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單反?微單?雜說攝影設備的選擇

有人說微單的出現顛覆了單反;有人說手機的拍攝功能會徹底顛覆攝影……

作為一名資深攝影從業者,最近得閑,就聊一聊我的看法。

首先,我現在常用的拍攝工具是手機,一部華為MATE8,倒不是因為華為手機的萊卡鏡頭, mate8還沒裝上,主要是手機好用,還有所謂的「專業拍攝」功能(雖然沒怎麼用過)。手裡的佳能單反很長時間沒動過了,一直沒敢打開包看,怕鏡頭長毛了(發霉的鏡頭可以直接扔掉了,完全沒救)。長時間沒有使用單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實在沒人找我拍攝。至於微單,曾經去專櫃試用過。但近距離的看取景框里的顯示屏實在是晃眼,感覺一會兒就暈了(估計這一點因人而異),也就作罷了。

做攝影這20多年,用過各種各樣的器材。記得第一部相機是海鷗的DF2。然後追求「高科技」換了美能達的D700(有程序曝光),再後來博朗尼卡、哈蘇、康泰時……實在是記不清了,很多很多。所以在器材方面還是可以說兩句的。

在專業領域對於器材的選擇是根據拍攝題材和照片使用目的而決定的。比如建築攝影(商業廣告應用)就需要移軸鏡頭或大型皮腔鏡頭。體育攝影需要能夠快速拍攝的相機,比如佳能的1D系列(注意不是1Ds系列)。拍攝野生動物需要400mm以上的望遠鏡頭。長期在野外拍攝的需要有防水防塵功能且抗造的頂級相機。拍攝商業廣告需要越高越好的有效像素(手機中所謂的千萬級像素一般都是演算法算出來的,不能說是有效像素),……在非專業領域,對於大多數喜歡用攝影的方式記錄美好的朋友們而言,用什麼器材就是看自己兜里的銀子和喜好即可,不必糾結於其他。當然,要排除那些對精密儀器有癮的愛好者們。

說說我自己。工作時,我秉承攝影是工作,工作要認真的態度,能帶多少帶多少,用車拉用馬駝反正不用自己背。生活中,我秉承攝影是愛好不是負擔的態度,能少則少,到後來全用手機+充電寶。

手機能拍出好照片嗎?能,但要天時地利人和。看到公交車站上的iphoto廣告,你覺得買台iphoto你也可以。不好意思,你想多了。最近網路熱議的陳導演iphoto拍記錄片的事情就是一個例子。下面說說手機用於拍攝的幾個問題。

2017攝於三亞,手機拍攝

首先是手機相機的像素問題。像素可以理解為是圖像感測器上記錄光線信息的點,2000萬像素就是說圖像感測器中記錄光線的點有2000萬個,這樣記錄光線的點越多,圖像就越細緻。但就像人和人是不一樣的,點和點也是不一樣的。手機的圖像感測器(CCD或COMS)的面積很小。所以同樣是2000萬像素,全畫幅(專業級數碼相機的基礎標誌,這裡的全畫幅指的是和135底片也就是早年間的膠捲同樣尺寸的圖像感測器)的2000萬像素和手機的2000萬像素是絕對不同的。具體怎麼不同,是演算法的不同還是硬體的不同,這裡就不深究了。只看看這個差別的結果,它對照片畫質中的,影像細節、明暗過渡、色彩過渡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當然這些影響只是在把圖像的尺寸放大到比較大及拍攝條件比較苛刻時時候才能顯現。

2016年,攝於蘇州,手機拍攝

其次,手機相機的鏡頭和單反相機或微單的鏡頭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一個小小的紐扣大的鏡頭和專業級的鏡頭的差距從顏值上就一目了然了,更不要說矯正變形的能力,色彩還原度,通光率等各項指標了。

所以,個人看法,手機相機更像是外賣送來的快餐。商家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在餐盒,包裝,衛生條件上下工夫;只適合做滷肉飯、雞扒飯、黑椒牛柳飯、等不受時間,溫度等條件影響的菜品;但凡吃煎炒烹炸複雜點的操作就不適合,更不要說依據自己的口味加點郫縣豆瓣了。方便快捷,滿足點對食慾的小小期待是可以的。請客吃飯,色香味俱佳,傳承飲食文化,舌尖上的什麼什麼就難企及了。

