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炒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說句實話

我很猶豫

我接觸到的差不多就是散戶極致了吧。

他們大都有五百萬以上的資金,八年以上交易經歷,年化有些是很輝煌的。

至於技巧,選股,我都是跟蹤過的。可以保證真實可靠。

特別是心態。

所以業績也是頗不錯的。甚至他們在群里曬自己收到的私信。許多私募想招募他們當操盤手。

————

某個名字是字母的,自有估計幾百萬吧。去年年初曬過,重倉永輝。

所以盈利應該是100-150%左右。

他移民澳洲了。幹什麼不知道。不過是先移民再炒股

———

某神秘上海美女,我懷疑她跟柚子有聯繫。

她雖然話不多,但句句在要害。要是她的選股她能完美出貨的話(畢竟資金量也不小),她是有三年十倍的能力的。

———————-

某木頭,玩分級基金是一絕。

我不懂分級,不好評價。只是看到許多大神向他討教。

他那種玩法只看份額,不看短期漲跌。但是他幾乎不說什麼。因為他的資金量已經容不下別人的份額了。

畢竟分級容量流動性都不算高。自帶槓桿過於敏感。

————-

某星星,我們私下開玩笑,說他家喂狗,狗糧都用天平稱過。

這人數字化計量控制倉位,遵守紀律到了變態的地步。因此才能歷經牛熊不縮反伸。

—————-

某電工,技術形態,看股是一絕,就是拿股差點。

基本上選中的股票都是好票。1月就賺了百萬。當然最後一周還去了八十萬。

股市就是這樣。或許你拋了以後就翻倍。你更後悔。

他還寫程序進行技術分析。

據說分析得很合理。但是就是不照做。

他有房產,開飯店,自己卻加班領取八k的薪水。

電的一線員工是累點。

———-

某十八線小公務員,鷗神。

屁股神功是一絕。上槓桿押房,幾百萬貸款融資滿倉了浦發,股災把大神都洗乾淨了,他依然裝死。

居然挺過來了。白賺幾十年工資。

他真不怕爆倉?股災可是4次。

這份心態只能說牛x。

———-

某鳳神

南京地方的職員,被央視報道過。也是夾頭,滿倉過三氯氰胺之後的奶粉股。

我讀過他的文章,樸實勤奮,差不多是普通人能達到的最好最安全的境界吧。

————-

某高校教員

30萬炒成500萬,還買了房子。玩小票一絕。

當然去年吃癟。去年小票失靈。他在轉換風格。因此也打消了辭職專業的念頭

———————

這麼多人,才華與收益遠遠高於一般散戶,都沒有辭職炒股。

哪位女神還開了個花店。

最不濟也弄個公務員半退休混著,拿幾k的生活費。交社保醫保。

股市兇險,才不可恃。技術也不靠譜。或許靠譜,但一次不靠譜你就完了。

特別是股災,所有技術指標失效。宛如黑洞里的物理學家。

經驗不可恃

運氣不可恃

牛熊不可恃

資金多少不可恃

只有紀律止損,心態,穩定現金流靠譜。

辭職或許不是個好主意

我一直在猶豫。

甚至覺得把盈利模式單一於股市,也是一個愚蠢的想法。

特別是自己還嫩得像個雛的時候。

即時巴菲特說四十歲才能開始價值投資

即時資金多到利息收入足以覆蓋生活開銷

辭職炒股都不是什麼很有意義的事情。

恃才傲物的事情我做了不少。

即使百億級別的人也承認我的才華。

而且也有成果。只是自己沒有吃到。

才華(花)不結果,終究是可悲的事。

只是這個年紀該想想付出與收穫的關係。

三次創業成功月流水都在千萬與小目標之間。

賺得最多的,是個人房產。

得好好總結反思。

畢竟敗不起。

另外,我不認為知乎是個討論學習投資的好地方。

很多跳梁的,只是小丑營銷號。

昨天寫完一宿難眠。

———

許多人罵我吹牛

什麼我的朋友系列

不是朋友,只是股友。平常談話比較投機,三觀比較順眼。

這些是真實的。倉位選股我都跟蹤過。

真是百戰之餘。

當然他們是吃肉的時候少挨打的時候多。

許多人不知道二級市場的散戶很苦逼的。

佼佼者收益未必跑得過房子,一個不慎,跳樓倒有大把的可能。

資金大點每天能有幾十萬上下的波動。一個股災幾百萬沒了正常。

碰上熊市幾年收益跑不過餘額寶。

牛市來了判斷錯誤空場踏空正常。

心態不好心臟病都要出來了。


不算是辭職炒股,算是輟學做交易吧,證券基金商品衍生品都有做,從07年開始做到現在數數已經差不多十一年了,一直在做,所幸的是家人一直很支持,尤其在我沒錢的時候。

收益率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沒必要去深究,也不指望你們信,即便你們信又有什麼意義呢,我自己都覺得沒意義,畢竟過去不等於未來。

之所以選擇做交易是因為我讀大學的時候沉迷網路遊戲,畢業都很有難度,父親在工地幹活,母親是小學老師,沒錢沒背景,知道我現在這種狀態不可能持續下去,又能賺錢,又能玩網路遊戲的職業不多,我認為做金融交易算是一個,恰好做月租房生意有點小錢,加上我拖欠了兩年的學費,就這麼點錢就開始自己的打拚。雖然我是因為網路遊戲而決定去做交易,但是最終卻因為交易放棄了網路遊戲,想想還是很諷刺的。

之所以選擇股票交易的原因是覺得中國人口結構必然會導致養老金體系崩塌,如果想維護這個體系必然要投資高風險的品種比如說股票,當時候畢竟年輕,比較單純,沒想到國家最終還是採用延遲退休(金髮放)這種簡單粗暴方法解決問題,不過錯有錯著的是總算入了行。

專職交易十一年中,在前三年還是玩遊戲為主。在IF吃灰的後8年,生活其實都比較單調,七點起床做早餐,然後瀏覽下各國經濟類的新聞,8點半之後交易策略進行調整,9點開始交易,早盤基本都在專心操作,中午吃飯,做功課,午盤之後基本沒什麼事做,以前通達信還有自動交易就去玩下單機遊戲,現在自動交易不能用了只能去看看書。3點主要品種收盤後開始整理數據,4點恆指收盤之後就去健身,6點回家每天花45分鐘教女兒,7點吃飯,邊吃飯邊看新聞聯播,晚上的時間基本都在做功課,周一的時候還打一場星際爭霸2突變,以前是12點半到1點睡覺的,自從病毒性心肌炎病發11點半之前必須睡覺。交易日平均一天工作11個小時左右。周日是家庭日,一般都陪老婆女兒一起出去玩,但是一般只會花8個小時的時間,大概周末也能工作15個小時左右,一般一周工作時間大概70個小時左右。一般暑假都得陪太太回娘家,工作就比不上在家裡效率。當然,碰到結婚、買房、生小孩、住院這些大事通常會減少工作時間。

以前很喜歡打德州撲克,圈子的人都比較愛玩,後來郭美美被查處了之後發現德州撲克有被認定是賭博的風險就不再玩了。網路遊戲確實是沒太多時間與精力玩了,主要是玩單機遊戲為主。偶爾看看電視劇和電影,基本豆瓣8.5分以下的電視劇都不看,電影倒是標準沒那麼高。不喜歡旅遊,但我太太很喜歡,沒辦法只能陪,但是她很反感我帶著一個30寸的顯示屏+主機外帶兩台筆記本去旅遊,我現在也沒想到什麼一邊旅遊一邊還能做交易的好辦法。

圈子很窄,基本就集中在我師父那批人和一些參加藍海密劍的朋友,還有我太太的朋友圈。很少用微信qq交流,從來不看朋友圈,交流基本靠電話。基本不上雪球和股吧,也不是不看財經媒體,經常上FED、WSJ、EIA的網站瀏覽信息,家裡也訂閱了The Economist、人民日報、華夏時報、新財富,非財經類消磨時間的基本都是遊戲論壇和知乎豆瓣。很喜歡看書,基本除了小說什麼書都看,比較喜歡看經管、歷史、傳記這種類別的書。按照我太太的標準,就是標準的死宅。

生活方面倒是問題不大,在市中心(三線城市)買了套180平米的二手房,老人醫療和孩子讀小學都很方便。我爸再也不用去工地上班,也買了一個75寸的索尼電視給我媽看。請了個鐘點工幫忙做飯和搞清潔解放我太太的家務時間。因為也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也沒到去消費奢侈品的份上,曾經買過一台二手寶馬750裝逼,但是油錢保險錢停車費都比我太太的工資高,開著寶馬去上班顯得特別傻,於是就轉手賣掉了。

其實每天的工作非常單調,我工作和閱讀的時候非常專註,有時候晃過神來就兩三個小時過去了,有時候我在想我工作這麼入神真的人一眨眼就老了。但是路是自己選的,為自己所愛的事業和人奉獻自己的時間還是值得的。

至於為什麼花這麼多時間在做功課(研究市場)上,主要是因為市場在變化,對於我這種笨人來說只能採取笨辦法去做事,最初開始工作的時候每天都從000001手動篩選到601999,商品期貨的合約也是一個主力合約一個主力合約的輸數據,分析大盤技術面的時候也是手動搜索當時候的新聞,這工作量看著很大我居然在3年內也完成了,曾經有人說成為一個天才需要一萬個小時的刻意訓練,我智商上不如巴菲特等投資大師,只能將勤補拙,可能三萬個小時刻意訓練才會出一點小成績。在不確定市場中尋找確定性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於專職炒股能不能賺錢具體得看個人,有人可以有人不可以。我在現實中認識不少做股票的人,和網上不一樣,一般現實中的交流真實性會高一點,畢竟你有錢沒錢是很容易看得出來的,吹牛的空間不大,而且業內人士(姑且算是吧)基本可以在5分鐘內的談話摸清楚你的斤兩。一般資產比較大的人都是專職做股票,倒不是說專職做股票就一定能夠獲取很好的收益,而是有巨額資產(千萬以上)的人再讓他去上班是比較有難度的。我認識的群體裡面還真的沒有資金量大但是還是去每天乖乖去上班的人。上班的同時保證比較高的收益率的也有,大多數都是百萬以下,可能有一兩個超過百萬。當然我圈子窄也不說明什麼問題,但就中國目前股市運行情況來看,一般來說能獲取高收益率主要還是利用短線操作利用複利來進行指數增長,周轉率才是關鍵,一般上班族是沒有短線盯盤的條件。中長線致富也不是不可以,但對現金流要求很高,單就中國散戶手頭的現金流很難靠中長線做到上千萬的規模,商品期貨倒是沒有這個問題。

至於別人怎麼想,其實並不重要,比方說有人認為證券及商品交易只有專業知識人士才能盈利的人,這種人一般是分析師或者投顧,比方說有人認為人類操作股票交易不如黑猩猩的人,這種人一般都是經濟學家,實話說這兩類人都屬於自己擠著地鐵卻教擁有私人飛機的老闆怎麼賺錢的類型,還有一種人是自己做不到就認為別人也做不到(通常這種人對有效市場假說有一種宗教般的狂熱),他們總會「善意」的提醒這條路走不通。作為一個交易員,你只能靠自己,這樣才能為你自己的資本負責,萬一最終結果真的還是失敗了,好歹自己也為理想嘗試過了,年輕人為夢想連虧點錢和時間都不願意,即便不做股票,做其他行業恐怕也是沒有多大成就的


對評論的一些回復

1)取匿關注什麼的還是不要了,我基本沒有在知乎上答過什麼。這次是真心想說說這個事,畢竟不少人都做著正財不佳,偏財就手的夢。但這個夢醒的代價太大。另外,如果你會看我這個方向的研報的話,很有可能看到我的,因此我就更不能取匿了[壞笑]

2)個人,機構投資者的水平問題。

首先,水平不佳的投資者在什麼層面上都有,包括個別知名基金經理。但水平不佳的原因不同。

對高階專業人士而言,多半是輸給人性(成功後的傲慢,從始至終的貪婪,傲慢滋生的盲目,等等)從而顯得水平不佳。但他一般不是輸在專業能力上(只是人性的問題往往壓倒專業能力)。

而對非專業人士而言,連從行為金融學角度自省一番人性的知識都不具備。其他經濟,財務,金融基礎知識了解的更是不完備。因此,非專業人士想要從事投資,首先要問問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自學成才,學了什麼,學的怎麼樣。如果依然是財報看不懂,估值算不清,行業不了解;認為市場上無股不庄,投資就是跟主力,投資分析不是傻子就是騙子……

還是那句話,就別來做投資了吧,兼職專職都別干。

當然,非金融專業人士可能是某一行業方面的大拿,對行業的認知超出金融業內多數人(比如評論區有兄弟舉例通訊設備行業和諾基亞的例子)。那麼輔以必要的入門級投資分析知識,這樣的人完全可以做好他所熟悉行業領域的投資。我之前說的「換了車買了房」的投資成功者,除金融業內人以外,多是此類人。

另外,各基金公司每年花在向行業專家諮詢上的費用可能有數千萬。行業大牛們除了投資還有很多辦法可以在金融市場上變現自己的行業知識。

但這也恰恰說明,大部分人不應該專職投資。因為你首先得是你所在行業的成功者,而不是一個失意的逃兵,才能賦予你在市場上一些具有價值的相對優勢。

3)什麼樣的人可以做投資

首先,能力和經驗

大部分計劃專職投資的個人,往往是對金融有興趣,但是並未專業從事這一行業——說明當初在金融相關知識上的教育和學習水平都不足,否則他很可能已經進入金融行業;同時他在本業上的發展也並不好,否則他不會起意離職,畢竟行行出狀元。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逃避現實,以為走著很艱難的路,換個方式(比如躺著)就能抵達目的地。

當然,還會有很多人不符合我這樣的刻薄評論,這些具有極強學習能力,能夠同時做好主業和學習建立合格乃至優秀的投資能力的人,才會是投資道路上的贏家。

其次,財富

投資是一場更殘酷的考試,你學會了多少,你就得到多少。高估自己能力的下場就是丟失掉你的籌碼。因此,輸得起人可以做投資,輸不起的人不要做(風險)投資。投資一敗塗地也不妨礙全家生活的人,可以做專業投資。

以上的話不是什麼深刻的人生經驗,而是寫在教科書上的財富管理知識。學過cfa l3的人對此絕不會陌生。

簡單來說,人一生所需(吃喝拉撒,供養家庭,以及最重要的,退休後的養老),可以通過各種收入來滿足。[第一個重點]如果不能滿足,都會帶來很大的痛苦(比如無錢治病,無力支付子女教育和嫁娶,等等)。收入包括職業收入和財產收入。[第二個重點]財產太少或職業收入太低(扣除日常支出盈餘少)的人不能承受太大風險,財產收入不值得指望;改善收入應以增加職業收入為主(兼職,再教育提高薪資),並且謹慎地通過低風險投資增加財產收入。

所以,想要從事投資,尤其是職業投資的人,應該先做一下這個計算,算算一生所需,再算算你能掙多少(股票投資收益最好別算進去,沒有人能「一年怎麼著也有25%」)。特別是辭職以後,你多餘的房子能收多少房租,你的儲蓄能有多少理財收益,這些加起來夠不夠日常開銷,這些財產如果逐步變賣夠不夠一生所需,再來決定是否投資和職業投資吧。

4)為什麼不兼職投資呢?

