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說人的痛苦源於無明,那麼人無明的是什麼呢?

無明即是不明白,愚痴。

人因為無明所以諸般苦與煩惱。

那麼這個愚痴,這個不明白,不明白的是什麼道理呢?

是不明白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的智慧,所以愚痴嗎?

也就是這個與愚痴相對的智慧,是什麼智慧?

可否詳細說明,謝謝。


無明不是沒有讀過書,也不是不了解某些知識,或者佛教的理論,這些都不是無明。

無明是指:對於當下身心升起的實相沒有覺知。

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當下我們做出了一系列的行為,卻不知道我們為何會有這些行為,同時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是無明。

我們的身、口、意的行為只是衡量我們心念強弱的標尺。

譬如:我的回答讓你很憤怒,這個憤怒,你可以忍耐住,於是你的念頭一閃而過。

而你繼續看我的回答,你的憤怒繼續累積,你無法忍受,於是你開始破口大罵。

你繼續看我的回答,你的憤怒進一步累積,並衝破了你的理智,於是你找到我並毆打我。

你的行為只是衡量你的心念強弱的標尺。

當你的憤怒產生了,而你也並沒有意識到,你自己已經產生了憤怒,這就是無明。

如果無明是一座山,那你覺知到憤怒升起了,就等同於從一千米外看到了這座山。

如果你去探索憤怒的本質,憤怒升起的原因,就如同在百米、十米的距離內去研究無明這座山。


請參考這篇(第二十一帖):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27page=2#pid650541

"

雜阿含258經

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

「所謂無明,無明者為何謂耶?誰有此無明?」

舍利弗言:「不知是無明。」

「不知何等?」

「謂: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如實見、不無間等、若闇、若愚,是名無明。成就此法者,名有無明。」

又問:「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舍利弗言:「知者是明。」

「為何所知?」

舍利弗言:

「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如實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者,名為有明。」

"

如經上所說: "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如實見、不無間等、若闇、若愚,是名無明。"

還沒能力如實知、如實見(五受蘊)、無間等(現觀四聖諦),都還是無明。

當自己練習,先有覺觀的能力,練習趣向如實,能如實知、如實見(五受蘊),就有機會無間等(現觀四聖諦),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而漸無無明。

佛教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的道理,用討論的,永遠體認不到,唯有經由練習覺觀、如實知、如實見(五受蘊)、無間等(現觀四聖諦),才能真體認。

若有興趣,請花些時間,將這篇回答及所有後續連結都看完,您會了解的更深入:

大考在即,父母天天念經保佑讓我很難受怎麼辦?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感恩!

祝福!

注:

昨天有事,沒回答完,續答:

您說:

「這個與愚痴相對的智慧,是什麼智慧?」

這智慧是由練習覺觀熟練後,開始練習覺觀苦集滅道,當自己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知道了如何做才不會」心隨境轉」,知道了自己是經由如何的過程導致」不自在」,自己就開始累積智慧,而開始不被自己觀察的到的」不自在」牽著走。

慧學,是學佛的重點。

如何學智慧呢?

學習並練習三十七道品,就在培養開智慧的基礎,熟練了就有開智慧的可能。

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由身念住開始學習及練習,若方法正確,四念住的練習,由一開始,就在趣向練習三十七道品。

身念處,靜態,剛開始時以鼻孔附近皮膚的觸覺為所緣,當空氣進出鼻孔時,所經過的皮膚或鼻毛,會讓自己有觸覺,就以這覺知為所緣。

身念處,經行,剛開始時以腳底皮膚因自己體重行走時壓在鞋底的觸覺為所緣。

以五蘊為所緣,是三十七道品能夠達到解脫煩惱的必要條件,若有懷疑,請仔細比較所有法門,到了精髓時,都是以修練五蘊的純熟度,而才可能成就的。如參禪,就是一直專註於自己的想或思,達到非常熟練了,它就是自己修行覺觀的工具,能清楚的覺觀五蘊,就有機會了解自己是如何的被五蘊牽著走,進而漸不被五蘊牽著走。

練習四念住,就在練習四正勤:

在練習念住時,未生惡法不會生。

若已生惡法,此時若能念住所緣,此惡法滅(轉移)。

當下不在善中時,若能念住所緣,就有可能在練習七覺支(佛陀說七覺支是善法),而令善法生。

當下若在善法中時,若能繼續念住所緣,就在令善法增長。

練習四念住,就在培養五根五力:

信:自己親身體驗體會,禪悅法喜及滅苦之道,就自然了解並相信佛法僧,

勤:如上四正勤,已說明。

念:四念住,就是我們在練習的。

定:在身念處,大半的人都會經歷初禪的體驗,通常身念處非常熟練或受念處時就會有二禪的體驗,佛陀所教導的三禪(在正念正智的狀態),是要到心念處能力,覺觀苦集滅道,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所開的智慧(而非古印度四禪八定的三禪)。

慧,如上所說,當自己有覺觀能力之後,有煩惱時,練習覺觀苦集滅道,熟練後,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所開的智慧。

練習四念住,就在親身體驗體會七覺支,能力不同時,所體驗體會的也不同,到最後,熟練」用而不執」(舍覺支),就是自己親身體驗體會,心不隨境轉,自在生活的七覺支。

練習四念住,就在練習八正道,剛開始還沒覺觀能力,發覺自己有被習性牽著走的時候,回到所緣,就在減少犯錯(朝正語、正業、正命的方向前進)。等到自己有覺觀能力,就在輔正我們的正見觀念,就在訓練我們的正思維。

(四神足亦同。)

能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慧),是最重要的,沒覺觀能力,卻想要開智慧,是不可能的。

大半人都沒有覺觀能力,所以,有許多人認為覺觀是很難的,沒練習的人,覺觀永遠都很難。

覺觀是需要慢慢培養的,就如生根發芽拙壯一般,只需要持續的保持能讓覺性生根發芽的因緣,久而久之,經過了很長期的練習,自己回頭看,覺觀已變成自己的能力之一。

有空的人由身念處念住身觸開始,沒空的人時時覺觀自己的心態,時時放鬆、愉悅、輕鬆,才可能觀察到自己正在抓著不放的,才可能觀察到自己正在懲罰自己。

能練習覺觀,還沒熟練前,」轉移」幫自己較少情緒,熟練後,就可朝開智慧的方向走。

所以,沒有難易,只有次第,樓梯就在自己面前,以前不知道,這看不到盡頭的梯子通向何處。時時覺觀,保持中性,在無貪無嗔無癡的情境練習,當自己貪嗔癡時,覺觀它,而不是跟著走:第一自己在練習無貪無嗔無癡的習性,第二自己在朝開智慧的方向走。

祝福!


