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話題討論:三十而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文/趙日磊

話題:三十而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我是一名有著7年行政人事工作經驗的HR,目前在三線城市某製造業擔任HRM,現在正處於33歲的風口轉型期。我個人比較喜歡從事明確有序的工作,性格溫厚樸實,想進一步在HR這條路上提升自己,但人事6大模塊,只涉及過招聘、培訓、員工關係,至於績效和薪酬做得很少,現公司也沒有較多機會涉及。人力資源發展方向有專家型、深入業務型和綜合性全盤管理等幾類,該如何突破發展呢?(話題來自:三茅網)

開篇語:

又是職業生涯設計的話題,看到案例的主人「33歲」,讓我不免有很多共鳴。

我是1975年生人,在我「33歲」的時候,是2007年,就在那一年,我進入了管理諮詢行業,作為一個諮詢界的菜鳥,開始蹣跚起步,跌跌撞撞地前行,不知道有多少次都想放棄,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差一點被前輩老師們放棄。

結局還好,我在諮詢業活了下來,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離開。

1.從兩張工作規劃圖說起

關於案例的主人對於職業發展方向的困惑,我想從下面的兩張圖開始說起。

第一張圖是2017年,在管理諮詢做了10年之後的畫了一張圖,就是下面這張:

怎麼樣?這圖畫得還不錯吧?挺高大上的吧?有使命,有願景,有結構化的目標,志向還算有點遠大吧?思路也還算有點清晰吧?

這是2017年,我43歲的時候所畫的一張圖。這不是今天的重點,這張圖之前也和大家分享過,不再多說。

我想說的是下面這張圖,是2007年,在我33歲的時候,所制定的一份年度工作計劃。

我是2007年1月份入職管理諮詢公司的,剛好趕上公司要求員工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我就按照公司要求的模板寫了一份。

10年彈指一揮間。回首10年管理諮詢生涯,感慨良多。10年間,工作用的電腦換了4、5個,工作文件搬家了無數次,但這張剛入行的工作計劃始終沒有丟掉,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也許,冥冥中,自己有一個心結,把這份計劃當成了對職業生涯回憶的載體。實際上也的確是這樣,每每工作勞累、心情煩躁的時候,都會翻出它來看上幾眼,和自己目前的狀態作作對比。每當這樣做到的時候,心情很快就能平靜下來。

關於這份工作計劃重點說兩點:

一是項目知識與模塊:我重點列了崗位分析、績效管理和薪酬設計。

相信,凡是了解中國管理諮詢發展歷史的人們都知道,組織、績效、薪酬是早期管理諮詢業務的重點。另外,凡是從人力資源轉型諮詢的人士都知道,這些從人力資源從業者跨行到管理諮詢的門檻,都希望能夠快速突破這一關。所以,我也把它們列入重點突破的方向。

實際上,這也是案例的主人所關心的,「至於績效和薪酬做得很少,現公司也沒有較多機會涉及」。

二是個人能力與知識:我重點列了「學習老師好榜樣」、溝通能力、項目掌控能力。

作為一個新人,向前輩和老師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回想起來,很慶幸,我幾乎和上海、北京、山東三地的80%以上的合伙人、項目經理都合作過,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非常非常多,這為我的成長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另外在溝通和項目管控上,我也在前輩的基礎上發出了屬於自己風格的「教練式共同工作模式」,這讓我更加喜歡管理諮詢這種生活方式。

現在看來,它就像是一面鏡子,每當看到它的時候,它都會告訴我:無論你走多遠,你都要記得你當初的樣子。無論現在的狀態是成功還是失敗,你都要明白,和曾經的你相比,你已經走了很遠。

看到這裡,案例的主人是不是也注意到了,實際上當時的我也是對「績效、薪酬」涉及很少,也把這兩塊內容列入了主攻方向,不斷地學習、精進。

2.跨越兩張圖,我所遭遇的痛苦與糾結

說完這兩張圖,想問一個問題,我的這兩張圖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嗎?是因為有了2007年的工作規劃圖,所以才有了2017年的工作規劃圖嗎?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好像他們之間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我寫完2007年的工作計劃,當年的3月初,就跟著老師上諮詢項目了。客戶是在浙江的一家企業,項目的內容是組織設計、績效薪酬設計與流程優化。這些內容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都是只可遠觀,不敢近說的,之前所涉及的只是一些概念和皮毛,完全不能理解其內涵,更不敢談什麼觀點和思路。

