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古鎮故事簡述
朱家角古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 ,原名朱家村。朱家角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明末清初,朱家角米業突起,帶動了百業興旺,商賈雲集,往來不絕,時「長街三里,店鋪千家」。也曾以標布業著稱江南,號稱「衣被天下」,成為江南巨鎮,時有詩曰:「魚米庄行鬧六時,南橋人避小巡司,兩涇(朱涇、楓涇)不及珠街閣,看盡圖經總未知」。
朱家角最引人關注的在於其「一山一湖」。山即澱山,為浙江天目山余脈。在山上可看欣賞淀湖海景,傍晚時分美景讓人心曠神怡相比與山,可能澱山湖更為人所熟知,更是中國十大名湖之一。澱山湖的由來,說法很多,有一個是在2000多年以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下了一道聖旨,將10萬囚徒遣此,強迫他們挖掘地表,以殺王氣,挖掘成湖。當時的湖情,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稱:「一江東南行七十里入小湖,為次溪,自湖東南出,謂之谷水。」據《吳郡圖經》記載:「在縣西北七十二里,有山居其中,湖之西曰澱山湖,南接三泖。」又謂「淀湖周,凡二百里,茫然一壑,不知孰為馬騰湖孰為谷湖也」。至南宋時,澱山湖才為馬騰湖、谷湖等相連而形成。
朱家角更有「一橋、一街、一寺、一廟、一廳、一館、二園、三灣、二十六弄」只說。
一橋,當推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五孔放生橋歷來受文人雅士讚美,有詩云;「長橋駕彩虹,往來便是井。日中交易過,斜陽亂人影」。明清時代,每逢農曆初一,當地僧人都要在橋頂舉行隆重儀式,將活魚投入河中放生,以此彰顯對生命的尊重。「放生橋」之名即由此而來。值得一提的是放生橋的橋基是木樁,歷經幾百年卻仍未腐爛。
插播一則小故事,明朝隆慶年間,朱家角上的明遠庵里有三個和尚,奉了師傅的法旨,四處化緣,準備把化緣的銀子,替百姓做幾件善事。其中的性潮和尚,遠遊十多年,化緣得來一筆巨款,他捨不得花費分毫,急急沖沖趕回朱家角,欲向師傅復命。不料,師傅竟已離開人世,性潮和尚頓足捶胸痛不欲生。性潮每日在漕港河踱來踱去,苦思冥想能為百姓做哪件善事。偶然一日,性潮抬頭一看,只見漕港河兩岸許多人在等船擺渡。性潮眼前豁然一亮,對,不如在兩岸造橋一座,助百姓通行方便。性潮主意打定,即日便招兵買馬,籌集木材石頭,開動造橋工程。誰知,開工幾日,橋樁就是打不下去,性潮望河興嘆,卻無計可施。一日,漕港河來了個乞丐,笑著對性潮說:「大師造大橋,功德大無邊,橋樁要深打,蘆生最為吉。」性潮十分氣忿,明明看見河灘方圓十里無一根蘆葦,分明是閉著眼睛說瞎話,故意取笑我不成?那個乞丐也不答話,從懷裡摸出一把紅棗,往嘴裡亂嚼一通,吐出一團棗核,輪番扔進漕港河。說時遲,那時快,一眨眼功夫,河裡齊刷刷長出四片蘆葦。性潮和尚情知這人必定神仙無疑,俯身便拜,那個乞丐早已無蹤影。性潮在蘆葦灘上打上橋基、建成了一座五孔式的拱形大橋。好事多磨,待到最後安放刻有八條盤龍的龍門石時,居然放來放去放不下,合來合去合不攏,急煞性潮和當地老百姓。這時,來了一個白髮銀須老人,對性潮笑笑說;「若要龍門石合攏,除非要等馬騎人來到。」