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家對蔡瀾這個人怎麼看?

RT.以前關注過蔡瀾的微博,也看過他寫的書,後來覺得只談美食不談國事卻是另一種迴避。難道快意人生真得如蔡瀾一般?


就是一寫廣告食評的,千萬不要相信他推薦的飯店。

ps:沒滿級?滿級玩家就可以造謠說日本人不吃紅色三文魚了?


就是一酒色老頭,喜歡罵人來表達自己的博學。其實並沒有什麼說道,評價東西都很言簡意賅,比如:差。不足道。休矣。之類的。其實不喜歡他,因為總是裝X。還看不起人。

雖然到處評價各店食物,但大都說不出好在哪裡差在哪裡,只能說好吃不好吃。自己做菜也很垃圾。而且很喜歡附和倪匡金庸,這方面特別明顯,自己沒什麼主見。只要那批人說好吃的地方他就極力讚賞,果然不錯。味皆佳。皆為下酒恩物云云。只要那批人不愛的,一律大殺特殺。

外語水平高於大部分人。


風流名士,世間罕有。


每個人生活的方式不一樣的,他在微博上不發關於國事的不見得就是一個避世的人。看過他的節目,感覺是一個很重生活品質的人。也很博學。


就是一個騙平頭小老百姓的騙子


如果讓我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去過,那一定選蔡瀾


了解不多 記得一財採訪他說的一句話 「現在的年輕人所有的憂愁 都沒有用的」

嘛 他不是什麼香港四才子? 認為想做什麼要趕緊做的態度倒是滿贊同的


蔡瀾有知乎帳號的


對老先生五體投地

他是不折不扣的哲學家,甚至可以說現代版的莊子,因為在現代,他還是不能突破一些桎梏。

最受影響的一個哲理,在正職下,如果培養一種自己的興趣由淺至深,不僅天天向上,而且興趣到最後會變成自己的技能,又是一項賺錢的本事啦~


不喜歡他寫的散文。

學識一流。

囂張也一流。

是個人物。


人品很差。

沒豬血、沒珍珠花菜、內臟太少……美食家蔡瀾受邀吃本地「正正文志記」豬雜湯,吃兩口就停筷,直批豬雜湯不正宗,充其量只可以算是「豬肉湯」!

本報日前報道,蔡瀾(72歲)批評新加坡豬雜湯如今「不求原味,完全不像樣」,但本地著名豬雜湯「正正文志記」老闆陳仁耀(48歲)卻不認同,並通過媒體,隔空發出「英雄帖」,邀請蔡瀾親臨試吃「賜教」。