外來人員 : 請《你》按「我」的法律交稅。

原居人類 : 「我」祖先就住在這裡,為何要向《你》獻出「我」勞動成果。

外來人員 : 因為這地方權是由「我」擁有。

原居人類 : 是誰給《你》這個荒謬的權力?

外來人員 : 「我」擁有力量可以隨時 將《你》拘禁、勞役,甚至消滅《你》的一切,包括的《你》這個人。(隨即聽見啪啪聲響。。。。死了很多人。)

原居人類 : 《你》這就人是暴力。

外來人員 : 又如何?

最後,人人也制定不同觀點,把「無主之物」扭曲成「有主之物」,再劃分成「我的觀點、相對觀點、千差萬別的觀點、時空的觀點」的種種認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從此,明爭暗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種情況不斷循環相續,互相爭持、報復、矛盾、對立不斷發生,凝聚成一股無形相的牽引力~「因果」,人的痛苦就正式開始了。

歸根究底就是「我、我的、我的感覺」的執著,這過程是「沒有明白」,曰:無明。

由於這「無明」實在是無法用任何語言可以描述得完整和透徹,甚至此刻這段文字去解釋也是「無明」,只是權宜手段而已,並不是實相真貌,明白道理之後,這篇文字也可以拆除,不應留一絲痕迹。

因為,一切萬象都只是感知而來,「實相」本是「無生」,故此,感知都靠不住,人生一切被感知的,只是當下心中的幻影,再執著分出種種界別,全是由一心所統攝。

故此,一定要明白實相是什麼?明白就可以打從心底勸服自己確實要「離相」,迷即眾生,覺即佛,「無明」實性即「佛性」,本沒有絕對的「無明」及絕對的「覺醒」。

光時;暗不了。

暗時;光不了。

明白實相為「無生」之後,就秉持這個心去破除種種觀念的滯留~相,超越「二元相對」去面對人生,這個過程叫「一行三昩」,勉強譯作「智慧」,梵語羅馬拼音叫「prajna~般若」。

諸法無生,就是指所感知的際遇根本是無自主性的活動,所有情緒都是人心向際遇製造出來的批判感覺。

「諸法本無生,唯心說有無」這句話,意思指所經歷的宇宙萬象際遇,本質上也是從未生出過,故此談不上消失,一切只是由心界定而來,再批判出種種分別,說到底,只是「心識生滅」而已。

人生是「以虛存在,卻不實在」,都只是透過感知功能各自執取觀念而創造體驗,誰知道所感知的體驗跟際遇無關,際遇只是活動,活動只是無情物,更無自主能力,叫「無自性」。

猶如兩個觀眾同時看電影,最後各執觀點,去解釋電影內容,只是觀眾看得投入,再生起七情六慾,最後拼過你死我活,其實兩個都是傻瓜,電影只是電影,電影一直都是從未生起劇情,劇情只是心創造出來,叫「諸法無生」,這就是「實相」。

無明是什麼?

無明什麼也不是,只是不明白「實相」,曰:迷。

覺醒是什麼?

覺醒什麼也不是,只是明白「實相」,曰:慧。


個人分享,我覺得「無明」顧名思義就是「沒有明白(萬物運作的真相)」,因為不能明白這個真相,所以會被人事物的表相所牽絆,從而滯留於某種觀點不能放下,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


