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或者歷史上有哪些城市像天津一樣的規劃,一市雙城?
天津的兩個真正算的上城區的地方,一個市區一個濱海。但相隔甚遠,別的城市發展新區都會離主城區近些的地方,例如北京上海杭州種種。天津不一樣,市區(老城區)是漕運興起的作品,而濱海是海運興起的作品。而這兩個作品相隔太遠就減少了溝通與互動,行業間交流少,新區外來人口也享受不到市區便捷的交通與各種成熟的商場、餐飲、旅遊景點等等,目前連接兩地的只有輕軌,高鐵,普通鐵路和少部分公交。請問世界上還有哪些城市像天津這樣規劃嗎?
太多了,這種叫啞鈴型布局,也叫雙核城市,比較類似的當屬 連雲港,城區(新浦 海州)和港區(連雲區 墟溝)也是各居東西,隨著城市發展,啞鈴型城市會逐步發展為帶狀城市,比如淮安 淮陰(清河 清浦 清江浦 淮陰)和淮安(楚州)也是離得很近但又不完全靠在一起 現在早已連成一片了
遼寧營口,市區和港區(鮁魚圈區)之間也有不小的距離。
啞鈴型雙核城市多見於沿海城市和工礦城市
連雲港的發展和天津比較類似,規模相較於天津小很多,連雲港的城市發展可以算是天津的縮影。
連雲港的市中心是新海城區,由新浦和海州組成,新浦的浦字意思為「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區」,新浦僅百年歷史。秦至民國初屬海州轄區。300年前,為淺海灘涂。清康熙五十年(1711)前後形成陸地。龍尾河、大浦河、西鹽河等匯流於此。初有臨洪灘、河南庄、馬跳、馬庄4村落,多條河流匯聚於新浦,新浦水運優勢明顯。古代時連雲港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海州,新浦得名於清嘉慶三年,因其在板浦、卞家浦形成以後,故名新浦。民國十四年,隴海鐵路修到大浦港,新浦商業日趨興旺,名副其實之商埠。民國二十七年後,日本侵略軍兩次轟炸海州,海州城幾成廢墟,許多居民搬遷至新浦,人口驟增,居民達5萬。1961年更名為連雲港市,新浦區是市政府所在地。但是由於泥沙淤積 河流入海口不斷下移,新浦的水運優勢不復存在,民國時期 開始新建純粹的海港「連雲港」,緊貼海岸 在城市的最東端。從此港口所在的連雲區開始快速發展,不過原新海城區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同時 新海城區是整個連雲港市的地理幾何中心,另外一個原因,連雲港港區和所有人印象一樣 是一個優美的海濱城市,但是美麗的海岸沙灘並不多,優美的海岸線僅有那一小段,適合建設碼頭泊位的優質基岩海岸線也僅有那一小段,其他往南往北都是灘涂,海景並不太美,連雲區境內還有雲台山脈,平地較少,連雲區的海景房平均價格遠低於新海城區核心區域的房價。連雲港是典型的雙核城市,歷屆政府都很重視港區東部城區的發展,但受限於一些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港區體量上不去,發展不夠快,但是在城市規劃中又佔有相當重要的分量。所以未來較長時間還將是啞鈴型雙核結構,連雲港全市人口、產業有限,雙核之間在較短時間內也很難完全的充足發展連為一片。多了啊,我大慶就是低配版的呀。
東區市政,西區油田,互不隸屬,連上級都不是同一個。包頭,兩片城,中間荒地填不滿,人工種點草,美名其曰賽汗塔拉城中草原……
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和其他市區相隔太遠(約60公里),外來人口比例比其他區高很多,導致交流很少,現有的交流多與鮁魚圈港有關。鮁魚圈區有自己區的高鐵站。近年來由於宣傳原因導致很多人知道鮁魚圈但不知道營口,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兩地的分割
想必認識我的人看到我答題就知道我要答什麼了~
你們沒想錯,對,就是那座城市!
