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經濟學筆記-0
MINES Paris A3 課程,不定期更新。
參考材料:
[1] économie des matières premières, Pierre-No?l Giraud, Timothée Olivier
介紹:人類所需的自然資源
一 定義
人類社會所有的生產活動都由自然資源供給原料,結束於把垃圾扔回自然界。
- 自然資源 les ressources naturelles:
光照,空氣,水(包括各種形態), 土壤,動植物,地下的礦物和有機物,石油和天然氣構成的所有材料以及一切金屬和非金屬礦石。
- 自然資本 le capital naturel:
已被發現和有經濟價值的,在現有經濟和技術條件下開採能夠獲利的自然資源。所以,自然資本已經是從自然資源進一步的產品。
- 原材料 matière première:
自然資源開採出來後,能夠被運輸進入下一改造階段的第一種產品形式
例如,銅品位在0.5%到5-6%之間的礦石不是原材料,銅品位在25%到35%才能稱為原材料。同樣的,甘蔗和甜菜也會在產地製糖,糖是能夠被運輸的原材料。
- 初級產品 produit de base, primary commodity:
任何來源於農業,林業,漁業和礦業的,在自然形式下,或者經過了國際市場大宗交易所要求的公認的改造產品
- 大宗商品 commodité:
標準化產品,來源特徵都被抹去,任何來源的產品完全一致。供應商和客戶之間是純商業關係,供應商能輕易被取代。
- 特殊商品 spécialité:
有區分度和改進的產品。供應商和客戶之間有技術內容,關係更穩定。
大部分初級產品是大宗商品,如阿拉伯輕質原油,北海布倫特原油,西得克薩斯中間基原油。但不是所有的初級產品都是大宗商品,如只有少數企業能處理的複雜多金屬礦石等。
相反的,許多比傳統意義上的初級產品更精加工的商品正越來越多的成為大宗商品並至少部分取代國際貿易中的原產品。例如,磷酸和化學廢料(取代了磷礦石),鐵軌,某些管道,許多標準化電子原件等。某些服務也是大宗商品:重要航線上的海運,大量數字化數據的傳輸,電力等。
二 生產周期 le cycle productif: 從資源到終端需求
生產周期,從技術上說,是從自然資源到滿足人類需求和把未回收的垃圾扔回大自然的一系列行業的總和。這些行業的源頭,包括終端服務看起來最不物質化的行業,通常都是自然資源。然後是那些初級生產,提煉和在產地的初級加工活動,包括農業,畜牧業,林業(通常來說是種植林,但有時仍是原始森林的開發,尤其是在熱帶地區),固體礦石和沙石場的提取和碳氫化合物的提煉。這些活動生產了原材料。其中一小部分直接用來滿足終端需求,通常是簡單條件下就能夠在市場上銷售的農作物產品。
其它的原材料就進入了包含多重步驟的加工過程。
- 食品工業原材料:用來滿足食用需求。在工業化國家,此類原材料的生產與食品消費仍在不斷增長中。
- 礦物原材料:之後的提煉和提純步驟發生在化學和冶金工業,經過化學加工(通常要消耗大量能源),成為標準化產品,包括精鍊化學產品和材料。這些產品是許多行業的原料,包括製造業,建築業,農業和畜牧業(肥料,農藥)。
- 能源原材料:經過加工,它們會從初級能源(石油,煤,天然氣,鈾,生物質,運動中的水,風,光照)轉變為終級能源(燃料,碳氫燃料,電力)
從原料到需求的工業技術種類表現了不同的生產周期,讓我們能夠按經驗將原材料分類。
- 農業產品:
- 熱帶飲料(茶,咖啡,可可):食品用途
- 水果和蔬菜:食品用途
- 糖,穀物,油料作物:食品用途,畜牧業原料,少量化學工業用途
- 棉花和其它天然植物纖維:工業用途(尤其是紡織業)
- 畜牧業產品:
- 肉,奶製品:食品用途
- 皮革,毛料:工業用途
- 林業產品:
- 木材:工業用途(木漿,傢具),建築,能源
- 橡膠:工業用途(天然橡膠面臨來自石油化工工業的合成橡膠的競爭)
- 漁業,狩獵,採摘產品:食品用途,畜牧業用途
- 礦物和沙石場產品
- 建築材料
- 礦石產品:絕大多數經過化工和冶金工業,或者進入能源轉化系統(煤,鈾)
- 碳氫化合物:液態和氣態的性質要求不同的提煉和運輸方法
在用工業技術門類描述生產過程的基礎上,我們還能從經濟角度疊加一種視野,將其分為具有不同特徵的經濟部門。
- 上游:初級部門(secteur primaire)。生產過程的特徵是逐步減少自然來源的不同特點,最終到達有限數量的標準化產品,稱為大宗商品(commodité)。商品間只有簡單的價格競爭。