此等諸法。無明為緣乃有。生滅為緣者何。所謂

先際不了。後際不了。中際不了。

內法不了。外法不了。內外法俱不了。

善業不了。不善業不了。善不善業俱不了。

因不了。果不了。因果俱不了。

已生緣法不了。未生緣法不了。現生緣法不了。

於佛不了。於法不了。於僧不了。

苦法不了。集法不了。滅法不了。道法不了。

善法不了。不善法不了。

罪法不了。福法不了。

可行法不了。不可行法不了。

高下法不了。有為無為法不了。

如是不了。不能於黑白法等。起無相智。由此無明不能覺了而為過失。乃至障如實智。不能證得寂靜涅槃。

---------

菩薩念言。吾與大眾。遊行諸國人間。憒鬧此非我宜。何時當得離此群眾。閑靜之處以求道真。尋獲志願。於閑靜處專精修道。

復作是念。眾生可愍。常處闇冥 受身危脆。有生 有老 有病 有死。眾苦所集。死此生彼 從彼生此。緣此苦陰 流轉無窮。我當何時曉了苦陰 滅生老死。

復作是念。生死何從 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

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

生從有起。有是生緣。

有從取起。取是有緣。

取從愛起。愛是取緣。

愛從受起。受是愛緣。

受從觸起。觸是受緣。

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

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

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

識從行起。行是識緣。

行從痴起。痴是行緣。

是為緣痴有行。

緣行有識。

緣識有名色。

緣名色有六入。

緣六入有觸。

緣觸有受。

緣受有愛。

緣愛有取。

緣取有有。

緣有有生。

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

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

菩薩思惟苦集陰時。生智 生眼 生覺 生明 生通 生慧 生證。

於時菩薩復自思惟。何等無故老死無。何等滅故老死滅。即以智慧觀察所由。

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

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

愛無故取無。愛滅故取滅。

受無故愛無。受滅故愛滅。

觸無故受無。觸滅故受滅。

六入無故觸無。六入滅故觸滅。

名色無故六入無。名色滅故六入滅。

識無故名色無。識滅故名色滅。

行無故識無。行滅故識滅。

痴無故行無。痴滅故行滅。

是為痴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識滅故名色滅。

名色滅故六入滅。

六入滅故觸滅。

觸滅故受滅。

受滅故愛滅。

愛滅故取滅。

取滅故有滅。

有滅故生滅。

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

菩薩思惟苦陰滅時。生智 生眼 生覺 生明 生通 生慧 生證。

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時頌曰

此言眾中說 汝等當善聽

過去菩薩觀 本所未聞法

老死從何緣 因何等而有

如是正觀已 知其本由生

生本由何緣 因何事而有

如是思惟已 知生從有起

取彼取彼已 展轉更增有

是故如來說 取是有因緣

如眾穢惡聚 風吹惡流演

如是取相因 因愛而廣普

愛由於受生 起苦羅網本

以染著因緣 苦樂共相應

受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受

以是思惟已 知受由觸生

觸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觸

如是思惟已 觸由六入生

六入本何緣 因何有六入

如是思惟已 六入名色生

名色本何緣 因何有名色

如是思惟已 名色從識生

識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識

如是思惟已 知識從行生

行本由何緣 因何而有行

如是思惟已 知行從痴生

如是因緣者 名為實義因

智慧方便觀 能見因緣根

苦非賢聖造 亦非無緣有

是故變易苦 智者所斷除

若無明滅盡 是時則無行

若無有行者 則亦無有識

若識永滅者 亦無有名色

名色既已滅 即無有諸入

若諸入永滅 則亦無有觸

若觸永滅者 則亦無有受

若受永滅者 則亦無有愛

若愛永滅者 則亦無有取

若取永滅者 則亦無有有

若有永滅者 則亦無有生

若生永滅者 無老病苦陰

一切都永盡 智者之所說

十二緣甚深 難見難識知

唯佛能善覺 因是有是無

若能自觀察 則無有諸入

深見因緣者 更不外求師

能於陰界入 離欲無染者

堪受一切施 凈報施者恩

若得四辯才 獲得決定證

能解眾結縛 斷除無放逸

色受想行識 猶如朽故車

能諦觀此法 則成等正覺

如鳥游虛空 東西隨風游

菩薩斷眾結 如風靡輕衣

毗婆屍閑靜 觀察於諸法

老死何緣有 從何而得滅

彼作是觀已 生清凈智慧

知老死由生 生滅老死滅


這篇回答出自筆者公眾號《無明與覺悟》一文,希望可以幫助到提問者。

從圓解的角度簡要解釋無明和覺悟的關係。說是簡要,文字也不算少,但確實已經是極簡,若要對一字一句展開更詳細的說明,那是餘生會持續做的事了。

《法華經》中的八個字已經究竟開示:「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初看這八個字,好像覺得有虛妄需要去離開,虛妄好像是一個實有的存在或者說是需要滅除的對象,導致了種種誤解。《大乘起信論》、《中論》和《摩訶止觀》等實修經論中,都對此有深入中道的解釋,很多古文讀似極晦澀難懂,常會看到類似「離四句,絕百非」的話語,被無數的「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等道理繞的眼迷心亂。先不說大德開示的義理是什麼,連讀懂其用語字面的意思都極為吃力,所以實在是無法生起親近和堅持學習佛法智慧的信心,這種心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那麼筆者結合所悟的要點,用容易被理解的言語作番說明。先說結論:無明與覺悟(或說虛妄與解脫),二者不是對立的關係,不是依附的關係,不是「是或不是」的關係,不是「」有或無」的關係。兩者不二(或說非一非二),無明從來都沒有妨礙覺性的存在,無明起,覺性必起。兩者的狀態是一直起的,覺性是遍布十方的,無論任何一種狀態,都不會被障礙的。唯一的差別是:它顯露了,或者——注意——它隱沒了。這裡的「隱沒」,不是沒有,不是突然消失了,只是沒有被直覺到。也就是說,覺性是一直在作用的,唯一的差別,是被妄想(無明)掩蓋了,即顛倒認知了。所以才會有一種最常見的錯誤想法:我要努力去尋找這個覺。看到了嗎?他認為這個覺——或說智慧——是另外一種可被清晰定義的、可獲得的、可創造的、有別於無明的存在。

那麼你想想:為什麼說這個人無明?不是因為一切現象本身有問題,而是因為「執」才顯出無明啊。無明,或煩惱,皆是因為「執」。什麼叫執?錯認有「我」。開悟開的什麼?破我去執。世人錯認有一個不變的我、可靠的外境、真實的相、各種有自性的法,繼而隨著這一切從生到死不停輪迴。但真相是什麼?真相是萬事萬物都是緣起法,都只是互相作用而剎那不停生滅的幻相啊,你能在這世間,或在這三界,尋出任何一個現象是不按照緣起法而獨立存在的嗎?絕無可能。

說到緣起,就必然說到心和色法的關係,也就是識和名色的關係。十二因緣中說的很清楚: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大乘經文中也多處提到,在譬喻一文里也解釋了色法與心之間的關係,形容成什麼呢?色和心啊,就像是兩捆蘆草,彼此攀搭而站立。不存在獨立的心或獨立的色,因為一切遵循緣起法。外道問世尊:你說什麼法?世尊答:我說緣起。這個世界不可能脫離緣起,一切圍繞緣起呈現,無明是,覺悟也是,沒有一法可以逃離緣起。所以再次思惟此話:當心感應到色存在的那個剎那,其實是當體即空的。人的妄想哪裡來?就是錯認這個剎那相應的動作是不空的!是有真的色和心存在的!或者乾脆粗暴地認為這個空就是一切都不存在的虛空,這就是最容易產生的誤解。

所謂的「我」是什麼?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法就是第一蘊,明白了色法和心的關係,也就是從色這一蘊就斷了,「滅從色除」,後面的四蘊是不是如同樹根上的所有枝葉,頓時全部被斬斷,皆為虛妄了?(虛妄不是徹底消失了沒有了,而是以往顛倒錯誤的認知方式全部變為正確了)因為後面的四蘊都是依照色蘊而有的心理認知,明白了色法與心的關係,就可以當下明白唯一存在的:是心與色相應一剎那的覺性。唯有覺性是不動的,是常在的。就好比鏡子,什麼都能映照出來,映照的性能如如不動,山無棱天地合,也永遠不滅。

所以,五蘊,是因為我執才有,而認為有五蘊,是識的錯誤認知導致的,而不是五蘊本身錯了。明白這個道理,就會明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麼既然本來就沒有一個五蘊的我,那麼誰縛著你了?誰出三界?出到哪裡去?有這些分別概念的,依舊還是被錯誤的、被染的、顛倒的識束縛著,正確覺悟了這個識的本來面目後,當下就是涅槃的。正如《圓覺經》中所說:「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祗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根本不存在一個實有的無明讓眾生去滅,不存在一個真正的煩惱讓眾生去降。煩惱來源於執,執來源於有一個我,有我就有分別,否則是誰在執呢,執什麼呢?是不是?「執」的梵語意指:由虛妄分別之心,對事物或事理固執不舍。也就是內心深入對某種想法固執,難以捨去,而如果一個想法很容易被轉化掉,也就不叫執了。眾生難以解脫,就是對「我是真實的」這個想法難以舍掉,也就是我執。即便是明白佛理的修行者,除非根性極利,否則不經意間,還是會因為內心根深蒂固的這個想法而起各種貪嗔痴。因此,覺察和轉化掉內心的這種想法的過程,便是去我執的過程,直到轉化到發現這種想法再也無法調動特定的貪嗔痴和相應的行為為止。《奧義書》說:只要想著這是我、這是我的,就會被自我所縛,猶如鳥被羅網所困。這句話的意思懂嗎?因為從來就沒有一個自我啊,你一直堅持認為有一個我,不是自作繭嗎?如何能體悟到真相(無相之相)呢?如果明白了實無我,實無外境,那一切煩惱、無明不就都迎刃而解了?當下就解了?還需要去滅什麼呢?還需要外求什麼智慧呢?心性里,一念之間就可以徹底轉化的啊。這就是《圓覺經》中的「雖現塵勞,心恆清凈。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其實如果要解釋「能、所雙亡」,其實兩三句話就說完了:能是什麼?是心。所是什麼?是色法。剎那生滅,存在即感知,所以能、所當下雙亡。這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根本沒有地方可以給你住,「能」也剎那生滅,「所」也剎那生滅,兩者相應的那一個剎那同時生滅,你住哪裡去?這個心怎麼生起來?這個心,就是明了唯一存在的只有覺性的真心。菩提心,或者說這個被很多了義大乘經稱之為的圓覺妙心,也是基於徹悟這個真相而來。阿羅漢可以無所住,但是不能生心。他們認為五蘊一旦被破,識必定無法再集起,故必定不會以三界任何的形態再次顯現,也就不再受生投胎,進入無餘涅槃而令一切寂滅。這種寂滅的狀態不是斷滅空,而是不再和三界眾生出現任何心識互動的功能態了。而大乘菩薩認為既然五蘊被徹底破了,我被破了,所有執被破了,那當下就應該是解脫的啊,任你五蘊是什麼形式,都不會妨礙覺性的體現,否則你認為佛陀在人世間是一種什麼存在呢?也就是說:當識被調整到完全正確的覺性狀態時,任何時空和有為法的概念都消失了。這個消失不是說三界的一切幻相消失,而是在「之前錯誤的識」的認知中的三界消失了。所以叫「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所以佛說「我不入涅槃」,哪裡有一個實在的涅槃或者說寂滅的狀態可以入的?所謂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意思是直接成為了它,成為了覺性。而覺性周遍十方法界,一切現象或狀態都逃不開覺,這才能「正遍知」啊。這就是不住任何一種狀態而現徹底的大自在,即「無住涅槃」。

