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沒有水雷屋之二】中流砥柱
作「超級驅逐艦競賽」浪潮回應的「部族」級驅逐艦雖然火力強大,基本滿足了皇家海軍對於保護己方主力艦隊免受雷擊的需求。但是「部族」級造價高昂,魚雷裝備太少,海軍內部對此頗有微詞。這使得海軍部和造艦局在規劃1936年造艦計劃時,重新考慮一級有效控制造價、強化魚雷武裝的「通用型」艦隊驅逐艦。
J、K&N級艦隊驅逐艦(標槍級)
在皇家海軍造艦局內部經過多次討論後,確立了相對較小排水量、輕裝甲防護、高航速、高生存能力的設計新理念,在技術驗證和反覆調研後,一級可謂攻守平衡的驅逐艦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該級驅逐艦有不輸於「部族」級的火力和匹敵標準型驅逐艦的雷擊能力,全新設計理念的艦體使得該級生存能力大為改善,投影面積大大縮小。這批是1936年、37年的J級驅逐艦(J-Class destroyer,某些資料又稱「標槍」級,javelin class destroyer)和K級驅逐艦(K-Classdestroyer)成為了皇家海軍理想的「標準型驅逐艦」上位替換,鑒於該級平衡的性能,在戰爭爆發前1939年又以N級的名義批准建造一批,使得以J級規格建造的這批艦隊驅逐艦總數量達到了24艘。
J級驅逐艦設計本身是為了可以承擔「保護主力艦隊免受敵方雷擊部隊攻擊」和「衝破敵方阻攔對敵方主力艦艇實施雷擊」兩項作戰任務。之前設計了「部族」級的設計師A·P·科爾先生為這次設計要求採用了更為激進方案,即採用單煙囪為艦體魚雷發射管布置騰出空間,同時穩定重心修改尾部主炮布置。在這裡,雙鍋爐引來了極大爭議,不少造艦局內部保守人士和工程師委員會成員對其安全性能表示了擔憂——他們害怕雙鍋爐使得艦船動力艙中彈後艦船大概率癱瘓,不過科爾先生得到了海軍參謀部助理的支持,海軍參謀部助理在討論中認為如果加裝緊急輔助動力系統(比如大功率柴油發電機),還是可以容忍雙鍋爐在戰場上帶來的危險性,況且這樣布局可以減少機械重量、空間、成本、人員。額外的空間能加裝更多用於作戰的設備。
而在造艦工藝上,科爾的設計遭受了船廠商們的發難——為強化艦體生存能力,科爾要求新驅逐艦採用能有效加強船體縱向結構的縱向式肋骨結構,這種工藝複雜的結構一般用於巡洋艦以上的大型主力艦,有很強的抗斷裂能力,但是同時船體側面肋骨數量更多,需要計算的規劃的鋪設位置更多,工時很長、建造成本也很高,引來了許多船廠的抗議。不過此時科爾又遇到了有遠見的海軍人士相助——此時在海軍中服役的蒙巴頓勛爵和不少驅逐艦指揮官表達了對這一設計的支持,1938年,新一級驅逐艦正式鋪設龍骨,該級作為新標準驅逐艦的第一個級別繼承前標準驅逐艦的設計序號,艦艇字母開頭均為「J」。
J級驅逐艦裝備3座MK.XIII 4.7英寸火炮,儘管火力比起部族級略遜一籌,但是裝備了兩座五聯裝21英寸魚雷發射管。防空武器上J級也有很大幅度的強化,1939年時期便裝備1座四聯裝2磅MK.VIII「砰砰炮」和2座0.5英寸維克斯高射機槍。
J級的缺點在於其為了裝備體積龐大的掃雷具TSDS而導致其炮口在艦尾方向的20°弧範圍內存在盲區,而為了控制建造工時J、K、N三級驅逐艦並沒有使用之前部族級那樣的飛剪型艦艏,在高風浪環境中甲板以上受海浪影響嚴重。於此同時,其實際造價由於使用縱向肋骨結構而繼續攀升,實際造價依然達到了39萬英鎊(比計劃的34萬英鎊還是多了5萬英鎊)。
海軍部以J級為藍本,於1937年開建了和J級基本一致的K級,在接近戰爭爆發的1939年,又開建了一級N級。
L&M級
到此,皇家海軍在「部族」級和「標槍」級上,擁有了雙聯裝火炮、高效緊湊的動力系統,但是皇家海軍的驅逐艦依然缺乏有效的防空能力,其敞開式主炮採用手動裝填,並且40度的火炮仰角不足以防空。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後,空中的威脅不可不重視。性能良好的50倍徑4.7英寸火炮已經投產的情況下,一級強化防空的驅逐艦呼之欲出。
1938年建造的L級和M級驅逐艦其艦體以成熟的J級為基礎進行略微改進和,但是裝備了碩大炮塔的MK.XI型4.7英寸雙聯裝火炮,其供彈機構直接從提升井提升到炮塔內,大大提高了火炮的戰鬥射速。
L級領艦拉弗雷號(HMS
Laforey)可見其船頭船尾碩大的炮塔
MK.XI比起之前「部族」級和J、K、N級使用4.7英寸MK.XII有了長足的提高。其炮塔採用全封閉布局,使得炮組成員獲得了更好的防護;儘管50度的仰角還是略顯不足,但是比起之前的40度算是很大進步;其貫通甲板的供彈系統的可以將彈藥快速從彈藥艙提升到炮塔內,有效提高了戰鬥射速。
在彈藥上,該炮使用了全新的62磅彈藥,彈頭重量從22.7KG提升到了28.1KG,甚至超過了三年式127毫米炮23.5KG的彈頭重量。儘管使用重彈頭導致該炮彈頭初速只有774m/s,和秋月級的1000m/s彈頭初速比起來只能說是勉強及格,但是該炮在驅逐艦間的炮戰中憑藉高射速和重彈頭可以說非常具有威脅性。
不過L&M級最大問題也出在這種新型4.7英寸炮上,直通式供彈雖然自動化程度很高,但是導致了高昂的造價和較長的工時,導致L&M級驅逐艦部分在戰爭爆發後只能裝備庫存的QF 4 inch Mk XVI火炮湊數。
從1938-1942年間,J-N級驅逐艦陸續下水,其和部族級驅逐艦、標準型驅逐艦組成了皇家海軍在二戰前中期的艦隊驅逐艦部隊中流砥柱。她們的身影遍布皇家海軍曾征戰過的大洋,地中海的碧波之中遍布她們惡戰過的足跡。到終戰之時,8艘J級只有2艘善終(傑維斯和標槍),K級同樣只有2艘倖存,N級主要交付給荷蘭、澳大利亞、波蘭海軍使用,其中皇家澳大利亞海軍涅斯托爾號在1942年6月的行動中由於義大利空襲癱瘓,由「標槍」號自行擊沉。
L級同樣參加了地中海上煉獄般的鏖戰,8艘只有2艘活到戰後,M級相對幸運,但也有3艘成為了地中海狼群的獵物。
比起其它國家的驅逐艦,英國驅逐艦的確沒有什麼讓人深刻的亮點,但是英國驅逐艦注重實用,優秀的適航性使得她們能在北海惡劣的海況下劈波斬浪,足夠的改裝空間能使她們在面對不同戰況時又更加靈活的武器選擇餘地,她們在一批次又一批次的下水中循序漸進,逐漸壯大,最終在戰爭的勝利中證明了自己。
第二部分結束。
(什麼?還有傑維斯的科普?在寫了,不會咕的)
(
推薦閱讀:
TAG:英國皇家海軍 | 驅逐艦 | 艦隊Collection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