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誰更能打?這事兒必須說清楚
爭論《三國演義》里的各種排名,是「民科」們的老項目。有時候看民科們為這點小事打口水仗,心裡真是捉急,但一想到自己也是個民科,就會立刻寬容下來。有時候覺得自己逼格很高,不屑於參與爭論,但潛意識裡也會掂量誰更能打,誰更聰明,誰運氣更好,然後列出一個符合自己審美的單子,欣賞半天。
在各類排名里,人氣最旺的是武力值的排名。給將軍們進行武力值排名的愛好,古已有之。據說英明神武如本朝太祖,也站定了「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立場,不管此說是不是出自太祖選集,都令我等虎軀一震。
但在下以為,討論排名,也得講基本法,不能簡單地看誰削了誰誰殺了誰,要不然就亂套了。三國時期名將類型太多,有許褚、典韋等猛將,有張遼、關羽諸帥才,各人擅長的東西不同。建功立業講的是綜合素質,武力值是其中的一項。既然要比武力值,就該只談論手起刀落的本事。那些拖刀計,暗箭,埋伏,下毒,罵娘,撒石灰,熬死人之類的手段,都屬於計謀一類,否則諸葛亮就比張郃能打了,這就不合情理。
所以,點評武力值,要遵守幾個原則:
1、文本問題
本文基於毛宗崗父子修定過的《三國演義》。這是目前最通行的《三國演義》,文本一致很重要,否則我在說馬超,有人又跳出一個馬雲祿來,我就只好撞牆了。我知道有人也看過《三國志》、《漢末英雄傳》以及傳說中的《曹瞞傳》什麼的,但那些咱就不討論了。至於那隻應天上有的高導版的《新三國》神級電視劇那更不能算文本,不是凡人能看得懂的,也不討論了。
2、年齡問題
對於一個武將來說,30歲正是身體素質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而戰場經驗也有了一定積累的階段,因而是武將戰鬥力的巔峰。確定這一個基準之後,才可以比較不同歲數的武將之間誰高誰低。比如趙雲和姜維曾有一戰:(93回)「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從字面來看,趙雲略微處於下風,但此時趙雲已是老朽了,姜維還是小夥子,不能據此認為趙雲不如姜維。再比如關羽與龐德之戰:(74回)「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輪刀來迎。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痴呆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關羽已經58歲,而龐德正值巔峰時期,兩人打個平手,應當認為關羽勝出。
3、 裝備問題
在《三國演義》里,武器、鎧甲和戰馬,對戰鬥有很大的影響。典韋勇猛,所以宛城之戰前,張綉先派胡車兒盜走了典韋的雙戟,影響了典韋戰鬥力的發揮,才將之殺死。顏良、文丑是河北名將,文丑當年曾和少年趙雲殺過五十回合,顏良在白馬之戰時二十合擊敗徐晃,兩人的武力都很了得。但關羽出場,騎了赤兔馬。「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關羽固然能打,但能做到秒殺的程度,赤兔馬真是幫了大忙。在對比武力值時,應當剔除赤兔馬這種橙色裝備的影響。
4、中計問題
計謀問題前面說到過,這裡再提一下。這主要是為了排除一些戰例,比如張遼被丁奉射殺,徐晃被孟達射殺,張郃被諸葛亮的小兵射殺,太史慈被張遼的小兵射殺,孫策被許貢家客射傷後死掉,夏侯淵被黃忠衝鋒斷筋砍碎,王雙被魏延腎擊背刺斬殺,另外還有張飛睡覺時被兩個龍套斬首,等等。這些BOSS還沒有氣沉丹田就沒了命,「非戰之罪」,死的時候肯定很委屈,咱們就不要在人家傷口上撒鹽了。
5、傷病問題