位於此圖左側的臨桂和右側的老城區中間除了一大片山之外好像也沒什麼嘛(滑稽)
雖說山是多了點,但也不是完全過不去的嘛~兩邊主要的連接通道就是最傳統的機場路和近幾年新修的萬福路。
(不知為何,第一條軌交作為機場線走得居然是後者)
下面就講講桂林是為何以及如何向西發展的。
- Why?
「保護灕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 2007年,區府
老城區就那麼一小塊平原可供發展,而且快擠滿了……
往城北八里街那邊發展看起來是個好選擇,而且建成區早就連起來了。然而那是灕江上游要好好保護,所以……
城東?看起來發展潛力挺大的。然而一直都只是潛力,直到近兩年萬達等企業進駐後才開始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桂林高新區挖掘經濟新極點 打造漓東CBD 新起點
至於上了桂磨路往東走後更是慘不忍睹,基本上除了工廠和幾所學校外就是一片荒蕪。
雖然那幾所學校里包含桂林最好的兩所中學,然而對帶動附近經濟發展幾乎並無卵用。
乘坐6路可到的廣西一所一流中學至少門口還有米粉店,乘坐35路可到的廣西一所一流中學門口直接就是灕江了……去年開始門對面以前用來當做停車場的空地居然開始建醫院了,幸好此校懂得積極響應區府號召,直接搬去臨桂了。
廣西一所一流中學臨桂校區開工奠基儀式隆重舉行 - 桂林教育新聞 - 教育頻道 - 桂林生活網
城南雁山區那塊的東西其實還不少,例如幾所四非大學和一些旅遊景點,還有當初說好建在和平村地塊(就是七星萬達旁邊那塊地)的萬達城,最後咕咕咕到了雁山。然後就沒有了……
臨桂還是縣的時候發展得就很不錯,不光長期位居中國西部經濟百強縣,而且還是兩位新桂系dalao的故鄉。
雖然中間山多了點,但也是最好的選擇了。
經過數年準備後,隨著2013年的撤縣改區,桂林正式雙子城區化——於是就變成了現在你看到的樣子。
- How?
市府等一系列行政機關改區完成後就搬至臨桂,一些廣西一流高校和中學也於此建設新校區(帝都一所大學的一所附屬中學就算了),加上新區樓房不受限高所制,新區城建遠勝於老城區。
哦對了,在軌道交通建設上也是優先考慮——不光是城市軌道交通,還有以後用來替代老桂林站的的國鐵臨桂新區站。
爭取湘桂鐵路市區段向西改線,將現有鐵路作為城市軌道交通通道。——桂林十三五規劃綱要
桂林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 交通體系規劃圖出爐(圖)
現階段萬事看似俱備,只缺「人」這個最重要的要素了……
題主描述的天津「一個市區一個濱海」「相隔甚遠」「兩個真正算的上城區的地方」都符合組團狀城市的特徵,所以問題即是還有沒有更多組團狀城市的例子?答案是 有,而且很多。不過這些組團式城市的成因各不相同,簡單認為有以下四種:
A. 原生的組團式城市
B. 工礦業發展形成的
C. 大城市擴張形成的
D. 行政區劃分拼湊的
原生的組團狀城市的在城市建立之初就已經形成了多個距離相對不遠又比較獨立的城區,建立城市時將它們劃分在一起;
工礦(或港口)城市往往將工礦產區布局在城區以外,而工礦又會形成自己的生活區,逐漸形成兩個市區(另外一位答主說的「啞鈴狀」);