- 下游:二級和三級部門(secteur secondaire et tertiaire)。相反的,下游部門以區分度不斷增長的產品為特徵,競爭的形式更加複雜。
- 垃圾回收和棄置:是完整生產周期的一環。垃圾可能被丟棄到大自然中,進入生態循環系統,可能造成危害;或者被回收再利用。
三 初級部門的特點和挑戰
原材料經濟學主要對初級部門和原材料市場的運行進行經濟學分析。初級部門具有以下特點:
- 初級部門開採自然資源,而它的數量(如礦床儲量),生產力(如水循環)或者這兩者(農業土壤)從理論上來說都是有限的。許多自然資源甚至是脆弱的,過度開採或者過量垃圾傾倒都可能損害或者毀壞它們。
- 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品質差異巨大,豐瘠不均,分布不均。
- 初級部門在其它所有部門的上游,沒有它,下游部門不能運行。
- 大部分初級部門的產品都是大宗商品和標準化商品,它們是世界範圍內競爭的標的物,且這種競爭只取決於價格。
上述特點給初級部門的活動和產品在經濟和政治上都帶來一定挑戰:
- 到目前為止人口和生產的指數增長,加上資源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導致周期性地會出現關於保護自然資源的緊迫性和必要方法的爭論。
- 自然資源的分布不均導致了原材料需要被長途運輸,自古以來它們就是長途貿易的一部分。
- 另外,即使在生產地區內部也有和自然資源品質相關的成本區別,例如沙特的石油開採大約是20美元每桶,而巴西附近深海開採成本高於70-80美元每桶)。這些生產成本差異被被經濟學家稱為差額地租(rente différentielle)。巨大的差異常常會造成生產者和國家之間的矛盾衝突。從國家的角度,它對其領土上的自然資源都擁有主權,這些地租應該通過它返還給全體國民;從生產者角度,農民,礦場主或石油公司,要求得到這些地租作為他們勞動的成果和開發自然資源所承擔風險的回報。在石油業和礦業中,有時也在食品業中,當國家沒有截取地租帶來的利潤時,這些利潤能夠把這些行業帶到很遠的地方。這對於公司的戰略以及行業的組織和競爭形式有重大影響。因為大宗商品的特點,這些公司不能通過產品品質來區分自己。
- 原材料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生產,但同時原材料的生產又處於所有生產過程的上游,這給國家提出了原材料供應安全的問題,可能造成政治經濟的不獨立。因此國家常常會通過保護本國生產的方式來面對這個問題。
- 在農作物的例子中,這個問題的尖銳程度被現代國家農民的特殊地位加重。無論是被壓榨還是被保護,是人口的大多數還是少數,他們都不會完全由市場力量來操縱。
- 因此,初級部門是存在強國家干預的地方之一,為了收回地租,或者以自力更生必要性的名義來保護本國生產,或是為了實行資源外交和保證外部供應安全。
- 最後,大部分原材料都是大宗商品,處於生產過程的上游(導致至少短期內需求不對價格敏感)通常會引發價格的大幅波動。但在某些情形下,這也有利於價格的壟斷。考慮到原材料國際貿易導致的強相互關聯,原材料的價格變化經常會演化成經濟衝突。價格高企時,進口商指責這些不正當的利潤是一場真正的對窮人的敲詐。
本系列原材料經濟學筆記關注這些重大挑戰。
章節1:歷史和地理。從長遠的歷史角度看待目前的消費水平和大宗商品的國際交易結構
章節2:自然資源的稀缺性,概念化和經濟後果。我們不會對自然資源最優開採的新古典主義理論(Rotillon 2010 已對此做了詳細的介紹)關注過多的細節。相反的,我們從中得到主要結論來討論它們對於大宗商品長期價格形成和變化的影響。
章節3: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的形成,尤其是價格不穩定性和競爭情形下價格周期性的原因。
章節4:大宗商品的衍生品市場,投機對於價格不穩定性影響的爭論。這些市場是否不僅允許而且鼓勵了投機。
章節5:價格不穩定性的危害以及過去和目前試圖控制它的嘗試。
章節6:目前關於自然資源和原材料的一些政治經濟上的爭議性問題。我們提出了涉及到的可持續性發展挑戰的優先次序,分析了它們在經濟發展和消除貧困中扮演的角色。
推薦閱讀:
※董明珠:建議個稅起征點提高至5000,已連提七年!
※郭士英:做投資就像過馬路
※小星在2017年投資理財的核心攻略
TAG: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