出發之前,我還沒見過要帶我上項目的老師,只是通過**有些對話,他跟我說:「日磊,做好戰鬥準備,我們的項目馬上就要開始了,你最近在公司多看看公司的項目操作手冊,多學學績效薪酬的知識。」我回答他:「好的,很期待,我一定會認真準備的。」

結果等上了項目,才發現我的準備是多麼的不足,實際的現場和想像的完全是兩回事,關鍵是作為諮詢菜鳥也真的是不知道該如何準備。

等項目開始之後,帶我的老師說:「日磊,你看,我跟你說做好準備,你還說好的,很期待,你就是這樣做準備的?」

原來老師所謂的準備,就是到了企業方,就能上台講課,講授組織原理,就能參會發言,提出讓企業眼前一亮的觀點,就是能快速寫出符合企業實際的績效薪酬方案。

很快,我就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和糾結中,痛苦的是聽不懂老師的話,痛苦的是不敢在會上發言,糾結的是走還留,糾結的是對待我這樣的菜鳥不能夠寬容一點,給一點學習的時間?

其實,老師也糾結,他糾結的是為什麼日磊總是不難開口說話,為什麼日磊總是寫不出他要的東西,為什麼日磊總是整日里蒙蒙地找不著北?

記得當時老師說:「做管理諮詢,要是不能當項目經理,就白乾了。」想想當時自己的情況,項目經理想不敢想,怎麼可能?我這樣的人能當項目經理嗎?當個助理顧問,打打字,做做記錄,整理整理資料都還不夠格。

還好,老師沒有放棄我,我自己也沒有當逃兵。就這樣,一步一個跟頭地跟著老師做,在埋頭寫了兩年多的崗位說明書之後,有一天,老師說:「日磊,最近表現不錯,敢說話了,說的還挺在點,感覺像是打開了一扇窗。」

「開了一扇窗?是真的嗎?」在老師鼓勵自己的時候,自己也並不是很自信,總怕剛開了一點縫的「這扇窗」很快又關上了。

再後來,又跟了很多的老師,得到的鼓勵和表揚也開始多起來了,直到有一個老師說:「日磊,不錯,寫東西挺快的,對客戶需求的把握也很准。」這時,我才發現,「哦,好像管理諮詢也挺有意思的嘛,不能再想三想四了,就干管理諮詢了。」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發現和前輩老師們的配合更加默契了,也不再擔心別人挑自己的毛病了,其實,這時也不再有人挑我毛病了,更多的時候是說:「日磊,咱們學術探討啊,你看這個問題這樣做是不是會更好一點?」

當老師這樣說的時候,我得到的機會更多了,甚至開始有些名氣了,同事們開始說:「日磊做的諮詢項目質量好,日磊的技術好,下一個項目跟你做啊,跟你學學薪酬和績效。」

再後來,在前輩老師們的推薦下,我成了公司的合伙人,開始做項目總監,開始培養新人,開始在全公司分享「績效薪酬實操」,分享「項目管控技術」,分享「教練式諮詢模式」。

後來的後來,做管理諮詢10年的時候,就有了第一張圖,就是那張看起來有點花哨的圖,那張圖凝結了我對管理諮詢的認知和嚮往。

這時候,我開始把管理諮詢當成生活方式,給自己定下使命、願景和結構化目標,指導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

3.我的感悟——職場進階從悟透「白紙理論」開始

說了這麼多,我的感悟是什麼?是什麼東西支撐著我從一個諮詢菜鳥一路堅持,不斷地「打開天窗」,不斷地升級自己對專業的理解,不斷深化對諮詢價值的追求?

要我總結,還是要回歸到我剛進入職場的時候所接觸到的一個理念,就是白紙理論

我認為,職業生涯設計也好,職業生涯規劃也好,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個人的成長,沒有紮實的個人成長做底蘊,再好的規劃,再好的建議,也難以實現。

作為對本文的總結,也作為對案例的主人一點建議,我談談我的觀點:「職場進階從悟透『白紙理論』開始」。

職業生涯的早期,我所供職的公司總經理一句話點醒了。

那天去總經理的辦公室給他送會議紀要,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完成一份會議紀要。總經理給我的文件做了一番點評之後說:「小趙,可別小看了這樣一張白紙,我們白領所有的貢獻都體現在這一張紙上。你的水平高不高,肚子里有沒有東西,知識豐富不豐富,對問題的看法準不準確,都能通過你做文件的這張白紙體現出來。」