很多大城市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都會出現衛星城或吞併周圍小城市使其成為自己的衛星城,造成了多個市區;
有些地方本身形成了多個城市,但相互之間聯繫不大,為了行政區劃方便卻劃分在一起,各個城區往往也獨自發展 。
B是常見和普遍的,天津(最初)也屬於B的類型;
A和D看上去相似但實際有區別,D的居民對所屬的城市並無太大認同感且各個市區聯繫小(榆次居民往往認為晉中只是一個地區概念,從榆次去其他的區縣多坐火車;榆次、平遙、介休這樣大一些的市區規模數倍於其他市區);A則各市區體量相似,各有分工和聯繫(無論張店還是博山居民都認同自己的淄博人身份,各個市區公交通達,分工各異比如行政中心在張店,工業中心在博山和臨淄……)。
有些組團狀城市也受制於地理條件,比如武漢,而當城市化率不斷提高的時候沒有地理條件限制的地方也會攤大餅,各個市區間的非城市化區越來越少,周圍的縣也紛紛撤縣設立區(珠江入海口附近的小城市幾乎都被廣州吞併,甚至佛山這樣的地級市也幾乎成為廣州衛星城)。解決攤大餅的方案就是建立衛星城,即無論什麼類型的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很可能都成為了C的模式。
題主提到的天津本身屬於B型,市區和海港分開,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使周圍的武清、津南成為了衛星城,又變成了C型。
有些組團狀城市的命名就是其下轄市區的名字的合成,典型的武漢和淄博都是這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
原生型:武漢(武昌+漢口 漢陽);淄博(臨淄 淄川+博山)...
工礦型:烏海(烏達+海勃灣);黃石;唐山 ;天津;連雲港
大城市型:廣州;天津;武漢
硬湊型:晉中;台州; 天水
勉強能跟天津比的大概就是不萊梅了。不萊梅是德國的城市州,類似於國內的直轄市,也就是城市本身就是一級行政區,而且不萊梅也是一城兩市,分成不萊梅和不萊梅港,這點也跟天津一樣,海港的濱海新區和內陸城市天津主城區。
補充幾個,有的是磨合了很多年的一市雙城,有的是近年打造新區形成一市雙城,有的剛在幾年內通過區劃調整+本身距離很近形成一市雙城的形態。永州零陵區、冷水灘區。南平延平區、建陽區(距離稍遠了些,但一個是南平市老城區,另一個是計劃中按市政府駐地來打造的市轄區)。
紹興越城區、柯橋區。
蘭州與蘭州新區。銅川耀州區;印台區王益區棗莊薛城區、市中區鄂爾多斯東勝區、康巴什區朝鮮咸鏡南道的咸興市,有咸興和興南兩個片區。
蘭州啊,主城區城關區七里河區,因為被山阻隔西固區,從地圖上看蘭州地圖是眼鏡形狀或者糖葫蘆形。
天津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雖然距離不近,但都是平原,如果天津發現到上海北京的規模,市區與濱海新區連成一片也不是沒可能。但蘭州的西固和城關中間隔著山,只有狹窄的黃河河谷連接,只能這種一直若即若離的保持距離。
莫不是忘了武漢原來其實是三個城市的...
我就想問一市雙城這種規劃哪裡奇葩了?明明很科學的好嗎。題主的意思是不是應該所有城市都攤大餅?