蔡瀾本周末來新辦講座,本報穿針引線,昨午安排他與弟弟蔡萱及侄兒蔡寧到「正正文志記」品嘗本地豬雜湯。

三人下午5點30分抵達,陳仁耀準備了豐盛的「豬雜宴」迎接,包括豬雜湯、豬腳醋、冬粉、炒蛋等8道菜,準備讓他們大快朵頤。

但蔡瀾只對豬雜湯有興趣,直言「我是為這碗湯來的」,沒碰其他菜。不料,蔡瀾開動後,才吃兩口便停筷,臉色一沉說:「湯不對,味道差很遠。」

陳仁耀聽了,臉上一陣尷尬,連忙嘗試針對蔡瀾的評語做出解釋。

蔡瀾進一步指出,和小時候在潮州街吃的豬雜湯比,「正正文志記」版本不正宗,少了許多傳統配料,與其叫「豬雜湯」,不如稱「豬肉湯」。

蔡瀾的批評儘管犀利,但對事不對人,並對陳仁耀表示尊重。現場氣氛雖然有點僵,但並沒有火藥味。但他一開始批評,其他人也都停下碗筷,結果滿桌豬雜宴,都沒怎麼吃到。

蔡瀾3批評

①沒豬血

蔡瀾認為,傳統豬雜湯最關鍵材料是豬血,「一缺少就沒藥救了」。

②沒珍珠花菜

「真正的豬雜應該加入珍珠花菜,不只是西洋菜,不然味道差很遠。」

③內臟太少

蔡瀾說,豬雜湯顧名思義,應加入更多內臟,包括豬心、豬肺。「這些配料加在一起,湯的味道就不同。」

老闆陳仁耀3回應

①豬血賣不了

陳仁耀解釋說,因為衛生條例,本地小販無法賣豬血,即使能賣,相信許多人也不敢吃。

「我已經儘力,在豬雜湯加入豆腐,模擬豬血的質感。」

②珍珠花菜難買

陳仁耀說,珍珠花菜在新加坡很難找,要自己種也不切實際,因為沒有土地。

「到底把菜種好,還是把湯煮好更重要?」

③年輕人不敢吃

「很多年輕人不敢吃豬心、豬肺,除非我是大集團,本錢夠,不然多數人不吃,怎麼賣?」

陳仁耀不氣餒

雖然批評豬雜湯,但蔡瀾強調很尊重陳仁耀,陳仁耀也表示不氣餒,會繼續迎合大眾口味。

記者聽到蔡瀾對陳仁耀說:「我很尊重你……我只是坦白說,不然對不起自己。」

蔡瀾也說,完全了解本地豬雜湯小販在食材、人手方面的限制,但如果煮不出真正的「豬雜湯」,應乾脆改叫「豬肉湯」。

陳仁耀之後受訪時說,不會感覺受傷。「我已告訴員工,如果蔡瀾喜歡,不要驕傲。如果他不喜歡,也不要氣餒。」

他表示很尊重蔡瀾,會虛心受教。

他說,最重要的是符合大眾口味。「有超過一半食客要求加湯,已經讓我很滿足。」


2015年-2016年,我在最不適合學習的環境里生猛地學習著。

因為太多的社會聲音告訴我:

女人一孕傻三年,這期間就甭想著好好工作、自在生活了。

想想也是:懷孕後,孕吐、出血、畏寒,一個半月的長期病假

使我不得不調離工作了很久的崗位,降薪調職。

抬頭感嘆,也覺得職場前景茫茫無望。

為了不被社會淘汰,我在生娃、奶娃的間隙,努力地噌噌上躥,

像吸血怪一樣吞噬所有能抓取到的有用之書。

比如《精力管理》、《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不可思議的經濟真相》等等。

此刻,小胚胎已經長成了大笑可露八顆牙的娃娃了。

而我,也並未悲催地沉沒在尿片、奶粉、七大姑八大姨的瑣碎里。

通過努力,休完產假成功地換公司、適應新的平台、挑戰新的職場領域。

在這樣相對的舒適區里,精神放鬆下來,突然想看一看「無用之書」。

因此,我遇到了蔡瀾和他的《沒什麼了不起》

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

「我們大多時候的焦慮是與身體和靈魂的快慢有關,

心累的時候,等一等身體,身累的時候,等一等靈魂。」

在超強度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過後,我內心自然會有一種需求,

希望緩下來,靜一靜心,回顧一下,總結一下,為了更好地上路。

選擇蔡瀾,起初是因為他朋友圈的標籤:

外界稱金庸、倪匡、黃霑和他為香港四大才子。

多牛啊!

金庸可是構建了一個中國民間的精神家園,可以說佔據了中國人的情懷底子;

倪匡我不熟,但我熟悉亦舒啊。

想想除了爹娘教我獨立之外,亦舒的書可是護佑著一代女性

從童話步入現實最夯實的橋樑。

為什麼我婚後、產後能自由自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與亦舒倡導的經濟獨立、人格獨立分不開的。

然而,作為亦舒的哥哥,倪匡的影響力更大啊!

在此不便深表,反正就是很牛。

黃霑,我更不熟,然而娛樂圈、音樂圈的人提起他來,那種敬仰、尊敬的姿態,

就知道這種人屬於不揚而名的人。

蔡瀾,我最不熟。然而,香港四大才子的名頭一擺,

逼得人不得不側目,趕快惡補一下此人的生平,不然顯得多無知啊!

蔡瀾,斜杠爺爺一枚

是著名的電影監製/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

已出版的書籍超過200本,

被稱為「食神」,《舌尖上的中國》曾特邀他作為節目總顧問。

更絕的是金庸對他的評價:

「蔡瀾見識廣博,琴棋書畫、酒色財氣、吃喝嫖賭、

文學電影,什麼都懂。

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

更可說是第一流的通達。」

以上的點評看得我都有點精神分裂:

一個吃喝嫖賭都懂的人,如何教我靜下來,等一等靈魂呢?

