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苦樂參半

苦越多我們就越想解脫!同時,因為有快樂,我們就知道應該追求快樂,舍離痛苦。

———— 達照法師。

我們這一生所有的努力會受到兩種力量的支配:一種是價值觀,一種是經驗。我們不停地創造價值觀,分別這個好那個不好,這個行那個不行;然後又被這些價值觀所束縛,經常會使自己活在別人的眼光當中。

我們穿衣服出去的時候,總要問別人漂亮不漂亮,如果別人覺得漂亮就很開心,甚至有些人走到大街上,還要看看自己有多少回頭率,這就是把價值觀建立在別人的眼光當中。所有的人都是在慢慢地培養價值觀,從而使社會形成了一種共同的價值觀。社會的價值觀是非常複雜的。

三惡道太痛苦,無法修行。天道的眾生非常快樂,沒有痛苦,他想不起還有什麼痛苦要去解決。人一天到晚都在享福,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享受慣了;到了最後七天,在五衰相現前、最後墮落的時候就來不及了,他想保留也保留不住!

所以天道在六道當中雖然是最快樂的,但是對於能否改善生命這一點來說,也是不幸的。所以在六道當中,只有獲得人才是最有意義的。

———————— 達照法師·說法


一禪說:

在佛學的基本體系中,成佛的唯一途徑就是先做人。菩薩是無法直接成佛的,只有先生而為人,然後通過開悟成佛,所以一世為人很難得。

如果我們一生的價值觀都建立在外物之上,隨著外物的變化,我們就會變得快樂或者痛苦。這種價值觀對開悟來說是無益的,因為所有的外物,最終都會離去,我們依賴外物產生的意識等,也終究煙消雲散,什麼都留不下。

所以,放下才能解脫。放下對自己形象的執著,我們就能從別人的眼光中解脫出來,別人怎麼看我,那不重要。當代我們熟知的許多成功人士,大部分都是不太在意他人眼光的,因為一旦在意別人的眼光,他的心就散了,無法專註於做事本身,就很難成功。

放下對外物的執著,我們的心就能夠回歸本身,哪怕只在一件事上,也能讓你體驗到專註和安寧。你可能會重新發現自身美好之處,自信會逐漸回到你的臉上,成功也不再遙遠。

推薦閱讀:

學佛了覺得人生都是假象,可以偷懶了。慢慢發現好像一點懶也偷不到?
遇到逆境時會有精神崩潰的體驗,但逆境解體之後又沒了,這是怎麼回事?
佛家弟子是否可以拜神?
請教梵音版的古法《大悲咒》讀音?
「佛本是道」這個民俗觀點的真相是否僅僅是一個佛經的翻譯問題?

TAG:佛法 | 情緒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