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位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點贊!孩子做這件事將受益終生

1

前幾天和閨蜜聚餐,席間她女兒和她商量著:「媽媽,可不可以採訪伊阿姨呀?」我一聽樂了,以為自己有什麼地方吸引了孩子,連忙問為什麼要採訪我。

還沒等孩子回答,我閨蜜就嘆氣道:「哎,別提了,她老師布置了一道寒假作業,要求每個學生趁春節期間採訪家族裡十位長輩,了解他們的成長故事。可是我們今年春節不回老家,準備全家去旅行,這不,孩子擔心完成不了作業。」

雖然這作業看上去有點麻煩,不過我倒覺得有點意思。就再追問了一句:「老師為何布置這樣的作業?」

「你別說,群里還真有家長提出疑問。老師好像是說讓孩子了解家族史,能增強孩子的抗挫力。」

閨蜜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帖子:「你的家族史是什麼樣的,對你有什麼啟示」。

一位匿名網友說道:

「當我了解到,因為災荒,我姥爺的家人死光了,年幼的姥爺被姥爺的姐姐帶到婆家養大成人,突然很感謝姥爺的姐姐及她的婆家人,在那樣窮苦的年代把姥爺這個外人養大成人。覺得姥爺能夠在那樣深重的災荒中,活下來長大並娶妻生子女,真的很不容易。

我大哥曾對我說在三年自然災害中,如果沒有姥爺的幫助,我家就肯定得餓死人。聽了姥爺的故事,突然覺得啥都不是事,生命變得洒脫和堅定。」

另一位網友木木說道:

「17歲那年,我第一次聽到了外婆的故事。原來外婆嫁了4個老公,她第一個老公比她小至少10歲,外婆當時是童養媳。她老公病懨懨的,她婆家人對她特別凶。

外婆每天任勞任怨,後來她老公病死了,外婆改嫁給第二個老公,結果遇到災荒,老公餓死了。外婆不得不改嫁給第三個老公,結果這個老公瞧不起外婆帶來的孩子,在那個年代,我外婆居然為了孩子毅然決然的提出了離婚!太佩服了。之後我外婆嫁給了第四個老公。」

木木外婆跟她訴說這些故事的時候,木木正遇到高考落榜,看見木木每天悶悶不樂,外婆恨鐵不成鋼,氣哄哄地對她說:「就這麼點事你就哭鼻子,一點都不像我的外孫女!我經歷過那麼多事情,從來沒流過眼淚。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想要什麼就自己去爭取。」

最後木木去復讀了,考上了本科。她說:「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年夏天外婆講的故事。」

2

為什麼講家族故事能讓孩子獲得力量?

家族故事就是孩子實現深度自我認同的精神臍帶。

央視前幾年曾熱播過一個紀錄片叫《客從何處來》,講述的是明星追溯家族歷史的故事。其中謝娜回老家尋找爺爺成長故事的那一集,令人記憶猶新。

在尋根之前,謝娜對爺爺的了解幾乎為零,她記憶里的爺爺只是一個被病痛折磨,躺在搖椅上,吃力地從口袋裡拿出幾張嶄新壓歲錢給她的遲暮老人。

回老家尋根以後,她才知道爺爺曾經三次被誣陷坐牢,其中一次還差點被槍斃,還有一次是因為當保長時不忍心徵收農民糧食而被誣告;爺爺曾經放棄了公立學校校長一職回家當老師;爺爺即使在坐牢的時候也提醒自己「有人在渾水摸魚,我們要站在清水中」「莫埋怨,埋頭幹下去」,甚至在坐牢期間爺爺還努力發明各種勞動工具……

尋根過程中,謝娜一直抹著眼淚重複著這幾句話:

「突然覺得我的爺爺很帥。」

「他是我的偶像。」

「真的很後悔現在才來了解爺爺的故事,我一直都忙忙叨叨的,也不知道在忙些什麼。」

相信這次尋根之旅,謝娜尋找到了那個力量之源。

一個龐大的家族往往會有悠久且富於興衰的歷史,其中不乏跌宕起伏的過程,也不乏激勵人心的正能量故事。當孩子有了家族歸屬感,就會更自信。有了來自家族成員的力量之源,就會更堅韌。

3

國人一直都很注重尋根溯源,從我們熟知「落葉歸根」、「光宗耀祖」等等常用語言就可見一斑。

這幾年,各地不同姓氏的人還紛紛重修族譜。然而在引導孩子了解家族故事方面卻做得比較少,很大一部分成年人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故事一無所知,更別提現在的孩子們。

其實在國外,父母、老師特別注重讓孩子了解家族史:

對於幼兒園、小低年級的孩子,他們會讓孩子做「家庭樹 - family tree」。

現在的小家庭,越來越獨立,孩子往往只知道周圍的幾個人,對整個家族的來龍去脈毫無概念,弄這麼一棵樹,孩子馬上就明白了家族成員之間關係,也會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孤單」,這樣,就給孩子種下了「家族觀念」的種子。

小時候讓孩子做「家庭樹」樹立了家族觀,長大了就可以讓孩子真正去了解家族史了。

具體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做一個家族普系項目,讓孩子去了解每個家族成員的姓名、出生地、出生日期,甚至是成長故事。

要完成這個項目並不容易,孩子們必須要親自訪談很多遠遠近近的家族成員,獲得很多原來自己不知道的信息,甚至會對自己的家族產生嶄新的認識。

小低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鼓勵他畫一個家族關係圖,了解家族裡有哪些成員。

小高年級到初中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去採訪長輩,記錄家族史,並從中擷取一些勵志元素,寫一些個人感想。

關於《客從何處來》,有一位網友評論說,看完紀錄片後,想起了自己的爺爺:

「爺爺一生,辛勤勞作,吃了不少苦,晚年也飽受病痛折磨。他用勤勞的雙手撐起了一大家人。可惜我成長的太慢了,每每想起與爺爺相處的曾經,常有悔意,當時怎麼那麼不懂事!

很想聽爺爺多講一些過去的故事,可惜我與爺爺語言不通,我唯一能聽懂的就是『要好好讀書啊』。當時還覺得爺爺很嘮叨,哎。」

偉大的時代未必有高科技,但卻不能沒有「歷史故事」。

每個人都應該在歷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我從哪裡來」「我是誰」,只有明白了這些,才能明白「我要到哪裡去」。

本文內容來源於青欖家長地帶


推薦閱讀:

孩子把中隊委徽還給了老師,原因是他沒完成作業!

TAG:寒假 | 作業 | 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