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紅軍為什麼不能力挽狂瀾挽救搖搖欲墜的聯盟?(《試析軍隊為何未能挽救蘇聯》,張鵬)

蘇聯最後一次閱兵——1991年閱兵綵排訓練

從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政權到1945年「衛國戰爭」的勝利,戰爭讓蘇聯軍隊逐漸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即使是在此後蘇聯所奉行的「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時期,儘管面臨國際道義的強大壓力,這支軍隊執行命令的服從性也是很難被質疑的—— —50年代出兵匈牙利、60年代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70年代突襲阿富汗均是例證。

1956年蘇聯出兵匈牙利鎮壓改革,圖為蘇軍坦克開進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街頭。

1968年蘇軍出兵鎮壓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圖為蘇軍士兵開進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但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後,隨著蘇聯國內長期以來的民族矛盾和經濟民生等一系列問題的凸顯,蘇聯國內的局勢開始出現動蕩,在此背景之下,軍隊的心態也因為一些事件的發生受到了影響。

阿富汗戰爭後的蘇軍,萎靡不振

蘇聯軍隊在國家解體過程中無所作為的原因,與蘇聯後期所推行的「軍事改革」有關,包括所謂的「軍隊國家化」與「大裁軍」,再加上蘇軍所特有的「軍隊民族化」和「軍隊商業化」問題,造成在蘇聯解體前的最後幾年裡,軍隊自身也存在諸多危機,這是軍隊未能阻止國家解體的主要原因。

蘇聯「晚年」的閱兵

(一) 「莫斯科紅場飛機事件」:軍隊心態變化的開端

1987年5月28日,19歲的西德青年魯斯特駕駛一架小型運動飛機,從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機場起飛後「偷闖」蘇聯領空並最終成功降落「莫斯科紅場」。

魯斯特駕駛的飛機路線圖。By Europe_laea_location_map.svg: Alexrk2derivative work: NNW (talk) - Europe_laea_location_map.svg,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5900169

降落在紅場的小運動機

「莫斯科紅場飛機事件」應該說是對蘇聯軍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一次事件,因為「紅場」不僅是蘇聯「紅色政權」的一個特殊象徵,更是國家權力中心的所在地,所以這一事件的發生讓蘇聯政府在世人面前丟盡顏面,最終導致國土防空軍總司令科爾杜諾夫和國防部長索科洛夫斯基元帥被免職;

魯斯特審判

此外還有包括國防部副部長盧舍夫大將在內的各級軍官300多人被撤職、處分、降級,甚至被投入監獄。

從軍方的角度來說,魯斯特的成功並非是因為軍隊不作為或是失職,事實上就在魯斯特進入蘇聯領空後第一時間即被發現,但由於受四年前發生的「大韓航空007號航班事件」影響,軍方只能逐級上報最高當局而不能採取任何行動。此外,還因為一個「意外」的巧合—— — 蘇聯最嚴密的莫斯科空防系統被「某位大人物」下令臨時關閉,這就讓魯斯特最終得以順利進入莫斯科。

大韓航空007號事件,蘇聯空軍擊落民用航空,致使機上269人全部遇難

得知大韓航空007號被蘇軍擊落後的韓國民眾

「紅場飛機事件」是戈爾巴喬夫針對軍方一次蓄謀已久的「清洗」因為其上台後所鼓吹和推行的「公開性和民主化」改革受到軍方高層的抵制,

戈爾巴喬夫

為此戈爾巴喬夫一直在找機會調整軍隊,事件中下令關閉莫斯科空防系統的「某個大人物」一直未被調查和處理就是這樣的證據。

「晚年」的蘇共中央代表大會

(二) 蘇軍「大撤軍」:軍隊支持的漸行漸遠

1989年11月9日, 「柏林牆」倒塌,隨著東歐的劇變,蘇聯開始面臨從東歐撤軍的問題。

1989年柏林牆倒塌,東德被西德吞併

由於當時東歐駐軍數量龐大,因此如何撤併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更何況軍隊還希望,用亞佐夫的話來說—— — 「即使是撤軍,也應該是有體面和尊嚴的撤軍,因為這關乎蘇聯軍人的形象和榮譽」,但事實上蘇聯高層並不打算滿足軍隊的這個願望。

