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必讀2:別讓壓歲錢,毀了孩子的「錢」途!
上周我寫了一篇關於寒假作業的文章,
很多朋友表示非常實用並且爭相收藏,
甚至已經有朋友在超級育兒師向我們反饋,
說已經試用了,效果果然很好,
孩子很開心,做作業也開始變得輕鬆起來。
收到這樣的反饋,我也是倍感欣慰,
「即使能幫助到一個家庭一個孩子也值得」,
是支持我和十分浩學持續前行的根本信念。
很多次和朋友聊起童年的春節,
都無不感慨那個時候的「年」帶給小夥伴們的快樂,
話說那前兒明明錢也不多,遊戲也非常單調,
可是就是能整天傻樂窮開心,
一大家子人圍著一台小小的電視看春晚,
跟著小夥伴們漫山遍野的瘋跑,
爬上人家的墳頭拾撿沒爆乾淨的鞭炮,
都能給我們帶來一輩子也忘記不了的幸福感。
當然,最幸福的時刻,
還是「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的那一瞬間,
其實紅包本身的意義已經超過了裡面所裝的錢,
收到紅包就行,管它裡面有多少錢,
反正是發不了大財,
1塊2塊居多,10塊20都絕對算是大鈔。
我至今難忘的,
就是有一年春節得到了120塊的壓歲錢,
是的,你沒有聽錯,120塊!
開玩笑,我簡直覺得自己是世界首富了好嗎?
小心翼翼的把錢折起來,
裝進左邊胸口的上衣口袋裡,
放在離心臟最近的地方,
默默籌劃著回去買個別墅啥的,
結果……在長途客車上,被偷了!
你能想像得到當時我內心的崩潰嗎?
我想,億萬富豪破產,
也不過如從吧?
別誤會,
我要講的重點其實不是我的錢被偷了我有多傷心,
我要講的重點,是你可能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
120塊的「巨款」,我的父母為什麼會允許我自己保管?
說實話,這是我至今為止最感謝我爸媽的一件事,
很多年我都沒有想通,
為什麼平時對我的零花錢控制的異常嚴格的父母,
會允許我自行保管那麼大一筆壓歲錢?
而且,在我的錢被偷了以後,
他們並沒有因此指責當時沮喪的我,
反而是安慰我說:
「沒關係,現在我們就記住,一定要小心保管自己的東西。」
實際上,回想起來,
幾乎每年的壓歲錢,都是由我自己保管的,
當時的我絕對意識不到,
我的父母這樣做,對我的「錢」途,
會帶來怎樣深遠的影響。
是的,我意識不到,
很多父母,也意識不到。
大概中國父母最著名的謊言,
就是「壓歲錢我先替你保管著。」
很多網友都曾經為此吐槽:
「從來沒見過回頭錢兒!」
為什麼這樣做?
父母們有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
「怕他亂花。」
這當然是正確的,
無論在物質匱乏還是物質豐富的時代,
「亂花錢」都是錯誤以及危險的。
但是,認為不給錢花就能起到教育孩子不亂花錢的作用,
卻也是十分愚蠢的。
近幾年很令中國人感到自豪的,
就是很多老外都感嘆「中國遊客真有錢。」
的確,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
我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逐步提高,
部分有機會也有能力走出國門的中國人,
充分的向老外們展示了我們強大的購買力。
然而,在老外看不到的另一面,
是中國人苦逼的賺錢過程,
是的,我們賺的,都是「辛苦錢」。
為什麼我們賺錢如此辛苦?
因為我們不懂理財,我們財商太低。
恕我直言,改革開放走到今天,
中國人已經歷經了三代,
而這三代人的「財商」,
卻並沒有隨著改革開放而發生根本上的改變。
從第一代人的摳摳嗖嗖,
到第二代人的花錢買面兒,
再到第三代人的肆意撒錢買買買,
多數國人的財商,
都還停留在最底層的「本能」階段。
為什麼我們財商會如此之低下?
因為我們從未接受過系統的財商訓練。
至於外面有些標榜著所謂財商的理財課程嘛......
我只能對他們說——「呵呵」,
他們背後的目的是什麼,你比我懂。
今天,我想從壓歲錢這件事情作為切入點,
結合我所擅長的心理學,
來跟你聊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財商。
所謂「財商」,其實就是我們與金錢財富的關係,
「財商高」,就是「與金錢財富的關係好。」
那麼,怎樣才算是「與金錢財富的關係好」呢?