涉及傷病的戰例也有很多。東吳甘寧在彝陵之戰(是陸遜火燒連營之前)前,「已患痢疾」,自到了前線,就沒上陣打仗,估計病得挺重。後來吳軍被蜀兵打敗時,劉備找來的幫手番王沙摩柯,跑來打潰兵,當時甘寧(83回)「正在船中養病,聽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馬,正遇一彪蠻兵,人皆被發跣足,皆使弓弩長槍,搪牌刀斧;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甘寧見其勢大,不敢交鋒,撥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寧帶箭而走,到於富池口,坐於大樹之下而死。」甘寧也是曾經「百騎劫魏營」的驍將,東吳的頭號打手,就這麼連病帶傷地死去,讓人想想就難受。沙摩柯這傢伙,造型很個性,長得也很唬人,但在84回里「正逢周泰,戰二十餘合,被泰所殺。」周泰血條長,護甲高,仇恨穩,是個好坦克,但戰鬥力不怎麼樣。參照第63回,「東吳兩員大將韓當、周泰,兩騎馬直衝將上來。操背後有大將許褚縱馬舞刀,敵住二將,曹操得脫歸寨。許褚與二將戰三十合方回。」韓當周泰二打一都沒打過許禇,周的武力值可見一斑。沙摩柯能在20回合下被這種防戰KO,武力值就不值一提了,甘寧死在他手裡,真是屈死了。
種子選手之間酣暢的單挑不太多,關羽和徐晃在76回有過一戰:「(徐晃)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公大怒,亦揮刀迎之。戰八十餘合,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關平恐公有失,火急鳴金,公撥馬回寨。」關羽剛刮骨療傷,能與徐晃打個平手,可知武藝當在徐晃之上。
6、戰勢問題
當一場戰爭分出勝負的時候,由於大軍的潰退以及戰鬥信心的問題,敗方的武將會比較難以在單挑中取勝。所以,如果雙方戰成平手,則應算潰退的一方勝出。公孫瓚和袁紹在磐河曾有一戰,袁紹方的文丑帶兵殺得公孫瓚軍七零八落,這時趙雲出手截住文丑單挑,雙方戰了五十多回合不分勝負。在這種情況下,趙雲應該算勝出。
7、統帥的決策
有時候武將之間本當一戰,卻因統帥的決策避免掉了。這時候就要分析原因,因為這種避免往往是統帥認為自己的武將打不過對方,擔心損失。比較典型的是,在考慮許禇與顏良、文丑之間的強弱時,不可忽略掉曹操的想法。白馬之戰,顏良連殺曹操二將,曹營中是這麼決策的:「操見連斬二將,心中憂悶。程昱曰:「某舉一人可敵顏良。」操問是誰。昱曰:「非關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此時,曹操手下有許禇、夏侯惇、夏侯淵等勇將,假如這些人打得過顏良,甚至能與顏良打平,曹操都不會被逼得把底牌關羽打出去。根據這個決策,可知當時曹操手下除了關羽都打不過顏良。
確定以上原則之後,我們來研究《三國演義》中的各個戰例,從而得出武將之間的高低。有的武將之間平生沒有遇見過,或者未能長刀大戟地血拚過,那麼我們可以用第三者作為參照物。
1、呂布
溫侯大哥是內蒙人,人高馬大,是條肉食漢子。雖然史載他的第一個官位是主簿,但是他把智力、統帥等屬性全洗掉了,然後加到了武力值上。這種人理所當然地是《三國演義》里武力值第一。我們來欣賞一下呂布的幾場大戰:
第5回,虎牢關之戰:「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劉備這個渣渣就不考慮了,單說關張二人,縱橫幾十年,一般都是一打多,唯獨打呂布時需要聯手,可知呂布是多麼恐怖。
第12回,濮陽之戰:「呂布曰:『吾怕誰來?』遂不聽宮言,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這一戰,呂布1V6,打的都是BOSS級人物,居然沒被砍死,真是奇人。
第16回,徐州城外之戰:「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這是呂布唯一一次和人單挑不分勝敗,但呂布比張飛年長約16歲,此時早已過了巔峰期。張飛實在是佔了年齡上的便宜。而且,接下來「玄德恐有疏失,急鳴金收軍入城。」劉備作出這個選擇,可知張飛雖然沒有落敗,但絕對沒佔到便宜。「人中呂布」果然不是蓋的。
以呂布的幾次戰績,可以暫時得出這樣的結論:關、張二人的武力值,是高於許禇、典韋、夏侯惇、夏侯淵等人的。
2、張飛
本來想先談關羽,卻發現關羽太複雜。先說一下張飛吧。
關羽曾對張飛有評價:「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羽是心高氣傲之人,說出這話,實屬難能可貴,可知張飛的武力值很有可能在關羽之上。但是兄弟倆沒有打過,所以我們找到了紀靈這個苦逼。