「這張紙在你寫上東西之前,是一張白紙,但在寫上東西之後,它就被賦予了生命,就實現了價值增值,你的水平和能力全都一覽無餘地體現在裡面。」

「白領的人生就是一張張被賦予生命白紙的累加,積累的白紙越多,說明你做的工作越多,白紙上的內容寫的越好,說明你的水平越高,這張白紙就是見證並幫助你走向成功的最好佐證。」

仔細品位總經理的話,不覺連聲叫好。總經理謙虛地告訴我,這不是他個人的觀點,是管理學大師的經驗總結。

最後,還沒忘了告誡我:「小夥子,好好練吧,未來的路還長著呢,你的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一切都值得期待。但是,你記住了,要善待每一張白紙,寫好它們,讓它們幫你成功。」

走出總經理的辦公室,我依然沉浸剛才的談話中。我認真回顧了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什麼都不懂,甚至連一些基本的辦公軟體都用不好。當領導要求做一份文件的時候,只能調出以前文件的底版,進行一般性的修改補充,而且每次都要經過反覆修改,多次列印,浪費大量紙張、油墨和時間才能完成任務。

那個時候的自己不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嗎?上面什麼東西都沒有,隨便哪個人都可以在上面寫東西,隨便寫什麼都行。所以那時很忙,誰喊就跟誰去,誰讓幹活就跟誰干,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儘管許多的時候很不情願。所以那時有人戲稱我的腿長,跑腿跑的勤。

可是不做有什麼辦法,一張沒有寫字的白紙還不是誰願意用誰就拿去用?想怎麼用就怎麼用?如果寫過字,而且還有領導簽字,看你還敢隨便用?恐怕不是不得以,誰也不敢輕言調用的!

這就是白紙理論的魅力。

白領在忙碌的工作當中,除了應付大量的事務和人際關係之外,都是通過白紙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通過白紙書寫的文件使自己的成果被使用和認可。

在繼續使用的過程當中,不斷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反饋,在持續的反饋當中,不斷改進缺點,發揚優點,不斷製造出更多更好的文件,給更重要的領導申閱和參考,最終獲得能力的提高,價值的提升。

書寫白紙的過程同時也是改善自己,提高自我,超越自我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是在領導的指導幫助下,一個詞語一個句子地學習,一點一滴地積累經驗,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在批評中反省,在激勵中進步,慢慢走向成功的未來!

白紙書寫的好的人無疑會獲得更多的機會,會繼續書寫更重要的文件,繼續取得更加重要的職位,獲得更大工作許可權和更多的工作回報,獲得更多的人生體驗和成功的體驗;寫的不好的人,下次領導考慮機會的時候,可能就會慎重一些,機會就會少一些,最後就無機會可寫。

我們的人生離不開白紙,但我們也不願意做那種誰都可以使用的白紙,我們只希望自己成為書寫重要內容的白紙,我們期望自己書寫的白紙給重要人物閱讀,給更多的讀者閱讀,影響更多的人,獲得更多的讚賞,取得更大的成功。

那麼,到底如何才能寫好每一張白紙呢?我有以下體會,和大家分享。

(1)始終保持積極心態

所謂積極心態是指積極主動對待每一項工作任務,當接到工作任務時,首先想到的是這是一個成長機會,先愉快地接下任務,然後再想解決辦法。

每一個職場人士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接到無數的工作任務,這些任務有的是能力範圍內的,有的是超越能力的,有的是好辦的,有的是不好辦,有的是大的,有的是小。

不管是什麼任務,首先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告訴自己:「嗯,這是領導給的機會,不管怎麼樣,自己要把它做好,不能辜負領導的信任。」

其實,工作就是一種態度,秉持積極心態做事的人,總能想盡辦法把事情做成,獲得領導同事的認可和賞識,給自己貼上積極樂觀的標籤,而凡事退縮,總是想著推脫的人,會逐漸失去領導的信任,遠離組織的要求,最終被邊緣化,被淘汰出組織。

(2)牢牢抓抓本職工作,獲取成功的立足點

凡是職場人士,都想著晉陞、漲薪,有更大權力,管更多的人,做更重要的事,為組織貢獻更大的價值。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凡事都會遵循一個量變到質變的規律,沒有量的積累,想要發生質的變化,往往得不償失。