《大乘起信論》中解釋覺與不覺的同相時說到:「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言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業。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真如義故想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這段話表達的是什麼意思?無明是指錯認了法的真實運作(緣起),這裡的染,指的就是顛倒錯認。為什麼會錯認?因為不覺,即無法正確認識一切幻相的真實面目。譬如各種瓦器剖析到極微塵狀態,本性皆是相同,涅槃也好,無明也罷,這個本性,是不變的。並不是讓你在覺悟中捨去一個實在的無明,有一個什麼另外的法供你發現,整個去染的過程,就是去執的過程,去我的過程,去錯誤的認知的過程,過程並無失無得,沒有一法多出來,也沒有一法被除去。「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引申到我們中華思想的「道」中來,也一樣可以理解,畢竟《金剛經》中有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你把這裡的「道」理解為「覺性」,覺性就是智,智不可分,不可被分,因為覺性本身不可以被思議,被分別,一旦落入言語思維,即是起念,即是錯,這就叫「可離非道也」。

《太乙金華宗旨》開篇第一章天心中也說到:「呂祖曰:自然曰道,道名無相,一性而已,一原神而已」。這裡的性,就是覺性。這裡的神,就是道家常說的谷,道家用「谷」字來形容道體之玄,憨山大師注釋:谷,虛而能應者。認為注釋得極妙。《道德經》中,老子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也就是讓一切「成為」、「顯現」的神(覺性),是真正的萬物之母。而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這樣來理解「虛懷若谷」、道生一」,也就一目了然了。

道云:「太極生兩儀,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所謂的生,是六道錯覺意識觀察形成的結果。虛性(覺性)本無生,亦無滅。這個「有」、「生」都是粗重的眾體五蘊感知到的一個顯現時空,即在六道的任何一道里,其中的有情眾生都是依照認五蘊為實有的認知存在於自身意識現行的時空中。一切皆由意識變現而來,但是能讓道中的陰陽兩儀、佛法中的能、所、根塵識等境界變現出來的「覺性」,是不動的,不生不滅的。因為倘若覺性可以自生,就有了自性(而萬法皆是緣起法,實無自性),幻境(六道中的各種時空)也就無法形成。而倘若幻相不能幻有顯現,那就是斷滅,即徹底的虛無,如果是徹底的虛無,就不可能起而幻有,幻境亦無法形成。即這一切都在生滅的背後,必定是有一樣不變的東西存在的,否則這一切就徹底是「龜毛兔角」,成為戲論了。這個無論如何都不變的東西,即佛眼裡如如不動的空性、道眼裡混沌未開的無極,也就是非一非二的「這個」,即覺性。覺性才是讓有無、生滅、陰陽、乾坤、四象、五蘊、六根、八識、輪迴、涅槃等一切現象「成為」的根本,即內容可變,變性不變,覺性不變。

《楞伽經》中也有諸多相同開示:「佛告大慧菩薩:諸聲聞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之相切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妄計未來諸根境滅以為涅槃,不知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大慧!彼人不知去來現在諸佛所說自心境界,取心外境常於生死輪轉不絕,去來現在諸如來說一切法不生。何以故?自心所見非有性故,離有無生故」。這裡的藏識,也就是阿賴耶識,所見一切皆非有性故,這裡的性指的是自性,故不生不滅。

《大乘密嚴經》中也說:「如來清凈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如來藏,就是覺性,就是《楞嚴經》中的圓覺妙心;阿賴耶,就是唯識論中的第八識心王阿賴耶識,也就是識緣名色的識,也就是無明的、被染了的心識。那麼覺悟下的識是一個什麼狀態呢?略作解釋:得「阿羅漢」或「無學果」的三乘,根本乘修得的四果阿羅漢、緣覺乘修得的辟支佛果位、大乘八地菩薩(八地為不動地)。以上三乘聖者的煩惱永不現行,無漏任運相續,第七識(末那識)不再執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自內我,不再有「我愛執藏」,徹底舍盡「阿賴耶」,識不復恆轉,永不漂泊在生死苦海之中,斷盡輪迴。所以,無明與覺性,就如同金性和金指環,本為一體,只是性和相的不同呈現而已,實無差別。

提到了金,自然想到了當初讓武則天開悟的法藏法師,以殿外一金獅子作譬喻,令其開悟的《金獅子章》。文中解釋「緣起、色空、三性(《解深密經》中開示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無相和無生」五部分時說到:「金無自性,隨工巧匠緣,遂有獅子相起。起但是緣,故名緣起。獅子相虛,唯是真金。獅子不有,金體不無,故名色空。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不礙幻有,名為色空。獅子情有,名為遍計。獅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壞,故號圓成。以金收獅子盡,金外更無獅子相可得,故名無相。正見獅子生時,但是金生,金外更無一物。獅子子雖有生滅,金體本無增減,故曰無生」。其中意思比較簡單,就不一一再作解釋。同樣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的這個「大」字,就是蘊含了體大、相大和用大。這和《大乘起信論》開篇闡述的觀點也是完全一致的。這裡的大,也就是結合了上文中的性和相,包括闡述大乘「性」的中觀論和「相」的唯識論,也互不妨礙,實為表達不生不滅、周遍法界的「圓覺妙心」而已。