我見過的90%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兼職投資者。10%才是那些壓力極大,並且隨時在淘汰和更新中的職業投資人。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收入,再做做投資,簡直美滋滋啊,為什麼要專職呢?你需要每天10小時以上的時間來進行投資分析嗎。如果3-5小時就夠,完全可以在業餘時間進行啊,而且能每天研究3-5小時的非專業人生,真的很少很少。

大家不是想知道那位百萬到上億的兄弟是怎麼做到的嗎?首先,他是業內人士(但不是大型機構,所以不存在老鼠倉什麼的)。其次,近些年他有數只票的收益在5-10倍。就這麼簡單,他是財務自由以後才離職的。

然後,正如前面收到,我認識的大部分成功投資者,都是兼職投資,職業收入是他們的堅實保障,而職業知識和信息,為他們的投資成功帶來機遇。另外,是的,他們都是在投資成功以前頗有積蓄了,炒股只是讓他們變得更有錢。。。。

手機打字一個多小時,這次我覺得我說的差不多到位了。自贊一個。

原回答分割線

–––––––––––

作為有11年國內和港股市場從業經驗的證券行業人員,現任研究所分析師,並曾在私募基金,證券公司營業部都工作過不少時間,我算是對不同類型的股票投資者都有一定了解。我隨時能和大家說上一天各種一飛衝天,或者一敗塗地的真事與故事,實在是數不勝數。

我的朋友里,有白手起家,以少於百萬的個人積蓄,完全通過證券投資在三五年內資產上億者(舉這個例子不是因為數字有多大或者速度有多快,只不過是因為斯人離我最近,我最能確信他是因為真實的投資能力,而非全憑消息和運氣)。

也有真真實實地在投資的路上撒手人寰者(有些對逝者不敬,但是確實也想藉此告訴大家,投資這事,有風險就是有風險,什麼都可能發生)。

以我所見,金融業內人士投資的成敗恐怕也只是二八開。而那些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能力的人,說一句十死無生,雖然刻薄但可能不算誇張。

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比如看了幾年k線,就以為自己已經對技術分析登堂入室。(這種人往往還只懂技術分析,其他相關知識怕是連最基礎的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都無法通過)。又或者朋友三教九流,就自以為可以掌握核心內幕的人。這些年看下來,這些人里有個別運氣好一點的,賺了錢換了車買了房。但要想靠這個吃飯的,結局都不怎麼美妙。

手機打字太累,還是簡單總結一下:

1)職業收入是普通人一生中最主要的現金流來源,任何放棄職業收入的行為都是作死。投資收入屬於有完善的一輩子生活保障的有錢人。

2)用全付身家炒股不是一門職業,職業投資人用的是別人的錢。而且這個職業的門檻極高,你能在知乎上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肯定沒夠格。

3)反對某些高票答案,描繪了一個普通人用各種免費app和信息源就可以完成投資分析的情景。你知道我們這些研究人員光是採購各種信息軟體和資料庫一年的費用是多少嗎,而我們的客戶為了能夠獲得我們的研究成果又要一年付出多少嗎?另外,如果你以為我們買的信息是「消息」,那你真的沒摸到投資的邊,別幹了,真的。

先想到這些,反正我是不會取匿的,各路大神股神不爽的可以開噴了。


剛開始辭職炒股的時候非常累,而且是那種迷茫的心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適的盈利方法,不知道能不能以此為職業,不知道自己的未來何去何從。同時賺錢了就會非常高興,覺得自己非常厲害,賠錢了就會悶悶不樂,覺得自己依靠股市賺錢就是痴心妄想,對於市場極度的自大又極度的自卑。

和自己想像的那種,吃著火鍋唱著歌約著美女泡著溫泉的生活相差十萬八千里。

尤其是想像中的炒股以後的生活,和現實生活的那種落差,讓人感覺非常的難以接受。

所以,在剛開始辭職炒股的時候,生活狀況非常不好。

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延長,在市場和生活中碰了很多壁之後,慢慢的想透了股市對於我而言意味著什麼。

想清楚了股市中沒有人可以吃著火鍋唱著歌就盈利了,任何人都不行,哪怕是像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那樣的投資大師(不光是股市,任何事業都是如此,想要往前發展壯大,就需要每天都付出努力,王石管理的萬科即使設置了非常好的職業經理人制度,沒有他一直盯著也差點兒被野蠻人搶走)。

想清楚了在股市中一直盯著錢是不會有什麼出息的,只有認真去做交易,去學習,才有可能實現穩定盈利。

想清楚了股市中能夠賺到錢,維持自己一年的花銷差不多就算不錯了,如果運氣好可以結餘下來一些。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像趙一萬那樣八年一萬倍的速度增加財富。

想清楚了炒股是一項體力運動,做出決策或者是割肉都需要非常強大的意志力,所以像以前那樣懶懶散散是不可以的,需要經常鍛煉身體來保證意志力堅強。

想清楚了非常非常多的東西,那些東西和我當初以為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現在的生活比較克制,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是交易,但是日常的人際關係什麼的倒是沒落下(最開始辭職炒股的時候社會關係荒廢了),也不再追求再賺什麼大錢,足夠自己和家人生活的不錯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各種交易模式,對於交易之後的各種原因原理,對於國家的政策經濟,對於世界的金錢流轉,有著非常大的興趣,強烈的想要弄明白這些事情的本質。

不再擔心金錢之後,確實變成了小時候那個充滿好奇心的小孩,這種感覺真的非常好。

辭職炒股是什麼體驗呢,最開始的時候非常不爽非常不舒服,但是若是能夠熬得過去,那麼股市就會給你帶來非常豐厚的回報,讓你變成一個更加克制,更加睿智,對於生活的掌控力更強的一個人。


年輕人辭職炒股叫不求上進,中年人這樣叫荒廢前途,老年人是鍛煉身體,促進血液循環。

那些手裡低的幾百萬,高的幾十億炒股,說土點才叫職業,辭了以前的工作說得過去。

手裡幾千到幾十萬的,壓根用不著大把的時間花在這上面。

讀了十幾年書,每天兩點一線依然影響不了廣大青少年遊戲水平的穩步提升;

在北上廣拼殺的同志們,天天夜班累的像條狗,過年回來的牌技依然讓人刮目相看;

錢生錢的遊戲用的都是巧勁,是一種綜合實力體現,單純的操作經驗堆積只是一方面,多方面的沉澱才是根本。


順手說一句已經說了很多次的話:

穩定收入是這樣的:5000,5000,5000,5000,5000.

穩定盈利是這樣的:3%,-7%,80%,-15%,1%,3%,-2%,7%,50%,-70%,17%,30%........

或:15%,20%,3%,18%,70%,-20%,3%,0%,5%,13%,24%.........

不是符合這種模型的都是瞎扯淡。


平時看看知乎的股票頻道都是一股氣,今天真是忍不了了!

小弟錢不多,但願意為打假支付5000元RMB。

這個人說自己辭職炒股很多年了,然後又是,最近辭職炒股?抱歉,原諒我語文不好。

現在基本上做到一年100%?你當我是SB??

現在開個驗證,敢接嗎??

我要求不高,如果16年和17年兩年都100%,我就算輸(這收益得剔除中新股收益,謝謝,原因很簡單)。

驗證過程:請「很溫暖」兄的賬號給裁判看,登錄查詢這兩年的資金出入,算出收益。過程最好錄下視頻,因為交割單可以PS,謝謝

驗證方式:請不在乎這1萬塊的知名知乎大V作為中間裁判。我和這個「很溫暖」的兄台各打5000給他,這個裁判5000當辛苦費,剩下的5000給勝者?ok?

希望想知道真相的人能把我的答案頂上去

···以上是原答案,現在更新最終結果。

這個人在評論區直接認輸了,真相不言自明,還私信我,態度誠懇,保護隱私,我就不放了。

這裡最後說一下股票市場,希望更多不知道的人有個概念,以防被騙:在這個市場8成人是虧錢的,剩下的1成賺點小錢,最後的1成才能跑贏指數。而賺大錢的(10年10倍)估計1%,而在這當中80%是長拿牛股的,最多20%才靠短線交易。

所以靠短線交易大賺的,不會超過0.2%。

加一點:大多數職業投資者,交易者,私募,公墓都跑不贏指數。


從2017年1月1日辭職下海炒股,之前一直是公務員,感覺做這個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慢慢也干出疲態了,職位做到正科,但毅然辭職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先說說體驗吧,畢竟問題是體驗如何,不是吹噓自己的業績。

首先就是有時間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了,之前一直沒時間看書,這一年至少讀了50本+的各類書籍,本人是巴菲特迷,有關他的書基本通讀一邊,《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基本讀了3-5遍(這兩本是好書,喜歡價值投資的必讀)。

其次有時間健身了,之前上班最胖的時候到過160+,但現在通過鍛煉,成功減肥到130左右。

再次,我搬家到了我喜歡的城市,開始探索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當義工,獻愛心,努力去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這些滿足感是上班所不能給予的。

最後再說說收益吧,這是關鍵的,畢竟養家糊口問題。去年收益大概在40%左右,因為堅持價值投資,所以基本都是長期持有,去年也有少數幾個新進的股票,但並不多,也不用長期盯盤。實盤的圖就不貼了,我在新浪上的模擬交易也做了3年多,無虧損記錄,將近14萬人排到前1000。雖然收益比不上一些大神和知乎上隱藏的高手,但是確實也夠我自己花了。

為了防止對號入座,我把排名和具體收益匿了,但可以看到具體持倉情況,工行和寶鋼因為本錢都減倉出來了,剩下的都是利潤,所以成本、盈虧比例是負的。

這個是排名情況,(下面那個用戶並不是我)。

這4張是我兩個國信賬戶出的年度賬單的截圖,不會打馬賽克,隨便圖圖你們湊活看吧。

最後給個忠告吧,沒有足夠硬實力或者足夠強大的夢想支持著你,千萬別隨便辭職,在股市裡,尤其是牛市裡,有數不清的自詡巴菲特的人倒 在 下跌里。如果你熱愛這個行業,把投資當生命,辭職會給你更多的學習時間,更大的成長空間,更專註的做好這件事情(當然我勸你價值投資)。

最後,我這個巴菲特迷用巴菲特的話做總結吧。「我想建議你們,當你們出去工作時,要與你欽佩的人共事,在他們的組織里工作,因為令你興奮。我一直為這些人擔憂,他們總會這麼說:「我準備先去干10年。儘管我真的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然後我就去干這個……」。這有點像儲存你的性能力留待年老色衰之時,這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

祝你們在熱愛的事業上,馬到成功。


看了評論有人問我提到的東陽光葯和光科。這個我在我的想法中提到過我的持倉,光科倉位很小。不到3%倉位吧。別太認真了,就此提醒一下。

2018/2/18半夜看到這個問題,感覺我又要強答了

我可能不算完全意義的辭職炒股,我2015年辭職主要是為了帶孩子,因為股票並不需要辭職(這點可以看我其他的回答)。

但是另一個方面來說,我是全資做股票,意思是我家庭全部資產都在股票上,並且已經滿倉多年,經歷股災好幾個版本,滿倉策略得到了考驗。所以我也算全職炒股吧。

最近幾天全球股市動蕩,起床第一件事是看一眼美股。然後收拾孩子。收拾完,孩子自己活動半小時,我用手機過過癮,雖然說我幾乎沒有操作,但是過癮還是必須的,一個是滿足精神需求,一個是鍛煉意志,去年4月份一天,我重倉的兩隻股票平安,興業,同時遭遇爆砸,幾乎瞬間我可能虧損極大,如果一個意志不堅定的人可能直接嚇的跑掉,如果一個高手,可能瞬間抄底,而我的選擇是,瞬間關閉了手機,念經超度它們。等給孩子上完課回頭一看,又拉起來了。

除了看盤過癮外,有空就是刷知乎,雪球。知乎用來看各種前沿笑話,雪球用來看企業動態。我關注的股票可能有100多的樣子,刷的很不用功,大部分時間看撕逼。看的多了總結了一些大V生存之道,比如有個叫釋老毛的,不管你在哪說他的壞話,他都能趕過去把你拉黑,為啥呢,這樣他的關注者就全是信徒,沒有人質疑,雪球有個提問的功能,就像知乎上付費提問一樣。老毛每天收到若干88元的提問。可惜了我也被拉黑了,少了一些樂趣。

還有一個項目是針對一個目標的研究,通常看看財務數據和股票名字就可以確定是否值得關注,過程是這樣的,財務數據垃圾淘汰,財務數據一般名字看不出什麼業務淘汰,財務數據一般,但一眼看出什麼業務關注,財務數據特別好,業務特別簡單的強烈關注。不過我真的不夠努力,真正研究股票的時間太少。所以能力圈小,真正能長期跟蹤的可能不過30隻吧。

最後說說關於,嗅覺,就是生活中時刻關注那些可能影響上市公司業績的事件,比如超市裡,比如藥店,比如銀行里,前段時間,家長群里討論奧司他韋的購買攻略,我立馬參與討論,然後去查資料,得知流感神葯,東陽光葯兒童可威顆粒獨一份。這個港股里的企業節節新高,我買了些東陽光科,持有光葯,有併購的可能。

這些可能不算辭職的體驗,有點跑題,但是這些可能邊工作確實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研究。


一將功成萬骨枯。

除非牛市人脈發展好了,發了產品,防守穩健贖回少的能當個職業,一億多股民才出了幾個成功的?

