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章《道德經》(18)

廢出

大 道 廢 , 有 仁 義 ﹔

智 慧 出 , 有 大 偽 ﹔

六 親 不 和 , 有 孝 慈 ﹔

國 家 昏 亂 , 有 忠 臣 。

何為道

因果為何

這一章其實很簡單,主要闡述老子對於返璞歸真的認識。但是我們這麼解釋,豈不是很流於表面,所以這一章細思一下其實是對於因果的考慮。

佛教中有言:「凡人畏果,菩薩畏因」(我好像很愛引用佛教的話),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凡人大多著眼於事情的結果,等到事情發生之後,才去想辦法,後悔之前的所作所為,就像流傳很廣的一則故事,說有這樣一個人,他廢寢忘食的學習,只為了心中的那個目標。在短短的一個星期之內,學完了別人一個學期的課程。當你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請不要感動,因為他是每個中國大學生的期末常態。

大學生們在期末的考試周,無數次的後悔自己為什麼上課時候沒有認真聽講,沒有按時上課,導致現在如此的痛苦。而高明的人,在看到他們沉迷於吃雞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些事情。這便是對於因果的認識不同。

所處的位階不同,看到的東西自然不同。當人們看到仁義遍行大地之時,老子便思考到了仁義為何遍行大地?是因為大道之不存。

當人們譴責偽裝與欺騙的時候,老子便思考大偽何來?大偽便是智慧的體現,無智者必不偽,只有智慧絕倫的人才稱得上大偽。而這裡的大偽,也不全是貶義,更多的是在講人們因智慧的相互比拼,而生出奇巧淫技,更生嗔恨嫉妒之心。

當所有人都在稱讚父慈子孝之時,老子應該是哀嘆的。在他的心裡,父慈子孝是天道倫理,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自然的事,而這時卻被大家稱讚,可見孝道不行久矣。

最可怕的便是忠臣出,國家如果清平無事,自然不需要忠臣。只有在大亂出現之時,才有忠臣出現。忠臣之名,是用累累白骨,茫茫血海鑄就而成。

就好像是以前我說過的,想看一個地方什麼建設的最不好,就去看他的標語。

比如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消滅貧困人口等。(攤手)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六爻尋夢

weixin.qq.com/r/8Srz63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