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智能音箱用起來如何?這是我的 HomePod 體驗
2018 年 2 月 9 日早晨十點拿到的這台 HomePod,立刻拆去塑料薄膜,抱著它深吸一口新鮮的科技空氣。暗自思忖:「啊,好重啊,肯定比 13 寸 MacBook Pro 重。」
你的樣子
這樣一個手捧大小的圓角圓柱,被黑色網格狀編製物包裹,它給人的感覺不太冰冷因為沒有金屬的元素,輕撫它的紋理,好像是某個裝置藝術家的作品。
這個忽閃忽閃的就是 Siri 給你視覺反饋的地方。你會知道 Siri 在聽你說話,而上面的動態圖案模擬了你說話的波形1 。
一根尾巴就那麼拖著,約莫兩米,拿在手上很堅韌厚實,有那種「嗯,三百多美元」的分量感。
這根鑲嵌在 HomePod 底部的電源線的盡頭的兩腳插頭寫著 125v 2.5A的字樣,這是由於在美國購買的緣故,當然 HomePod 本身可以承受 100v-240v 的電壓2 。
底部,跟iPhone 官方手機殼一樣的橡膠材質,同時也是容易積灰的地方。紅色箭頭標註了一個小孔,在它十一點鐘方向有另一個小孔,所以並不是一個對稱結構,可能是環境音的平衡降噪?
從 官方文檔 來看,Apple 對自家設計有十足的信心:
Beautiful Design with a purpose: … And at just under seven inches tall, it can fit anywhere in your home.
今天去逛街,看見一組類似產品,真是吉祥如意和諧的一家人。有人說 HomePod 應該放在空無一物的房間或是客廳,也 有人 說 HomePod 適合五十平米以下蝸居者,Apple 覺得你房子小了就買一個,房子大了就買很多個來配對成立體聲音箱。
我覺得在 HomePod 放在中國家庭的房間里是可以的,因為中國大多數人的房子也就 90-150 平米。但美國的情況不一樣,一個普通的 House 大概三四個獨立房間還是有的,你看,房子大了也不是什麼好事,HomePod 都要多買兩個。另外,HomePod 的重量和小尾巴電源線好像隱隱約約透漏著它不是一個移動設備,就是跟你的卧室,地板,牆壁於一體的裝飾品。
蘇醒
將 HomePod 的小尾巴接入交流電,聽見非常有力道的「嗡」一聲後,將接入家庭無線網路的手機靠近它,默數,1,2,3,點擊浮現的 Setup 字樣:
- Step 1 選擇 HomePod 擺放位置
- Step 2 選擇是否開啟個人請求,就是允許任何人通過 HomePod 讀取信息
- Step 3 Hey Siri
- Step 4 同意條款
- Step 5 傳輸地址、Siri、音樂和診斷的數據
五個步驟大約兩分鐘,設置好也有一聲「鐺」的提示,同樣悅耳。緊接著 Siri 會自我介紹一番,並且要你問它一些問題:
- 開燈
- 讀新聞
- 問天氣
- 來點而音樂
在使用之前,我的習慣是看一看設置的地方,然後給 HomePod 取一個可愛的名字:MilkShakePod。
這些功能在手機上的 Home 這個 App 里長按你的 HomePod,第二幅截圖的左下方顯示鬧鐘,右下方顯示完整的設置,點擊進入第三幅截圖。一個完整的設置列表如下圖,
推薦開啟以下三個標籤:
- Include in Favorite ,畢竟,現在就這一個。
- Sound Check,保證所有音樂和播客在同一音量。
- Allow Explicit Content,都是成年人了。
來溝通吧
語音
第一件事,目前 HomePod Siri 對用戶的要求是會說英文,我也問了它能不能說中文,它說你可以用 iPad iPhone 上的 Siri。目前非外語區沒有發售,也可能是 Siri 多語言的不成熟。我想,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 比如小米的智能音箱想必應該是中文優先。
觸碰
除了對著空氣叫喚,還可以觸碰這塊面板,六個「手勢」分別是短觸和長按,實現的功能也與說話無異。
將 iOS 當成遙控器
與其說手勢的操作是控制 HomePod,不如說是控制 Apple Music/Apple TV/Podcast 等的播放。HomePod 在傳輸數據的設置部分就已經同步了 iCloud 的 Wi-Fi 密碼,那麼在同一 Wi-Fi 下的 iOS 設備可以拉到控制中心,點開下面第一幅截圖的紅色箭頭部分,然後會進入第二張截圖,出現了當前 HomePod 的播放內容,再按一下出現第三幅截圖,可以前進後退暫停等基本設置。這裡想表達的是,HomePod 並沒有佔用手機上 Apple Music,也就是兩者可以同時播放,就比之前簡單的藍牙設備,例如Beats Pill 等要方便,試想一個你要接聽電話的場景,用 iPhone 接電話同時 HomePod 音樂沒有斷。
逆反心理的人可能會說,我接電話就不想聽歌,我就希望直接在 iPhone 的 Apple Music 控制 HomePod, yeah there you go:
在 Apple Music 內點開播放設備選項,選擇 MilkShakePod。這時候 iOS 上的 Apple Music 是完全映射到 HomePod 里的,可以當成舊時藍牙音箱。
脫胎換骨的聽覺感受