如果放在個人,人際交往少,哪怕做的好了,發展好一些了,交往的也都是類似的人,社會關係非常單一和膚淺。

就像你看到連扳的妖股明星股,卻沒看到千股跌停,或者各種追高一日游是一樣一樣的道理。

這條路能不走別走,寂寞在其次,虧損了多少次之後才能服是一個循環局。


說說我的經歷吧,不算辭職炒股,15年行業不景氣的影響下,公司關門了,自己做了個工作室,沒幾天也關門了,因為整個行業不景氣,我這人也心高氣傲(比上不足 ),找不到工作只好全職投資了。

首先是時間特別多,偶有空倉的時候,每天就打開手機看看,看看自己關注的產品(我不止操作股票),沒有進場機會,就閑著無聊,看看書,打打遊戲,那個時候,會發現人生真特么無趣啊…

然後是自由,你可以早上睡到9點醒,窩在床上打開手機或者電腦看行情;也可以晚上刷知乎到凌晨三點,畢竟不用準時準點上班!

再就是孤獨,你的成功(比如逮住一個票獲利20-30%)沒有人分享,你的失敗也只能自己總結。工作中也沒有人跟你吹牛逼,幾年下來,感覺自己一直在打單機,社交範圍越來越窄,人越來越宅!


絕大部分都是在牛市滿懷美好的願景辭職,熊市又回去工作了。。


要說體驗。做職業交易,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要「被吊打」的,畢竟作為靶子,主要用途就是這。

牛市跑不過大爺大媽被嘲笑,基本上是家常便飯的「煎熬」。熊市稍微開心一點,畢竟稍微能找回一點顏面。

當然,牛熊幾輪後,臉這玩意早就找不到了。

對我來說,交易就是一項競技運動,競技就會有輸贏有狀態。手熱的時候見神殺神見鬼滅鬼,手冷的時候全世界都跟你做對割肉割到麻木,這很正常。讓狀態保持的久一點,讓狀態不要低到不能看,這都是職業素養。

最後我想說,上班就好好上班,有閑錢做做定投,氣定神閑。主次不分,荒廢年華,一無所得。在股市裡折騰,可比做其他行業難多了,摻不了假。炒股養家,是有前提的,門檻很高。小火慢燉,才有希望。沒有大行情的情況下,職業人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何況口袋裡裝不下三文錢的愣頭青。

很多人把炒股當成脫穎而出的門路,這是我非常反對的。至少過去那麼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稍微修正一下目標,比如「炒股是為了出金攢首付」,你的人生結果會大不同。手藝只是為了防災年,等你把收益預期從每年翻番降到二成足矣,你才算是入門了。

…………

我建立了個群和大家一起討論股市(我個人微信Maier171511)群里不準薦股,不準吹牛逼,不準忽悠韭菜。

除了有關交易的內容,其他大家就隨便聊盡情碾壓。分享思路邏輯,分享思考結論,並不是代表「我就是對的」,更不代表「別人就是錯的」

專業上的事,強調權威性,不願意大家走彎路,被不專業的聲音誤導。有些問題太基礎,根本沒必要討論。這方面,我很粗暴。

至於其他,我也是小韭菜,學無止境。


寫出來

就是讓大家看下我當時的狀態

做前車之鑒吧

(也可以用來分享給身邊你想勸戒的朋友)

每個選擇辭職炒股的人

一定被人勸阻過

但也一定認為自己是掌握真理的少數人

但後來現實告訴我:

我就是屬於大多數。

(反過來講,這個市場如果沒大多數支撐,少數人又怎麼會贏利呢)

二度更新:

清倉之後 想起三句話:

第一句《華爾街之狼》里,男主剛創立自己電銷團隊,向團隊培訓時,貫徹一個理念:不要讓客戶的錢離開這個市場。

第二句:講關於澳門賭場的:不要在意今晚那些贏錢的客人,因為他們的錢其實還沒離開賭桌。

(這條在我一個還在上海朋友那邊印證了:他成功躲過兩次股災,朋友圈曬去年盈利,app統計30%以上。今年一月份大跌後,他朋友圈再也沒提過股票,私下話題碰到這塊,也沒展開了)

第三句:

剛離職炒股那段時間,發現不單是我一個人。

當時調頻節目里,有個聽眾套用當時一句熱梗留言:股市那麼好,我想去看看。(想辭職炒股)

主持人王冠連著其他嘉賓立刻一齊對著話筒勸止:全民炒股 對於經濟發展的意義在哪裡?

評論里有朋友問:

會後悔嗎?

或 如果當初沒辭職炒股 會怎麼樣嗎?

答:禍福相依。如果不是當時離職,我現在還窩在原公司那個小崗位,依然一事無成。

清倉後想,重新找工作,

發現之前兩年的工作經驗 約等於零。

如果在自己40歲才選擇從那家公司離職

(或被離職)

大概會和諾基亞前員工一樣吧

(畢竟那個氛圍下 不會想到離職這個選擇)

(我一個小屁民,能有什麼眼界)

這麼看的話,我得還感謝那次牛市,

讓一個安於現狀的畢業生

(當時雖然工作已有兩年其實還是個小屁孩)

生出辭職的勇氣

也感謝後面的熊市

一頓數落,把自己趕回職場。

當然現在在保險行業也不好做

自己管轄機構的全年保費任務沒有完成

(很多同業也是)

行業競爭明顯激烈。

目前年入只是在上海時候的1.5倍吧

————————

更新:現已重新工作。

在某南方城市任某壽險公司四級機構負責人。

讓一部分朋友失望,我很抱歉。

回頭看,會覺年少輕狂

但沒有虛度光陰,也沒有辜負生命。

我拼過,我輸了,我下場。

且祝諸君好運!(這就是結論)

——以下原文(撰於2015年5月前後)——

事到如今,朋友圈裡還有人說我辭職炒股是過於衝動。考慮許久,我決定發篇長文解釋一下:

熟知我的人,都知道鄙人行事一向謹小慎微,謹慎到甚至顯得有些貪生怕死。

如果一條馬路上車流很多,我寧可是走個幾十步繞到十字路口,踩著斑馬線,望著紅綠燈,瞻前顧後,亦步亦趨。也不會試著直接衝過去。

我甚至會無恥地搬出孔夫子的名言警句:「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藉此來掩飾我的膽小,順帶彰顯自己的逼格。 -(¬?¬)σ

試問:像我這種膽小如鼠、謹小慎微的人怎麼會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辭職決定呢?

那張圖的內容是我3年前寫的日誌的一部分。這麼算的話,辭職的打算,從我還未大學畢業就有了。

原因兩點:1.不甘心 2.划不來

關於不甘心,簡單講就是不想看人臉色。

員工要看上級臉色,上級要看高層臉色,高層要看銷售臉色,銷售要看客戶臉色。 如果你是董事長,不要慶幸,那你就得看——公司上下所有人的臉色。中層辭職、部門罷工(從業不到兩年,就親歷了2次罷工,也是值了) 還有政府刁難、市場崩盤等等等等。

老師講過如果有真才實學,寧可恃才傲物,也不要卑躬屈膝。

所以從(da)業(gong)這條路我是極不想走的。

關於划不來,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世人謂之清高,但如果不是五斗米,而只有五碗米呢?那他若為之折腰,世人必說他腦子瓦特了~

划得來還是划不來,就要看你的機會成本。

看看市場的振幅,同樣一個月的時間,市場和職場的投資回報完全是不在同一量級上。

但炒股收益是不固定的,甚至是會虧損。

而工資收入是穩定的。

於是,我想到一個故事:

有兩個人,背著食物和一隻魚桿,結伴去河岸釣魚。

走了好久,結果迷了路,兩人疲憊,開始意見不合:其中一人覺得應當呆在原地,守著食物,等人過路人來搭救。另一人認為求人不如求己,於是執意繼續走。

於是一人選擇食物,一人拿著魚竿就此分手。 故事的結局很悲慘:守著食物的人,食物吃完了,救的人還沒來,於是餓死了。

去釣魚的人呢?終於到岸邊,但飢腸轆轆,體力不支,也一命嗚呼。

當時老師給的正解是:兩人應當合作,一同堅持走到岸邊。

換算到現實就是:一邊工作,一邊炒股。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一邊工作,一邊炒股。這看似牛郎織女般的美好布局,卻完全是對股市風險的藐視。

不用談08年(因為我也沒經歷過,對我來說,那只是個傳說)。

前年的119,券商板塊開盤即全線跌停。

5月份的528,股指巨幅跳水只花了5分鐘時間。5分鐘你可能就接個客戶、做張單子、上個廁所、或者正在開會。

開完會,你一看賬戶發現裡面10%的資金沒了,如果加上槓桿,估計你就該開始懷疑人生了。上周末長沙不是有位散戶因為4倍融資槓桿,2天賠光170萬,周末和妻子吵完架,最終跳樓了嗎。

任何藐視市場風險的行為都終將為之付出慘痛代價(除非你的資金量小到可以被藐視)。

邊工作邊炒股就好比一邊玩手機一邊過馬路,玩著手機過馬路不一定會出車禍。

現在市場上很多人他們閉著眼睛買股票,也賺了。就好比閉著眼睛過馬路,也過去了。但——

萬一被撞了呢?

不好意思,我輸不起這「萬一」。

我過馬路不但要盯著紅綠燈,還得踩著斑馬線。那些我在K線上畫的密密麻麻輔助線就是我的「斑馬線」。

如果沒有那些線,我對自己的判定就是個瞎子。瞎子過馬路,尤其是在現在日成交量過萬億的滬深市場上,那不但畫面驚險,而且結局註定凄慘。

炒股和上班就像魚和熊掌。所以——

辭職就是必須的了。

具體的辭職計劃是在2014年1月底作出的:原計劃是在當年7月中旬,領完半年獎就提出辭職。

後來因為特殊情況就提前到了3月18日。

什麼特殊情況呢?

索賠件,呵呵。

就是一個很煩的單據操作。

有多煩呢?煩到讓我將整個辭職計劃整整提前了4個月。?_?

提出申請之後,領導問我為什麼。

我扯了不算謊的謊——缺錢。(誰不是呢?)

領導找我面談後,批複加薪。

我很感動,於是又在客戶那邊呆了一個月。

到了4月15日,我查了下工資金額。

加薪幅度不到400塊!

(這!不!是!坑!爹!嗎?!)

於是第二天我又發封辭職信,這次沒有提錢。大致內容就是:公司太好了,我配不上它。請讓我辭職吧。

離職手續在24號辦完,我本來以為會有遣散費(又彰顯了我的無知),誰知道不但沒有,反而因為沒到月底就離職,要讓我再返還將近1200元(尼瑪就剩4個工作日啊,發工資的時候怎麼沒見你們這麼算)。

好在當天的股市收益就直接cover了這個數字,但給錢的時候內心依然很肉疼(我註定是個摳逼)。

在上大學之前,在一本書上看到兩句建議:一是大學時不要考研,二是畢業後儘早創業。 兩條我現在都遵循了(當然,前者是能力所限,後者算牽強附會)。

書中所講理由都是同一個:時間。

人一生里各階段的時間價值是不同的。

如果把最寶貴的那10年耗在考研(書中作者之所以鄙夷考研是因為現讀研者都是為了之後的求職加碼,這完全違背了研究生設立的本意,就好比當官都是為了斂財)和為錢打工之中, 那你人生的規劃又何在?

當然有人會說:

這樣太過急功近利,應知欲速則不達。

但反過來講:年輕時不急功近利,難道要等年老時再去貪得無厭嗎?!