喜歡「嚼碎了給你」的老彭,
幫你總結了以下五大核心信念:
1
金錢不是糞土
說實話,中國人自古以來跟錢的關係就不太好。
我們是羞於談錢的,
所謂「談錢傷感情」,
似乎錢是骯髒的東西,
任何事情只要與錢沾邊,
都變得不再單純可愛。
「視金錢如糞土」,
向來是對一個人極高的評價,
反過來,如果要表達對一個人的鄙視,
你可以斜著眼睛擠出一句:
「錢串子!」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
付出不求回報,
是一種高尚的品質,
不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並不是不求回報的付出,才算是付出。
實際上,一味付出不求回報,
能量是不平衡的,
往往最終得到的都是委屈與抱怨,
關係也無法存續。
當我們用「付出不求回報」來要求別人的時候,
這無疑成為了一種道德綁架。
有很多做生意的朋友跟我抱怨:
「最難做的,就是熟人的生意,
不但賺不到錢,最後連朋友都沒得做。」
為什麼賺不到錢?
因為「你連朋友的錢都要賺?」
為什麼最後連朋友都沒得做?
因為「你連朋友的事情都不好好做?」
原本事情可以很簡單:
該你賺的錢,你就要賺,
該你提供的質量,你就要提供,
尊重彼此的權利,朋友才有的做。
仔細想想,
相比其他,其實有時候錢是最單純可愛的,
別人的正當付出(不正當交易除外),
你的回報方式除了錢,其他都醜陋不堪。
有一次,一個心理學的同學跟我聊到一件事:
一個女人慕名來找他做心理諮詢,
預約的時候在電話里問道:
「你可以幫我免費諮詢一下嗎?」
這位同學這樣回答:
「那你給我什麼呢?陪我睡一晚嗎?」
結果被那個女人大罵一頓摔了電話。
他說:「我只想讓她明白,錢才是最單純的。」
我們要讓孩子們明白,
正當的付出,就應當收到正當的回報,
收取了正當的回報,就應當給予正當的付出。
壓歲錢也好,零用錢也罷,
請盡量讓孩子用自己的勞動或是付出去賺取,
這樣得到的錢,光榮。
2
金錢不是「最貴的」
有一年,陳游標突發奇想,
把自己的「慈善事業」做到了美國,
他在大街上給美國的流浪漢撒錢,
但有一個條件:
必須穿上中國紅色時代的軍裝,
才可以領到錢。
當時的美國媒體這樣寫道:
「這個來自中國的土豪,似乎並不明白,
即使是生存在最底層的流浪漢,也有尊嚴。」
我很喜歡姜文在《讓子彈飛》裡面的一句台詞:
「老子就要站著!也把錢掙了!」
為什麼很多人,有錢以後卻更加被人瞧不起?
因為他們為了賺錢,沒了尊嚴。
我很不喜歡一句話,
就是「客戶是上帝。」
嗯,在舊社會不叫上帝,叫「衣食父母」,
有的相聲演員在台上對著觀眾叫「爸爸」,
說實話,我接受不了,
恨不得懟他一句:「我沒你這樣的兒子!」
客戶就是客戶,
不應該對他們橫眉冷對,
當然也無需對他們頂禮膜拜。
正如前文所書:
我為你提供正當的服務,
你給我給予正當的回報,
我們是平等互利的雙贏關係。
不要以為自己花了錢就可以對人家頤指氣使,
也不要因為別人花了錢就對人家五體投地。
要讓孩子們明白,
永遠不要用錢去買別人的尊嚴,
因為再多的錢你也買不起;
永遠不要用尊嚴去換別人的錢,
因為再多的錢那也不值得!
過年發壓歲錢的時候,
再也不要讓孩子磕頭作揖來領錢,
要告訴孩子,永遠不要為錢下跪!
孩子可以給家裡的尊者作揖以示尊敬,
但請記得:
作揖的時候,別給錢,
給錢的時候,別作揖。
3
金錢不是無限的
中國父母最糟糕的財商「教育」,
就是經常告訴孩子這兩句話:
「我賺錢還不都是為了你?」
「你的錢還不都是我給的?」
之所以說這很糟糕,
是因為它會導致孩子界限不清,
孩子會以為:
「爸媽的錢就是我的,我的錢就是爸媽的。」
當今社會為什麼那麼多啃老族?
