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寧靜技術(Calm Technology)談界面的發展趨勢
智能手機今天對於我們每天必不可少,但是我們越發發現不是智能手機為我們服務,而是我們成為了手機的奴隸。絕大部分技術實際上妨礙了人們的生活,而不是帶來便利。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In an era where we are surrounded by always-on devices, blinking, beeping, vibrating, and jostling for our attention. As we rely more and more on our technology for ordinary daily life, designers, product managers, and entrepreneurs will do well to pay close attention on how our designs are affecting the mood and well being of our customers, and to learn how to design experiences that calm and soothe, instead of agitating and upsetting.」
「在這個時代,我們被各種各樣一直在線的設備所包圍。這些設備閃爍著,呼叫著,振動著,爭搶著我們的注意力。隨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依賴各種技術,設計師、產品經理和企業家只有密切關注產品對客戶的情緒和幸福感的影響,學會設計讓人感到平靜、寬慰的體驗,而不是讓人不安、難過的體驗。——Christian Crumlish
「In an ever-more complex world of gadgets, sensors, alerts, notifications, vibrations, data and digital interfaces society risks becoming overwhelmed with a myriad of options worthy, or not, of our attention. Designers and technologists need to consider how each decision they make about their product or service affects not only the immediate user but their ecosystem as a whole.
各種裝置、感測器、提醒、通知、振動、數據和電子交互界面讓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我們的社會很有可能因為面對各種各樣值得或不值得我們注意的選擇而無所適從。設計師和技術人員對產品或服務所作出的每一個決策不僅要考慮對直接用戶的影響,而且還要考慮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影響。——Jeff Gothelf
來自施樂帕克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Mark Weiser 和John Seely Brown早在上個世紀便提出了Calm Technology(寧靜技術)的概念:「技術應無縫地融入我們的生活,而不是讓我們時時感到技術的戰慄與恐懼;我們不會消失在電腦空間中,而是電腦將消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在平靜互動(calm interaction)中,人們不會一直遭受信息「轟炸」,而會因為互動而感到「安心」。出色的交互設計讓人們可以用最少的精力實現目標。
寧靜技術(Calm technology)這一理念認為:影響最深遠的技術應該是隱匿不見的,它們如纖維般融入日常生活,絲絲入扣,直至不可分辨。舉例來說,一雙舒適的鞋子、一支好用的鋼筆,乃至星期天早晨給訂報的家庭送《紐約時報》這樣的活動,它們在技術含量上絲毫不遜於個人計算機。為什麼前者常常令人平靜,而後者卻常常令人暴怒呢?我們認為其中的差異就在於它們佔用注意力的方式不同。
寧靜技術的實現有賴於普適計算的普及,普適計算又稱普存計算、普及計算(英文中叫做pervasive computing或者Ubiquitous computing)這一概念強調和環境融為一體的計算,而計算機本身則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在普適計算的模式下,人們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進行信息的獲取與處理。
舉個例子,雖然我們還沒有意識到,我們已經生活在聯網設備時代,比如,我們很少閱讀關於洗衣機的文章,也不太會去參加洗衣機技術大會。但是,這樣的設備就在我們身邊。為它們提供動力的是第一種普適技術:電。電已經融入我們的環境,所以我們只能看到它對其他技術的影響。如果計算機和其他設備能像電一樣隱於無形,不需要任何維護,那麼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韋澤和布朗所設想的技術會讓我們回歸生活而不是脫離生活,會給我們帶來歡樂而不是焦慮,會培養人際關係,會讓我們更有人性。在他們所預見的世界裡,我們把技術當作工具,而不是被技術奴役;我們用技術進行創造,而不是消費;技術不再是我們前進路上的障礙,而是我們與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間的紐帶;技術讓我們回歸自我,並重新與他人聯繫在一起。
同理,對於手機、電腦等智能產品的界面而言,未來硬生生的UI界面越來越少,反而界面會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這一趨勢已經在語音識別技術蓬勃發展的現在得到體現:Siri、Bixby和微軟Cortana等語音識別交互已經取代了部分傳統UI界面。另外,可穿戴技術,雲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也使得界面可以更加自然的融入我們生活當中。
對於當下的用戶界面(UI)來說,當下最為普及的是圖形界面(GUI),但事實上,用戶界面不僅僅指的是圖形界面,界面(UI)是用戶與機器交互的總和。
舉例來說,我們逐漸拋棄使用桌面設備,電腦筆記本,轉而使用視覺界面更小的智能手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僅僅在於智能手機性能的快速提升,而是在於智能手機內置了各種感測器:攝像頭、加速感測器、GPS、壓力感測器、指紋識別等,雖然手機的圖形界面(GUI)變小了,但是手機的整體用戶界面(UI)因為這些感測器和手機應用的良好結合而更為便捷,我們在很多場景下可以不用必須和UI界面交互就能完成任務操作。
Jawbone Up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案例,UP 的設計旨在無縫地融入人們的生活。Jawbone Up可以跟蹤用戶的日常活動、睡眠情況和飲食習慣等數據的腕帶設備。Jawbone Up沒有圖形界面,它只有一個按鈕和一個彩色的狀態指示燈。用戶也無需太多操作就可以實現和它的順暢交互。
寧靜技術(Calm technology)對未來界面的描述:普適計算更加智能,界面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當中去。我們需要做的可能僅僅是一個手勢,一句語音回復。沒有必要像現在這樣每天花大把時間面對著幾寸小的手機屏幕。
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系博士在讀
公眾號:CunDesign 知乎專欄:Cun_Design
工業設計/智能產品原型/荷蘭留學 原創文章發布
推薦閱讀:
※服務設計:它不僅是在設計一款產品,更多的是一種服務體驗
※工業產品設計的目的就是讓產品保持簡單
※我對北京工業設計公司現狀的看法
※體驗做得好,工業旅遊才見效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工業設計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