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春節

年三十午後,父親踱著步子去了樓上,那裡曬著臘月里腌制的年味,豬尾巴、豬肚、牛舌、板鴨、臘肉等等,兩個竹三杈掛得滿滿當當的。

進入臘月後,腌臘肉,灌香腸,曬各種年味,是父親乃至我們那家家戶戶年前必備事宜。我們那全年多雨潮濕,到得臘月後,天氣方乾爽起來。豬尾巴、豬心、牛舌、雞鴨魚肉等,用細鹽揉搓陰乾後,繫上紅繩,在臘月乾燥又不失溫潤的陽光下,逐漸風乾變成紅褐色,散發陣陣濃郁的釅香。

樓房不多的年代,家家戶戶還住著磚木結構的老房子,高高飛起的馬頭牆連綿起伏,青色的磚牆,墨色的瓦片,鋪成整齊的魚鱗狀。青磚牆面嵌入了大小不一的木釘子,上頭掛滿了各種年味。老房子的門是雕花的,門框上頭懸著一面小圓鏡,一小節倒懸的柏樹枝,牆頭高高掛起的年味,牆角坐著左右鄰人扎堆閑聊、打打牌、曬太陽,是我們那很尋常的民俗一景。

父親將取下來的豬尾巴、豬肚、牛舌、板鴨等洗刷乾淨後,與剛宰殺的雞鴨一道放入大鐵鍋中,灶膛里架好的木柴燒得正旺,火苗閃爍,印紅了灶間的後牆。煮這麼一大鍋年味,必須是老家的傳統土灶才可以做到,電磁爐或燃氣灶都不行,鍋小,火力也上不去。木柴是幾天前就劈好預備下的,木柴,大鍋,才是年夜飯的正確籌備方式。

父親一邊加水,一邊叨叨著:今年樣式少了許多,往年還會腌制豬耳朵、豬心、蹄筋之類,今年都沒了。言語中帶著些許遺憾。

蓋好鍋蓋後,父親又拿出了高壓鍋,將一早泡發好的墨魚乾去骨切絲,豬腳切塊,父親要做的正是墨魚煨豬腳,一道我們那必備宴席菜。這道菜的秘訣在於冷吃,豬腳中的膠原蛋白溶解在湯中,冷卻後結成晶瑩透亮的豬腳凍。豬腳凍中墨魚絲清晰可見,墨魚絲煨的軟爛又不失韌勁,香味全部被封在豬腳凍中。

在這道菜中,會吃的人都知道,豬腳凍為上品,其次是豬蹄筋,再就是墨魚絲。做這道菜必須使用高壓鍋才能煨透,記得我家第一口高壓鍋用了很多年,鍋蓋皮圈都換了好多回,壓力依然不減。那時候到過年了,灶台不夠用,父親就在空牆角處,搭幾塊磚頭,架好木柴,上頭放著高壓鍋煨煮。

拆出的墨魚骨晒乾後,是一味藥材,腳趾縫被泥水泡爛了,用墨魚骨塗塗,可以快速痊癒。墨魚骨還可以用來當粉筆用,塗鴉,玩踢翻子,翻石子遊戲,可以拿來畫線。

我母親在一旁泡發木耳、香菇、腐竹、銀耳等乾貨,傳統年夜飯,怎能少得了耳子炒肉,香菇炒肉,腐竹炒肉呢?豬肉是年前備下的,以前人家過年時才能吃上肉,豬是吃野菜米糠長大的,肉質鮮美的很。將餵了一年的豬宰了,叫做殺年豬,分年肉,每家每戶少得也要預備四五斤,多得預備十幾二十斤。正常配菜炒香菇、腐竹、木耳等;豬腳煨湯,精瘦肉,剁餡,包包面。

包面,就是小餛飩,取前後豬腿上的純瘦肉,細細剁成餡,加少許鹽拌勻。包麵皮子,是現打的,比餃子皮薄許多。母親年輕時包麵皮子打得好,鄰里皆知,打好的皮子,方方正正,厚薄均勻,跟用尺子量出來的一般。有宴席了,主人家還得特意提前跟母親打好招呼,宴席當天幫忙打包麵皮子。這也是我們那宴席的特色,一家辦酒席了,鄰里之間都要來幫忙,這家皆管筷,那家搬桌椅,有幫忙洗菜的,有幫忙傳菜的,熱熱鬧鬧的,八九桌宴席也就這麼弄下來了。

包面,之於宴席,正如臊子面在陝西人宴席中的地位,在機器不普及的年代,打制包麵皮子就是一項非常費時費力並且手藝須得嫻熟的精細活,打好的包麵皮子,用一根筷子撥餡,翻折兩次,一個包面就包好了。包好的包面,入鍋煮熟,灶台上碗依次排開,裡頭放著香蔥薑末,一小勺醬油,一小勺豬油,能吃辣的還放了一小勺辣椒粉。

