戒修十善是下輩子得人身的基礎。2. 為什麼要行善如果不從宗教的角度講,那麼善良是作為一個人的準則,一個人如果不能做到善良,那麼他不能稱之為一個真正的人。我們中國儒家思想對此做了很多的講解,目的是為了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善良不是你要不要那麼做,而是你應該那麼做。從佛家的角度講,五戒十善是你得人身的基礎,這個做不到,想做人,還是不要妄想了。至於有的人說,這個社會做善事沒有好報了,好人下場也不見得怎麼樣,我覺得你做了好事之後還想要怎麼樣的話,那麼證明你做善事的動機不純。真正的善良應該是那種不求回報的發自內心地去做。另外有的人說,好人沒有好報,我覺得這個要弄清楚什麼才叫好人,不殺人但是殺雞殺老鼠殺豬,不傷害別人,但是整天在別人背後說三道四,你覺得這是好人?就算是你真的做到是一個好人了,還要看你前世做過了什麼事呢,比如你前世殺人無數,這筆債你要先還了的,這就是佛家講的,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但是不管怎麼講,做好人可能不怎麼樣,但是做壞人你就別想有好結果...
因為你不行善,你痛苦。
不是什麼人都有能力到處行惡的。萬物對待而流行,就是辯證法。善惡相對,無惡何來善。有惡人存在是為了好人能更好地更堅定地去做好人善人。當然可能會有個痛苦的接受轉化過程,要想知道,打個顛倒。另一方面好人也不好執念於自己的小善,了凡四訓中也說過小善大善問題。總之要提高善的能力即為擅善。
唯心安而已
坐計程車下車總會說 謝謝師傅 您慢走
買東西找零或遞物會說 謝謝外賣送來打開門問候辛苦 看著他們下樓(一個拐角的樓梯)才關門鄰居和樓下人家門口的垃圾放著有時候也會幫忙拿下去做過好多這樣的事情 也被說裝 虛偽,被嘲諷 真有禮貌一笑置之做對的事情 心安就好推薦閱讀:
※我有神通,你有錢嗎?
※四招教你改變世界
※佛菩薩的七情六慾
※終極現實與靜觀:不再逃避,我們一起與痛苦共存
※索達吉堪布:很多真理,都曾經被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