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為什麼會往大城市流動?這本書給了系統回答。
之前在《第一財經周刊》上看到了作者的專訪,感覺有意思。剛好逛書店時遇到,馬上購買。
春節花了一周時間閱讀,很爽!在這裡分享一下心得:關於城市發展和個人的選擇。
書名:大國大城
作者:陸銘
豆瓣評分:8.8
1.資源是給哥哥還是弟弟?
家裡兩個孩子,哥哥學習成績好,弟弟一般。錢只能供一個人上大學,應該給誰?
很明顯,為了結果的最優化,肯定是給哥哥。
這會不公平對吧?但沒辦法啊。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國家。
比如想在一線城市外,再打造一個金融中心,肯定是事倍功半,甚至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效率和平衡總是難以兼具的。
就如同我們設置薪酬,大鍋飯是平衡,但難以讓人有努力工作的慾望。而一旦告訴你,多勞多得,那麼自然動力就上來了。
所以,早期提出了先富帶後富,直接從官方角度進行資源傾斜。
2.但是,先富帶後富有點難。
哥哥畢業後,在大城市裡找到了好工作。按理說,這時候應該支助弟弟了對吧。
這時候,哥哥有苦衷了:我現在壓力好大啊,周圍都是有車有房的人,手上的錢看起來多,但跟人家比就是九牛一毛。所以,我必須繼續進行財富積累,向上攀爬。
人的慾望,隨著自己的位置變化,會不斷膨脹。
類似的事也經常發生在城市的博弈中。
比如某城想修一座橋,連接隔壁的大城市。但大城市不願意啊,聯通以後,人就往你那流動了,這對我沒什麼好處。
於是,方案一直擱置。
當然,這也有其他可能性。
3.三種可能性。
第一個是大家長的介入。
哥哥不想幫弟弟,那麼老爸站出來了,痛斥他的忘恩負義;老媽也附和說,你這沒良心的斷絕母子關係!
於是大兒子最後還是向弟弟伸出了援手。
第二個是協同效應。
大兒子發現,弟弟其實苗子不錯,以後來到城市裡發展好了,對自己也有幫助。
於是開始幫他找工作,支持事業的上升。
第三個是沒有絕對的競爭關係。
這其實是一個比較陰暗的人性基礎。一個人發展好了,其實並不會特別希望身邊人超過自己。那麼幫助他人的前提是,不喜歡對方與自己產生正面競爭。
三種可能性中,第一個類似於國家調控,第二個則類似於城市之間的合作,第三個則是一個隱形的基礎。
4.有了資助,弟弟該怎麼辦?
弟弟在心裡埋下了一個願望,恩,我以後要超過哥哥!
那他該怎麼做呢?
學歷沒哥哥高,在城市的積累沒哥哥厚,只能另闢蹊徑。
「奧,我的手工能力好!」
於是弟弟拿著哥哥給的錢,開了一家小店,做手工藝店,還真的做了起來。
這裡涉及一個概念,叫做比較優勢,講的是一個生產者以低於另一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生產一種物品的行為。
城市之間也是如此。
比如兩座城市都發展金融,其中一個肯定會落後。但如果一個發展旅遊,一個發展 IT ,那就不同了。
但是!
目前最麻煩的一件事是:大城市在大多數情況下,各方面的比較優勢是優於小城市的。
比如深圳,在互聯網、金融、製造業上,都優於大多數二線城市。
這背後,最重要的是三個驅動因素:土地、資本和人。其中,人又是最重要的變數。
4.人為什麼會流向大城市?
第一,人喜歡多樣性。
我們的需求是多元的,既包括物質上的,比如好看的包包、時髦的數碼產品;也包括精神上的,比如孫燕姿的演唱會、開心麻花的話劇。
商家的選址也會考慮到人的因素:在大城市,生產者可以僅僅針對某一個細分市場提供產品或服務,而不用擔心沒有生意做,比如上海的 SNH48 劇院。
如此,兩者互利共贏。
第二,對人專業能力的需求多元。
這個比較好理解,有些專業真的還只能在大城市裡找到工作。
第三,人力資本的外部性。
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不僅可以使得自己的收入上升,還會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相互學習和影響,促進知識的傳播和生產——最終,他人的收入也得到了增加。
經常去深圳,會明顯感覺到這一點。周末有各種論壇、沙龍,很多大牛樂於分享,其他人樂於學習,相互碰撞,共同成長。
而在小城市,要湊齊這麼一群人,真的好難。
5.多提一句,你說互聯網可以改變很多,但是……
互聯網確實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但是也有例外。
早期有個網站,叫做校內網,是基於學校的實名社交。很多人加了好友,還聊的很開心。偶爾飯堂遇見,卻不知該不該打招呼,最後索性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現在的微信社交,也經常出現類似情況。
除了社交,還有一個是學習。
我們對比一下線下上課和網路課程,就能感覺到差異。
線下學習是一個全方位的體驗,它包括了老師的授課、學生的互動,更重要的,它還有儀式感。
這種儀式感,是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氛圍下,大家忽略干擾,共同進步。
而這些,是互聯網難以替代的地方。
6.總結一下
很多東西,我們都可以用人性來解釋。畢竟,規則的制定者和參與者,都是活生生的人。
大城市在其發展的早期,受益於已有的優勢和效率,獲取了資源傾斜,實現了自身的躍遷。
躍遷的結果是自身的發達,以及隨之而來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豐富。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向大城市流動,又在這個過程中加劇了「人力資本外部性」的形成。
以全球的成熟經驗來看,大城市化、城市群化的形成是必然趨勢。
所以,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大國大城》。
以上只是個人基於這本書的理解,融入了一些私貨。真心推薦購買!
推薦閱讀:
※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真正難點在這裡
※一個人在陌生城市打拚如何應對突發疾病?
※世界上有哪些城市正處於他們歷史地位的巔峰?
※北上廣深這四個經濟圈,你最喜歡呆在哪,為什麼?
※世界空氣質量最差20城中國未上榜,蘭州名列第36位。怎樣看待城市排名?真實性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