煮好的包面連同湯水盛入碗中,熱湯澆灌之下,豬油散開油花浮在湯麵,一股濃郁的蔥香味飄散開,令人不覺食慾大增。包面很小,一碗包面細細數來,約莫有十幾二十個包面。包面通常是宴席開吃前端上來,先吃了包面,再開席,是我們那的傳統。然而無論是春節宴席,還是平日酒宴,能給客人端一碗熱氣騰騰的包面,體現的是主人家濃厚的待客情誼。

煮年夜飯的時候,通常也是黏紅紙的時候,我們那管「貼對聯」作「黏紅紙」。黏紅紙也有講究的,右為上聯,左為下聯,需要能辨識上下聯,一副對聯,配一個斗方,一個橫聯方是完整一套。對聯一般為七個字,橫聯多為四字吉祥語,不過,以前我們那也有人家用四條剪著花紋的紅紙代替橫聯,顯得更傳統年味更盛。

對聯年畫都是年前就備好的,有些買不到的對聯,還得自家裁了紅紙,用毛筆寫來。以前的人們多會寫毛筆字,很多老先生都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從我們這代起,毛筆字已經遠離我們學習生活的世界,即便這樣,小時候還是躍躍欲試,提筆歪歪扭扭寫一副「童言無忌」,雖不甚美觀,也是過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小時候黏紅紙,都是表哥表姐們幫忙,他們一邊唱著外頭時興的流行歌曲,一邊比劃著橫正。我們則是跑前跑後屁顛屁顛幫忙遞紅紙,幫忙看看有沒有貼正。長大後,表哥表姐們一個個有了自家的家,黏紅紙這件事就由我們接了過來。黏紅紙最怕風雨天,剛黏好的紅紙就被吹掉了,手指頭凍僵了根本張不開。母親此時,總要放一盆熱水,供我們泡手用。

此時,墨魚煨豬腳已經做好了,大鍋中的年味散發出濃郁的肉香。母親翻開鍋蓋,用筷子在雞鴨上戳幾個洞,以便於更好煮入味。父親夾起一個煮熟的豬尾巴,遞過來硬要我們嘗嘗,說可好吃了。

煮好的年味撈起來瀝干,放入大木桶中晾涼。煮肉的高湯,澄黃油亮,咸鮮,盛入盆中,用作煮麵炒菜的高湯。母親開始炒菜了,香菇炒肉、腐竹炒肉、木耳炒肉,三大年菜依次燒好。

水盆里遊動的魚,撈起紅燒,寓意年年有餘。

冬筍絲漂洗乾淨,攥干水,取高湯一勺,高湯煨冬筍絲,湯要煨乾,又一道必不可少的宴席菜。冬筍乾也是年前備下的,冬筍乾一向價格不菲,買好的筍乾需要拎去街上嚓成筍絲,嚓筍用長長的嚓筍刀,嚓好的筍絲,浸泡於清水中保鮮。

水豆腐切塊,熱油,入涼水滾開,放點薑末,香蔥,便是一鍋鮮美無比的水豆腐湯。早年間的豆腐,自家種的黃豆,手推石磨,不放肉燒,也是異常鮮美。水豆腐是姑媽送過來的,用一個大搪瓷碗裝著,上頭放著一小片紅紙,紅紙被水泅濕,豆腐表面留下一個小小圓圓的紅印記。

桌子上還有一桶圓子,我們管湯圓叫「軟圓」或「圓子」。年前是要磨豆腐和蒸圓子的,一口小石磨在鄰裡間傳來借去的用,提前泡好的黃豆,還有糯米,一人推小石磨,一人加水加東西,各自磨成漿。豆漿水煮沸點上石膏水便凝成了豆腐;糯米粉合成麵糰,揪成小圓子,上籠屜蒸熟,放涼了泡冬水裡,可以吃一個冬天。

磨豆腐和蒸圓子,都是費時費力的手工活,能堅持磨豆腐過年的人家已經不多了,我們家很多年不做了,姑媽則每年還在堅持著磨豆腐的傳統。

父親已經開始準備冷盤了,先前煮好的雞鴨年味都晾涼了,雞鴨白斬,調醬油辣椒粉碟。豬尾巴切段,豬舌、豬心、牛舌切片,豬肚切絲。菜必須是雙數,碗筷也必須成雙,寓意好事成雙,碗筷還得多放幾套,寓意人丁興旺。炭火盆子燒得旺旺的,放於餐桌下取暖。

酒水飲料也依次上桌排開,水酒、白酒都是臘月里釀造的,酒液裝在一米來高深腹闊口的搪瓷缸中,那還是早年間家中開酒坊時留下的。父親是專門拜師學過釀酒的,家中有一整套釀酒器具。釀酒先蒸糯米飯,我們那管釀酒也作蒸酒,由於是冬天進行,也叫「蒸冬酒」。取當年秋季新糯稻,有時候會摻點蕎麥蒸熟,摻入紅色的酒麴發酵。酒麴用糯米飯、辣蓼草等製作而成,有著濃郁的酒香味。