即使退一步講,人到一定年紀,如果依舊把自己的未來全權寄托在領導或公司身上——

風險太大。

相比於把自己未來交付給其他人,不如握在自己手裡更加穩妥吧。

老師講過:在資本市場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自己的判斷。沒有人可以一直牽著你手「過馬路」,你早晚要靠自己一個人走過去。

就好比《竊聽風雲2》里同叔的最後一句台詞——「我的人生,我自己操盤!」

但不幸,電影里的同叔「操盤」失敗了。(也是衰命,誰讓他沒有主角光環)

所以,我也得預計到萬一我失敗了怎麼辦? 。

股市的首要任務就是:認識到自己的愚蠢 並且 承認它。

老師講過:不知道自己愚蠢的人,無法變得明智;不承認自己怯懦的人,無法變得堅強;不承認自己失敗的人,無法獲得之後的成功。

要常常跟自己講「我是笨蛋」。

笨蛋只是會贏的慢一些,但絕對好過「聰明人」的一意孤行。

既然是笨蛋,就自然會犯錯。

犯錯了怎麼辦?

——認錯咯!(??????) ?

市場和公司領導不一樣,不會用各種借口搪塞拖延,也不會用各種理由包容忍耐。

多空方向判斷錯誤,

持倉倉位安排錯誤,

操作節點設置錯誤。

你錯多少,就罰你多少。

你口頭上認錯,但不砍倉。

領導或許會包容你,但市場不會。

當然也有倔(yu)強(dun)的人,從08年一直倔到現在。

我在暢聯16號庫輪崗的時候,遇到一個保安大爺就是這樣,「站崗」7年,無怨無悔。

老人家理由是「長線投資」。

在我看來,就是——自欺欺人和不知悔改。 我該感謝他,是他們這些人養活了莊家,莊家盆滿缽滿後,順帶養活了我們。

老師講過:買入持倉3日後,如果賬面依然顯示浮虧,就該自檢,自己是否判斷錯誤。

每天收盤後問自己:如果現在是空倉,這個價位我會介入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該重新檢驗:是該持有,還是減倉或平倉。 如果你沒有做這個檢驗,那你其實就是做了「賣出然後又再同一價位買入」的操作。只不過這個操作不收手續費而已。

現在市場上傭金大多在萬三,加上印花稅、各類規費,一次完整的買賣操作手續費不會超過交易總額的千分之二。

但一個急跌能吃掉多少?

528、529兩天 ,一般個股15%的跌幅是普遍的。 0.2%、15%,相除一下,75倍的差值。用老師的話說:你自己體會一下。

所有地方都是懂行賺不懂行的錢,專業賺非專業的錢。

當然,錯的太久了,再想改就來不及了。

那就只要跳下去了。

當然市場不會一直上行,就像你不能在冬天去田裡耕種一樣。

如果無法實現持續盈利,甚至出現持續虧損。怎麼辦?

那就再認錯咯!?_?

重歸敗者組,重新找份工作。

起早貪黑,兢兢業業。

為著下一次的辭職做準備。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把這周的逼格值幾乎都透支完了,看來這周末不能再好好地裝逼了。 (っ╥╯﹏╰╥c)

如果你能看到這裡。說明——

你真的很在意我

或者

┏(^ω^)=?你真的也是閑得蛋疼。

【補充】

我不是股神,這個市場也根本沒有股神。

因為市場不允許。

就好比500毫升的杯子里容不下600毫升的水,即使頑固得凍成了冰,勉強撐住,也遲早會遇到化掉的一天。

炒股是一定要學會輸的,輸也是贏的一部分。

石佛李昌鎬也被扳倒過,吳清源也忘記過怎麼下棋,聶衛平也放過昏招。相比之下,我算哪根蔥?哪跟都不是。

只是他們選擇了圍棋,我選擇了股票,大多數選擇了上班打卡,朝九晚五。

我們只是在按自己原本的意願去生活罷了。

僅此而已。


評論區這麼多不信的,確實應該補充下。

編輯一下,我所有賬戶只有這一個能關聯同花順。

第一段收益率為平線是股票停牌了,期間借了朋友的賬戶做的,在股票論壇公開實盤的。之後就不怎麼用這個賬戶了(這家券商的融資賬戶無法同步同花順)

另:不授課,不取匿。該認識的早就認識我了,論壇3W+粉絲,公眾號8k+,我也不缺粉。來知乎就是玩的,搜集了那麼久的小黃圖也不能輕易示人是不[滑稽]。

————————以下為原答案—————————

強答。

我不是辭職炒股,我是本科畢業後職業。

2017畢業於sufe。在校期間也有炒股。

2015年初入市,大牛市不談,2016年收益率+185%,2017年收益率+275%。

本人同時是某股票論壇知名人物。

體驗就是:財務初步自由,但是生活並不算很開心。盈利時候不會有什麼喜悅,但是回撤一下就很難受。

高票回答說每年100%收益,其實小資金做超短線完全可以做到(我感覺這兩年至少有2%左右的人能做到)。而我這種收益率的,可能是1‰甚至更少。

當然,我也還是做超短的小資金。

最後貼下賬戶截圖。


我已經辭職炒股了!(以前我說的是辭職很多年,可能讓大家以為我以前是長期工作的,其實我畢業沒幾年,一直臨時工,所以沒有大家理解的那麼長時間在專業炒股,這裡解釋一下,謝謝大家指出錯誤,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在學校裡面的幾年時光收益非常不穩定,經常虧!在前面幾年的時間裡面虧損是家常便飯,但性格比較穩健所以平均每年還有30%左右的收益,畢業以後參加過一段時間工作,那段時間大熊市15年7月份開始收益2年平均20%左右、最近辭職炒股,收益開始穩定、基本上可以做到收益一年100%(資金量不大所以投資組合不複雜,收益率比較高)

每天早上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最新的新聞、有沒有非常重要的新聞,然後復盤,大概對今天的行情做一個預測、

9.15開盤,開始看自己的自選股、

9.30正式開盤,開始不斷切換指數,自選股,板塊股來看、一般指數看4個,999999上證指數,399001深圳主板,399005中小板,399006創業板、本人習慣空倉、一般等待為主、

收盤以後就是復盤、看哪些自選股出現了買點,看看自己的股票大概什麼時候出現賣點心裡有個數,看看有什麼好股票可以收入自選股,看看哪些股票不好了提出自選股、

每天都做好復盤的話,周末和假期的時候就不會太累、在行情不好的時候也不會很累,一般來說牛市最累,需要每天復盤但牛市幾年才一次,熊市一般看看收盤就好熊市也不長,震蕩市是最常見的市場,一般在震蕩市裡面每年行情1-2次結構性行情,每年也就幾個月還比較輕鬆、

每年大概235天左右的開盤時間、

總的來說每天的工作就是復盤,觀察,等待、真正出手的機會不多、炒股不是天天去找怎麼賺錢,而是想有哪些可能虧錢的地方,把虧錢的地方看清楚的就可以賺錢了,真正的高手就是要追求穩!出手就是低點!不是低點就空倉等待!股票是複利只要不虧,一點一點累積起來很快的,不能急著每天想操作!這就是滾雪球的奧秘!股市每天學習的就是看清風險,學會躲避這裡面的所有風險就是賺錢開始的那一天!

我平時偶爾會玩一下雪球,不過雪球也很多騙子,大家要注意甄別、

每天收盤以後就喜歡健身,喜歡美食、喜歡美食所以更加喜歡健身來維持身材!維持頭腦的清醒!

喜歡看電影,基本上每周都會看看有沒有喜歡的豆瓣評分高的電影,然後喜歡聽歌,喜歡聽嘻哈,周杰倫,陳奕迅,張學友,霉霉這些、

周末的時候會聚會和看劇,做一些時間比較長事情、最重要的是周末有充分的時間休息來讓自己更加清醒的看清大盤形式,會讓自己有充分的休息時間、

以上基本上就是我職業炒股這麼多年以來的生活狀態、

加點內容,有人在其他答案質疑我的收益,我非常理解,我個人也是散戶,中國股市太不容易了,我很理解中國散戶的辛苦!7年走來可以保持收益真的很不容易!我也一直認為他說的很對,股市不應該作為職業,大家千萬不要辭職!網上很多騙子,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只是說明我個人情況不代表每個人都可以辭職炒股!希望大家有理性的投資思維!

對於任何質疑我不會回應,散戶何必為難散戶、系統的學習和健康的投資理念是可以穩定盈利的、這是我做出的統一回答、


徐翔也沒辭職炒股呀。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辭職才能炒股?其實每天晚上下班後復盤就行,選好一個股票就買,賺了4個點就走,,每個月只要盈利百分之四就行了,一年下來複利也可以達到60個點。

對於炒股不久和菜鳥們來說其實也不難,主要是要多看少動,賺了就走堅持紀律,但是往往這種很簡單的事情很多人做不到,或者沒有想到我說的這種模式?如果沒有那麼從今年開始吧,一個月操作一次已百分之四的盈利為目標不難吧?當然要在大盤上漲的時候再去買入,這樣大概率上漲,大盤不行就觀察選出來的個股,炒股本來就是要做大概率的事情。知乎喜歡撒謊的人很多,雖然不知道目的是什麼,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迷茫中的新手和菜鳥們。

我在插播一段,大家選股的時候選上升趨勢的和突破前期平台的個股,不要選在下跌趨勢中的個股,然後千萬注意,不要有多動症,如果你前面操作是賺了1.2個點或者虧了出來的,那麼你這個時候要注意,你自己選的股是否是熱點板塊個股,成交量怎麼樣,不要選個死股還說自己的股怎麼不漲,當然每個月4個點可能有一部分人做不到,但是你們可以努力去實現這個小目標 和堅持這套記錄和操作不比自己瞎買強嗎?

很多人覺得這種笨方法很難或者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我搞了個企鵝群713656669,我們拿一年的時間或者已60個點的利潤為標準實驗下這個方法的可行性。不炒股的和業務員就別進來了

我這個方法只適合沒有時間看盤的投資者和沒有交易模式的菜鳥們,不適合職業的和想在這個市場裡面賺大錢的人群


已更新(第一次寫那麼長的,不知道怎麼更新,是不是接著寫就好了?)

終於找到個有資格回答回答的問題了,不請自來!

之前在銀行工作,坐標上海年收入40萬左右,可是工作太過無聊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領導又比較不要臉,老欺負我,所以一氣之下就辭職了。原本在工作的時候就有在炒股,辭職之後也不想再進銀行工作就想著能不能靠積蓄投入股市來養活自己。這是背景。

因為題目是說體驗,所以具體的收益和股票就不說了,反正目前看能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是並沒有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

這裡關於全職炒股我要說自己的體驗兩點:

第一是周圍人的眼光,包括爸媽的,親戚的,朋友的。本人未婚沒有對象,原先在銀行也算有個小職務,爸媽也引以為豪(爸媽那代人總覺得銀行還是不錯的其實不然),現在人家問我爸媽你兒子是幹嘛的,他們都羞於啟齒說是在家炒股,在他們看來等於是無業,連介紹相親對象的人都沒了,誰會要一個在家炒股的人做男朋友呢,哪怕你今年收益尚可,誰知道明年。親戚們說起來也是唏噓,朋友還好點,真正了解我是可以靠炒股過活的會羨慕,畢竟作息比較自由。

所以結論是如果你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那還是要有個正當的工作,讓自己、父母,明面上過得去。

手機打字好累,看的人多我再更新第二點吧。。。先去玩了

第二點很重要,前面說到專職炒股可能被別人看不起,但只要你是盈利的可以養活自己,別人也管不了你。如何盈利?第一點就是!!!

降低收益預期,降低收益預期,降低收益預期!!!