性潮不解,世上只有人騎馬,從來沒有見過馬騎人,龍門石怕是一輩子難合攏。他正在為難,突然見前方來了個掮著一隻三腳木的漢子。性潮方悟,三腳木即三腳馬,不錯,天助我也。於是性潮大喝一聲:「馬騎人來也,快合龍門石。在場的幾個匠人立即抬的抬,扛的扛,把龍門石放到正中位置,這時,只見那「馬騎人」走到橋正中,用「三腳馬」在龍門石上輕輕一敲;不偏不倚龍門石正好落准。事後,人們傳說那「馬騎人」就是八仙中的「鐵拐李」。龍門石果真合上,而且一絲不差。事後性潮和尚將橋下方里許為慈門寺僧放生之地,以謝造橋仙人之功德無量。並禁止漁人置網,在水中立樁為界,每逢農曆初一,為放生日期,故橋稱為「放生橋」。
昔有對聯:
雲遊僧,木魚銅缽,集天下善緣,終化得放生橋五孔,萬里江歸去;茶居士,方桌圓凳,待人間苦旅,全依憑臨水樓四方,千秋人過往。一街,是滬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經滄桑,「一線天」獨特構築,令人嘖嘖稱奇。有「長街三里,店鋪千家」之稱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紅燈籠高掛,成為江南古鎮最熱鬧的古老街道。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築第一街。如今街上還保存有百年老店「涵大隆醬園」,石庫門牆,古風猶存;百年飯店。「茂蘇館」,老店新開,魚蝦蟹鰻、時鮮佳肴,一應俱全;還有滬郊最大的「古鎮老茶館」,沿雕花木欄樓梯,拾級而上,三十來張八仙桌,茶客天天座無虛席,在此「孵」環境、「泡」時間、「聊」見聞、「侃」變化,領略老茶館那種特有風味。更有一些居住市區的人所鮮見的傳統手工作坊店,竹籃、栲栳、藤椅、木桶……等竹木器具,不僅可一睹其「原汁原味」製作全過程,臨走還能捎上幾件作留念,著實使人回味無窮。最近政府又以免租減稅,對外招商引資,一爿爿古董、陶瓷,花鳥、書畫、土特產、工藝品,特色小吃等店鋪相繼開張,店招迎風招展,紅燈籠高高掛起.真是人在街上走,「腳踏石板路,一步一店鋪.抬頭 一線天,古意撲面來」。
一寺即報國寺,報國寺是上海玉佛寺下院。報國寺原址關王廟,建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因祀關羽,故名「關王廟」。關王廟後有一株古銀杏,樹圍達6米,高達36.5米,東西冠徑達標7米,樹齡已有1050多年,約為五代時所植,它是上海地區最古、最大的一株千年古銀杏,也是關王廟盛衰歷史的「見證人」,更是澱山湖上漫長歲月里往來船隻的天然航標。1985年以來,關王廟重新整修,保持了明代古建築風貌,並成為佛教徒舉行佛事活動的場所,香火日益旺盛。1989年當時的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禪法師將關王廟加以修繕擴建,並改為上海玉佛寺下院,取佛教徒齊心報效祖國之意,定為「報國寺」,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寺名。1990年新加坡佛教信徒贈予報國寺釋加如來和觀世音菩薩兩尊玉雕像,玉質細膩,色澤晶瑩。登上報國寺觀音殿殿閣,憑欄遠眺,萬里碧空和波光粼粼的澱山湖點綴得更加生動、空靈。
一廟即城隍廟,據說,青浦的城隍爺是明朝崇禎年間的四川布政使沈恩。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城隍廟,青瓦黃牆,飛龍翹角,吉祥葫蘆,花格落地長窗,呈現古意盎然、香煙裊繞、肅穆壯麗的景象。其中「斗拱戲台」、「木刻橫樑」及「中堂畫軸」(現已廢)被稱為城隍廟「三寶」,十分罕見。
