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26 (連載中)
回歸正題,繼續看《道德經》。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翻譯:寵辱好像驚恐的事,像對待身體一樣重視大的禍患。什麼叫做寵辱若驚?得寵為上,受辱為下。得到好像驚恐,失去也好像驚恐,就叫做寵辱若驚。什麼叫做貴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的禍患,是因為我有身體,等我沒有身體,我有什麼禍患呢。所以為天下珍貴身體,好像可以寄存於天下。為天下珍愛身體,好像可以承托天下。)
(備註:1、上段講善攝生者無死地,該段則提出了善攝生的方法,即寵辱若驚、貴身、愛身,並做出解釋。「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一國之君不可不知也。故有後世學者認為《老子》是帝王之術治世之書也不無道理,只是這並非主要核心觀點。
2、「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物無非彼,物無非是,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人皆喜受寵而厭受辱,殊不知受寵亦是受辱的開始。寵辱與言語一樣,都是是非的導引,欲想無死地,就要防範於未然(即治未病)。所以寵辱對於身體而言,就是大的禍患,一定要重視。但聯繫上下文,其實是指善攝生者將寵辱都當做驚恐的事,像對待身體一樣重視大的禍患。
3、《在宥》曰:「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為。無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聖人治天下尚需無為,人君豈可恃強?
4、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錯誤翻譯示範:我所以有禍患,是因為我有自身的私利;如果我沒有自身的私利,我還有什麼禍患呢?)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翻譯:大邦處於下流,是天下的牝戶,天下的交匯。牝經常以靜勝過牡,因為靜居於下位。所以大邦居於小邦之下,就取得小邦,小邦居於大邦之下,就被大邦取得。所以有居於下位去取得,有居於下位被取得。大邦不過想聚養眾人,小邦不過想進入侍奉他人,兩者各得所想,大的更應該居於下位。)
(備註:1、上段講要向對待身體一樣重視大的禍患,那該如何做呢?該段便以邦國角度提供了答案:謙下!謙下則人民各安其位,天下大治;爭勝則人民不在其位,暴亂叢生。《左轉》曰:「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讓其下,小人農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禮,而讒慝黜遠,由不爭也,謂之懿德。及其亂也,君子稱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馮君子,是以上下無禮,亂虐並生,由爭善也,謂之昏德。國家之敝,恆必由之。」所以,上古時期帝王禪讓而天下大治,歲美民安;後世帝王專政而天下動蕩不安,治亂不停。而現代社會,講究的也不是謙讓,而是各憑本事,有能者上位。
2、「牝常以靜勝牡」。《天道》曰:「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矣。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故而聖人效之。《素女經》曰:「女之勝男,猶水之勝火。」亦是此理。
3、則取大邦,與則取於大邦不是同意,取大邦就是取得大邦的意思,但是結合下文「兩者各得所欲」,此處明顯是被大邦取得之意,實脫一「於」字。
4、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德行越寬廣,能力越深厚之人與事物,便越加謙下,大地之貴,亦在於此。另外,謙卦在六十四卦中是唯一所有爻位都無咎或吉利的卦象。)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翻譯: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百穀之王,因為它善於處在百穀下位,所以能夠成為百穀之王。因此聖人要處於百姓上位,必須以言辭處於百姓其下。要在百姓之前,必須把自身放在百姓之後。所以聖人處於上位而百姓不覺其重,處於前面而百姓不受其害,所以天下樂意推舉而不厭惡。因為聖人不相爭,所以天下沒有能與其相爭。)
(備註:該段繼續以江海為例,闡述謙下的道理,並且加以發散。聖人治理天下會成為後世新的制度,而該段正是對於聖王之道做出的明示。《天地》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聖人之道也。」是為對聖人之道的闡述,可與之互相參考。)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翻譯:最好的善於好比水。水善於使萬物得利而不與相爭,處於眾人都厭惡之地,所以幾乎接近於道。善於居處地勢,善於心思淵博,善於與仁慈相處,善於言辭守信,善於政事治理,善於處事發揮,善於把握時機行動。只有不爭,所以沒有過失。調和大怨,必有餘留怨恨,怎麼可以稱為善呢?所以聖人手執左契,而不責難於人。有德者掌管劵契,無德者掌管稅收。天道沒有親疏,經常幫助善於(謙下)的人。)
(備註:1、上段講「善」下之,該段則闡明了最好的「善」,或者叫做為最好的謙下做了一個標杆:水。「善」即善於,有模仿之意,並非善良,所以「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最好的模仿就像水一樣,並非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樣,下文皆是闡述水是如何「善」的,所以「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是為「善居於地,善心於淵,善與於仁,善言於信,善政於治,善事於能,善動於時」的倒裝。
2、最好的「善」像水,夫唯不爭,故無尤。那麼不好的「善」什麼樣呢?即「和大怨,必有餘怨」。故前後實乃承接關節,所以第八章與第七十九章本為一段。
3、從上段聖人善於謙下所以處上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可以看出,天道經常幫助的是善於謙下的人,即文中所謂「善人」,而非善良的人。
4、和大怨,必有餘怨,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可稱之為善。那該如何做呢?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即所謂以德報怨。或許有人問,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論語》也曾記載孔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答覆。首先,孔子倡導因材施教,這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回答,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其次,以直報怨仍然不能解決怨恨,不能稱之為善;其次,世人常說「大恩大德無以為報」,人之德莫大過天地,天地有大德且不曾言,人之德又何必求報。有求於報,則內心失平靜而與外物相接,則與道遠矣,故而大德無以為報,亦不求報。所以「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的該版本是錯誤的!)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翻譯: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而攻堅克強者沒有能勝過水的,因為水無可取代。弱勝過強,柔勝過剛,天下沒有人不知道卻沒有人能實行。所以聖人說:「承受國家的屈辱叫做社稷之主,承受國家的不詳之兆才能成為天下之王。」正話好像反說。)
(備註:1、上段提供了水成為上「善」的憑據,該段則繼續闡述了水稱為上「善」的原因。另,「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是「從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等句得出的結論,該段與上段亦本是一段。強行分為兩段實為便於闡述。
2、「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與「蓋聞善攝生者……以其無死地」有異曲同工之妙。
3、弱之勝強,柔之勝剛。《黃帝》曰:「天下有常勝之道,有不常勝之道。常勝之道曰柔,常不勝之道曰強。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強,先不己若者;柔,先出於己者。先不己若者,至於若己,則殆矣。先出於己者,亡所殆矣。以此勝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謂不勝而自勝,不任而自任也。」意思是說,所謂強,是指能勝過不如己者;所謂柔,是指能勝過強過己者。等不如己者發展強盛如己時,自己便危險了;而能勝過強過己者,就沒有什麼危險。故而下文又曰:「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若保之。極於柔必剛,積於弱必強。觀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故而文曰「守柔曰強。」)
推薦閱讀: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解?
※怎麼能夠學習道家?
※《秦時明月》的天人之約,以及曉夢逍遙子對道家思想的詮釋(設立邯夢線的目的)?
※如何理解老子與莊子提出的絕聖棄智?
※怎麼看待或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