不知道剛炒股的人是不是都跟我一樣,一開始總夢想著本金沒多久就能翻倍,然後就發財了。。。實際上對於資金量很小的散戶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進入市場,遊資想賺你的錢,那些基金想賺你的錢,現在甚至連國家隊都要來賺你的錢,要說高頻率的每天日內交易降低成本,打板什麼的,資金小真的做不到的,反而最終被收割(當然你要是說你水平高的不得了做的666那是另一回事,那我寫的體驗可能都不入你的法眼了,高抬貴手高傲的走開便是)。

對於普通小散來說,降低心理預期是很重要的事,首先不要指望每次交易都賺錢,虧錢了不要捨不得割肉,其次不要把盈利的希望放在短時間內的大漲,要以穩健為主,辭職炒股大家懂得,沒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再進來的,就這點本金,很金貴!第三就是拉長交易周期,起碼是周線以上,日線只做參考,60分鐘線僅供娛樂(這是我的方法,自認股神的人太多了,噴起來我吃不消)。

做完了以上心理建設,就只剩下選股和交易了,這個有人看了再慢慢說吧,手機打字真的累死了,短時間內真說不完。。。謝謝大家的贊,第一次回答問題得到大家支持還是很開心的


我一個朋友的前夫,之前在銀行做信貸,一個月也是1w多,我們在三線城市,收入已經很高了。和我朋友結婚以後,辭職炒股,還準備成立個工作室,開始的時候一個月2、3w,趕上的是14年那波牛市。等16年的時候,槓桿炒股賠了200多萬,欠了一屁股債,朋友為了保護自己的個人財產不被執行,和他離了婚。

現在倆人雖然還有聯繫,但不住在一起了。對了,他倆還都是二婚,各有一個孩子。


本人今年大四,北京某985工科大學本科,自認為智商情商不算太高,但絕對跟得上985學生平均水平,2018年6月即將畢業。辭職炒股不太清楚,但本科階段算是半職業化地炒過1年左右,下面講的是我個人半職業炒股的一些小心得,希望對準備辭職炒股的股友們有幫助。

我是2015年4月入市的,沒錯,就是那段人人看著都能賺大錢的牛市末期入市,後果就是很輕鬆地在當年6月,8月,2016年元旦3次股災中被大屠殺……在2017年之前,基本都是完全小白。每天收盤看到漲停的股票,不知道漲停原因,對新聞和題材方面的判斷能力基本為0,買股票大部分都是看感覺來,沒有自己的盈利模式,沒有任何紀律,而且經驗完全不足,對突發事件完全沒有應付能力。總結歸納一下,就是對中國股市的套路一無所知。這就是導致多次暴虧的原因。

進到2017年,逐漸接觸到x股吧,一個號稱中國最熱的股票交流網站。我慢慢了解了一下中國股市的成長過程,才明白什麼是收割韭菜,什麼是題材股,什麼是郭嘉隊操盤,同時學習了很多技巧。於是大三下就開始認真看盤,從此上課是副業,主業是炒股,看盤期間期間不時會參夾著各種實驗,考試,小測之類的。因此我覺得這是一段半職業的炒股的經歷。

我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開始了自己所謂的半職業炒股生涯。很多人其實對職業炒股最擔心的一個問題,這樣能不能賺到錢。準確來說,是能不能穩定持續地盈利。根據我個人的感覺,這個取決於很多因素:

首先,第一點,最重要的一點,要有自己的操作模式,就是只做從自己經驗來說的大概率事件。操作模式不是簡單地找到要買的股票就行了,還要對買入的股票,判斷出最好的和最惡劣的情況,以及要有不同情況下的應對手段。例如,傍晚突然遇到美國加息新聞第二天的操作思路和普通風平浪靜的交易日的操作是完全不同的。這一點要靠自己摸索,不斷看盤,大量操作,積累經驗。這個過程要付出大量時間和學費。2017年個人虧損最大的一個來源就是對4、5月份雄安新區的炒作沒有清醒理解,偏離了自己的操作模式。

第二點,環境因素。辭職炒股,不一定就能做到職業炒股。如果上有80老人在家要不停照顧,下有2歲小孩要時刻照看,那我覺得辭職炒股其實只是職業保姆,副業炒股。一天連基本的交易時段都不能全神貫注,一心一意地對著盤面,捫心自問,自己憑什麼能戰勝那些一絲不苟、每天除了看股票就沒有其他閑暇事情的職業基金經理、操盤手。就具我大學生的生活來說,因為做實驗、課堂突發小測驗等事件錯過的日內買賣點,時常發生。所以,我認為,辭職炒股,如果不能做到職業、專心專意炒股,意義也不大。

第三點,就是心態問題。心態主要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情緒,使一個交易員無法執行好自己設定好的操作模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臨近期末臨近考試,心裡比較緊張,經常想下午考試會不會大盤突然大跌,盤面會不會遇到突發情況......所以日常操作的客觀性有所下降,時不時會有患得患失的感覺,導致原本可以正數盈利的操作也能變成平手甚至負數結尾。還有一點就是,當連續幾次操作都失敗之後,會開始懷疑自己的操作模式,哪怕自己之前連續成功20次。這個時候如果身邊的同學,或者家裡人再來一點責備的話,那麼估計一個心理素質再好的人,內心也會出現波動。有一個可能惡劣的結果就是:因為小概率事件使自己放棄了大概率賺錢的模式,反而去開發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模式,導致模式外虧損,從而引起惡性循環。所以,我給辭職炒股的朋友一個小小的忠告,如果家裡人明確反對辭職炒股,那麼我覺得在內心足夠強大之前,還是不要輕易下定決心辭職,很多時候心裡承受的壓力真的能壓垮一個人。

最後,還有一點我想送給第一個月炒股就賺錢的人或者好不容易有一個月收益為正數的股友們,不要太把一時的輸贏看得太重,持續穩定地盈利才是辭職炒股的夯實基礎,而不是曇花一現地偶爾盈利。

2018年了,希望中國廣大想辭職炒股的股友或者已經辭職的股友都能認真正視自己的現實情況,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畢竟職業炒股不是適合每個人。


就和創業或者自由職業沒啥區別,不過是換了一個工作或者事業形式罷了,該做的還是要做,自己做比打工反而付出的更多,如果不是真的喜歡,真愛還是算了,炒股賺錢比上班要難的多。


有一個不好的風氣就是有人下面回復一年收益率稍微講的高一點就搬出巴菲特這些人來,看完也是很無奈啊 一年百分之三十收益你沒見過並不代表不存在,一個月收益率百分百 然後一年剩餘的時間收益一直保持平衡增不上去這類人我一年見了大概60人 也就一個人能保持這個水準


必須來答!2500字純乾貨分享+親身實做。炒股為什麼要辭職?如果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再去換個喜歡的就好了,沒有必要拿炒股作為辭職的理由。

個人覺得除非已經證明很有天賦,否則千萬不要辭職炒股。千萬不要辭職炒股的幾個理由。

理由一:從92年股票成立至今到現在,到底是炒股發家致富的人多,還是做實業的人多?辭職炒股不如做生意成功概率大。

理由二:更何況前些年股票市場整體上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交易,不能簡單的以為高手都是因為實力強。

理由三:巴菲特是世界知名的大師,年化複合收益多少?20%多而已。如果個人資產沒到達一定數值,比如你拿10萬去炒股,每年賺2萬,什麼時候能達到財富自由呢?

理由四:中國股市做不了日內交易,如果想炒股,完全可以前一天晚上做好計劃,第二天一早掛好單子就可以,辭職的意義何在呢?

事實上我不但不建議辭職炒股,我甚至都不建議在職炒股,因為在我看來絕大部分人很難在股市成功,因為股票市場需要的心理素質和日常生活中成功的心裡素質完全不一樣。

大多數人去買股票,往往都是以虧損告終,以至於覺得股票就是賭場,最終決定遠離股票市場。有一位朋友曾經在2014年的時候如釋重負的說,07年買的股票終於解套了,再也不入股市了,結果2015年的時候看見周圍的人都在賺錢,忍不住進去了,又遭遇了股災,現在2018年了,持有的股票仍然處於虧損中。

有虧損的就一定有賺錢的,我們也往往會看到另外的暴富神話,比如之前我看過的東方港灣的投資人但斌,他長期堅定持有茅台股,不論是塑化劑的時候,還是八項規定的時候,最終茅台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我在雪球上看到另外一位高手,在17年的時候,300萬買入恆大港股,17年恆大股票價格增長了8倍,這位高手一年時間身價從幾百萬到2000多萬,創造了江湖傳奇。

所以股票市場好還是不好,關鍵還是看投資的策略和方式,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講,以上兩種都不合適,即使真的碰上了上漲8倍的股票,大概率的情況是拿不住,也許賺了30%就賣了。所以今天來分享適合普通人投資的策略,一種可以創造年化20%收益的方式,策略只有一句話:定投低估值指數基金。

為什麼說可以創造20%的收益,首先投資基金要琢磨清楚的三個問題,為什麼投資指數基金?什麼時候投資?什麼時候賣出?

一、為什麼投資指數基金?

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值得投資,比如如果不小心投資了樂視,賈老闆不回來的事情我們就不說了,但前一陣樂視股票復盤連續跌停11天,如果不小心投了這樣的企業,每次投資都等於在扔錢。很多人都只是業餘時間在做投資,這種情況下最好選擇簡單的策略,指數基金就是其中最簡單的。

指數基金說白了就是一籃子企業組合,這樣的好處就是最大程度規避了風險,避免選股出現問題,我們以中證紅利指數基金舉例,如果投資這隻基金的話,避免了選股難題,選出的股票從財務比率上來看相對都比較健康,而且整體來看相對比較分散,即使某一企業股票發生虧損,對基金整體是沒有任何影響的,這也是投資指數基金的優勢。

二、什麼時候投資?

企業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投資的,我們可以猜猜,股票和基金開戶數最高的時期是在什麼時候?答案是07、09、15年,基本上在開戶數最高峰的時候也是暴跌即將開始的時候,古老的投資諺語還是有效的,在別人貪婪時恐懼。所以投資的最佳時機應該選擇在價格相對較低的時候進行,比如去市場買西紅柿,知道價格在2塊到10塊波動,現在2.5元該不該買?很多時候最低點不是一個值是一個區域,買在最低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在2-3元之間買進西紅柿就好了,等到10元再賣嗎?相對比較好的時候是8-10元的時候賣出,其餘時間持有就好了,投資就這麼簡單。

問題是怎麼確定現在基金是處於便宜價格呢?需要用到一個指標,市盈率。市盈率就是市值除以盈利,比如一家企業的市值是1000億,今年盈利100億,我們就說他的市盈率是1000/100=10,對於指數基金來說,指數基金的市盈率就是把這些基金中所包含的股票所有市值除以所有盈利得出的數值。(這個數值不需要去算,雪球網上有很多人公布)

對於大中型指數基金來說,市盈率在10以內,我們基本可以判定處於低估值區域,這是按照歷史經驗來進行判定的,比如中證紅利指數基金,這種基金選擇滬深兩市中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隻股票組成,說白了就是分紅高穩定的企業選了100家,這樣的指數基金相對比較穩定。這隻指數基金歷史市盈率最小是6.01,最大是81,平均值是13.9,所以我們可以以10為一個值,低於10就有很大的投資價值,但是低於10不是一個點,是一個區域,所以在這個區域內投資都是對的。如果每個月扣除生活費用有閑錢,就可以選擇每月定投,如果手邊有大筆資金,可以分成10份,在市場暴跌的時候買入,我曾經在年前暴跌的時候就開始批量買入,這又涉及到另外一句諺語,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三、什麼時候賣出?

繼續看一下這個表,什麼時候市盈率是高點呢?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中證紅利指數基金市盈率在19以上,這已經是歷史上90%的時候的高值了,一般情況下會是在牛市出現。你會發現不論是在坐計程車,在電梯里,朋友圈裡,甚至去菜市場大家都在談論股票,都在說股市賺錢的時候,就可以分批次賣出了,可以分成5份,從市盈率19開始,市盈率每次上漲0.3賣出1份,如果遭遇暴跌,在市盈率18的時候全部清盤即可。

為什麼策略能夠成功?

因為這個策略涉及到了最本質的投資邏輯——低買高賣,誰都會說這四個字,可是什麼時候是價格較低的時候,應該怎麼買,買什麼品種,什麼時候是價格較高的時候,應該怎麼賣?這五個問題大多數人沒有辦法做相對量化的評估,所以在操作的時候就會被市場情緒引導,做出錯誤的決策。指數基金的投資策略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所以獲得了相對可觀的投資收益。

如果投資中證紅利指數基金,一直持有的話,從2004年到2017年,13年的時間,投資總收益是593%,年化複合收益率15.6%,這還是一次性投資的收益,如果是低估值時投入,高估值時賣出,預期年化收益率在20%左右。

這是我在天天基金購買的情況,目前平均年化收益率20%以上(總盈利39%),這是在2月8日A股大跌之後的收益,如果是在大盤3500點的時候,總盈利接近50%。

最先開始投入的時間是2016年6月3日左右吧,每次大跌的時候買入。其餘時候持倉不動。

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適合普通人獲取超額收益的方式,我願意讓更多的人跟我一樣合理獲取收益。

可以參考我在知乎的這個回答,年入15萬如何理財?有圖有真相,裡面分享了我是如何做到的。

PS:如果對你有啟發,歡迎點個贊支持一下。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趙冶讀書筆記】,沒有廣告只有認真寫的乾貨,後台回復【定投】,可以詳細查看年化20%的指數基金投資策略。


這世上有沒有後悔葯


你每天花兩個小時,一個月掙了一萬塊錢

你以為辭職以後,一個月能掙十二萬

其實還是一萬


身邊有辭職炒股的朋友,強答一波。

一,股市首先要提示風險,老生常談的話題,主要是資產配置,不要把全部身家放進證券性資產里,即使放也要留一部分配置固定收益理財和基金,進交易軟體時先把這句話看一遍,避免超過90%的家庭破產和妻離子散。

二,想做瓷器活,就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金剛鑽。買到了翻倍的股票可能是因為被借殼,資產翻了三倍可能是在2015上半年,給別人推薦了股票第二天就漲停被人請吃飯一頓吹噓飄飄然,但是推薦時你可能並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始漲而且自己還沒買,大盤暴跌時自己自選股一大半紅的可能是上證50更深幅度的調整把資金擠壓到了中小創里。還有諸多情況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以上這些並不能證明自己水平高,更不應該立10萬一年翻成1000萬的flag,要知道有個詞叫倖存者偏差。

三,股市不是暴富的場所,絕大多數地方都不是暴富的場所,貪婪意味著風險,更實際的說,別人給你提供的暴富機會大部分都是騙局,股市合規合法,但是相關的其他投資魚龍混雜,這個一會兒再說。總之,炒股水平高的確實可以使資產增值,但是不應該抱太高的預期。

四,如果以上內容都牢記於心,而且自身對股市特別了解,知道怎麼看公司公告和財務報表,懂技術分析各種理論,會結合市場熱點和概念主題,了解國家政策和市場導向,更細節的東西,知道哪家公司利潤是靠政府補貼和賣地堆上去的,知道哪家公司股東之間是不是親戚會構成一致行動人,知道長期觀察的公司董事長會不會在國外不敢回來,了解這家公司是庄股還是基金股……如果以上都很懂而且確認自己水平沒問題,辭職炒股也是個選擇,是不是好選擇不好說,但是畢竟很多單位也是坑,可以視為一個選擇。