一廳,是席氏廳堂。席氏廳堂,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朱家角鎮東瑚街席家弄內,是鎮上現存較為典型的明代宅第建築。席氏原籍洞庭東山,明嘉靖禮部尚書席永培告老回鄉後,因避亂遷來珠里,愛其土俗淳厚,遂建宅定居,後子孫繁衍,成為鎮上望族。
二園,是課植園和珠溪園,一個古老,一個現代;一個龐大,一個精巧,相映成趣。課植園是一處莊園式園林建築,佔地96畝,園由馬文卿建於1912年,乃寓「一邊課讀,一邊耕植」以應園名,園內建有書城,又辟有稻香村,園中亭台樓閣,廊坊橋樹,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各種建築及生活用房200餘間,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得體,構思精巧,在私人園林建築中實為罕見。而珠溪園,則建於1956年,佔地70餘畝,小巧玲瓏,景色優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園,各具特色,還辟有兒童樂園、餐廳、茶室、商店,為休息、進食、購物、遊玩於一體的理想場所。1912年,時年52歲的馬文卿來到朱家角井亭港,擇地百畝,開始興建當地人稱「馬家花園」的「課植園」。這位原籍江西的成功商人,在人生過半的時候,捐官道台,並在這非故非親的朱家角定居,以興建這座規模恣肆的園林消磨人生,以「課植」為名。碑廊內鑲嵌著明清著名書畫家碑刻15塊,有明代文人文徵明「游西山寺」十二首,祝枝山的「梅花詩」,唐寅的手札及周天球詩等,都為馬氏聘請雕刻高手,依照其真跡雕鑿之。這位馬文卿,雖離世不遠,但身世渺茫,這些,讓人想像,他是誰?世紀初葉,中國變局已現,他是靠什麼獲得成功的?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商海生涯之後,他在異鄉尋求什麼樣的歸宿?什麼樣的晚景?這些,後人已然難以揣測。但後園中一處石壁上,有一幅小小的馬文卿薄意浮雕,似乎又想說明什麼。據說他長得老相,去世時不過67歲,看上去有七十齣頭了。除了老相,這位石頭上的人還有一種謙卑,一點不自信,眼光下視,嘴角有討好世界的笑容。他要在世界中求一個自己的形象,一個位置,可是沒有語言,他滿世界去找,找來的能安慰自己嗎?這個在無常中漂泊打拚的商人,他把自己的肖像留在這石壁上時,心裡想的是什麼?
三灣,即:三陽灣、轎子灣、彌陀灣。網上已搜不出這些景點的歷史故事了,甚是可惜。
二十六弄,實際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條,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網路式棋盤格局。
「小橋、流水、人家」是千年古鎮朱家角的精髓。如果把流水比作朱家角秀美的長髮,那麼小橋便是長發上看似不經意的玉簪,輕輕一綰,或婉約或壯麗或平和,萬千風情汩汩而出,讓無數遊人心生愛意。