都源自界限不清。
不去儘力付出,
因為「爸媽會給我錢」,
肆意透支揮霍,
因為「爸媽會幫我還錢」。
在我看來,
最沒出息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家很有錢」。
很多富二代,都把自己活成了一個「造糞機」,
似乎他存在的價值,就是幫老爸花錢,
姑娘們,信我,
嫁給這樣的男人,你很難收穫幸福。
小雨點曾經問過我:
「爸爸,我們是不是很有錢?」
我回答:「不對,不是』我們』,是』我』。」
讓孩子明白,
爸媽的錢屬於爸媽,自己的錢才屬於自己。
不要再代替保管或是沒收孩子的壓歲錢,
請允許他們自行管理,
你要做的不是管好他們的錢,
你要做的是管好自己的錢。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揮霍,
可是當錢花完的時候,
「經濟危機」的體驗,將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
小雨點4歲開始,
我就讓她自己管理壓歲錢,
小傢伙沒有錢的概念,
花錢的時候各種爽快,於是很快便揮霍一空。
然後,想買東西的時候,
只好又開始向我要錢,
我問她:「你的錢呢?」
她回答:「花完了。」
於是我拒絕道:
「花爸爸的錢,不自由,花自己的錢,才自由。」
「爸爸有權利拒絕你的要求,因為那是爸爸的錢。」
你尊重了孩子的界限,
才有資格要求孩子尊重你的界限。
由於被拒絕的感受刻骨銘心,
因此到了小雨點5歲的時候,
得到了一筆新的壓歲錢之後,
她變得非常「摳門兒」。
買任何東西一定要先比較價格,
很多次都因為「太貴」而選擇了放棄購買,
她很自然的學會了「理性的花錢」,
而我從未講過任何道理。
請記得,要讓孩子明白,
錢不是無限的,再多的錢,也經不起揮霍,
最理想的辦法,一定不是跟孩子「哭窮」,
最理想的辦法,是讓孩子體驗什麼叫「窮」。
4
存錢不是終點
如果你只做了前面三條,
很難保證你的孩子不會變得「吝嗇」。
這似乎很難平衡,
一方面要讓孩子節約,
另一方面又要讓孩子捨得。
要做到這一點,
就要讓孩子明白,
錢不是終點,而是資源;
存錢不是為了守住錢,而是為了更好的花錢。
所謂「更好的花錢」,
就是要把錢花在更為值得的地方。
小雨點5歲的壓歲錢一年都沒有花完,
我便給她辦了一張銀行卡,
將剩餘的錢的都存在了裡面,
在我把卡交到她手裡的時候,
她感到非常開心和驕傲,
我告訴她,恭喜她獲得人生中的第一筆存款。
然後,我和她一起商量,
決定把她6歲的壓歲錢先存一部分起來,
剩下的部分用以全年的開支,
制定預算並嚴格執行,
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動用卡里的錢。
注意,這個習慣對孩子很重要,
強制存款,才能讓孩子積累起第一筆可支配的基金。
但更為重要的,
不是一味的存錢最終變成一個「守財奴」,
而是要讓孩子懂得,
這筆基金,是自己可以利用的資源。
了解交易的本質,是看到交易的價值。
有一次在泰國,
通行的朋友向我抱怨接送我們的司機一張死臉。
我聽完笑笑,
下車的時候,那個司機突然變得熱情起來,
小雨點問我:「為什麼那個司機態度變好了?」
我告訴她:「因為爸爸給了他100泰銖的小費。」
她又問我:「為什麼要給他小費?」
我告訴她:「100泰銖,換來他一天的好心情,
也換來我們一車人一天的好心情,很值得。」
於是,小雨點學會了給自己的好朋友買禮物,
因為她明白,用自己的錢換來大家的好心情,很值得。
5
增值比節約更重要
前文提到,節約然後存錢,
不是為了守住錢,
而是為了將錢用在更為值得的地方,
因為錢不是終點,而是資源。
因此,一定要讓孩子有「錢會增值」的概念,
如果你只是懂得節約而收入並沒有增加,
那麼,你增長的只是「存款」,不是「財富」,
你的生活品質,並不會有所改變。
當孩子有了存款以後,
要讓孩子學會利用這筆存款。
我與小雨點商定,
每存夠5000塊錢,就把錢投資給爸爸的公司,
爸爸每年會給她分紅,
同樣,分紅夠5000,就再次投資給爸爸的公司,
這樣,投資款會隨著分紅變得越來越多,
分紅也會隨著投資款變得越來越多。
當錢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
就要開始做風險管理,
最簡單的風險管理方式,
就是「把雞蛋放到不同的籃子里」。
逐漸開始分散投資,
比如保險,比如基金,比如黃金。
我期待在小雨點18歲的生日那天,
可以親手將這些年她所賺取的所有錢,
交到她的手裡,
希望從那天開始,她已經具備獨立理財的能力,
我會很「殘忍」的告訴她:
「從今天開始,你真正長大了,包括大學的學費,
也要由你自己承擔了。」
而她會很自豪的告訴我:「沒問題,爸爸!」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吧,
這篇文章有點長,
但願你有耐心看完,
其實,需要改變與金錢的關係的,
不只是孩子,
還有我們自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