真的辭職炒股後往往會羨慕每月發工資細水長流的狀態,做的好的過上了令人羨慕的生活,做的不好的最終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財富的變化真的會影響到人生軌跡。

除了炒股可能還會做其他很多投資,就簡單說一下吧。

用融資融券和配資加槓桿,正規渠道就是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槓桿較低,配資是監管打壓對象,監管的目標主要是不發生系統性風險,不過有專門的配資公司,借錢炒股也算是加槓桿。槓桿是自身財富大漲大跌的助推器,自己把握。

期貨,期貨自帶高倍槓桿,做不對方向而且不止損就是無底洞,所以做期貨在於判斷方向並準確止損和自覺降槓桿,把保證金用光的做法最終是血本無歸。

新三板,很多企業把新三板上市和定增作為融資通道,國家想法是好的,但是大部分新三板股東的想法很簡單:賣出獲利。同時500萬的門檻擋住了絕大多數投資者,導致交易很不活躍,以後很有可能會降低門檻,那樣才會解決新三板股票的流通問題。協議轉讓又出現了很多利益輸送,薦股不達預期等問題。2018年1月15日開始的競價交易制度使很多股票維持在低位而且交易非常不活躍,可以預見的是之前協議轉讓的投資者間少不了口水賬。要投資需要先了解這個市場,以後相關的政策也不會少。

股指期貨和期權,水平低的就不要碰了,雖然都是很好的工具,進可獲利,退可套期保值,但是普通投資者很難用好,有一個人就說過,期權這個東西我只是先開通,但是不用,得瞅著機會,用期權的機會可能兩三年才有一次,到時候做一把。

外匯,正規交易所之外的黃金和原油,文物等等,絕大多數不靠譜,你的投資經理會用種種方法向你展示賺錢是多麼容易,財富增長速度是多麼的快,但是你錢打過去後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現在這個社會各項功能較完善,暴富的機會很少,但是騙子很多,被騙後也別到監管部門拉橫幅,先問自己如果真的暴賺十倍後會不會給監管部門的人每人送十斤雞蛋。

P2P理財,前兩年P2P挺火的,不亞於今日之校園貸,有上市公司都改名匹凸匹。這個市場滿足了大家的小額借貸需求,平台有好有壞,做的好的紛紛奔美國敲鐘,不好的如E租寶樹倒猢猻散,其理財產品收益較高,靠自己的一雙慧眼去鑒別吧。

信託和私募,一般都是正規機構,而且一般都是百萬起點,都打算辭職炒股了肯定不會去買信託和私募產品。

比特幣,或者其他幣:本人非常看好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架構可能對現存的社會結構是顛覆性的,相對應的也看好比特幣,但是比特幣暫時不被法律認可,炒幣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而且其他幣都還很幼小,其算力被壟斷後就完全失去投資價值,更要注意鑒別自己投資的是不是空氣幣。即使是比特幣,想通過挖礦來獲利也很難,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礦場的時代。

啰里啰嗦寫了這麼多,僅是本人想法,並無對錯之分,有人看我就再逐步完善。


不明智,炒股並不能當成一種職業來對待,炒股的基礎要有一個穩定的經濟來源並且要用充分的理財經驗。不然你這樣的體驗完完全全就是在作踐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光陰自己的金錢,如果沒有以上兩點我勸您放棄這個想法。


以前邊上班邊炒股。17年開了一家店當老闆(不受約束地炒股)。但炒股所花費的精力選大於開店。因為炒股讓我看到的前(錢)景比經營一家建材店來得大。

自認為比市場上大多數人努力。開盤時間基本坐在電腦前盯著,其餘時間把店裡該做的事情做好。工作之後的時間基本在復盤和不斷鞏固、完善交易系統。

因為有更多的時間支配,進步非常快。

邊開店邊炒股, 在沒完全成功前。讓家人知道有正經事做,放心。不會讓朋友看不起,呦當老闆了。

炒股是孤獨的。而開店則需要更多地與人接觸,打交道。每天在不同的角色間切換。相當於兼了兩份工作,兩份工作都不得耽誤。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放在一方的心思多了,另一方就少了。

所幸,目前兩者都進行得不壞。


你們確定在這近百的回答中正確率能到達到10%嗎?

吐槽一下 那個開頭傻大黑粗體字的那個…一看就是個傻缺…

……………………補充

字裡行間帶迷茫…割肉的……只能呵呵噠了……

一切沒有自我體系/系統的炒股都是耍流氓…

像這種段子都懶得看。

知乎…股票頻


做這個決定之前你可以買幾箱泡麵火腿腸備用,把房租先交兩年再說,然後賠的內褲都不剩的時候你會慶幸這些操作……


中國股市建議你不要輕易辭職炒股。居安思危,看看樂視網,保千里,獐子島等等,曾經的牛股也能出大問題。小散戶勿辭職炒股!作為一個十一年職業股齡朋友的忠告!


十年前辭職炒股,十年後職業交易。十年時間從炒股到交易,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我今年只有上半年當了下教師,其他時間都沒上班。本金5萬多,加上短期借款6萬應急補倉,11月時盈利1.6萬左右,然後白馬大跌,我以為只是調整一兩天,還加了倉,之後跌了1個多星期,盈利全沒了,之後白馬回彈,盈利1萬,有幾個投機的短票虧了幾千,棄了,還是堅持幾個比較確定的股票。再然後美股大跌,再好的票也跟著跌了,目前虧損中,年前幾天反彈了一下,改為半倉,看年後情況再補倉。我只敢和我妹妹說,不敢告訴我媽。我買的是京東方和復興醫藥,目前還是看好。有個建議就是,有工作不要辭,遇上不明原因的泥沙俱下,還有機會加倉,不然就像我一樣,明明知道馬上要反彈了,卻沒錢了。


想辭職炒股,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1.你是否是家裡的頂樑柱,你的股票收益是否直接影響到家裡的衣吃住行等等日常所需!家人是否理解?

2.你確定自己的玩法觀點沒?長線,短線之類,如果是偏向長線的,就更加不用辭職了!

3.你為何買入這個股票,為何又賣出這個股票,你是否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這方法不是自己街邊買青菜那樣隨便,也不是聽某某股神或者那些所謂的財經股評說說跟著買的!

4.如果你有自己一套方法,那你問問自己是否嚴格遵守自己的玩法規則,並且用自己的方法這幾年在a股立於不敗之地,最低限度保本!

5.這幾年玩股票,你是否股票收入比你目前工作的收入高?

如果以上觀點都能保證是好方面的,可以辭職炒股咯!


我的經歷比較特殊,初二之前我一直是好孩子的代表,聽話,學習成績好。但是初一那年我把壓歲錢等等存錢想著理財賺錢,接觸了股票。可能是鬼使神差吧,老實說那時的心路歷程已經記不太清了,我開始不願上學想著退學職業炒股賺錢(現在想想這也真是個高危決定啊),整個初二初三經歷了逃學,被逼著回去上學,等等艱難歷程(在這還要感謝我的班主任老師對我的各種幫助和理解),這期間上學處於斷斷續續,股票也處於斷斷續續中。中考考上了本市一所重點高中後,我決定退學,在經歷了之前2年的溝通後,家人也勉強同意我退學。我開始了職業投資之路,股票真的是一個非常難的東西,特別是對於職業投資來說,因為需要它每年穩定給我提供收入。好在我很年輕,這給了我充足的試錯時間,我用了4年的時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能夠穩定盈利的方法。這4年我付出的努力不亞於正在備考的高中生,股票方面的書我讀了不下100本,夏天我在檯燈下讀《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做著密密麻麻的筆記的情景我還記憶尤深。實踐檢驗更是幾乎嘗試過了長線中線短線,低吸追高等各種模式,筆記記了30多本。在這期間我慢慢意識到我選擇的是一條怎樣的人生道路。

總得來說,這是一條非常艱難的道路。即使現在擁有了能夠穩定盈利的交易系統,想要很好的按照交易系統做也是件很艱難的事。任何交易系統都有它的盈利期和虧損期,想要堅持按照交易系統做必須要戰勝心中的各種想法。

這條人生道路目前來看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是,朋友圈太小。也許是我本身的性格就比較內向,再加上這個工作沒有認識人的地方。現在24歲了還沒有女朋友。今年下決心豐富自己的生活,擴大朋友圈,女朋友的事不強求,順其自然吧。

坐標大連,有同齡的朋友可以加我。


我過去十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研究股市,最後的成果不是找到了必賺的方法,而是讓自己放棄了通過股市成為富豪的幼稚想法!

還有炒股完全不必每天看盤!不需要脫產的!


逗哥機靈,你下一問題會是炒股跳樓是一個怎樣的體驗


不請自來

我是市場中「一盈二平七虧」的「一盈」

以下觀點不接受任何反駁,我比你們更清楚股市的真相,有些東西我不會說太清楚,畢竟我和散戶是對手盤

首先說說我的經歷吧(裝逼一波)

我沒有辭職。實際上,我還是名大學生。去年八月份,我開始炒股,可能是在投資方面有些天賦,有點心得,有段時間運氣好,超短成神,偶然接觸了私募大佬,成為朋友。

他透露了一些公私募的手法,根據這些,我自成一套操盤計劃,換了之前的超短手法(畢竟我還是學生,超短太費時)

計劃很穩健,盈利還可以。按這操盤計劃做過兩隻股,科大訊飛和京東方a,各持有一個月左右,每一隻的收益率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間,差不多是在最低點買的,最高點賣的(科大訊飛還是在股市大跌的時候做的票)。我還檢驗過這套交易計劃,像安凱客車那樣背後有機構的妖股我也是能事先抓到的。

事實上,除非機構不想活了,不然我在股市裡是虧不了的。

接下來我想告誡題主

不要有辭職炒股的想法,特別是現在去散戶的大方向下,散戶的處境將更艱難

在知道機構怎麼操盤之後,我才知道股市水有多深,機構有多「惡毒」,普通的散戶是無法在股市裡生存的。我之前能小有盈利是運氣好,時間一長我也肯定也是苦苦掙扎的小散一枚。

機構之所以「惡毒」是由股情決定的,別說美股怎樣怎樣好,股價是由機構在背後推動的,美股的交易七八成是由機構達成的,在我國內散戶佔了五六成的情況下,更加離不開機構,一群散沙是無法讓股價上天的。機構在行業間、公司內 劇烈的競爭下 要有效率地推動股價,一定會狠狠地把散戶洗出去的,而且他們清楚地知道你在什麼價位、什麼時候買了多少籌碼,你們絕對有被洗出去的經歷,無論短線客、中線、長線,無論你是虧是盈,他們都能有一套利用情緒來對付你的手法

癌股機構化是必將實現的,今年新一批四十四萬的韭菜們也進場了,機構和散戶的鬥爭將更加激烈(實際上是機構打壓散戶的力度更加…)

話就說到這了


為什麼想要做一顆職業韭菜


我覺得明年的我可以來回答,因為這是我今年的打算。

不過我並不是辭職,而是沒工作。

沒學歷又沒有一技之長,還不願意去賣衣服賣鞋子,炒股是我找到能讓我開心的東西。

希望會有好結果,盡人事,聽天命。


炒股辭職只是借口而已,其實只不過是不滿現在的生活想改變一下而已。


感覺應該挺滋潤的。但是閑錢一定要多。

我大爺年輕時搞國際物流,跟摩托羅拉合作,華北地區公司的經理,往外發手機都是包幾架飛機送貨。後來從公司離職去了香港搞搞影音設備掙了錢最後回到天津。第一件事就是買房。

河西博物館那邊他有兩套房,河北中山路五十七中學對面兩套,大地十二城一套房,現在開始干文玩生意,賠賺無所謂。

他二兒子計算機畢業後,想干金融,我大爺給了他五百萬,還給可他一家文玩店,告訴他只要認認真真的去干,賠光了也沒事兒。

我這二表哥每天就是看看今天的信息,跟朋友交流交流,下午健身房,晚上出去約著喝酒吃飯。一個月好的時候掙兩三萬,不好的時候六七千,還不算文玩店的收入。

如果只是單一的靠著玩炒股掙錢,靠著股票收入活著,還是不太靠譜(除非你真的天才)


我只能說,辭職炒股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如果你有事業上的追求,請把炒股當做副業。但是,在炒股的方法上一定要職業化,一定要有成熟的交易系統。尤其在這種滅散的運動中,留好本金,不要冒進,該出手時再出手。


呵呵,百分之百收益率?還在中國股市。

想多了

當然運氣除外,這種極少較少。

巴菲特那麼厲害人物這麼多年下來,平均也就20%

何苦你在中國股市裡面。

無數清華北大,還有各路知名外國大學精英天天研究也就那樣,

他們可都高智商精英。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要想辭職炒股,我給自己定的標準是: 上證指數在3000點附近的時候,股票賬戶裡面已經賺到的利潤 (不能使用任何槓桿) &> 10 年工資收入。

投資講究的是安全邊際, 在辭職炒股這件事上,安全邊際是什麼,就是你辭職以後,生活不能比現在更差。你如果已經賺到了10倍的年收入,一方面本金已經足夠大了,另一方面已經初步證明了自己能在市場生存的能力,那麼未來生活比現在更差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你如果在一線城市,年收入50萬,那麼就要賺到500萬,才能考慮辭職炒股。 這五百萬可以是10萬本金賺50倍,也可以是50萬本金賺10倍,也可以是500萬本金賺一倍,但是不能使用任何槓桿。用了槓桿,那衡量標準就不一樣了。