蘇聯駐東德軍隊草草撤離

蘇聯駐東德軍隊草草撤離

以在匈牙利的駐軍為 例—— —1990年冬,蘇軍方代表團專程飛往布達佩斯準備與匈牙利就撤軍問題展開談判,但最後卻被告知—— — 「談判取消,莫斯科已照會匈牙利政府,戈爾巴喬夫同意在一年內撤軍」。

1990年,蘇軍駐匈牙利軍隊草草撤離

不和軍方商量就草率做出這樣的決定無疑讓軍方感到非常被動和惱火,因為按照國防部此前的預案,要完成駐匈牙利南部集團軍群的全部撤回工作,至少需要4到5年的時間,顯然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990年,蘇軍駐匈牙利軍隊草草撤離

其後的事實也如此,部隊回國後,很多軍人,包括大量的軍官和家屬也只能在帳篷內熬過蘇聯寒冷的冬季。

1990年,蘇軍駐匈牙利軍隊草草撤離

(三) 「第比利斯事件」:軍隊信任喪失的分水嶺

1989年4月4日,喬治亞工業中心第比利斯市因民族矛盾和地方政權腐敗問題引發大規模示威活動,

第比利斯事件中大規模的示威民眾

蘇軍出動坦克血腥鎮壓示威民眾

蘇聯政府隨即派遣軍隊進駐第比利斯實施戒嚴,

蘇軍出動坦克血腥鎮壓示威民眾

4月9日凌晨,蘇聯軍隊在武力驅散集會示威群眾時造成重大傷亡

蘇軍出動坦克血腥鎮壓示威民眾

鎮壓後的第比利斯廣場上

由此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譴責,面對公眾輿論「追究責任、嚴懲兇手」的強大壓力,蘇聯高層把責任推給了軍方—— — 在軍隊中擁有相當威望的駐南高加索地區軍區司令羅季奧諾夫將軍被解除職務。

「第比利斯事件」並非個例,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隨後的「巴庫事件」(1990)、 「波羅的海事件」 (1991)等事件中,

蘇聯解體前夕波羅的海三國爆發的大規模反蘇獨立示威

巴庫事件

正如原空降兵副司令列別德少將所說: 「局勢惡化—— — 戈爾巴喬夫猶豫不決—— — 克格勃、內務部行動無效或無所作為—— — 軍方出動—— — 軍事干預失敗或過於血腥—— — 將責任推給地方官和軍隊指揮官。

(四) 「8·19事件」:軍隊態度不可逆轉的最終體現

1991年8月19日凌晨,部分蘇聯中央高層為阻止即將簽訂的「新聯盟條約」,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並調動軍隊進入莫斯科實施緊急狀態;

「最後一搏」的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

8月21日,負責包圍葉利欽權力中心所在地「白宮」(即「俄羅斯議會大廈」)的軍隊拒絕執行命令,8月22日, 「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被逮捕,事件結束。

「8·19事件」作為挽救蘇聯的「最後一搏」,其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在整個事件中混亂不堪的計劃和行動以及缺乏在歷史關鍵時刻承擔責任的勇氣和智慧外,應該說軍隊態度前後逆轉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如果說「8·19事件」是「挽救蘇聯作為一個國家存在的最後一次努力」,那麼軍隊的態度,用曾親歷過蘇聯解體的原中國駐蘇聯大使館工作人員楊恕的解讀來說,就是—— — 「不開槍,是蘇聯軍隊的情緒和政治選擇」。也許,這就是蘇聯軍隊對國家解體「無動於衷」的一個原因。

文字內容作者:

張鵬(2014).試析軍隊為何未能挽救蘇聯.理論與當代.pp.26-29

編者:小保健(整理與圖片)

專欄:國際衝突:定性與定量


推薦閱讀:

《港口城市與入侵者》的譯者小記
睡前消息【18-02-17】動蕩不安
各國概況(1979年版) 不完整版,含全書1600餘頁中的第1-1224頁
智能時代(3):和平實現之後
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的決策動機

TAG:國際關係 | 蘇聯 | 國際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