關羽戰紀靈是這樣的:(第14回)「紀靈大怒,拍馬舞刀,直取玄德。關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強!」出馬與紀靈大戰。一連三十合,不分勝負。紀靈大叫少歇,關公便撥馬回陣,立於陣前候之。」
張飛戰紀靈是這樣的:(第21回)「張飛更不打話,直取紀靈。斗無十合,張飛大喝一聲,刺紀靈於馬下,敗軍奔走。」
紀靈是袁術手下第一猛將。呂布轅門射戟時,紀靈作為袁術的首席代表,被呂布耍無賴強行解斗,卻不敢反抗,挺可憐的。關張與紀靈這兩場戰鬥都是公平之戰,沒有傷病,沒有使計謀。可見張飛武力強於關羽。
另外,張三爺是唯一一個敢自己去錘呂布,並且使呂布感到害怕的。除了之前提到的虎牢關之戰和徐州城外之戰,第14回,呂布偷襲徐州時也曾遇見張飛:「呂布軍馬已到,正與相迎。張飛此時酒猶未醒,不能力戰。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十八騎燕將,保著張飛,殺出東門。」可見張飛之前的戰鬥著實驚嚇到了呂布,他盡量不去招惹張三爺。
此外,張飛還打過幾場硬仗,可以作為武力值的參考:
1)對夏侯淵:(第31回)「原來張飛去救龔都,龔都已被夏侯淵所殺;飛奮力殺退夏侯淵,迤邐趕去,卻被樂進引軍圍住。」夏侯淵單挑不多,但後來漢中之戰時,曹操如此倚重他,可知他很能打,在後呂布時代,沒有人能夠在單挑中斬殺他。定軍山一戰,黃忠須在法正的配合下用計才能幹掉夏侯淵,可知其勇。用此參照,可知張飛強於夏侯淵,也強於當時的黃忠(暫且不考慮黃忠的年紀,這點後面再說)
2)葭萌關對馬超:(第65回)「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玄德觀之,嘆曰:真虎將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兩將各回。 張飛回到陣中,略歇馬片時,不用頭盔,只裹包巾上馬,又出陣前搦馬超廝殺。超又出,兩個再戰。玄德恐張飛有失,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看張飛與馬超又斗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玄德教鳴金收軍。二將分開,各回本陣。是日天色已晚,玄德謂張飛曰:「馬超英勇,不可輕敵,且退上關。來日再戰。」張飛殺得性起,那裡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玄德曰:「今日天晚,不可戰矣。」飛曰:「多點火把,安排夜戰!」馬超亦換了馬,再出陣前,大叫曰:「張飛!敢夜戰么?張飛性起,問玄德換了坐下馬,搶出陣來,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關!」超曰:「我勝你不得,誓不回寨!」兩軍吶喊,點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兩將又向陣前鏖戰。到二十餘合,馬超撥回馬便走。張飛大叫曰:「走那裡去!」原來馬超見贏不得張飛,心生一計:詐敗佯輸,賺張飛趕來,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將來。張飛見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銅錘打來時,張飛一閃,從耳朵邊過去。張飛便勒回馬走時,馬超卻又趕來。張飛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超卻閃過。二將各自回陣。玄德自於陣前叫曰:「吾以仁義待人。不施譎詐。馬孟起,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勢趕你。」馬超聞言,親自斷後,諸軍漸退。」
這是一場著名的大戰,羅貫中也著了重墨。馬超17歲出道,不久前又在關中殺得曹操割須棄袍,許禇、張郃、夏侯淵、曹洪等人都敗於他手下,可知其武力強橫。此時兩人都過了巔峰期,而張飛比馬超年長10多歲,大概50歲左右,在古代已經算是老人了,卻仍能打成平手,可知張飛強於馬超。
最後,張三爺還打過幾場漂亮的仗,但對手要麼喝酒了,要麼處於逃跑中,要麼三爺使了計謀,拿來衡量武力值有點不硬氣,所以只作欣賞:
第41回:火燒新野那一段:「截住曹仁混殺。忽遇許褚,便與交鋒;許褚不敢戀戰,奪路走脫。張飛趕來。」
第50回:華容道之前那一段:「諸軍眾將見了張飛,盡皆膽寒。許褚騎無鞍馬來戰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兩邊軍馬混戰做一團。操先撥馬走脫,諸將各自脫身。張飛從後趕來。」
(三爺真是愛打架,總是「趕來」)
第72回:漢中之戰,「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
(許禇多次敗於張飛手下,打得不硬氣:馬沒鞍啦,著急走啦,喝多了啦,總能找到各種理由。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後面會比較出來的)
第70回:漢中瓦口隘之戰,「兩軍擺開,張飛出馬,單搦張郃。郃挺槍縱馬而出。戰到二十餘合,郃後軍忽然喊起:原來望見山背後有蜀兵旗幡,故此擾亂。張郃不敢戀戰,撥馬回走。……一將當先,攔住去路,睜圓環眼,聲如巨雷:乃張飛也。挺矛躍馬,直取張郃。兩將在火光中,戰到三五十合。」
(感覺張郃這個人比較鬼,武力值比較飄忽。當年在官渡,和張遼打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按理是第一流的武將了,但又曾被趙雲三十回合打敗,後來又被馬超二十回合打敗。遇上張飛,在急眼的情況下還能打三五十合。我總結這人打仗不賣力,只有自己要負全責的情況下才會去拚命,當不需要自己負責任的時候,也就意思意思就行了。)
3、馬超
馬超是絕對的BOSS,曹操對他的評價是:「馬超不減呂布之勇」。另外,他的價值在於曾跟多人硬碰硬,對於我們比較武力值很有幫助。
前面已經比較過馬超和張飛,張飛比馬超略勝一籌。這是前提。下面來看看和馬超交手過的武將們。
1)第59回,許禇裸衣斗馬超。這一段需要上全,裡面信息很多:「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門旗下回顧眾將曰:「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斗到三十餘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諸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龐德、馬岱見操將齊出,麾兩翼鐵騎,橫衝直撞,混殺將來。操兵大亂。許褚臂中兩箭。諸將慌退入寨。馬超直殺到壕邊,操兵折傷大半。操令堅閉休出。馬超回至渭口,謂韓遂曰:『吾見惡戰者莫如許褚,真虎痴也!』」
這場惡戰,可算是打成平手,但若要細分,「褚棄刀將槍挾住」、「操恐禇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等信息,可見許禇其實是略處於下風。而且曹操這邊是派人去救人,馬超這邊是衝上去「橫衝直撞」,可見馬超在單挑和群毆上都佔了優勢。(順便提一句,許禇一直是曹操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時兩軍對陣,曹操會先讓許禇帶人衝上去殺一氣,或者殺一堆人,或者砍個將,有棗沒棗打兩竿子,然後再擺陣開打,從來不怕許禇出事,可見曹操對許禇是很有信心的。這次居然「恐禇有失」,顯然是真擔心了。)最後,許禇「臂中兩箭」,掛了彩。毛宗崗嘴比較欠,在這裡點評道「誰教汝赤膊來!」綜合張飛與馬超的葭萌關之戰,可知張飛略強於馬超,也略強於許禇。考慮到許禇出道時曾與典韋惡戰(第12回:「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又出搦戰,典韋亦出。直戰到黃昏,各因馬乏暫止」),典韋的武力值也可以有一個比較合適的定位。
2)在同一回中,夏侯淵也亮了一次相,他是這麼亮相的:「心中氣忿 ,厲聲曰:『吾寧死於此地,誓滅馬賊!』遂引本部千餘人,大開寨門,直趕去。」夏侯淵看了馬超與許禇的大戰,肯定知道馬超是什麼水平,但是看到曹操一籌莫展,他的責任感令他不願退縮,忠心可嘉,但他說出,「寧死於此地」的話,也正說明他自知打不過馬超。後來夏侯淵沒和馬超打成,因為曹操也知道他是去送死,給攔下了。