現在的社會,哪怕你什麼都不會,跑腿送快遞,一年也能賺5萬以上,也就是說,不管是誰,如果沒有從股票裡面賺到50萬,辭職炒股都是耍流氓。

現在交易所有兩個門檻,一個門檻是50萬才能開通融資融券港股通股指期貨,另一個門檻是500萬以上成為專業投資者。 這兩個門檻還是很有道理的。

什麼工作都不想干,太累,拿著幾萬本金,在家炒股的,借錢炒股的,配資炒股的,非常多,人家就是樂意,你有什麼辦法,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地幹活,也是一種活法。 這種情況,成功了可以拍勵志片,失敗了就只能貼上「賭徒」的標籤了。 投機這一行就是這麼殘酷,虧錢的叫賭徒,贏球的叫金融家。

在賬戶利潤超過十年工資收入的情況下,工資收入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個時候工作就成了一種權利,而不是一種義務。 有些人一直做著原來的工作,也覺得挺好,有些人就喜歡全身心 的投身交易,有些人就喜歡遊山玩水,吃喝玩樂。 也不能說誰比誰高尚,各人的價值觀不同。

就我個人而言,辭職是因為原來的工作太累而且不是很開心,全職炒股一開始的時候,全身心投入交易還是蠻開心的,而且有了更多的空餘的時間可以照顧家庭娛樂鍛煉身體旅遊等等。 時間久了,交易也就那麼回事,模式越來越簡單,花的時間越來越少,那麼空餘的時間就多起來了, 就會想著,做些其他的「有意義」的事情。

最近在尋找一種工作: (1) 不能佔用太多時間,每天四五個小時,不能佔用周末的時間 (2)收入不限,可以為負 (3)不危害社會,不損害健康,陽光行業,和陽光的人一起工作, 不單調,不無聊 。 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要找這樣的事情,其實很難,誰有合適的可以留言。

現在的人,滿腦子都是「財務自由」,其實「自由」這個詞很昂貴,不是每個人,都有駕馭自由的能力。這個和投資本質上是一樣的, 你必須擁有很強的控制力,投資才能成功。

很多人在業餘炒股的時候,還能賺點錢,以為自己如果全職炒股,肯定能賺更多。但是全職以後才發現,整天看著盤面,交易反而亂了套,沒有早九晚五的約束 ,生活也過成了渣渣。

網上有一個很有名的帖子《魔鬼的契約---也談職業股民》,寫的很好,想做職業股民的人要看一看。我辭職前就看了很多遍。 就我現在幾年的體驗來說,遠遠沒有魔鬼的契約那麼嚴重。

職業股民,尤其是年紀大一些的職業股民,最重要的就是風險控制,你絕對無法忍受破產的風險,不要相信什麼破產三次以後才能成功的屁話。 因為做了這一行,你就幾乎沒有別的退路了,職業股民只能從成功走向成功,從勝利走向勝利。

風險控制,靠的是本質性的風險控制,而不是靠小心翼翼,或者所謂的交易系統或者止損,比如,你操縱的總資金不能超過你的凈資產,這個叫本質安全。

在交易模式上, 必須向更加簡單,更加可控的交易模式轉型,不要讓自己成為交易的奴隸。 把整個人生安排和交易結合起來計劃。


能辭職炒股的人,一般都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真的很不容易,壓力山大呀!

當然,辭職炒股的股友,大部分還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成功的畢竟還是少數人。

第一類成功人:

這類人在上班期間,因為清閑而可以看盤炒股。隨著時間的推移,炒股的熏陶,逐步的掌握了持續盈利的方法。比較有信心了,所以毅然辭職踏入炒股生涯。

第二類失敗人:

成功職業股民是不少的。但辭職炒股後不能持續盈利的股民應該更多。

他們辭職炒股,是完全沒有做好準備。可能某些時段或某年操作的比較順利,感覺自己可以辭職炒股了,就輕易給自己下了結論,為以後的操作埋下風險。

能辭職炒股且能穩定盈利的股民,自然談不上較深的體驗。無非是掙多掙少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從股民蛻變成遊資的,雖然都有交易壓力,但和辭職炒股的且虧損股民的壓力完全是不同的。

所以第一類人是順風順水的,而如果是第二類人,那自然慘了。辭掉穩定的工作後,沒有了經濟來源。一切的來源全靠炒股來養活自己,甚至養活一家人。可想而知,那是什麼樣的壓力,什麼樣的體驗。

所以,股民朋友。在沒有掌握確切的穩定操作方法,不要輕易辭職炒股。

就是有穩定的操作方法,也最好不辭職較好。

辭職炒股的股民壓力是巨大的,只有一條路可走,脫離社會久了,再去找工作時都不會太適應的。

想要在這波瀾起浮的市場中獲得收益,不光需要你有狼一樣的慾望狠勁,更需要佛一樣的心態,能在獲利或虧損中依然保證平和的心態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的做單。在投資的過程中,有一名指路者總能讓人保持平靜,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家指路,名家指路不如名家帶路


這個問題我應該比較有發言權

因為作為基金管理人,我的工作就是炒股。

對於我來說,資產有效管理和有效的風險控制已經深入了我的投資信條之中。股市來來往往從來不缺少神話,更不缺少韭菜。「蠟燭圖,寶塔線,道氏理論,波浪理論,纏論,黃金分割,博弈論等」經典的技術理論看不知多少個日夜,還有各種中外大神的人物信條「從價值到成長,小而美到大不倒」也是看了非常之多了,沒有完整經歷過一波牛熊不明白什麼是市場,沒有1000次以上的交易不明白什麼是股票。之前覺得言過其實,現在看來是實至名歸。

作為一名職業的「股民」,我也曾經是苦讀技術然後博取超短期收益,追漲殺跌,研究盤口語言,認識各路遊資大佬,曾經風光一時,現在看來又是別樣風味。

認識過很多職業炒股的朋友,他們的精神壓力大到我們不敢想像,很多朋友是通過短期借貸的方法來擴大自己的槓桿從而追求更高的收益,特別是今年年末的「橡膠大殺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百度。其實,站在我現在的立場我是及其不建議在沒有「穩定現金流」的情況下辭職炒股,市場上的神話都不是你我所看到的那樣。

作為投資來說「冷靜 客觀」是最為重要的,一旦開始孤注一擲,這兩個幫手可能就會變成要人性命的利器。

最後,貼一張本人2017年的收益圖,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祝大家18年都能投資成功~先寫這些如果大家喜歡再更


不要被這裡面的回答忽悠了。辭職炒股的人絕大多數都很慘。這裡叫好的人,可能極少數真賺錢了,可能有的就是騙你去被割,最重要的是我認識很多都是虧的他們都非常自閉,根本不會有心情來這裡回答你的問題。。。勸別人辭職炒股的都是損陰德的……

中國股市不健康,在改革看到成效前不要再刀口上舔血,不要夢想暴富。。。股市不比房子至少可以住,股市制度不行,裡面全是爛攤子……

如果你上一輩子班,你假如月薪1萬,工作40年能賺近500萬,還不包括以後的升職加薪,而且還有社保,老了不缺錢。但是如果你炒股,賺500得多大風險?老了還沒有保障。。。


我不知道你出於什麼樣的心態想要辭職炒股?或者說你在做出這個決定以前戰績如何?怎麼說呢?如果沒有長期持續穩定盈利,辭職與否重要嗎?

在全職操盤以前大概有一年的時間是兼職狀態,因為你無法確定能不能靠這個門路養活自己,而這個養活不是說今天賺明天賠,我的情況天賦佔據了一定的比例,很長一段時期歸結為運氣成分。但更多看到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慢點辭職,先下海試試,要是你相信大家都那麼牛逼,你就是傻逼了


下次告辭的就不是職場而是人生了。


我也來寫一個,我已經是辭職專業炒股了,原來想能賺錢,後來發現只能做到平,方法,策略還是有問題的。

做了十年,以前想可以出徒了,現在想我是剛入門啊。

炒股要堅定自己的看法,不要聽外人的,炒股很多道,道道不相同。


15年股災進去的,目前虧損20%,但是選的股是好股,目前停牌,估計出來回本應該問題不大。我想說你沒有經歷過股災沒經歷過牛市,你還是邊上班邊炒吧,目前的股市在走向慢慢熊途,跌多漲少,你可以問問這兩年炒股的,五次股災行情有了吧,只要吃一波,套你至少20-30個點,運氣好走牛的是少數。記得16年12月中旬我去面試的途中,那天面試回家看了下股票,差點尿出來,很多股一個月已經殺了十七八個點了,還在殺,那天兩點左右自選四十多個股集體奔跌停,大盤奔-7,我他么還前一天滿倉抄底。真的,你沒經歷過不會懂那感覺,只有一句CNM想吐出來。。從那以後我就變老實了,行情一有點變差立馬跑出來九成九。行情二次探底才會買。千萬不隨便抄底!真的,兄弟,沒有兩把刷子千萬別這麼玩,性格急躁的,優柔的,還是死了這條心,君不知多少散戶被割了一波又一波,股市最大的莊家就是gjd,想在皇家園林分一杯羹,就要做好被剝一層皮的準備!


辭職炒股並不是一件易事,大部分人自命不凡,認為自己比其他人牛逼,都想著去股市中撈錢,最後呢,掙錢的往往是極少數一部分人,樓主曾經也是被股市割得懷疑人生,我當初入市之前看了很多書,有一些是知乎上的人推薦的,然而還不如去看金瓶梅,股市一直在不重複的上演重複的戲碼,學無止境啊,你了解的只是之前和現在的,不了解的是未來,我熱愛股市,但特別反對我身邊的人炒股,因為不想讓他人經受我所受到的折磨


正好趕上15年股災,所以賠了本金的一半,我是以後會慎重了,沒有確實賺到錢,先不辭職。

炒股不用辭職,炒股的人很多是上班的,即使辭職,未必就能炒好。

關鍵是買對股票,還有買賣時間,止盈止損。


一般人沒有靠股市賺夠1千萬前,不要辭職,不確定因素太大,不管你有幾次的一年十倍或短期翻倍的經歷。


就沒上過班 不知道辭職是啥體驗


炒股能花多少時間?!其實就是不想幹活罷了…


因為交易股票是一個特別辛苦的工作

如果只是看看K線聽聽消息那無所謂

到那樣真的能賺錢嗎,或者說能踏實嗎

辭職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集中在自己有優勢的地方,而不是為了領導為了公司忙活,還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我辭職後研究了兩年,最後能夠交易的就三支股票

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跟蹤,質疑

真的特別辛苦,也很累,不比上班輕鬆

如果你辭職是為了挑戰,那你請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你辭職是為了輕鬆,那你要調整下自己的想法了


如果是一線打板遊資,辭職交易無可厚非,資金量小於500萬,做短線可盈利的,一年可以交易的天數也就160天左右,如果做中線更不用辭職了吧。另外如果是做了量化交易,更是沒必要辭職。辭職前先用自己的交易系統回測最近三年數據,如果盈虧比和勝率都能養活自己這只是第一步,不做量化的話,人性這關你能邁的過去嗎,股市是混沌不可預測的,但是你的交易系統必須可預測你的收益。以我個人為例,分時數據量15多億條,可以想想回測是什麼級別。經歷這麼多做交易的人和事,存活盈利的都是中長線,所以好好掂量下自己有哪些優勢吧。


我39歲,準備離職,心太累了。我不想再找工作了。帶帶孩子、健健身、游泳、參加帝都周邊戶外游、炒炒股也挺充實。有兩套房子用來出租每年約10萬,現金大約200萬主要用來買銀行理財產品。

我用20萬買股票玩玩,現在市值30萬多點,也就買了二、三支,半倉。主要買分紅可觀的消費類藍籌股,我是長期持有,目的是拿股息。長期持有不等於不操作,經常看看,我對這幾股脾氣摸的比較熟,突然異常波動就做做波段,異常升高就賣出找機會再買回來。這樣錘鍊的持股成本只有股價的約1/3,即使靠股息每年也有約10%的收入。我16年收益約12%,17年約30%。我更喜歡穩定收益的理財產品,股票還是風險大。


說幾句吧,不知道題主想問什麼。

答案里有大神,有虧損的。我算是介於中間吧。大神不說了,賠光了的回去重來。如果一直盈利,但還沒有發達怎麼辦。

炒股,任何投資投機其實任何事都是,需要能力,閱歷,觀念,時間,和機遇。

能力,閱歷,觀念這些,也需要時間,需要機遇,比如基因和環境。

時間,是個過程,機遇,可遇不可求。

看看所有盈利者的分布,賠的不算,把大神放在兩端,一邊是徐翔張建平趙老哥喬幫主,倒掉的瑞鶴仙雲蒙易碎品z某alpha等,一端是巴菲特東博老股民林園,幾乎滿倉茅台十年的樂趣古易,一些倒掉的私募冠軍們,還有倒不掉的釋老毛吧。越往中間盈利越少人越多。