包頭,以前看地圖,對這個形狀記憶深刻
永州市=冷水灘+零陵(先佔個位,待會再碼)
青島算不算?黃島區和市區?中間靠隧道連著。龍口市應該算是縣市裡面少有的雙核城區,即東萊(黃城)和龍港
鄭州
主城區,最大的一個城區組團航空港區,別看那麼偏,那麼遠,那裡是生產和往世界各地輸送iphone的地方,是除了主城區的金水區外鄭州市最大的gdp收割機,現在是個很繁華的區域上街區,中間跟鄭州主城區隔了個滎陽市,是鄭州在洛陽旁邊設的一塊飛地。洛陽人去鄭州往東走,沒一會兒就到鄭州了,再往東走,又離開鄭州了,再往東走,又到鄭州了。。。像不像美洲?可以說鄭州就是一個因交通而誕生的城市,主城區是火車拉來的,航空港是飛機拉來的。什麼叫天津和塘沽之間沒有溝通和互動?你不懂的不要瞎說。
塘沽是80年代天津建的開發區。從有塘沽開發區以來,在塘沽工作生活的人中,有一大半都是每天從天津市區坐公交車、班車過去的天津市區居民。
後來2003年的時候,天津有了津濱輕軌(也就是現在的地鐵9號線),開通以後津濱輕軌就是天津最擠的交通工具,因為輕軌的絕大部分乘客,都是在天津居住、在塘沽上班的人。
你應該在晚上5點的時候在塘沽市區逛一逛,看看除了回天津市區的公交車以外,有多少沒有牌照、山寨公交車號碼的私人小客車在招人,一邊開一邊喊著「回市裡回市裡」,每一趟都擠滿了人。
最近10多年,才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工作和生活方便住在濱海新區附近。但即便如此,濱海新區的房價一直都是天津的低洼,就是因為市裡人早就習慣了每天坐公交、坐輕軌、開車上下班的節奏。
喲西,廣州2035終於公示了~在2035中南沙有專章介紹,定位高不高你們說嘛http://mp.weixin.qq.com/s/0oOd_Dfx9yzj1zIw6yl9PQ原答案我大廣州呀~國家級南沙新區,帶自貿區加持,離黃金三角北京路傳統中心、天河珠江新城、新寵琶洲都40多公里。中間隔了大概大半個東莞的距離,順利跨過海珠 、萬博、市橋……當然,廣州的情況可能也不一樣,廣州屢次行政區變更,廣州整體更像是一個城市群的概念。南沙如果實現,基本就是建設了另外一個城市的能級。這也是在基本完成世紀之交,從北京路跨越到珠江新城之後(這10公里不到的距離,也跨了十幾年),進一步實現2000年廣州八字方針之後的城市格局構想。
鄭州,一個主城區,繁華,一個航空港區,繁華,中間是一片農村。。。
台州吧
10年後的濟南,市區、長清、章丘,一城三區
連雲港啊,雖然距離沒有比天津遠,不過城市規模比天津小多了
青島的東西海岸?
布達。佩斯。布達佩斯
國外的狹域市和國內的「廣域市」凸顯了市制的差異。以我們國家的市制規模而言,甚至與一些國家、省份規模相當,以地區級城市為尺度,例如荷蘭可以稱得上是一「市」三城(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以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為例,可以稱得上是一「市」六城(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杜塞爾多夫、科隆、波恩)天津市與濱海新區是同一個行政轄區內的「雙子城」,核心功能分區體現在兩城實際聯繫緊密、交流頻繁,與此同時區別於衛星城與主城之間的高強度的通勤壓力,兩城又保持了相當的獨立性,兩城市內部功能體系、城市運營邏輯體系較為成熟。所以國內外的例子不局限於一個行政轄區總結來說,我國的特殊性在於行政轄區內的組團內部資源分配具有強大的行政規劃和行政干預效果
從國外角度,首爾與仁川、東京與橫濱、比勒陀利亞與約翰內斯堡都是非常典型的雙子城模式
國內比較典型的有天水秦州與麥積、酒泉與嘉峪關、包頭青山與東河、鄂爾多斯東勝與康巴什、寧波與北侖、永州冷水灘與零陵、大慶龍鳳與讓胡路、連雲港連雲與海州國內外正在成型的有,廣州與南沙、蘭州與中川(蘭州新區)、胡志明與頭頓
至於有些知友,拿衛星城舉例、拿某些市轄區與下轄縣市舉例,或者拿兩個弱聯繫組團強行「雙子城論」是真沒必要了這種雙城規劃現在不要太多,老城和新城功能設定不同,相距稍遠便於今後擴展,如鄂爾多斯的東勝和康巴什,沒什麼稀奇的
鄭州主城區和航空港區
有很多城市因為歷史和功能定位的關係,連老城區都是分散的。這種城市一般稱為「組團型城市」。
中國絕大部分資源型城市均是這種布局,達到「生產與生活相平衡」的目的。