什麼叫成功?關於成功的定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富可敵國就是成功,有的人認為權傾天下就是成功,還有的人認為成名成家就是成功。

我的觀點是把本職工作做好,做紮實,做出出色的成績就是成功。職場人士的成長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去的,而要想做到走上去,就必須塌下心來做好本職的每一項任務。

當我們做好了本職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我們的機會就自然到來,就會被領導關注,被同事欣賞,進而獲得超越能力本身的更重要的工作任務,就會擁有更高的職位,更大的權力,同時也是更大的責任。

如此發展,我們的職場每一步都是值得回味的,都是為未來的突破所做的準備。

(3)多讀書,讀好書,開闊視野

要想寫得好,必須得先讀得好,高質量的輸出取決於高質量的輸入。因此,要想寫好每一張白紙,必須不斷加強讀書學習,圍繞自己的興趣點和本職工作要求不斷選好書,讀好書。

追求進步的職場人士不可一日不讀書,千萬別被各種生活壓力淹沒了閱讀的樂趣,不是時間不夠,不是年齡問題,不是性別的差異,是自己想不想學習的問題。凡事想學習、想讀書的人,總是可以找出時間,總是能從書發現養分,進而不斷補充到自己的知識結構里去。

其實,真正的讀書從參加工作的時候才剛剛開始,一切都是起始,而不是結束。每天讀書,深入讀,沉下心,發現書中的價值,並結合本職工作,把它們轉化出來,形成自己的認知和實踐。長此以往,你會發現,你的白紙越寫越好。

也有讀者問我什麼叫讀好書?老師,您都讀哪過哪些好書?借這次分享的機會,我也稍微說一下我讀過的好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追求卓越》、《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影響力》、《活著》、《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等等。

我有一個觀點:書讀五篇,其義自見。好書值得多讀幾篇,每讀一篇都會有新的收穫,隨著閱歷增加,每讀一篇篇遍都會精進一層。

另外,除了一些專業的書,好的小說,心理學、哲學、宗教類的書也是非常值得閱讀的,我最近在讀南懷瑾的《金剛經說什麼》,深深體會一部金剛經一座廟的博大精深。

(4)從貢獻的角度看待白紙

當領到工作任務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任務的要求是什麼,目標是什麼?當完成這個任務時,什麼的目標可以達成,什麼樣的價值可以實現?

當從價值貢獻的角度而不是任務本身看問題的時候,對待白紙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就不會當成麻煩,當成頭疼的事,而是充滿好奇地探索、尋找,用盡心力,全力以赴地想盡各種辦法把工作完成好,把白紙寫好。

當這樣做的時候,就會更多關注領導的想法,關注組織的要求,就會把自己的目標和組織的目標結合起來,因此就可以把自己的效能發揮到最大的程度。

(5)多總結,多**,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

每寫完一張白紙,完成一項工作任務,都會有一些亮點,也會有一些不足。做完工作後,花一些時間,把這些東西找出來,自己回味一下,亮點是什麼,不足是哪些,亮點是如何產生,不足又是如何潛藏進來的。

這樣做的時候,就是在和自己對話,就是給自己的成長提供一個緩衝的空間,發現亮點,鼓勵自己,把這些做法確認下來,形成模式,為以後的成長提供素材。同時,對存在的不足,也能及時認識,並分析原因,提醒自己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

長此以往,在寫好每一張白紙的同時,也就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和思考邏輯,對問題的看法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主張,能力的提升也就產生了飛躍,可以在一個新的層次上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繼續獲得成長。

結束語: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履歷上每翻過一頁都書寫著輝煌,所以我們要善待我們面前的每一張白紙,所以我們要慎重下筆,爭取寫得更加流暢,更加優美,寫得更加無可挑剔,更加有分量,為我們人生的每一步都賺取一個加分。

當我們寫好了每一張白紙,我們就能跨越曾經的自己,到達一個更新的層次,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若干年回眸的時候,我們才會說:天下沒有白費的功夫,我真的可以做到我想的那樣。

我認為這就是職業設計的內涵,做好自己,走好每一步,就能不斷突破自己,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


推薦閱讀:

今天找工作還要看你的星座和血型的套路,原來古代早有了!
做自己,不做職場「老好人」
什麼是同事打死都不會跟你說的「職場套路」?[思考]
曲文談斗數:「對另一半尊重體貼的員工一定是的好員工",這話成立嗎?
你害怕成功嗎?

TAG:職場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