世人誤解至深:佛是什麼?佛的意思是「覺」,覺是法性,法性遍布十方,無所不在。所以何來相?禮佛禮佛,禮的是覺性,覺性在心性之中,在一念之中,念念之中,本自具足,何須假借他相他力?一名修行人,時時記得:開智慧,開的是十方自在的光明覺性,是不依任何一人一法一相一言的究竟境。下根者拜佛,中根者明心,上根者觀空,極根者無住。菩薩也好,諸佛也罷,皆是緣起相應願力而顯。本與眾生一體,本在心性微妙之處。

其實整篇文章的內容,八個字已經解釋完了:「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只是單這八個字,極難讓看者明白其中的甚深微妙法,故有了諸多實證後的經論詮釋。而這種詮釋,或者說心性大開的覺悟感,最關鍵的那一剎那,是無聲的,就如同《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面對文殊菩薩「什麼是佛法第一義」時的沉默不語,如同不識一字的慧能大師。原本關於無明與覺悟這種話題,是可以無止盡寫下去的,因為佛法,就是心法,心法有多少,佛法就可以相應詮釋出多少,這就叫無量智、一切智、不可思議智。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的經論,統統旨在開示這一個中心思想。

為什麼平時我常對討論的同修提到這句話呢——明白佛法到底在說什麼,開悟到底是什麼感覺,其實是一念之間的事。也就是看這個執是不是在因緣具足的當下,剎那間像脫了底的黑桶一樣解開。一開一切開,一悟一切悟。從究竟義上來理解,佛法是圓融的,是極簡的,是無需假借文字的。所有的文字,都是遍計所執,就如同渡生死苦海的筏,點出圓月的指,必須捨棄,一相都不可住,不住到無處可住時,無所覺而覺時,才能體悟到什麼是覺性,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智慧。這才叫大夢初醒,頓見光明。

當你認真看到這裡,已經是有足夠耐心了,其實此時筆者想說:如果你明白了「這個」,明白了「覺性」,根本無須他人多說一個字,當下大開圓解,直入三昧之道。經文中再三出現的「畢竟空」、「實無一法可得」、「以無所得故」,你能否理解這個意思?這個意思,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無生法忍,就是世尊圓寂前的那句:「我實無說一法」。

盡己所能,將所學所修所悟漸漸周全結合起來分享給諸位。不看不思,負的是自己,並不是他人。最後解脫,靠的也是一己之力。西遊記中孫悟空對唐三藏說:「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惱苦悲傷,冷暖自知。筆者只能負責如理如法緣起,希望有一天,諸位可以真的明白,此處,都在說些什麼。

最後請切記:一名修行人,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什麼是無明。

  在佛法中,無明這個名詞常常聽到,例如 佛陀在《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有這樣說:「無明普於一切煩惱雜染、諸業雜染、諸生雜染,能作因緣根本依處。」(《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一)可見,佛教中認為,無明是一切貪瞋痴等煩惱、因為煩惱所造身口意業,以及因為煩惱業而受報在三界出生、受苦等種種雜染法的根本原因。

  那什麼是無明呢?我們來舉因緣法為例,佛陀在《緣起經》中對於弟子有這樣的開示:

  【佛言:「云何名『緣起初』?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嘆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如是名為『緣起初』義。」】(《緣起經》)

  意思是說,什麼是「緣起初」說的道理呢?是說依於這個有,所以才會有那個有;這個法出生了的緣故,所以才會有那個法跟著出生。也就是無明緣於行,行又緣於六識,六識緣於受想行及色陰,受想行及色陰又緣於六入處,六入處緣於觸,觸緣於受,受緣於愛,愛緣於取,取緣於有,有緣於生,生緣於老死,有了老死,所以就生起了愁嘆悲苦的憂惱,所謂的純大苦蘊集,這就是緣起之初的道理。這是大家所熟悉的十二因緣。

  那對於十二因緣中所說的無明,佛陀在《緣起經》中也曾經進一步的加以解釋。佛陀說:

  【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於外無知,於內外無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業異熟無知;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於苦無知,於集無知,於滅無知,於道無知;於因無知,於果無知,於因已生諸法無知;於善無知,於不善無知;於有罪無知,於無罪無知;於應修習無知,於不應修習無知;於下劣無知,於上妙無知;於黑無知,於白無知;於有異分無知,於緣已生或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如是於彼彼處如實無知,無見無現觀,愚痴無明黑闇,是謂無明。】(《緣起經》)

  這意思就是說,對於前世無知,或對於後世無知,甚至對於前世後世都無知;也是說對於內六根或者外六塵都無所知;也是說對於業的造作,或者是前後世異熟果的無所知,甚至於對於業和所報的異熟都無所知;也是說對於佛、法、僧三寶的無所知;那也是說對於苦的現象、苦集的道理、苦滅、苦滅之道無所知;也是說對於果報的因、果報的內容無所知,對於過去因已經在現在出生的諸法無所知;那也是說對於善法、不善法無所知,對於有罪過、無罪過無所知,對於應修習、不應修習的法無所知,而對於下劣、上妙的境界無所知,或是對於黑、白業品無所知,對於有變異的事情無所知,對於緣已出生或六觸處的如實通達也無所知。像這樣對於前面所說的種種法、法處的如實都無所知,沒有發起應有的見解,也沒有現前的觀察出來;像這樣的愚痴無明黑暗,就是無明。

  佛陀的意思很清楚,無明就是無知,對於諸法無所知就是無明。對於妄心、真心的了知不足,以致沒有實相智慧光明生起,不能照了諸法的虛妄,就是聲聞法中聖人相應的無明。譬如:對出生前的往世究竟是真實的,或者只是人為的施設;此世死後有沒有未來世,來世的說法是否真實,或者只是人為的想像與施設;對於「前後際三世貫串而從來不曾間斷的心」是否真實有;對於五蘊內法的狀況與內容,對於外法是否能被自己所領受,對於自己是否有一個能聯通內外的法,而且對於善惡業、無漏業將會造成的果報;對於佛的修證內容,對於佛法解脫道及佛菩提道的內容,對於聲聞僧、菩薩僧的智慧境界等等,都無所知時,這就是廣義的無明。

  另外,在《雜阿含經》卷十中也記載了一段摩訶拘絺羅尊者與舍利弗尊者之間的對話,就是拘絺羅問舍利弗:什麼是無明?什麼樣的人有這樣的無明?舍利弗回答說:無明是說不知,不知就稱為無明。拘絺羅又問:那對什麼有所不知呢?那舍利弗就仔細的為他說明。

  舍利弗說:【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雜阿含經》卷十)