例如黑龍江省最典型的城市為大慶市和伊春市。首先先說明一點,重慶市38個區縣,除了主城9區外,剩下29個區縣基本可以看成獨自發展的城市。
說說我的家鄉,重慶市涪陵區,新城區老城區之間完全沒有建成區連接。
東邊老城區位於長江、烏江交匯處,歷來為州、郡、專區、地區、地級市治所。在17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居住了40多萬人口,承擔了全區絕大部分金融、商貿、文體等業務。西邊新城區80平方公里的面積居住了15萬人口,承擔了全區絕大部分工業、港口、高教等業務。
新城區的建立源於老城區的地理局限。老城區位於兩江交匯處,城區整體建立在斜坡上,北面東面兩江環繞,跨過兩江仍然是高山,西面南面群山阻隔。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口聚集,已經無法滿足城市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佔地面積巨大的工業園區。執政者便將目光投向了老城區上游8千米的李渡,這裡地勢平坦,視野開闊,航道條件優良,是建設新區的理想之地。
1996年仍屬於四川省的涪陵地區撤縣級涪陵市設枳城、李渡二區,兩區轄區範圍大致與今天新老城區一致,拉開了建設新區的帷幕。重慶直轄後的1998年,撤地級涪陵市和枳城、李渡二區,設涪陵區。2003年,市政府批准涪陵區成立「重慶市李渡工業園區」。2012年,李渡新區、李渡工業園區更名為涪陵新區、涪陵工業園區。
在青島呆過兩年,看見這麼多人回答青島的,我就不回答了。
說一下貴陽的一城雙核。貴陽目前一市雙城為老城區和觀山湖區。老城服務核心積極打造樓宇經濟產業鏈,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保險、高端商業商務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升級轉型;結合軌道交通建設和棚戶區城中村改造,推進城市公園、城市綜合體及公共建築的建設,降低老城建築密度,優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充分利用老城歷史文化遺存塑造城市文化品牌。觀山湖服務核心則是依託火車北站服務業聚集區、貴州金融城、西南國際商貿服務業聚集區、現代製造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製造業;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體育、文化等服務功能,以百花湖周邊及城市公園體系建設提升新區環境品質,強化新區集聚力和吸引力;建設一批特色小鎮,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依託貴陽火車北站,利用好國際會展中心等平台,帶動城市融入區域經濟發展格局。 建成「全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一靜一動,疏老城,建新城。降低老城的建築密度,並塑造老城歷史文化遺迹的品牌文化,又推進了新城的發展速度,並帶動城市融入區域經濟發展格局。東營市。。。東城區西城區中間一片大荒地
不知道惠州算不算是這種類型呢?
去年十一去內蒙古呼包鄂玩,發現包頭和鄂爾多斯都是雙城區建設,很有意思。
鄂爾多斯:
非常典型,老城位於東北方向的東勝區,新城位於西南方向的康巴什區和伊金霍洛旗。2004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准鄂爾多斯市設立康巴什新區。2006年,為了解決城鄉發展不均衡及東勝區水資源緊張等問題,市委市政府遷址二十多公里外的康巴什,使其成為鄂爾多斯新的行政中心。
眾所周知,鄂爾多斯依靠「羊煤土氣」等豐富的自然和礦產資源成為中國大陸人均GDP最高的城市。2006到2011年煤炭行情好的時候,正是鄂爾多斯風光之時。在此期間,康巴什新區迎來了大發展,基礎設施、綠化環境等都做的相當不錯。隨著炒房客的紛至沓來,這裡的房價也經歷過一波飆漲。但由於康巴什對人口吸引力較弱,這座新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鬼城」的命運,BBC還對此拍過一個紀錄片。後隨著煤炭行業逐漸不景氣,鄂爾多斯逐漸失去了當年的風光,康巴什的發展也遭遇了危機。好在康巴什畢竟是新的行政中心,政府肯定不遺餘力地吸引人口、拉投資,所以去年去的時候倒沒有覺得那麼「鬼城」,雖然可以看得出人的確不多。
