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錄|蘇州 · 漆器髹飾工藝
「當設計遇見民藝,一切景語皆情語。
所有打動人心的設計,其實都來自人對自然的感觸。」
Design Inspired by Craft Nurtured by Design
百工錄|第一則
蘇州 · 漆器髹飾工藝
明 《髹飾錄》
《髹飾錄》款彩條載:「有色漆者,有油色者。漆色宜干填,油色宜粉襯。用金銀為絢者,倩盼之美愈成焉。又有各色純用者,又有金銀純雜者。陰刻文圖,如打本之印板,而陷眾色,故名。然色純填者,不可謂之彩。
「滴漆入土,千年不壞。」
大漆的運用在中國歷史可以追溯至七千多年前,
古語常言「滴漆入土,千年不壞」。
並廣泛運用至各個生活場景,
如生活器具、房屋建築、棺槨車駕等。
就以目前出土文物而論,
蘇州漆器,已有四千多年歷史。
蘇州在良渚文化時期就有漆繪陶杯,
春秋時期蘇州的髹(xiū)漆工藝業就已成熟。
明清之時,蘇州漆藝發展至巔峰,
成為皇室專供。
「吳下髹工巧莫比。」
從乾隆皇帝稱讚蘇州漆器的詩中,
就可窺見一斑。
款彩漆藝
大漆工藝發展至今,已衍生出上百門類,
如款彩、剔漆、雕漆、
犀皮漆、百寶鑲漆、脫胎漆等。
蘇州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 林怡老師
常做的正是「款彩」工藝。
「款」意為凹,「彩」既是在凹處填彩。
「款彩」常作為屏風掛屏,門匾對聯,
運用在建築與空間之中。
一件款彩從木坯到成品需要多重工序,
每道工序都力求精益求精
又因著大漆的特性,
製作「款彩」是需要有一定耐心與毅力的。
款彩工藝步驟
款彩從原材料的選擇上就十分考究,
明代《髹飾錄》贊道:
「良工利其器,利器如四時,美材如五行,
四時行,五行全而百物生。」
林老師工作室所選取的木材,
都是從舊木市場收回來的老杉木。
這些杉木為老建築房梁所用,
經過時間的沉澱,油性密度小,
植物纖維不易變形所以相對穩定。
又因木質相對輕巧,
髹漆後十分適宜做款彩內胎。
選好的杉木切割好後
通過榫卯結構做成木坯。
先在木坯上刮生漆,
隨後貼上麻布,撒生麻絲壓實,
再刷漆,包邊做防水層。
防水層做好後,
選取蘇州御窯金磚的瓦灰
混合特製乳液做成
款彩膩子刷在防水層上,
按需加厚再自然風乾。
款彩膩子是用來辨別款彩品質的重要指標,
所以款彩膩子的性能十分重要。
早期款彩膩子是用豬血調和漆和瓦灰,
由於豬血化學性能粘性不足,
這樣的灰底在後期製作和保存存在很多問題。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
蘇州漆器雕刻廠與蘇州造漆廠
共同研製了適合現代工藝的粘合劑。
這種粘合劑混合出來的膩子,
不僅粘性好,還能使灰底不會開裂,
這很大程度使得款彩工藝得到發展與拓新。
風乾好的灰層需要經過水磨,
使表明平整,便於封薄漆,
封好漆的板材繼續打磨刮平,
隨後混合一半生漆一半松節油,
用推光漆擦拭表面,
待到干後再反覆擦拭四五遍。
經過推光漆處理好的漆板是啞光的,
要想讓它黑沉如鏡,
還需在表明揩清漆五至六遍,
才能達到理想的平滑度。
這樣前後反覆二十多道工序稱為「髹漆」,
起碼需要一個月才可完成,
而髹漆又是漆藝中
最基礎最關鍵的步驟。
髹漆好後的漆胚需要放置在蔭房陰乾,
待到陰乾後就可以準備刻漆。
刻漆前需將事先設計好的圖稿
漿糊在陰乾好的漆板上,完成貼樣。
先用月牙刀沿著紙樣的線條刻輪廓線,
再用平口刀沿著輪廓將漆皮剷除,
並按要求留出灰底。
師傅們在漆板上的走線
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細微處可以如髮絲般纖細。
圖案刻好後,
細細將剷平後的灰底打磨平整,
然後在需要撒砂的凹處上生漆。
生漆干到一定程度後,
用貝類研磨成螺鈿細砂撒在表面。
螺鈿砂固定後,
用刀修除多餘部分,
繼續上廣漆在螺鈿砂表面。
上完廣漆的砂面,
需要陰乾至表面結漆膜。
最適合大漆結漆膜的時間為黃梅天,
潮濕與悶熱,能促使大漆乾的更快,
所以天氣、溫度與濕度決定了
漆的乾濕速度與工時。
漆膜在砂面凝結至略微粘手,
即可開始貼金。
先將金箔取出,
小心貼於砂面之上。
然後用羊毛刷,刷除多餘金箔,
最後用絲綿輕輕撫過表面,
掃除多餘金屑,在繼續靜置陰乾。
金箔干透後就可以在金面或灰面施彩。
繪於「款彩」上的色彩
大多選用礦物顏料或植物顏料。
礦物顏料色彩斑斕鮮艷,
如石青、石綠等;
而植物顏料多清雅淡麗,
如花青、藤黃等。
礦物顏料的礦石粉需要混合骨膠調成顏料
才可有附著力繪製在漆板之上。
這個過程中顏料需要保持恆溫並不停攪動,
不然顏料就會結塊而無法使用。
根據所繪內容,在金面或灰面直接施彩,
繪於金面的色彩要求輕薄有度,
這樣色彩之下才會透出金光。
而繪於灰面的色彩,
也不能過厚,
須一筆完成,暈染有度,
否則色彩干後會開裂變形。
施色完畢後的漆板陰乾後即可上油。
上油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畫面,
並提亮色彩。
用純棉白布擦上蘇子油,
來回擦拭漆板表面即可。
至這步,整個款彩才算完成。
結語
雖然文字三言兩語既能概括款彩的工藝,
實際款彩的每一步工序都複雜而極致。
嚴謹而又認真是對細節的考究,
反覆的髹飾與上彩是對藝術品質的要求。
正是有著這樣的精神,
才能使得這份古老的技藝
得到不斷創新,突破極限從而得以延續傳承。
▼
「人人盡說江南好,能不憶江南?」
江南地區自古以來富庶安逸,
士子雅客雲集於此,
造就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
大批的能工巧匠孕育而出。
而如今,這些巧奪天工的手藝,
正在逐漸消亡。。。
http://weixin.qq.com/r/sjj-58HEM5xMrYWE922g (二維碼自動識別)
? 注意!!!Craft+平台所有作品均為原創設計,版權歸屬Craft+平台與合作設計師,嚴禁以任何形式的模仿和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堅持對抄襲者問責到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