  這意思是說,對於色受想行識五陰的一一陰它的無常無我性不能正確的了知,誤認為五陰是實有的、是常住不壞的法性;對於滅除五陰的道理不能正確的了知,不知道五陰滅盡後還有涅槃的本際不滅;乃至對於五陰中所含攝十八界、六入、十二處種種生滅法的內容不能正確的了知,導致誤會五陰中所含攝的某一法不是五陰,不是生滅法;這樣不能如實正見了知五陰,不知道五陰全部的內容都沒有無間等法,對於「五陰滅盡後還有無間等法就是本際」不能有所了知,心中有了愚痴黑暗,這就是無明。

  首先,五陰中的一一法都是無常的,無常的法性就不可以說是真我,所以說「五陰無常、無我,不是真我」。不能正確了知五陰的一一陰,不能正確的了知十八界的一一界,不能正確的了知六入的一一入,乃至不能正確了知十二處的一一處,就是無明;那不能正確了知「陰界入處四法都是無常,所以無我」,也是無明;乃至對於 佛陀開示「五陰滅盡後有涅槃本際不滅」的道理不能確知、不能信受,這也是無明。這樣對於蘊處界的無常故苦的真相都無所知,對於蘊處界無常故苦的正理都無所信,對於蘊處界無常故苦的事實都無所見;心中常有貪慾,一直都對色聲香味觸、財色名食睡的五欲抱著希望,以及所墮入貪慾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的五種光明遮蓋中。如果不懂蘊處界苦的道理,不懂蘊處界苦是怎麼樣熏習集合的道理,不懂蘊處界苦滅盡的道理,不懂蘊處界一切苦滅盡的方法,那就是無明,就會讓衆生依著這樣子的無明而有流轉生死。

  這是四阿含諸經中所說的無明,是二乘解脫道的無明,是對於我見、我所執、我執的無明。主要是因為不知五陰都是無常,以及不知五陰滅盡後仍有涅槃的本際獨存不滅,不知這個本際是無間等法。因此,就二乘菩提解脫道來說,無明的存在,本質就是不知五陰自我都是虛妄的,因為不知五陰的虛妄,所以被聲聞法中的無明所籠罩。由於不知五陰是從「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這個出生名色的入胎識所出生的,不知道這個入胎識的前面絕無一法可以出生,所謂的「齊識而還,不能過彼」,所以就被緣覺法的無明所籠罩。

  然而,眾生對五陰的無明,主要是不如實知識陰的內容,也不知道識陰的變異以及無常。今生識陰緣於身、口及識陰的種種行(就是心行),樂於這樣的種種行,一定會再入胎取得來世識陰現行的條件,讓未來世的識陰重現不斷;但今生識陰所緣的身、口及識陰的種種行不願滅除的原因,都是緣於無明所致。無明則是無力推知或不信「本識入胎識常住而能出生一切法」,又不知五陰虛妄而執著意識自己;不知五陰的一切所得都是緣生緣滅之法,是無常之法,終必歸滅。

  因為無明的緣故,才會使得七轉識不甘寂寞,不願舍離六塵;死了以後又怕成為斷滅,所以一直想要保持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個心存在,所以意根又使得入胎識如來藏把中陰身生起來。中陰身只有七天的壽命,所以中陰身死壞了以後,意識與意根怕斷滅,怕無覺無知,所以就得要再去投胎取得人身,因此就又藉著中陰身去投胎去了。因為無明的關係,使得意根帶著阿賴耶識不斷的去受生。有時候因為惡業而生到了地獄、畜生、餓鬼道中,有時候因為善業而生到欲界天,有時候因為定福而生到色界天,有時候則生到無色界天。這樣輪轉不停,永遠沒有離開分段生死的時候;所以一直輪迴到現在,還會繼續輪迴到未來無量世。

  三界六道有情的五趣輪迴,都是由於無明,導致不能接受涅槃的寂滅,為了想要保持五陰的常住,就會不斷的入胎受生;所以,反覆的去取後有,取得後世的五陰,使得七轉識無法自我滅除;而且有入胎就會有出生,有出生就一定會有病、老、憂、悲乃至死亡等苦惱,永遠就進不了無餘涅槃,永遠不能證得有餘涅槃的解脫生死境界。

  除了前面所說的聲聞、緣覺解脫道中所說的無明之外,還有大乘佛菩提道中所說的無明。所以無明有二種:一是二乘菩提的阿含解脫道所說的無明,二是大乘菩提成佛之道所說的無明。二乘菩提的無明在大乘法中被稱為「一念無明」;而大乘法中所說的無明,則是再加上「無始無明」,這是從無始以來就一直與眾生心不相應的,直到起心動念想要證解法界的實相時,方才會相應到無始無明,所以大乘法中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無明的意思是不知,如果因為不知五蘊的虛妄而產生貪愛,就是阿含解脫道中的無明;如果是對於法界實相的無知,那則是菩薩真見道時所破的無始無明,因為不知道萬法都是由入胎識如來藏中出生的,所以就被大乘見道應斷的無明所籠罩。

  那一念無明又稱為「煩惱障」。解脫道的意涵呢,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而不再受業力以及無明的牽制,不再流轉於三界六道之中,免除了不斷的受生而後又再死亡、受種種生老病死的煩惱痛苦。所以解脫道的意涵,就是以二乘菩提的法義去如實觀行,斷除了二乘菩提的無明,就是一念無明煩惱障,然後證得解脫果,也就是阿羅漢果,出離三界生死。

  那無始無明則稱為「所知障」。有很多人誤會所知障,他們認為「所知障就是因為所知太多而障礙修道」,其實這是錯誤的。所知障的意思是說,對於法界實相的體性無所知,因此而障礙成佛之法道,所以才叫作所知障。是對於成佛之道的見道與修道內容無所知,由於對佛道的見道與修道的內容所知不足,所以成為修學佛法的障礙,所以稱為所知障。

  如果有人所證的三乘菩提,只能夠與一念無明的斷除相應,而不能與無始無明的斷除相應,雖然是實質的正法,卻還不是了義的。因為斷除一念無明煩惱障,只能分斷或全斷分段生死煩惱,只是證得三乘所共的解脫果阿羅漢果,不能夠得佛菩提果;像是二乘菩提的修證,以及大乘菩提中通教菩薩的修證,都是只得解脫果,但是仍然不破不斷無始無明所知障,因此不能成佛。至於大乘法中別教菩薩依般若經修持證得自心如來藏,與萬法實相相應,打破無始無明所知障,生起了般若智慧,住於中道境界中;這樣的智慧證量不是通教菩薩所能,不是定性二乘無學所得,這才是了義的正法。這樣的菩薩若能繼續依三轉法輪諸唯識經典進修一切種智,乃至生起諸地無生法忍而證道種智,就能漸次進入諸地,乃至斷盡無始無明所知障而成佛。

  以上我們探討無明的意涵,知道無明可分為:三乘菩提共攝的一念無明煩惱障,以及只有大乘菩提所攝而不共二乘聲聞緣覺以及通教菩薩的無始無明所知障。


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楞嚴經》 在我看來,便是分別。但也僅供參考,畢竟我非聖賢。


無明即是不明白,愚痴。

人因為無明所以諸般苦與煩惱。

那麼這個愚痴,這個不明白,不明白的是什麼道理呢?