那麼為什麼你用手機拍攝出來的圖像會比使用單反相機拍攝出來的好看呢?(當然,這個問題不會困擾專業攝影師的)。相機是一個工具,照片是一個產品,在工具和產品之間需要加上攝影師的操作。好相機不等於好作品,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手機不同,手機的相機中加入了很多廠家附加的「演算法」,這些演算法是用來解決諸如反差、銳度、曝光、等,原本需要攝影師考慮的並在相機上進行操作控制的問題的。現在部分手機有大光圈虛化背景的功能,光圈是控制鏡頭通光量的組件,位置位於鏡頭的後部,由幾組葉片組成。可以想像,這個東西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安裝在手機上的。所以手機的大光圈虛化背景的效果是用所謂的「演算法」製造出來的。具體的方式我不甚了解,曾經被獵頭推薦應聘國內某著名手機廠家的影像方面的職位,結果人家連面試的機會都沒給,說我不符合他們的要求。還有所謂的柔光……或美顏……都是手機中的「演算法」,功能類似於PS中的功能,專業攝影師是通過PS來實現這些效果的。這樣的「演算法」還有很多,都預裝在手機相機的拍攝程序里,所以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手機拍攝出來的效果有時候確實比使用單反拍攝出來的好。但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這些「演算法」就顯得業餘了。這些演算法就像廚房用的輔助工具,可以把土豆絲切的粗細統一,高級點的可能還可以選擇寬度,但想玩出花樣,或依據不同的材料和目的把土豆搞成不同的形狀就不行了。而刀工純熟的廚師卻可以。所以,對於攝影,如果你就是廚房裡洗菜的雜工,手機也許能幫你拍攝出看著是那麼回事的照片;如果你已經歷經錘鍊榮升為主廚大人了,手機的拍攝功能就只能幫你簡單快捷的完成些不重要的事情了。

微單和單反的差別就不大了。相機的幾大構造系統里只是在取景系統的上的差別比較顯著而已。所產生的差別主要有以下幾個:1、因為微單取消了單反的反光鏡和五稜鏡,所以體積更小;2、微單使用顯示屏取景,所以耗電量比單反大;3、微單的機身較單薄,安裝長焦距鏡頭後相機整體的平衡性較差,這會影響到按快門時的機身穩定性;等。這些區別基本都是使用習慣上的,在同等品質的鏡頭和圖像處理器和圖像感測器的對比下,影像質量不會有差別。

所以,微單和單反的選擇完全看個人使用習慣。但個人認為,由於耗電量和液晶屏取景器長時間使用下對眼睛造成的疲勞等問題,微單還是不適合專業人士使用的。

絮絮叨叨這麼多,總結一下。我們買手機,是因為它是個實時通信的工具,能聯網能拍攝都是附加功能,相信沒有人把拍攝放在第一決定要素的。所以沒有意義去比較。掌握些簡單的攝影技巧,能用手機拍攝一些好看的照片,記錄一下身邊的點點滴滴應該是大部分人的需求。如果你熱愛攝影,中檔的微單或單反,都是不錯的選擇。提示一下,在銀子有限的情況下,好鏡頭+普通機身是畫質的保證。如果銀子充足,就來一台全畫幅的機身+頂級鏡頭組合,至於尼康好還是佳能好這樣的問題,就好像賓士和寶馬一樣,上手試試,看眼緣了。不推薦各相機品牌的頂級機身系列,不是因為貴,是太重,背著累。這些機身都是為專業人士頻繁使用設計的,主要特點是抗造,防水防塵,相信大多數愛好者不會有類似的使用環境。

最後再扯點閑篇。近年有個新詞,「器材黨」,說是很多喜歡攝影的,只追求器材,拍照的效果卻強差人意。這……有什麼問題嗎?武俠小說里哪個劍客不喜歡名器?只有獨孤求敗那樣的神一樣的人,才能「不滯於物,草木竹石,皆可為劍」。有另外的說法:如布勒松、卡帕那些神一樣的大師都用「萊卡」所以萊卡相機好,殊不知那個年代相機的品牌實在沒什麼可選擇的。所以,別在意器材,什麼都一樣,根據你兜里的銀子,有錢的買奧迪,沒錢的買奧拓,實在兜里空空如也的靠雙腳也能達到目的地。

推薦閱讀:

那些以仙女棒為道具的攝影作品
問題是:如何提高攝影水平?
[手機後期Snapseed27] 案例2--手機攝影日曆
【視頻教學】春節在家如何用手機拍好全家福?
一期一圖(4):高山流水無窮意,落落斷崖千萬尋

TAG:攝影入門 | 手機攝影 | 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