從連接的那一刻,我就被前面提到的「嗡」一聲震攝到胸腔。簡單來說目前而言,沒有人說它音質不好。注重音效的人常常討論一個詞-聲場。我對它比較陌生,但我對物理裡面電場、光場和磁場比較熟悉。「場」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空間分布,比如用吸鐵石吸磁粉能看見一個有規律的分布,這就是「場」的可視化,如下圖。
我想像聲場3 ,就是聲音傳播的軌跡,它傳播過程中遇到遮擋物,牆壁,就會反射。電影院天花板也經常為了音效作出改變,一個道理。
我們又不會為了 HomePod 改變家裡的裝修,那麼官方文檔說擺放 HomePod 獲得最好的音質,就一個方法:以 HomePod 為圓心,方圓六英寸範圍內不要有遮擋物。比如我前面放置 HomePod 都快貼著牆了,這是一個錯誤的示範。
有時候我會故意讓 Siri 加大音量感受跟心臟共振的感覺。記得在 2010 年周杰倫某次巡迴演唱會上坐在比較前排的位置,到擊鼓的橋段,我的心臟快受不了了,一種悶悶的「共振」。但 HomePod 當然到不了那種感覺,但也會有非常 Powerful 的低音,到時候你會知道什麼是聲場的—靠觸摸機身的振動,一種比以往藍牙耳機脫胎換骨的音效。
弱弱的「超能力」
Siri 同學是很多口音,但是:
Siri 識別的準確性跟口語成正相關。
練好口語,使用 HomePod,我就不吐槽一位朋友抱著我的 HomePod 連叫了好幾聲 Hey Siri 都不被理睬的細節了。這裡也順便回答了 HomePod Siri 完全不能說中文的問題,是 Siri 同學告訴我的。
播放
播放分為 Apple Music/Apple TV/Podcast 這些蘋果生態內的音頻和視頻。在前面的交互部分,描述過 iOS 端的 Apple Music 和 HomePod 播放音樂的區別和切換。Hey Siri:
- Play me some music
- Louder
- Softer
- Next track
- Last one
- I don』t like this song
- Shuffled
- …
這些是我經常用到的幾個問句,但即使是 Apple Music,一些關於私人數據許可權的功能是沒有的,例如刪除歌曲。而有著七千萬用戶的 Spotify,我直接問 Siri ,它說,I cannot play in Spotify。我也就沒什麼話好說了,好像我在為難一個機器人一樣。
我製作的最新一期 HomePod 播客,從第 29:27 秒開始是下面五個場景的演示:
- 災難演示,表現為 iPhone 和 HomePod 同時被喚醒
- Apple Music 演示,表現了切歌,音量變化等基本操作
- Podcast 演示,表現了播放特定一期的播客
- 與 Siri 聊天演示,表現了 Siri 你到底能做什麼
- 主播表示不知道如何讓 Siri 播放任賢齊的歌
我覺得看不看 HomePod 本人並不重要,基本上音質可以說非常好,Siri 有時候還是犯傻。
聽電話
在當成藍牙設備的時候,可以映射手機到 HomePod,此時它跟一個普通藍牙音箱無異。可以聽但不能打電話,可能跟獲取用戶通訊錄數據有關。
「智能」家居樞紐
智能家居 Apple Homekit,通過語音控制 HomePod 讓它切斷或打開電源,或者線性改變亮度,都不是神奇的事情。微博網友@水畫人 說:
小米小愛同學已經接入了小米商城、印象筆記、微博、小睡眠、得到App 等第三方服務了,隨後還會接入美團外賣/餓了么送餐狀態查詢,HomePod 會往這方面發展嗎?
我覺得,很好,小愛同學就是這麼接地氣,以性價比高的方式打通各個環節,方便了很多人。但 HomePod 可能對自己的定位是家庭藝術品,就好像現在所謂的「中產」都在家裡放一幅畫這種感覺。Apple 最貴的就是配件,貴到不像是配件的配件,比如 Apple Homekit 裡面的燈泡,動輒五十美元上下,小愛同學看上去就可愛多了。
細節感受
也分享一些「相愛容易,相處太難」的細節感受。
好沉重,HomePod 的重量和音質一樣令人嘆為觀止。我去查了手冊,13寸 MacBook Pro 是1.37kg,HomePod 大人是 2.5kg。
125v U.S only?? 在美國購買的 HomePod 是 125v 的插頭,我特地查閱了官方手冊,HomePod 自己是支持 110-250v 的,這個插頭相當於 iPad/MacBook 充電器的轉接頭部分,所以我自己也放心了。
究竟是哪個 Siri? Hey Siri 真的太討厭了,這幾天在看 Youtube 的視頻,一遍又一遍喚醒 Siri。這個很不科學,iPhone Siri 能識別主人而 HomePod Siri 就不行,無論是每季度財報還是這些技術細節,你能看出 iPhone 才是最先進的產品,例如 3D Touch 到現在還沒在 iPad Pro 上使用。
「視窗」發熱,四十度左右,因為手心能感受到熱,不知道貓咪會不會覺得熱吶。
尾巴
從初試啼聲的蘇醒、語言和「肢體」的溝通、無與倫比的音樂效果,還有超弱能力的展示,能確定的是它的不完美。在 SFMoMA 逛,看見一個裝置藝術品,它是這樣的燈管網格:
那天我好像看見了 HomePod 的編製物網格和 Siri 被喚醒的顏色。
(題圖:Apple)
推薦閱讀:
※「老年危機」的蘋果:我覺得我還能救一下,沒有HomePod也不行
※寫給小白看的Mac入門教程
※New York Daily News:不會「褐變」的北極蘋果即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