3)這一段里,張郃這個逗逼又亮了一次相:「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這個就不多說了,我覺得張郃沒有拚命。張郃這一生,其實挺悲涼,出場之前就和張遼拼過一回,打得有聲有色,可見功夫過硬。無奈後台老板是個蠢貨,只好降了曹操。後半生他遇張飛輸,遇馬超輸,遇趙雲輸,真是八字不順。好不容易熬死了這些BOSS,成了碩果僅存的大牛,正準備出來橫掃蜀國後起的渣渣們,那氣勢,那氣場,連我種蜀粉都對他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孰料他只在街亭欺負了一下馬謖王平等人,就立刻中了諸葛亮的計,被亂箭射死在木門道。我想,他在臨死的時候,看著滿天的飛矢,一定委屈得要哭吧。
4、趙雲
子龍是吾之最愛,做事穩妥,人好,活兒也好。談起他來心裡暖暖的。來看一下子龍的戰績!
1)第7回,磐河戰文丑。文丑,只須想一想這個人的長相,就可以膽寒,而且「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武藝高強,兇猛凌厲,「瓚走入陣中,文丑飛馬徑入中軍,往來衝突。瓚手下健將四員,一齊迎戰;被文丑一槍,刺一將下馬,三將俱走。」連嚇帶打,這是何等的摧枯拉朽!然而就在這摧枯拉朽之中,突然冒出一個濃眉大眼的年輕人擋住了去路。「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這個濃眉大眼的趙雲能在敗勢中戰平文丑,可見其武藝在文丑之上。考慮到文丑曾箭射張遼,擊敗徐晃,說明少年趙雲的武力已經在徐晃之上。
2)第30回,趙雲有一段連戰的紀錄:「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戰平許禇);「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背後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聽得背後喊聲漸遠,玄德望深山僻路,單馬逃生。」(渣備扔下趙雲去扛許禇、于禁、李典三人,自己逃命,趙雲全身而退。這一戰至少說明趙雲比許禇強得多。)「玄德正慌,方欲自戰,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玄德大喜。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郃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趙雲剛和許禇、于禁、李典打完,就來打高覽張郃,還挑死高覽,打跑張郃,可知其強於張郃。)
在這裡插一段張郃和高覽的戰績:在第30回,官渡之戰,「操怒,使張遼出戰。張郃躍馬來迎。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將捉對兒廝殺。」這是一次認真的戰鬥。張郃和張遼相當,高覽就算不如許禇,也應該差不太多。趙雲在苦戰之後,仍能挑了高覽(應該算偷襲),打跑張郃,真是沒什麼可說的。
3)長坂坡一戰,趙雲的任務是護送白痴,一路所殺都是龍套,就不提了。下面說一下第71回,趙雲漢水救黃忠一戰:「雲挺槍驟馬直殺往前去。迎頭一將攔路,乃文聘部將慕容烈也,拍馬舞刀來迎趙雲;被雲手起一槍刺死。曹兵敗走。雲直殺入重圍,又一枝兵截住;為首乃魏將焦炳。雲喝問曰:「蜀兵何在?」炳曰:「已殺盡矣!」雲大怒,驟馬一槍,又刺死焦炳。殺散余兵,直至北山之下,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操於高處望見,驚問眾將曰:「此將何人也?」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操曰:「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急傳令曰:「所到之處,不許輕敵。」趙雲救了黃忠,殺透重圍,有軍士指曰:「東南上圍的,必是副將張著。」雲不回本寨,遂望東南殺來。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字旗號,曾在當陽長坂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雲又救了張著。」這段寫得太精彩,忍不住多引用了一點。這段的信息是:徐晃和張郃能打黃忠,卻不敢打趙雲。結論是:趙雲強於徐晃和張郃,也強於當時的黃忠(同樣先不考慮黃將軍的年齡問題,後面要用)。