答:

這個愚痴,這個不明白,不明白的是什麼?是太多太多了。是什麼都不明白!比如樓主現在不就在這裡問這個問題嗎?比如說樓主你知道你前世是什麼嗎?你知道你明天要發生什麼嗎?

無明就是愚痴,就是沒有智慧。

往大的說,就是不明白宇宙的真理,比如因果,比如緣起性空等。

是不明白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的智慧,所以愚痴嗎?

答:

是因為愚痴才不明白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些.....

以下摘自宣化上人開示:

人有一種淫慾心,但不要怕,你看楞嚴經的火頭金剛,他本來淫慾心很重,但以後他能用鍛煉的功失將淫慾的火變成智慧火,而作火首金剛。所以說淫慾本是凈性因。你若存一正念,這就是凈性的因,你若存一邪念,那就不清凈。所以,淫慾的性不是將其斷了,而是將其變成凈性。本來淫性是不清凈,但要將它變成凈性——正知正見。這就對了。所以說除淫即是凈性身,除淫,就得清凈的法身。

  為什麼在我們人間修道的人要去欲斷愛,要沒有這個慾念呢?也就因為你慾念多,你的愚痴就多一點;你若慾念輕,智慧就增加一點。慾念就屬於五濁惡世,所謂「五濁」,什麼「濁」呢?就是這個「慾念」是最污濁,最不幹凈的東西。所以在天上四王天的這種慾念,這種情慾和我們人間一樣的,忉利天比較四王天就輕一點,夜摩天就互相握一握手,「夜摩執手兜率笑」。

  兜率天他就互相笑一笑,你不要以為笑就是好啊!我們人間的人以為笑就是好事,「笑」也就是有一種情慾的作用,所以你到這夜摩天啊,這天人都是願意自己修行用功,很少人與人之間互相握手,這握手就是男女夫婦間行這種性行為。「兜率笑」,兜率天對著笑一笑。「化樂熟視」,這化樂天的男女熟視。「熟」,就是看的時間久一點,譬如或者一分鐘,或者五分鐘,互相看一、兩分鐘這麼熟視。「他暫視」,他化自在天,就這麼一看就得了,不是看很久。六欲天男女的性行為就是這樣子的,因為它越往高一層慾念就愈輕一層。你若慾念不輕呢,你也生不到那個天上去;你生到那個天,也都沒有多少慾念了,所以這是六欲天的欲樂。

  我想有人一定會有疑問,為什麼沒有貪嗔痴的人就是證果的人。現在我把貪嗔痴的重點,以最通俗而易明白的事相說給大家聽。所謂貪心,就是慾念,淫慾之心。沒有了貪心,就是斷了慾念;沒有了慾念,就是沒有淫慾的心。男女兩方見面接觸,互不生此妄想,不僅此念不生,就連生理上都不生一點反應,男女根也不動了,這才是真的斷了慾念,息了貪心。

要甚麼時候才能把貪心斷滅呢?必須要破無明,才能斷除貪心。菩薩修行所以勇猛精進的緣故,就是為了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達到等覺果位時,才把塵沙無明斷盡,證得佛果。貪心在三毒中是最毒最難斷盡的。我們初發心修行,最障礙我們用功的,就是男貪女、女貪男的淫慾心,這是最根本的問題。《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如想不除淫心而能成道,就像蒸沙欲想它成飯一樣,是不可能的事。

無明火究竟是什麼?很簡單很乾脆的說,就是男貪女愛的淫慾心。這種心念一動,連自己都莫名其妙,無法阻止。所以許多人常在這種糊裡糊塗之下,做出糊塗事,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無法挽救。當異性相愛的時候,你如去問他們,你為什麼要愛她呢?她為什麼要愛你呢?他們一定回答你說:我不知道。這就是無明。希望每個出家人都能斷欲去愛,在修持上多用功,共勉之!

  假如你能夠徹底放下一切色慾,那麼,就一了一切了。天下英雄好漢,乃至老修行,不知多少都被美色這一關迷住了。世間上所有的問題和煩惱,也源於此。想要斷煩惱,先要斷欲。如果要隨逐煩惱,大可以恣情縱慾,為所欲為……人,就是由色慾而生,由色慾而死。

什麼是無明?就是無所明了,什麼也不明了。無明究竟是什麼?較文雅的說,就是愚痴;若往顯明露骨來說,就是淫慾心。

有了「無明」之後,就有「行為」。什麼行為?就是男女的性行為。因為不明,就要造業,就要顛倒。顛倒之後,就有這種問題發生。發生之後,就有了「識」。有「識」(父母精血成的胎兒)之後,便有「名色」(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後,便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滿,出生於人間,便有「觸」的感覺,能分別冷暖軟硬。有了感觸之後,便生領「受」作用,在順境曉得快樂,在逆境曉得痛苦,隨時隨地生起「愛憎」的感情。有了「領受」之心,便生一種愛心。有了愛心,就生出自私心,要佔為己有。人貪戀財貨女色,而生出種種的慾望。有了愛心,乃想盡方法,把它取來,歸為己有。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因此,盡造不清凈的身口意三業。

  生死愛情的海,就是障道的根本。修道人,無論對人或對物,生出愛欲之心,都會障礙修道的發展。詳言之,愛欲就是生死,生死就是愛欲,愛欲就是生死之根。若是不破愛欲無明,終不能離開生死大愛海。如何能離開生死?簡單得很,就是斷欲去愛,別無他法。修道人,不要有情愛的思想,更不能有情愛的行為,對任何人,不要生出一種情愛心,有了情愛,苦根不斷,有了情愛,生死不能了。有人說:「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食色性也。」就因為這樣,所以才要修道!在《四十二章經》上說:「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我們修道人,就須存這種的觀想。

  如果無情無愛,見到人是否就把嘴堵起來,不理睬人?這樣也不對。我們不執著情愛,不生情愛之心,但還不能討厭人,也不能說我不愛人,我就憎人,這樣也不對。那麼,要怎樣才對?就是不愛,也不憎,對誰都是平等相待,慈悲為懷,但要謹慎行事,不可落在情愛樊籠中。各位注意!不要被情愛所迷惑。有人寫封信給你,你的心就好像小兔子在懷中,亂蹦亂跳,以為有人愛你,這是好事,其實是想把你拖到地獄去!

