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3個誤區,越早知道越好

01

把自認為最好的給對方

生活中充滿了誤解,我們一直認為愛就是把自己最好的給對方。這種感動式的付出無處不在,它會產生」我已付出很多」的錯覺,實際上是一種盲目的付出。

比如一心想給父母換大房子而拚命賺錢的兒子,卻不知父母想要的只是簡單的陪伴。

別人想要一個蘋果,你卻給一車香蕉。

把「自認為最好的」給對方,是人際交往最大的誤會。

我們有沒有停下來問自己:對方到底想要什麼?現在的付出是否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情感?

真正地替人著想,不會為了某種表象或滿足情感而去盲目付出,而是真心實意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

對方需要的或許不是你拚命才能得到,而是一直被忽略的東西。要找到它,你要屏蔽「感動自我」的付出,真切地去了解對方的心意。

02

別人應該理解自己

「他們為什麼不理解我?」也許你常想這個問題。

排除別人的原因,如果經常不被理解,那麼可能是自己的問題,一般有四個原因:

①不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訴求。與人溝通不到位,想被理解當然很難。很多人常常想當然地認為別人應該理解自己,卻忽略了每個人成長經歷和認知能力的差異性。

②潛意識不想讓對方理解你。雖然在意識上希望被理解,但在潛意識層面上卻不一定,原因是你內心並不認可對方。

③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理解的標準就有問題。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突然憤怒、激動嗎?你知道你真正想要什麼嗎?想讓別人理解,先學會自我理解吧。

④實際上別人是理解你的。如果只以自己的角度看,會覺得別人不理解,其實不是。他們也在理解你,只不過角度、層次和你的不一樣,所以你沒有意識到。

那我們該如何做呢?

①主動讓他人理解自己。不要太高估他人的理解能力,要知道同樣一句話,所看角度不同理解的意思就不同。與其期望被理解,不如主動表達,讓自己更容易被理解。

②理解他人的「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問題可能就解決了。或許對方只是以更長遠的角度來理解、幫助你呢?

③理解自己。看清自己一直是件很難的事。我們也只有通過他人態度等側面來認識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為什麼要求別人理解你?

03

太顯露自己

總有人通過顯露自己來滿足虛榮心,卻不知道這樣可能帶來更大的麻煩。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做「相對剝奪感」,它是指當人們將自己的處境與其他人相比較,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受剝奪感,一般表現為憤怒、怨恨或不滿。

這種精神力量是很強的,一旦有人太拔尖,必然會引起部分人的嫉妒心理。所以不要太顯露自己,低調也是對自身的保護。具體如何做?

在圈子內有突出屬性時,適當隱藏它們的存在,保持與圈子的趨同性。差異不大,才能持續在圈子裡生存,這是前提。關鍵時,再不留餘地地表現自己,完成自身實力的躍遷。

人際交往的3個誤區:

把自認為最好的給對方

別人應該理解自己

太顯露自己

避免走入這些誤區,就不會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中,你會擁有更多的朋友,更和諧的人脈關係。


推薦閱讀:

如何覺察家人的真實需要?
我沒怎麼追女生,想追一個漂亮的女生,但她說我的套路很老套,怎麼辦?
情商高的女生和情商低的女生在戀愛中分別是什麼表現?
你做過情商最低的事是什麼?
你再這麼慫,她就成別人的女朋友了!!!

TAG:人際交往 | 心理學 | 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