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運動員的對重量的感受是怎麼樣的?

俄羅斯名將Dmitry Klokov的比賽挺舉重量在220~240kg之間,但他的訓練視頻280kg硬拉只做2個rep,300kg只做1個rep。這只是一個例子,我發現大多數舉重運動員的挺舉重量與他們90%的硬拉極限差距只在50kg左右. 這個差值放在我的身上簡直是不可想像的。我認為抓舉與挺舉的都建立在硬拉概念的基礎上 (試想如果不能把重量快速準確地從地上拉起,如何舉過頭頂?縱然舉重的姿勢與硬拉不同,說明還有其他發力點的介入)因而我很好奇舉重運動員在比賽衝刺他們的極限時,對手中的杠鈴有怎樣的感受?舉重與其他運動不同,訓練時沒法用大重量常態 (相比跑步,一萬米可以每天跑幾十萬米,但舉重不能頻繁hit over PR),因此每次衝擊都是對自己身體的巨大挑戰。我知道在運動員的級別,影響成功的因素更在於技術, 所以我很好奇他們的技術是不是能把勉強能拉起來的重量塞到鎖骨上站起來。通俗說來,就是比如同樣拉起來非常費勁的重量,我拉起來後沒有動力舉起來,而他們卻能靈巧的鑽到杠鈴下面去。每一次試舉,對他們來說是不是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沒明白你具體想問什麼,奧舉訓練中需要解決以下問題,一絕對力量,二轉化率,第一個是實力問題第二個是技術問題。其他因素過關的前提下,解決轉化率的關鍵在於解決位置,杠鈴到了哪個位置做什麼事,越精確,絕對力量能力和舉重能力的轉化就越高,舉重運動員在訓練中大量的技術都用空桿練,把整個動作行程詳細拆分成各段分別訓練,對於他們而言,同一個技術動作用20kg的空桿和用100kg的杠鈴做,杠鈴軌跡和發力點基本是一致的,哪怕你給他根pvc,也一樣


在比賽中每一次試舉都是對自己的挑戰,在比賽時試舉的重量一般來說都是舉起過的重量。

力量是基礎,而硬拉和蹲腿是硬指標,具備了足夠的力量、技術動作也是關鍵的。所以力量和技術缺一不可,要不然就很容易受傷。

在衝擊極限重量時,不光要有足夠的實力,還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

像你所說的,如果拉的太沉的話對翻領肯定會有影響。但是舉重嘛,就是要求重量,在挑戰大重量時 沉是肯定的,這時候關鍵看的就是技術和心理了。動作好,大膽做 才有可能舉起更大的重量。在反覆的訓練中,舉重運動員已經有自我保護的意識,所以就算翻不起來 也不會一下就受傷了。而且一般來說我們也不會盲目的衝擊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重量。

說的有些亂,希望能幫到你^_^


可以想成拿著杠鈴猛跳一下。然後利用斜方肌和伸髖讓杠鈴盡量離地。如果他們可以不下蹲 他們是絕對不會蹲下去的 就是所謂的power clean。例子 田濤的力量就賊強 基本都是 半蹲搞定。像我這樣的入門者 翻上來我覺得很難 但是高手過招就是在舉過頭頂的那一下。可以去看中國62kg 諶利軍的動作 真的很兇。 沒有底子千萬不要玩 抓舉。斷頭台就是形容這個動作的殺傷性的。


同樣動作間接測量1RM,比如80公斤深蹲短間隔一組能做4次,那麼1RM應該在95左右。

不同動作之間訓練水平推測,這個跟訓練體系有關,比如高抓100公斤,支撐深蹲160公斤,可以推測抓舉實力在120左右,比賽要重量可以在這個附近要。

比賽太看狀態,都是極限負荷,對技術動作的要求必然更苛刻,下蹲翻下蹲抓的下蹲幅度已經是解剖學極限,而且在發力充分之後第一時間就開始下蹲,抓舉砸頭的一般肘關節無力支撐,一般就算在高點無法穩定還是能自我保護的,技術全面精湛的頂尖運動員不至於完全不敢發力吧。

而對抗中為了避免連續試舉不得不加重量的有之,為了震懾對手使對方不得不連續試舉而加重量的更多,七八年後查出來服藥的也有,這個時候,只能說奧林匹克,重在參與了,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嘛。


推薦閱讀:

常見掃技整理——蝴蝶掃
如何使用超級組強化訓練
一般生活中,男人要怎樣才算身材好?
工作室對教練的要求是什麼?
健身時,正確的呼吸到底有多重要?

TAG:健身 | 運動 | 體育 | 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