這情形就像他書中寫《講美好人生,大家都高興》一文:

「早前到北京,順便做一個電視節目,

但主要目的,還是去北京大學,向學生們演講。

……

愈講愈放肆,拿出小雪茄來抽,同學們先說不介意,

最後乾脆從和尚袋中找到二兩裝的玻璃瓶二鍋頭喝,

得到的掌聲最大。」

想像一下:在我們神聖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禮堂,

被鄭重請來的演講者在講台上如此逍遙,

太沒有違和感了。

《沒什麼了不起》——書名就是最強悍的回應!

對於人生,蔡瀾推崇李漁的說法:

」一種本性喜歡的東西,可以當葯「。

……

「我們跟整個宇宙相比,只是短短几十年,

一剎那的事情,希望自己快樂一點。

最好的人生就是盡量吃吃喝喝。」

然而,一個人真就此流落逍遙,也不能觸到生活的真意。

《做得勤快,做什麼都會被尊重》一文說:

「凡藝到極精處,並非講什麼藝能,而是要專心,要勤力,要積極。

我們看到一個辛勤又工作愉快的人,愛得要死,

巴不得他們永遠不辭職。

要活下去,什麼都得做,就算倒垃圾,做得勤快,也被尊重。

正是因為這樣對外通達樂觀,對內克己極藝,

香港的職業精神才享譽國際。

面對200本書籍的出產量,蔡瀾在文中透露:

「一大早起來寫的稿子,比香港的人數還多。」

正因為有像蔡瀾一樣的文人站在人性本源的出發點,

既倡導釋放天性,恣意人生;也以身作則,以匠人的精神雋刻生活,

才有了香港的活力和生命力。

還記得我剛畢業那會,在一個傢具企業做企劃。

資深老設計師說:老闆每年都會要拍新產品的宣傳畫,

內地幾萬塊錢可以搞定的事情,

老闆非得花個百八萬請香港的團隊來拍。

我聽來詫異極了。

設計師說:後來,我跟著香港人一起工作,真心服氣!

他們對攝影作品的極致追求非常感染人,

讓陪同的人也一起沉浸在通宵達旦的工作樂趣中。

工作完了之後,他們又很能玩兒。

大幾十歲的人了,嗨起來像群孩子。

一次,在完工後,我也曾與這群香港人擦肩而過。

一身白T恤,完全看不出四五十歲的年紀,

腰桿挺直,步履輕快,一身的精氣神。

這是我對香港人的第一印象,

十多年後,卻在蔡瀾的書中找到了燎原之星。

蔡瀾的小品文雖不及金庸武俠帝國的大氣磅礴,

但每一字,每一文,都是一顆鑲嵌在生活里的原子,

以最微小的存在,至真至誠地匯成真實的繽紛世界。


香港高曉松。


一開始覺得有個性,後來發現一邊黑大陸一邊一邊來大陸撈點外快,外面上性情中人,骨子裡是個生意人。


我挺欣賞他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一些積極的人生態度。


看他評價清酒, 就知道不怎麼樣, 枉稱美食家


混吃混喝沒情沒義的投機主義者,還是個老深櫃。


這個老頭就是招搖撞騙的角色!天天評論美食 尼瑪自己都不會做菜。真奇葩!還有那麼多人信他


看過他寫的那本《不如任性過生活》

語言很簡單,但看了很多遍。最後看完所有的內容後,停在目錄很久,看下圖。

發現了他幾個特點:

其一:他總在想如何看待老這件事,所以很多章節都在寫老這件事,「我們不會變老,只會變得更好」,「心若年輕,永遠不老」,「老了,快樂才剛剛開始」,他一直在尋找變老這件事的種種好處,往好處想這件事。

其二:他一直在考慮如何活得快樂這件事?

比如章節「每天都比昨天活得快樂一點」,「不如開心過生活」,的確他也做到了,他從不想那些煩擾的事,只是認真享受生活中的美食,美女,花鳥等

其三,買這本書是因為書名,「不如任性過生活」,但發現通篇沒有寫太多。覺得他能任性也許就是有資本有條件,無法教給我們這些小人物如何任性過生活的東西,唯一教給我們的一點就是任何事要看開一點。


推薦閱讀:

有名的美食博主是怎樣成長起來的呢?
這面好俏丨這碗風扇涼麵,是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那麼嚴重,為什麼舌尖上的中國還那麼火?

TAG: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