具體可見:
探訪中國最大鬼城康巴什:你從未見過的一面
不得不說,東勝作為老城,城市發展和布局還是比較完善的。康巴什雖然新,但總給人一種新得不舒服的感覺。
包頭:
包頭的兩塊兒城區,一個在西北方向的昆都侖區(新城),一個在東南方向的東河區(老城)。相隔不算很遠,十多公里的樣子。連接二者的,是建設路-鋼鐵大街(通往包鋼)和黃河大街-巴彥塔拉大街。東河區主要是老包頭人的聚集區,他們大多是山西人的後裔;昆都侖區則是包鋼和市政府所在地,工業強區。昆都侖區應該是伴隨著包鋼的建立而誕生並發展的城區,類似於擁有寶鋼的上海寶山區,或前面有人提到的大慶油田之類。
我第一下想到的是洛陽的吉利區。
和市區之間隔著孟津縣,甚至隔著黃河……中間有國道和二廣高速鏈接,還有一條洛吉快速通道。
不是特別符合題主的要求。因為吉利區不繁華,規模不能和市區相比。蘭州!
主城扁平狀!河谷盆地已經被佔盡,所以只有在60公里外修新區
山東省東營市。東西兩城。
港島九龍?
北京海淀區在清朝的時候就是獨立的海淀鎮
為啥沒人說銀川呢,銀川分老城和新城,中間原來是一片荒地,後來搞成開發區了好像。感覺這種規劃比攤大餅更好,有效緩解城市擁堵,銀川如果當年攤大餅發展的話,估計現在也很堵。
甘肅天水市,分秦州區和麥積區,中間除了隔一座機場外,還有一大片空地。
有答主提到啞鈴型布局城市的問題,天津雙城的發展符合這個模型,而且市區在海河的上游,濱海新區在海河的下游,二者之間的地段已經越來越多的被開發。但天津雙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仍有許多獨特的地方。
1.濱海新區的地位
濱海新區的誕生固然與其依託港口有關,但其發展更多的依賴其定位的引導作用。在現有的19個國家級新區中,濱海新區建立的時間非常早(1994年),2006年獲批為國家級新區。之後2010年,國家才開始大範圍設立國家級新區。溫執政時期,濱海新區取得了飛速的發展。2009年11月,濱海新區從一個試驗區轉為正式的行政區劃(與浦東新區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副省級市轄區)。2014年獲批全國第二批自貿區(北方第一個自貿區)。2.濱海新區的規模
2270平方公里的沿海平原,加之上述的高定位,在相對較好的發展中,濱海新區的城市規模快速擴大。主城區的面積大概相當於上海中環線與黃浦江所圍的面積,算是一座不小的城市了。3.濱海新區與市區的距離
二者的市中心相距四十餘公里,外環線間的最短距離也有二十公里。綜合以上因素,高定位的國家級新區、臨海且依託港口、初具規模的城市,使得濱海新區漸漸成為天津市又一個核心,其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而與市區較遠的距離,又使得雙城的格局日益凸顯。
一個城市有兩個相對獨立的大型城區,這在全國的大城市中是絕無僅有的,在直轄市中更是特立獨行的存在。說到底,還是天津市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的,九河下梢的河口,環渤海中心的港口,前者孕育了天津這座城市,後者則在現代化建設中憑藉自己的優勢誕生出了新城。二者的協調發展一直是個難點,也有一些資源爭奪的發生,比如京濱城際的規劃問題。不過到底還是一個市,濱海新區發展好了對天津市人民益處多多。而且,濱海新區氣象比較新,也不失為對老城氣質的一種補充。滑稽時間: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討論了這麼久,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存在,根本上因為天津是個直轄市,哪怕是個小省,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請參考威海和煙台的發展。達拉斯-沃斯堡大都會區應該很像天津,兩個城市中間是大機場…
秦皇島海港區山海關區北戴河區
青島
吸納了膠南市,外加黃島區。
就依靠一個海底隧道了......
