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還是『人定勝天』——論改命
王亭之老先生在《風水平談》中說:『改風水有如醫病,不病何須去醫,重病亦無法醫治,所以術者能夠做到的,其實只是醫治傷風咳嗽之類。』到底如何才能逆天改命,是命師和客戶都想要知道答案的問題。
命師也因為這個問題分為了兩個派系。一派認為,一切都是宿命的安排,一些看似人們自己做出的選擇或者改運之法,其實也是命運的一部分;另一派認為,命運雖在,但人也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對抗命運。
我們不妨向前追溯,回到這個問題的起因——吉凶,有了吉凶才會有趨吉避凶的想法,那麼吉凶是怎麼產生的呢?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經·繫辭·上傳》
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易經·繫辭·下傳》
原來古人早有論述,吉凶產生於愛惡,說的是得失。是價值觀讓人們產生了吉凶的概念。
價值觀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普世(適)價值觀和個人價值觀。
普世(適)價值觀,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一定時期,一定範圍內(大到全世界,小到一個家庭)的人們普遍具有的價值觀。它反映了一個範圍內的大多數人如何看待人生中的地位、財富、婚戀、子女等問題。它是命理學吉凶論的基礎,命主的學歷、職業、財富、感情觀念是否和主流社會的觀念相符,是命理師判斷吉凶的依據。
普世(適)價值觀具有時代性和地域性,這種價值觀一直在不斷的變化。從封建社會到如今,價值觀從『唯有讀書高』演變成『革命工作不分貴賤』,從『女子無才便是德』演變成『婦女能頂半邊天』,時代影響了人們對地位、物質、婚戀觀念的看法。所以命理也應與時俱進,不可拿封建社會的價值觀來衡量今日的吉凶。
這種價值觀從外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存需求。日常論命中所說到的貴人、小人、財富、地位,都來自於普世(適)價值觀。關係命理學吉凶的普世價值觀的範圍往往很小,一個城市,一個單位,甚至一個家庭的普遍價值觀,都可以給人帶來較強的吉凶感。
普世(適)價值觀是否正確呢?恐怕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否則陶淵明也不會在《歸去來兮辭》里說:『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了。但以這種價值觀為基礎的吉凶論,最大程度的反映了社會上大多數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存狀態,也反映了在普世價值的影響下人們的自我感受。我相信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足,普世價值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會越來越小,但絕不會消失。
個人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評價和看法,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無論何種論命方式,八字、斗數、星盤,任何一個命局的本質就是個人價值觀。然而命主自己的看法鮮有被提及,甚至完全被忽略。無數的命主都在問什麼時候可以發財陞官,什麼時候有貴人幫助,什麼時候需要注意小人,而極少有命主來問,做什麼、如何去做才能讓自己感覺更好。實現個人價值是對自己的認可和超越。
個人價值觀和普世價值觀的契合程度是吉凶的淵源之一,契合度反應了人們得到社會、單位、家庭的認可程度。我們看一個人結婚的早晚,財富的多寡,都是在拿個人和普世價值相比較,衡量其得失利害吉凶悔吝。既然對比產生了吉凶,如果我們弱化兩個價值觀的差異,或者完全擯棄其中一個價值觀,不就可以趨吉避凶了?這看起來是個具備可行性的方法。
其中一個方法,已經有無數先人前輩提及,淡泊明志也好,修身養性也好,等等諸如此類的詞語,都是要人們淡化對外界名利的慾望,隔絕誘惑,從而獲得更多的快樂。
另一個方法,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弱化個人價值觀,減少私慾,以普世價值為指導,是不是也可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呢?也是可以的,但放棄自我似乎比放棄外物更加難。
以上的兩個方法,每個人都在不同時期以不同的方式嘗試過,比如我們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待遇回到家鄉陪伴父母,又比如考試前卸載遊戲努力刷圖書館。
人所有的選擇都是兩個價值觀相互權衡的結果,所以人對自己的命運是可以掌握的,沒有所謂宿命論,外部壞境或許給了人們一個導向,但並沒有阻止人去做自己的選擇,那些宿命論的命理師的心是何其渺小,對人生是何其的悲觀啊。這也是為什麼命永遠無法完全算準的原因。趨吉避凶的關鍵在於自身,而非風水外物。『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假設在理想狀態下我們完全的摒棄其中一項價值觀,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是趨吉避凶了呢?似乎也不行,既然有價值觀的存在,就一定會有得失之心,那我們應該如何呢?任何價值觀都不能有!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脫三界跳出五行,才能沒有吉凶的束縛。但這樣的人物,還算命幹嘛呢?
推薦閱讀:
※父母算了我和女朋友的八字說不合,結婚了也會離婚,並且說她克我,我母親怕她剋死我,求懂得師傅們幫忙看看?
※恐怖!人工智慧可預知死神何時降臨,準確率高達90%
※你是怎麼理解「有病方為貴,無傷不是奇」的?
※算卦可信嗎?
※數字能量學就是傳銷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