為什麼有煩惱?因為有個我存在。如果無我,則無煩惱。若能無無明,無自私,煩惱就不知跑到什麼地方去了。你們信不信,就是這個。千經萬典,說來說去,就是說這個。把我沒有了,把無明破了,把欲消滅了,沒有自私,也沒有煩惱。想找煩惱,也找不到煩惱。為什麼?因為根本的問題解決了。

  各位要注意!財色名食睡這五欲,都是從無明和情愛那裡來的。如果沒有情慾的話,覺得什麼也不重要。就因為有情慾,才覺得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什麼都不對,這是情慾鬼在作怪。若能將情慾鬼降伏了,那就很快入如來室,升如來座,披如來衣,說如來法。


無明,即不明白「心」和「性」,死死黏住在「相」里,認為「相」是實有,妄想擁有恆常。

佛以一大事因緣現世,就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

佛知見和眾生知見的區別在哪裡?

佛看事物,從性、相、用,三方面來看待,不偏不執,圓融無礙,特別注重本性,遠離顛倒夢想,活得真實。

眾生看事物,只看事物的現相、表相,而不明白、不深究事物的本性、種性(三法印,四大、五蘊皆空等),不明心,不見性,只著相,求實用,就如在夢中一樣,到被迫覺醒時,方知所有的努力,都如夢幻泡影一般,了不可得,什麼也抓不住,一生被慾望牽著鼻子走,很少真心自在地活過,所以特別怕死。

內心深處的恐懼,讓自己時時缺乏安全感,同時缺乏認同感和存在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戴著虛偽的面具做人,苦多樂少地過完沉重的一生。


佛家說不著相,大概是指語言只是一個匣子,裝的東西很有限,任何的描述都是片面的。

而這些玄學,最牛逼的,也就是它的模糊性。

僅從功利性角度而言,無明的概念,可以讓人去除一些糾結。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折騰自己,在不斷內耗中。

無明是對事實的遮蔽、扭曲。是什麼東西呢,什麼都有,有意識的,無意識的。有意識的比如愛、慾望、思考,無意識的比如文化、信仰、你以為的共識、價值觀、潛意識。

比如大概很多人都有過於認真的經歷,就像職場新人太把事當回事,結果往往出事。干不好事情,還幹得極度痛苦糾結。

比如電影《一念無明》,每個人都情真意切,卻偏偏都相互傷害。

比如你想跟同事討論一個項目,你說好像哪裡不對,同事說哪裡不對了,你一句我一句,最後不歡而散。根本沒談項目本身,反而在說,你質疑我你算老幾——你!又!算!老!幾!情緒蒙蔽了注意力,就像愛德華·德博諾 在《這才是思維》所謂的,思維對情緒是無用的,但情緒常常會干擾我們的理性。

比如《白鹿原》里,白嘉軒說給田小娥修廟羞先人,要把她燒成灰壓在塔底永世見不得天日。現在人看來不可思議。那是過去鄉村運轉的核心,是宗廟文化,一種集體的潛意識。

比如你心中一定會罵XX是傻X,看著就頭疼。而約翰·胡佛在《如何與白痴共處》中指出的,那是對他人不合理的期許。

…………

內心戲,外在的矛盾,無時無刻都在上演著。從功利性而言,如果足夠"智慧",其實可以更高效率。

從反省力角度而言,無明可以讓內心更平和,不再為我今天吃多了、剁手了之類的瑣事,渙散心力;從思考的角度,可以更接近客觀事實,拋開各種宏觀面、微觀面的干擾信息,做出相對準確的預測;從溝通層面,可以少許多衝突,快速達成共識,讓組織付諸堅實的行動。

至少於我,對於德博諾諸如OPV、PMI之類思維感知工具,沒有文學性濃厚的兼聽則明、無無明來得生動有力。無明似乎是一個大大的黃色警示,時刻提醒,拋開非邏輯的一面,真實的確鑿的事實是什麼,那才是下一步行動的靠譜依據。


無明就是痴心所。


無明,經文有句話:大意是講,本心恆常,突然出現了斷裂,此為無明。

我們如果不間斷的持續,就不會出現問題。因為總是斷裂前後,才出現各種紛亂。

所以,不明白,怎麼不明白?是出現了分叉。斷片了!不連貫了,這個叫無明。

無始無明。斷了,不知道怎麼混到現在的。前生的也不記得了。將來呢,更不知道了!所以,出現了猜測。痛苦,就來自猜測,不安。


無明跟投胎來的那個有關係。不過已加入行蘊識蘊了。其實就是第八阿來耶識。


無明,不明白的是我們到底在做的,不是有益於我們完善自我的事。我們沒在做「對」的事。例如沉迷於一時的酒肉享受,最後總覺得空虛,或者因為一時缺少酒肉而陷入難受的感受中,但是,你自己不是自主地控制自己的想法,慾望和行動,而是被一個外物牽著我走。


明,就是光明,明了,只有在光明的前提下,人才能通過眼睛觀察自身與自身所處的環境,在明了了自身與自身所處環境的基礎上,人才能產生依據事實的思考,而依據事實的思考會引導我們產生相應的行為,這就是『明緣行』,而無明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光明,也就不能明了,不能明了不能觀察和明了自身與自身所處的環境,相應的就不會產生依據事實的思考和依據事實的行為,這就是『無明緣行』。

明緣行是建立在依據事實的基礎上的,其結果就是以事實為基礎,以智慧為指導,從爾產生正確的行為,引導我們至於正確的結果,這就是『八正道』,正見為首直至正解脫,解脫什麼?解脫由無明產生的不正確的思考和行為所導致的非我們想要的結果(痛苦)。

這就是為啥大乘佛教的主調是倡導一切行為以智慧為前提,這裡的智慧就是『明』『明了』,明了自身與自身所處的環境,依據事實進行合理的思考從而引導產生正確的行為最終導致我們想要的結果(解脫自在)。


四個字: 諸法實相。

詳細說: 何止一部《乾隆大藏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就是這件事,講了四十九年的道理,才明白了多少人。

詳細講不了,自己慢慢學吧。


佛前一叩三千年的答案很好,但是不頂他了,以免誤會。

除了少數覺悟的高人,任誰看了這種回答,都會無名火起,怒髮衝冠,這就是無明;

您先不忙生氣,先謝謝佛前一叩三千年的答案如何?


我認為是本性的迷失,本我的迷失,心的迷失。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擁有真愛
索達吉堪布:很多真理,都曾經被人嘲笑
佛菩薩的七情六慾
終極現實與靜觀:不再逃避,我們一起與痛苦共存
我有神通,你有錢嗎?

TAG:佛學 | 人生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