福建省南平市啊!建陽區和延平區兩個規劃區,中間夾一個建甌市,兩區直接150KM,高鐵半小時……
撫州和臨川
三 灣 三 城 的 青 島
東岸城區為主城區因東岸南北狹長,南北兩部分文化差異及空間距離和紅島區域開發等原因,北岸城區應運而生西岸城區則為西海岸新區的城區部分,由於地理隔斷,中間隔著一座海灣,各方面與東岸和北岸差異都很大山東萊蕪,一個萊城,一個鋼城。
明尼阿波利斯: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
張家口市 張家口主城和宣化
鄭州一市三城豈不是牛逼死了?中州大道割開老城區和東區,又搞出來一個航空港
合肥,濱湖新區,主城區
青島,東岸城區,西岸城區
山東東營啊。東城主要是政府機關,人少規劃好;西城商業發達,人多一些。
說回濱海新區,人少,規劃好,產業多,政府投資多,工資和物價都高,房價不如市區。雖說規劃建造了文化中心、海洋館、海博館之類的地方,但是演唱會、演出很少去到新區,畢竟人口是第一生產力,人口基數上不去,消費也比較難帶動起來。河南省新密市啊,東部是以市政府,屏峰商場為中心的東步老城市中心。西部是以青屏廣場為中心的新興城區。很科學哈哈哈哈
深圳。
深圳甚至比天津更典型。
深圳從一開始發展的時候,就是多中心的。
直到現在,深圳還是多中心。蛇口,南山,寶中,福田,羅湖,龍華,龍中等等,每個中心幾乎都是一個獨立的城市中心。
淄博=臨淄+博山?
黃山市
衡陽的南嶽區?南嶽區 和 其他四個區(蒸湘,石鼓,珠暉,雁峰)隔著一個衡山縣 但是也是一個市轄區
山東淄博 一個組群式城市 題主可以找一找類似的組群式城市感覺比較符合題目
鶴壁,鶴山區、山城區和淇濱區相隔相差三十公里!不熟悉的人都不會想到那麼遠一個鬼地方還有城區的一部分!比附近的安陽湯陰縣城還要遠?
以廣州的新區為例的話……南沙區的中心區離廣州中心城區四十多公里,中間有番禺市橋一帶的小片城區和大量的郊區。知識城離中心城區也有三十多公里。另外,勉強一些的例子是黃埔老港、廣州石化廠和廣州開發區西區(都在黃埔區),十多公里,當時也算是比較遠了吧。中間(今天河區)也長期是郊區,現在是慢慢城市化了。
山東省龍口市
明尼阿波利斯和聖保羅啊,還有個大學叫明尼蘇達雙城分校呢貌似
德里和新德里、舊金山灣區一市多城
我以前上大學的時候,東營市也分為油田和東營市兩個系統。兩套班子。而且印象里,這兩套班子的地盤也有所不同。不知道這算不算。
連公務員工資體系都不一樣,就當是兩個城市吧。你把濱海當做雄安新區來看。哇,聯繫好緊密,一點都不奇葩了。
大連
大連的中西沙甘主城區和開發區(金州新區)二者面積之比大約3:2,但開發區人口密度較低,以新移民為主,本地人較少。成立於1984年的大連開發區是中國最早的開發區之一,有神州第一區的美譽。開發區承接了大連港港區的轉移,其保稅區屬於遼寧自貿區的一部分。二者之間有軌道交通三號線連接。圖2 3同比例推薦閱讀:
※除了北上廣深沒有城市敢說一定比天津強,不知道為何這麼多人看衰天津。?
※天津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麻醬及麻醬做的一切食品?
※天津集體戶口落戶買哪的房子合適?
※爆炸發生後官方信息披露是否及時?
※【城市觀察】直轄市之爭——權力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