5、關羽
關二爺比較糟心。《三國演義》里顯然是把他寫成武藝絕倫的人物,但我們分析他的所有戰績,其實難符。
關羽斬顏良的情形是這樣的:(25回)「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當時劉備在袁紹處,關羽是劉備的二弟,顏良在對陣時看到關羽,先問清楚,也是人之常情。無奈關二爺不按套路出牌,實在是有偷襲的嫌疑。
殺文丑時是這樣的:(26回)「 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關羽強於文丑,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否則文丑不可能心怯。
但斬顏良、誅文丑時,關羽「馬快」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如果馬不快,顏良就有反應時間,文丑也可能逃得性命。關二爺的事迹教育我們:碼字的時候有一個趁手的鍵盤是很重要的。
溫酒斬華雄,非常華麗,可惜華雄的水平到底有多高,也不太好量化。畢竟華雄之前殺的也都是籍籍之徒。
過五關斬六將,是關羽的著名橋段。但殺的那幾個將軍也看不出多厲害。
關羽只有這幾次戰鬥是比較能說明水平的:
30回合戰平紀靈,說明關羽比張飛弱,前面已經提到。
80回合帶傷戰平徐晃,說明關羽比徐晃強,前面也已經提過。
58歲時,100回合戰平壯年的龐德,說明關羽強於龐德。
接下來就要用到黃忠了。黃忠與關羽在長沙單挑時,已經60歲,關羽大概48歲左右。
第53回,兩人在長沙打了三場。
第一場:「言罷,兩馬交鋒。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打完之後,關羽「心中暗忖:『老將黃忠,名不虛傳:斗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可見關羽自思硬打是贏不了黃忠了。
第二場:「忠引數百騎殺過弔橋,再與雲長交馬。又斗五六十合,勝負不分,兩軍齊聲喝采。鼓聲正急時,雲長撥馬便走。黃忠趕來。雲長方欲用刀砍去,忽聽得腦後一聲響;急回頭看時,見黃忠被戰馬前失,掀在地下。」黃忠事後說:「此馬久不上陣,故有此失。」——那麼問題來了。關羽的馬是橙裝赤兔,黃忠是久不上陣的破馬,兩人居然連打兩個平手,關羽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第三場:「雲長兩日戰黃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擻威風,與忠交馬。戰不到三十餘合,忠詐敗,雲長趕來。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雲長急閃,卻不見箭;雲長又趕,忠又虛拽,雲長急閃,又無箭;只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將近弔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前面軍齊聲喊起。雲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今日只射盔纓,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也。雲長領兵而退。」
近戰不分勝負,就來遠程。黃忠這箭是預先警告過的,與丁奉射張遼的暗箭不同,應當作數的。48歲的騎著赤兔馬的關羽,打不過60歲騎普通戰馬的黃忠。考慮到之前提到的張飛、馬超和趙雲都比黃忠強,關羽自然也是弱於這三人的。這個結論可能有點殘酷,但從《三國演義》里,就是能得出這個結論。
6、太史慈
太史慈的單挑記錄不多,但他關係到兩個人的武力測評:張遼和孫策。
1)前面提到過,官渡之戰時,張遼與張郃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張遼同樣與太史慈有過一次交鋒:
第53回:「張遼縱馬當先,專搦孫權決戰。權綽槍欲自戰,陣門中一將挺槍驟馬早出,乃太史慈也。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兩人戰平。
2)孫策號稱小霸王,也曾與太史慈在神亭嶺有過一戰:
第15回:「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策趕來,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漢!」慈心中自付:「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這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策那裡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馬不知走的那裡去了。兩個棄了槍,揪住廝打,戰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頭上的兜鍪。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鍪遮架。」——看上去二人戰平,但最後孫策搶到了戟,處攻勢,太史慈只能遮架,處守勢。大家可以想一下當時的情景,如果持續打下去,太史慈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而且這時候孫策年幼,到死都只有26歲,可知孫策強於太史慈,強於張遼,同時因前面提到張郃和張遼在官渡曾戰平,所以太史慈強於張郃。
7、黃忠
黃忠是個比較特別的人物。黃忠其實屬於更早一代將軍,他出場的時候,年華已經逝去,但仍表現出極強的戰鬥力。按照他在長沙之戰時所表現出的強大戰力,可以猜測巔峰時期的黃忠應該可以與呂布並駕齊驅,就算忽略掉年齡,他仍能排在關羽之前。只可惜我們看不到他的巔峰狀態。所以,我不打算將他列入排名中。
黃忠在本文中的價值,主要是做了張飛、馬超、趙雲、夏侯淵、關羽等人的參照物。
8、 徐晃
之前我們說過徐晃不如關羽,徐晃在年輕時還曾與許禇有過一戰。
第14回:「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操即鳴金收軍,召謀士議曰:『楊奉、韓暹誠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將也。吾不忍以力並之,當以計招之。』」這時候大家都青春年少,打得酣暢淋漓,水平當在伯仲之間。
綜合起來,我們可以大致給武將們劃分一下實力層次:
呂布
張飛
馬超/趙雲
關羽
顏良/文丑
許禇/典韋/徐晃/孫策/高覽
太史慈/張遼/張郃
夏侯淵/龐德/夏侯惇等人
還有好多不錯的將軍,比如張任,甘寧,魏延等,武力都是非常高的,但是他們都沒有與名將打過比較有說服力的仗,所以不敢列出。諸葛亮治蜀時期,魏國大將王雙曾連挑蜀國四員上將,但當時蜀國的將才太缺乏了,連當年給黃忠當牙門將的陳式都成了大將軍,所以王雙的武力就沒法得到承認。魏延是蜀國五虎將之後的第一猛將,劉備入蜀之後,曾讓他獨力鎮守漢中,可見他是智勇兼備的人才,但他生前挑戰過的名將實在不多,真正實力沒有辦法界定。
另外,人的狀態也是不穩定的,年輕時的許禇能和徐晃打平手,但人家勤學苦練,保養身體,二十年後還能和馬超打幾百回合。相反徐晃就荒廢了武功,打獨臂關二哥也占不到便宜。
將軍不是僅靠武力就能打天下的。在戰場上永遠都有一種法則,那就是,武力從屬於戰術,戰術從屬於戰略。縱觀三國演義里的各場大戰,勝敗的決定性的因素都是統帥的智謀,而不是某個武將殺人水平。因為一個人的武力是有限的,呂布夠強,仍被曹操弔死在白門樓上;孫策人稱霸王再世,卻被許貢的家客暗殺;王雙英勇無敵,但是諸葛亮一個小埋伏就把他幹掉了;文鴦以一人之力抗二百魏將,最後還是要投降。以武力取得戰果最大的應當是關羽,他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直打到離許昌兩百里遠的地方,嚇得曹操要遷都。這應該算是三國中一個武將所獲取的最大成就了,可他仍然被吳魏聯合的大戰略奪去了性命。
但是,我才不管那些,我就是要看誰更能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