發酵初期的酒糟,摻點清水拌勻,便是一道清甜的飲品,老人孩子都愛喝。待酒液逐漸發酵多起來時,插入一種中空的特製過濾器,藉助壓力將酒液過濾滲出到過濾器中來。將酒液盛出來放到小酒罈中密封,可以保存很久。剩下的酒糟,需放在壓酒器中壓榨出來。酒液蒸餾後便成白酒,通常我們那的人還會配點中藥材浸泡,做成保健養生的藥酒。

至此,一桌傳統的年夜飯也就籌備好了。

此時,已經能聽到四處傳來的鞭炮聲,那是祭神完成後開席的信號。年夜菜上桌,先敬神仙老爺。長條凳,外形齊整的雞鴨或豬耳,桂圓、餅乾、各式水果碟子,高高的燭台會一直燃到天亮。一切就緒後,焚香,放鞭炮,敬了神仙老爺,年夜飯就可以開吃了。

與許多北方友人年三十晚上吃餃子不同的是,年夜飯在我們那有著非凡的意義,既是辭舊迎新,更是家族間的大團聚。各色菜肴擺的滿滿當當,這一天在外拼搏的家人,無論多遠,無論多麼繁忙,都必須趕回家中,在四下里爆竹聲中,一起吃頓年夜飯,觥籌交錯,互道祝福語,熱熱鬧鬧才是過年。有實在趕不及初一到家的,總覺得是缺少了點什麼,家人也是遺憾不已,年三十晚上這頓團圓飯,充滿了心照不宣的儀式感,它,才是過年的主角。

吃罷年夜飯,圍著炭火盆子有打牌的,聊天的,小孩子們開始放煙火,玩爆竹。洗漱,試穿新衣,散壓歲錢,枕著壓歲錢,聽著霹靂啪啦的煙火爆竹聲,睡到天亮才是真正的跨年。父親每年都要守歲的,我們都睡了,父親還在客廳守歲,吉時一到,放鞭炮封門,此時就不能在外出啦。

初一這天早晨,再放一掛鞭炮,寓意開門大吉。穿好新衣,先向父母拜年。早晨,要吃面,高湯煮好的麵條,每碗放幾塊雞鴨肉。吃面我們那初一早晨的傳統,即使不愛吃麵條,也要意思意思吃兩口,寓意著這一年順順噹噹的。

母親在灌熱水瓶,準備零食盤子,一會拜年的小孩就來了。拜年先從大家族開始,一家一家拜過去,再去相好的左鄰右舍家。拜年時,我們那叫「請拜年」,輩分小的向輩分大的請拜年,主動握手,嘴裡說著各種祝福的話語。有的地方拜年需要下跪磕頭,我表弟初二來我家請拜年時,需要先將我父母請上床頭端正做好,他們在下首磕頭拜年,後來磕頭拜年逐漸也被握手同化了。

拜完年後,各家都要留著喝開水,一人一碗開水,面前是盛著花生、薯角仔、凍米糖、瓜子、糖果、桔子等碟子。男孩還要得煙,拿回去給大人,或者自家趁人不注意偷偷抽兩口滿足下好奇心。那時候,很多孩子都希望新衣有大大的口袋,拜年時,零食將口袋塞得滿滿當當得,嘴裡還要吃個不停,更有拎著塑料袋,一路走,一路裝零食的。

拜年日期也是有講究的,初二當外甥,要請外婆和舅舅拜年,初三初四當侄女侄子,請阿姨姑媽拜年。拜年不可空手而去,需帶上各式禮包,最早時候很簡單,就是一家一袋糖棗或者麻片、冬瓜糖之類的物什,後來一袋變兩袋,會喝酒的還送一瓶酒。再後來,花樣更多了,變成各種牛奶,核桃粉,燕窩等電視廣告中經常能看到的東西了。

那時候拜年很熱鬧,一家子拎著大包小包花花綠綠的禮品走親訪友,非常地道的中國式過年。

這兩年,禮包開始不時興了,改直接塞錢了。小孩子不愛玩鞭炮煙花,一個個低頭玩手機。開車子的多了起來,酒桌上喝酒的少了。不回家過年的多了起來,國內國外度假旅遊的多了起來。來去匆匆,一天做客四五家,如打仗般快節奏推進爭搶時間。

以前過年,能過到年十五,現在過年最多三天,年味便也就過去了。今年我表姐表哥們四大家子,好不容易聚齊在外婆家,一頓飯後,我們去他們家,他們去我們家,各自吃完開著車子往家趕,在路上相遇,打開窗子,互相示意而過,繼續各自奔向下一家。團聚,不過就是短短一小時的吃飯時間。

春節之後各奔東西,父母親將家中大包小包的特產吃食,塞滿了離人的行囊。短暫的相聚之後,又將迎來空巢老人與空巢青年這種當前時代下獨特的生活方式。

春節,原本農耕文明下誕生的節日,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四季更迭,到年底了,辭舊迎新,迎春接福,是對過去一年辛苦勞作的慰藉,也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美好訴求。時代變遷,如今很多城市過年鞭炮也不讓放了,沒有鞭炮的春節還有年味么?年味淡了,是時代之傷還是歷史衍進的必然呢?未來春節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呢?


本文源自公眾號:有閑者說

推薦閱讀:

TAG:春節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紀錄片 | 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