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章《道德經》(14)

善為士者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不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

敦兮其若朴;

曠兮其若谷;

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何為道

綱紀為何

上章說的是道體,這一章便說道了體道之人。道雖然長存不滅,但是要有人來承道才能將道具體化,形施在世間。而體道之人什麼樣呢?

道祖便用了「若字七句」豫:似渡河,必待河面凝冰才渡;猶,似夜行,必待風息後行;儼:似待客,不敢一絲一毫遲慢;渙,似冰消;墩,似拙;曠,似深谷,杳冥不可見;渾,似濁,與世俗不分。

若字七句以物形容,體道之人的狀態,總結一下便是,任體自然,返璞歸真。

而「孰能」四句,則是言講追尋道的路途上,人的狀態。濁不易澄,靜存則心體自潔。儒家也講「吾日三省吾身」。安貴於久,洞察則神志不窮。虛心學習,以求積累,不驕不躁。

滿招損,所以不滿為好。速易敝,故不新成。所以修道之人,當虛而有容,朴而無濁。

你知道的,下面這段可以不看

聖凡本一體,所差就為修鍊與否。人生於世,不免將一顆乾淨之心受污染。而聖人便能將污染之心,重歸於凈,心凈而體渾。這不僅是修鍊之道,也是保生之道。靜以凝神,動以生氣,無非一心不二,在活子時,萬緣皆空,保守此陽。有而不有,虛而愈虛,有至虛之心,持不盈之念。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六爻尋夢

weixin.qq.com/r/8Srz63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道家陰陽思想如何產生?
《莊子》:這世上有五種士,然而都比不上一種人
千古奇書《陰符經》講的是什麼?
一天一章《道德經》(18)
有什麼道教元素的紋身?

TAG:道德經書籍 | 道家 | 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