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放縱買過之前,憑什麼要跟我談斷舍離?
幾年前當「斷舍離」從日本傳來時,我被擊中了。原來生活的減法,也許能讓我們擁有更多。
而當今年連美國人也開始提倡「極簡」生活時,我開始重新思考,這種充滿了「優越感」的生活態度,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為什麼你斷舍離,生活極簡,就是有品質,就高尚了?為什麼我喜歡買,嚮往豐盛,就愛囤貨,我就亟待被拯救呢?
不講大道理,我就來給你們講講我自己的故事。
1.買的好了,所以少了
讀大學是我獨立生活的開始,因為我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名正言順、自由支配的小金庫。
每個月 800 元的生活費,加上自己做家教、實習、寫稿的收入,好的時候每個月能有 2、3000 元可以花。那個時候根本沒怎麼見識過什麼大千世界,學校食堂最貴的葷菜也不過 3.2 元的紅燒大排,喝一杯 85 度 C 的海鹽咖啡覺得這大概就是小資的味道。那種翅膀硬了的感覺,好像自己能買下任何想要的東西。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淘寶,買一堆幾十元、上百元的便宜貨。當時根本不覺得這些東西很低劣,它們同樣構成了我對美好生活的想像。而更本質的原因,在於沒有比較。我沒有買過 1000 塊錢的面霜、2000 元的連衣裙、3000 元的皮鞋,我又要如何知道它們究竟比我現在用的好在哪兒呢?
我生命里的第一件奢侈品,是一條 100% 羊絨的大牌圍巾。我的天,當你體會過那種親膚的柔軟,那種恰好的溫暖,你就再也不想撫摸那些粗糙的、扎人的、起球的廉價圍巾了。我不知道究竟是因為它的品質,還是它的價格,可以讓我在未來 2-3 年裡都專心致志地戴它。因為,其他所有的圍巾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了。
同樣的情節周而復始地發生在我的包包、衣服、護膚品中。因為 1 個真皮包包,我丟了 10 個廉價包包。因為 1 條經典的小黑裙,其他的裙子從此壓箱底。因為 1 瓶保濕面霜,讓我知道原來冬天皮膚也可以「不幹」……
這當然不是對過去的嫌棄,只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而已。因為你終於有能力買下那些曾經讓你望而卻步的好東西,從此你的生活便一發不可收拾。
我扔掉了一大堆破爛,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好東西。這並不是因為我想過極簡的生活,而是再多的話,我也買不起了。
2.不堪負重,所以少了
在上海生活了 20 多個年頭以後,我在畢業後選擇去了北京。「北漂」的生活帶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租房和搬家所帶來的痛與累。
5 個年頭,6 個住所,從郊區到市裡,從合租到整租,從樓房到公寓……我知道我依然沒有穩定的居所,以至於每次買昂貴的大件,或者看起來「沒什麼用」僅僅是好看的東西時,我都會盤問自己:搬家的時候,我會帶它走嗎?
可喜的進步在於,雖然每次依然是十幾個紙箱、2-3個拉杆箱的東西,但是我衣服鞋子包包的比例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生活耐用品、電器廚具之類的。但其中最讓人不堪重負的,是我的書。
後來,我不得不規定自己,在北京所擁有的書不能超過一個 5 層的書架。只留下最經典的書,其他不值得再看的、沒什麼營養的、或者已經寫了讀書筆記的,統統送人或扔掉。
鞋子和衣服也是這樣,一季的鞋子不能超過一個鞋櫃,一季的衣服不能超過一個衣櫥——不然,這些堆積如山的書、鞋子、衣服會嚴重地侵蝕我運動的空間,消耗我做家務的時間(打理它們永遠比你想像中要累),最終,增加我搬家的負擔。
它當然也給我帶來了便利和輕鬆,每次當你決定要穿什麼的時候,決策的成本和時間會大大縮短,因為沒那麼多東西給你選了。
久而久之,這種節製成為了習慣。我在我想要的生活,和我能負擔得起的生活中,找到了一個極簡的平衡點。但其實,我並不滿足於此,因為我知道,如果我有一個更大的房子,也許這些都不再是難題。
3.豐盛or極簡,你喜歡就好
那是一個明媚清冷的冬日午後,我坐在北戴河「最孤獨的圖書館」里,屁股被發熱的座椅烤得呼呼暖,看著眼前潮起潮落的碧海藍天,心情好極了。
沒來過這裡的人,或許會猜想,這是哪個善於炒作的開發商,做出了這麼一個有行為藝術意味的建築,來吸引大家的眼球?而實際上,在這個叫阿那亞的社區里,隨時都能去的圖書館,經常搞家庭聚會的教堂,是居民們習以為常的公共領域。
阿那亞的創始人馬寅,早就因為前幾年的房地產開發生意,而實現了財務自由。當他賣掉自己的上一家上市公司之後,才真正有了底氣和勇氣,做了這個更有理想生活色彩的社區。
這裡有遠離喧囂的寧靜、簡潔有力的美學和返璞歸真的平和,而所有這些中最我覺得珍貴的,在於它並不是一個短暫的目的地,而是一些人生活的日常。
在任何一個時代,這種「悠然見南山」的恬淡,都是如此的昂貴——這意味著,你至少從事著一份不需要朝九晚五的工作,或者不為財富增長的壓力而苦惱;你不太需要從社會關係的互動中,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與肯定,它大體來自於你內心的力量。
只有你真正體會過豐盛和放縱,才能有資格說你選擇了極簡和節制。當你明白這個道理後,就不難發現,那些誕生了「斷舍離」和「極簡」想法的階層,都曾經歷過繁盛和充沛。也許未來,我會選擇一種極簡的生活,但在此之前,我依然渴望豐盛,去探索物質所帶來的好奇、興奮、舒適、安心……
這兩年「消費升級」的聲音不絕於耳,但也有拼多多之類的「消費降級」產品成為新風口。從更大眾的層面來看,中國只能說剛剛擺脫「匱乏」。對於還沒有體會過「充沛」的物質生活是什麼樣的中國人而言,要求他們抱有「極簡」的生活態度無疑是苛刻的。
在我看來——喜歡就買,不喜歡了就扔——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久而久之,你才會在這些或理性、或衝動、或盲目的消費中明白,你應該買什麼、你適合買什麼、你需要買什麼。沒有人可以替代你經歷這個成長,而在這樣的消費觀成熟之前,人為地要求自己「清心寡欲」莫過於一種反人性……
所以,請不要再苛求自己,為什麼心中總是有「熊熊慾火」難以平息?只要你只要力所能及,就應該隨心所欲。滿足過後的捨棄,是再也不會心動的寡慾,而不是壓抑本能的剋制,也壓根不需要什麼品德。
「斷舍離」當然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生階段,都會有那個時候的嚮往與選擇。其實到頭來,凡事只需要一個理由——因為我喜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