能發現什麼,能力,性格,觀念,機遇,時間,還有起點和啟動資金。

積累技術需要能力,最重要的是時間和機遇。

徐翔張建平十幾年,巴菲特幾十年。你有沒有那個能力和膽量滿倉漲停板,如果你不愛喝酒怎麼辦,你全職指望盈利吃飯怎麼長線,現在這個市場哪個是價值股。

全職這幾年,開始的時候很不專註,做了些很少人做的事,看了些書,去了些地方,想了很多,充分認識了自己。賺錢的時候多,但是因為本金不大又不專註錢不多,不能隨便大吃大喝,不能隨便去巴黎。一些朋友過得很瀟洒,雖然不是特別有錢,但是有穩定收入,如果我不辭職,也可以,但是我過不了早九晚五,開會寫報告裝逼溜須,送孩子上課開生日趴的日子。

二月大跌之前,看了一個美股賬戶的統計,近幾個月勝率三分之二,總盈虧七比一,頗有些得意。近兩年的打磨起了作用。然後大跌來了,別著急,都跑出來了,除了作死抄底回吐了一些。因為一直等待著,所以倉位輕。但倉位輕也就賺不了大錢。現在到底了還是到頂了,都不知道,但是市場變了,原來的模式不一定適用,別擔心,機會總是有的,現在不會再那麼茫然,所謂的交易系統總有幾套,但是都得用錢去試。

這裡說一句勝率和盈虧,現在越來越多大神強調盈虧,這是相對追求勝率的聖杯來說的,我認為一般來說低勝率系統不可取,那會嚴重挑戰自己的心態。一般應該在四成到六成。盈虧正常的情況下越高越好。我的勝率放在長時期加上試驗系統沒那麼高,盈虧自然也會降低,但可以提高,很多都是賣早了。凱利公式之類的東西,也許有參考性,個人以為過於理論近乎扯蛋。試問有幾人的勝率和盈虧是固定不變的。定個倉位不需要那個,無論巴菲特趙老哥保證都不用。江恩,美國沒聽說誰用。加州牛肉麵,加州沒有。

新年後小賬戶嘗試了一下A股,完全不認識的情況下憑感覺,哦技術,選股,三四天滿倉買了20多隻,沒辦法不認識沒法重倉哪個,隨後幾天有五六隻漲停包括易見股份等,有點得意,然後大跌來了,沒關係,之前就跑出去了。幾個操作下來就發現A股有很多特點,局限性很大,易見股份兩次打壓生生按住,不跑等死啊。然後思考A股,打算做指數,然後大跌,然後再思考,上雪球,研究茅台派,喬幫主,讀財報。春節期間天天干這個忙得夠嗆,很花時間,短時間內別的書和興趣就沒時間兼顧。

看了眼電視思路斷了。

總之辭職炒股比較自由,但也有可能很忙,我是不勤奮的,但是發現不勤奮不行,有盈利的壓力也有好奇心驅使。不需要看臉色,但是也沒有穩定收入。交際少一些,但是想交際完全可以發展另外的興趣圈,有些說全職鑽研以後如何高冷的,我覺得是裝逼,尤其翻幾番那種。是的,會有很多觀點和別人不同,現在我認識到那是因為我本來就這樣。投資方面可交流的人少,賠賺都沒有幾個人可以分享。總的來說,不後悔。往下走,有信心,沒把握,不走回頭路。

炒股有高潮低潮,需要時間磨練技術,需要資金,所以要慎重,辭職之前應該有成熟的理念,成熟的交易系統,最好豐厚的資金儲備,經歷過至少一個周期。而且時間點很重要。本人贊成不辭職炒股,越早越好,不著急容易掙錢。不需要盯盤。要花時間學習。如果非要辭職炒股,年輕無後顧之憂,拼兩年也無妨,實在忍不住不擼一把也不行是不是,定一個時間和資金的限度,喬幫主的策略理論上可行,如果很快爆倉也就了結心愿了。

不過,在賠光和成神之間,大部分時間是隱忍。是迷茫困惑看著賬戶上上下下。喬幫主不算醒悟之前的時間高強度練了兩年,趙老哥八年成名不知背景。茅台派持倉十年,可見他們本來也不差這點錢,然後什麼時候兌現呢。巴菲特不說了,掙錢幹嘛呢。同時瑞鶴仙雲蒙倒掉了,好像還有但斌等大神,還有十年一夢的作者之類的掙了一肚子經驗沒掙多少錢。做大V是另外一回事,也得看本事和機遇,未必容易。

這些年也有不少感悟,投資也好投機也好,掙錢是一個目的,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分即滿足感,造成了投資風格的不同。

有些大神說有了成熟的交易系統,然後讀讀老莊毛釋,逼格越來越高,就無往而不利,也許吧,我不行。我覺得六脈神劍也不是學了就無敵,市場在變自己在變,理念通達是必由之路,但技術永遠需要磨練,尤其是技術派。巴菲特也在變。中醫能解釋一切病,基本上什麼也不能治,現代科技有很多新東西。當然,也別動不動扯黑洞量子之類的。不是說大神不行,很多說得有道理。有些假大神我也關注一下,有些東西是個啟發,有些大V的想像力很豐富或者東搬西湊。

順便說一下交易系統,我覺得很多東西都是模糊的,不容易量化,也不是一成不變或者適應所有市場周期的,當然理念是想通的。本人懶惰加沒時間研究ai。人工智慧我是這麼看,現在已經很多進行中了,有些人恐慌,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都不對。智能不可能短期甚至永遠代替人,但可以很接近甚至超越。不需要人去指揮,現代的智能只需要知道目標,甚至可以學習察覺或模擬情緒比如貪婪和恐懼。

價值和技術,誰也別說誰,都是手段。技術派是九成的技術一成的理念或心態,這一成是必不可少或者先於技術的。價值派是九成的信仰一成的技術或分析。都能成神也都能賠成傻叉。在盈利波譜兩端的都是專精一門的。我不是個專一的人,由於算是科班出身,對價值派一直懷疑,但在現實面前看到了信仰的力量。靠信仰的東西我基本沒賺過錢,如蘋果,如瑜伽褲衩公司擼擼檸檬。

至於具體的作息之類的,每天看盤時間不多,尤其最近在國內做美股,基本是盤後分析,選些股來看看,基本一股幾秒鐘看看圖,參考消息面和基本面,順眼的就掛單買上,止損就出,盈利就拿著。A股也一樣,盤後或中午看看排行榜。A股沒有自動交易非常麻煩。誰知道通達信之類的軟體怎麼能降低更新頻率嗎,晃的人眼花。花時間不多,研究一些戰術的時候多花一些時間。每當困惑的時候會花比較多時間看看別人的做法和新的方法,比如現在考慮結合價投的方法,目的是加大倉位和持倉時候比較容易。總之是找一個平衡,長期來說主要是生活為主,錢夠花就行,慢慢提高盈利和花費精力的比率,爭取少幹活多掙錢,不幹活也掙錢。以前愛好很多,慢慢的會專註一兩樣,開發一兩樣新的,健身什麼都是必須的,今年年先定跑步和唱歌吧。目前比較喜歡槍炮病菌與鋼鐵,複雜這一類書,小說不大看了。就這樣,在刷刷網發發獃,有時候還時間不夠。本地的朋友真不多,交朋友多是興趣圈。朋友圈是不看的,也不玩微博。

說多了變成自己吐槽了,算是記錄心情吧。股票文隨便說幾句就很多關注,心裡有點得意,然並卵。不是大神,不建群不薦股,除女股神不聯繫。匿了,評論開著吧,看看說什麼。


錢,是賺不完的,但能虧的完。


辭職炒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剛好炒了一年全職的股,從17年初的萌新,到了18年初的嫩韭菜,體驗就是難。

真的難,不單單股市難,生活也很難,如果沒有支持你的家人和其它經濟來源,真的不推薦辭職炒股。

從最開始的信心滿滿,到盈利,到回撤,到套牢,到絕望,到看淡。這一年的過程對我來說真稱的上煎熬。

各種買了就跌賣了就漲,每天都在懷疑自己。

也見過別人漲了就懊悔怎麼不多買點,跌了就懊悔怎麼高位不走。見過高拋低吸就拋掉了牛股,但心態很平和的人。見過有自己模式,絕不斬倉,不到自己價格就絕不獲利了結的人。見過每天做t來掙生活開銷的人。見過幸運值超高,打新股就能做到本金翻倍的人。見到了生活感情家庭股市多重摺磨還在苦撐的人,也有受不了煎熬回去工作的。

總之在這一年裡看到了人性,也更認清了自我。感謝照顧我的良師益友,支持我的家長妻女。腳踏坎坷,心懷希望。


炒股就夠作死了 還辭職炒股 送你一首涼涼


除非是柚子的打法 否則沒必要辭職炒股


去年的收益,年底最後那天截圖紀念

為什麼辭職呢?辭職炒股的意義在於可以全天盯盤,可以做技術分析,期望短線操作可以獲得高利潤

但是事實上技術面的分析是基於市場上買賣強弱關係得出的,做得好技術面的有,很吃天賦,對圖形非常的敏感,我有個學長做技術分析很牛逼,後來就做期貨去了,利潤更好,現在在中金所工作,其他人我基本沒見過用技術分析做得好的

我是更看重基本面的,也更推崇價值分析一些,先挑行業,再挑股票,買賣時機一般是技術面看的,這樣操作就輕鬆很多了,白天上課的時候,早晚開盤看一眼,晚上看看財報,價值投資的好處是一般都做中長線,不用老盯著看,前期工作做好,等著股票漲就行了

17年基本上大賺小虧,踏准節奏就能賺很多了,第一季度因為16年的時候聽我們那個講技術分析的老師推薦,買了一隻股票,虧的翔都快出來了,套了將近半年,一隻不舍的割肉,後來漲回來點馬上割肉跑路,第二季度招商銀行,18買25賣,年中投鋼材板塊,然後8月份萬科,21買30賣還賺了一筆分紅,第四季度投袞州煤業,11買18塊賣的,第四季度因為拿了更多錢投股票,換了個操盤方法,節奏就一下子全亂了,當時想錢多了,還是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結果分的太散了,風險小了也沒賺到,所以表現不好

總的來說,還是不推薦辭職炒股的,沒天賦還是老實的做中長線吧,大盤上好股票多著呢,最受詬病的大盤股,四大行的股票,你17年投哪個沒一倍收益率呀!

匿了


起初你會有一種立馬發家致富的感覺,然後你設定了好多規則 覺得可以完美解決你的操作問題,但是當你操作了一段時間後會發現並不是那麼完美,這個是一個波動和風險不好控制的投資 ,每天股市的起落會帶來你的心情的起伏,如果沒有好的運氣和好的宏觀環境 絕對不要全職炒股,99%的全職炒股都是以投機為主,就算職業操盤手能成功的也是少數,笑到最後的都是賺一筆就走的。很多世界級的投資大師包括發明的一些交易法則和指標最後都是成也股市 敗也股市 從大賺幾億到負債纍纍。俗話說 小賭怡情 大賭傷身,多關注股市 小投資 可以讓你不脫離對經濟發展的了解 還可以積攢投資心得 鍛煉自己


很早的時候離職了,然後沒事做在家炒短線。

連續九次操作都賺錢,然後股災...mmp

沒錯了,就是熔斷那一次。

a股這個傻不拉幾的市場,根本無法想像第二天會發生什麼詭異的事情。


辭職炒股?除非你對自己的能力特別有把握,比如利弗莫爾,當然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散戶大部分都是虧得,而且本錢不夠,A股市場相比國外也不是很成型,風險相對較大,辭職去炒股是很不明智的,實在喜歡可以往交易員方向發展。


先留個座位,回頭有時間來回答,下面的回答簡直一坨狗屎!


為啥辭職,因為穩定盈利了,規模上去了,買幾百萬貨,出幾百萬貨,手機操作不方便啊


股票投資是高度專業化的業務,如果你和「股神」聊十分鐘還判斷不出是不是吹牛逼,那隻能說自己智商有問題。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九死一生


如果有1000w本金隨意,沒有就繼續搬磚


炒股為什麼要辭職?因為賺錢賺的多了?


第一次寫回答

不請自來(? ???ω??? ?)害羞

我爸和我叔叔就是辭職在家炒股。我爸爸本來是在大型商場做保安的,我叔叔則是在五金店工作。我爸開始研究股票是源於他那部蘋果手機,自帶的股票軟體,本來他根本不看股票的,突然有一天,他開始看了,然後就向叔叔安利。

後來,我叔叔把廢棄多年的電腦拿去修好來專門看股票,我爸則是買了一台手提電腦(因為我的電腦不讓他用(???ω???))之後他們就開始了炒股之旅,那時他們還是有穩定工作的。

再之後,我爸爸和叔叔都離職了,開始整天在家看股票。有一次,爸爸出去買菜了,我路過客廳去廁所無意看見爸爸的手提電腦旁的一個筆記本,翻了一下,上面寫了許多筆記,密密麻麻的。

之後都是這樣,爸爸除了去市場買菜或者和我去叔叔家玩玩之外,可以說時間都在家裡,對著電腦。

知道有一天,突然發現爸爸不看電腦了,但他也沒出去玩,就坐在家裡,抽煙,抽煙……後來聽到媽媽和我爸的談話,內容大概就是我爸做股票被騙了一萬吧……不知道我叔叔有沒有,但是他們兩個都不做股票了。

然後現在我爸也是在家沒事幹,最多也就看看股票,不敢砸錢下去了。總之吧,唉。


和蛇哥自證一樣 結果發現自己是個sb


推薦閱讀:

一個神奇的公式(含測試組合)
點十隻股票吧
在實行註冊制後,保薦人制度會消失嗎?
高位滯漲,有回調需求

TAG:跳槽 | 股票 | 財務 | 證券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