粉牆黛瓦、曲巷幽弄、河港縱橫,36座古風猶存的石橋將朱家角沿河而伸的9條長街點綴得蜿蜒清麗,依水而立的千棟明清建築因為水的分離與橋的連接而有了距離與思念。「長街三里,店鋪千家」,如今我們還依稀看得見明末清初時江南巨鎮朱家角百業興旺、魚米豐盛、人頭攢動的盛景。 36座橋中,至今保留完好的建於明清時代的石拱橋、石板橋、磚木結構的古橋還有20多座。首推當是「放生橋」,它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一座五孔石拱橋,始建於明隆慶五年即1571年,全長72米,寬5米,高7.4米,是古鎮標誌性建築。每年七月廿七站在橋頂看搖快船,那一派龍騰虎躍的磅礴氣勢讓人過目難忘。還有三孔九峰橋、高拱泰安橋也很壯觀,而三步之遙的「高低橋」,「微縮景觀」的課植橋,「咭咯」作響的平安橋,「紀念國恥」的永豐橋……更是默默地向行人訴說著它們的前塵往事。◎ 泰安橋(何家橋)
泰安橋俗稱何家橋,始建於明代萬曆十二年(1584年),為單孔拱形石橋,位於漕港河口的名剎圓津禪院門前。高且陡,是全鎮最陡的一座石拱橋,橋堍豎立旗竿石兩塊,系懸路燈所用,是往來船隻的航標,橋兩旁青石扶手上的「飛雲石」浮雕,古樸淳厚。用於建造何家橋的材料,是青石,且雕刻的橋欄浮雕「飛雲石」,都酷似元代之作,橋前圓津禪院也建於元代,故對此橋的歷史,造橋專家們有不同的看法。
清代名士曾有詩:「日落炎威退,池塘淡月中;踏歌聞市上,漁笛在溪東,蒲扇輕搖暑,蕉衫短受風;晚涼閑獨步,古寺一橋通」。詩中描寫日落黃昏,漁歌唱晚,經過一天酷暑,人們輕搖蒲扇,步上橋頭,盡情享受晚間清涼。真是一幅生動的古代消暑納涼圖。這裡寫了「古寺一橋通」,「古寺」即圓津禪院,「一橋」就是泰安橋了。
平安橋(戚家橋)
平安橋位於大新街口,建於明代,系磚、石、木混合結構,舊時這裡稱平安里,故名平安橋。橋身及橋基為花崗石條,兩旁扶手用青磚砌就,中間扶手欄杆是二根原木,不加任何修飾,自然樸素。平安橋也稱戚家橋,相傳此橋系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行軍路過所造,就地取材,所造成磚、木、石混合結構,省時、且行軍路過建造對材料、工藝都不可能講究,所以橋石不平,行人過橋時,橋上石板會發出"咭咯咭咯"之聲,但橋現仍堅固耐用,保存完好無損.只因人們為了紀念戚家軍為民造橋,抗倭功績,故平安橋亦稱戚家橋。
◎ 惠民橋(廊橋)惠民橋座落在名街——北大街橋梓彎處,橫跨市河之上,東堍是商業中心北大街,西堍漕河街(亦稱廟前街)。這是古鎮唯一的木結構小橋,也是最獨特的木橋,因橋面建有木板柵,上蓋磚瓦、翹角,故也稱廊橋。使行人既可避風雨,又可遮烈日,這樣既為民通行方便,又為民歇腳避風雨,故稱惠民橋。橋造型飄逸瀟洒,登橋可欣賞市河二岸一長溜整齊的石駁和粉牆瓦的明清建築,可看到人家憑水開窗,臨水購物的動人江南水鄉風情,更可觀賞那漕河街面向市河一排長廊.構成一幅特有的水鄉風情畫。惠民橋雖小,但曾發生過一件古鎮大新聞,全鎮為此轟動。那是古鎮淪陷時期,在1942年,漢奸支友坤認賊作父,擔任汪偽特工青西站站長,為虎作倀,專門收集抗日情報,殘害革命志士和鎮上百姓,鎮民憤恨,一日為振奮抗日民心,打擊日本侵略者氣焰,為民除害,抗日誌士將其正法,並割下其首級懸掛在廊橋上。第二天,鎮民們發現漢奸被鎮壓,將首級掛在廊橋上示眾,個個拍手稱快,互相奔走相告,而敵人聞之膽顫心驚,特別那些大小漢奸見之個個嚇破了膽。所以惠民橋在鎮上為之名聲大振。
惠民橋解放前因損壞、修建過,故後稱新橋。解放初,因城隍廟前造了橋,惠民橋結構日久後也破爛不堪,故被拆。1996年,鎮民陳署昌為開發古鎮旅遊業,認為惠民橋應復建,故個人捐款10萬元,在原處建造了磚木結構的廊橋,橋墩是水泥,外包木,橋頂上是蓋瓦翹角,這樣與古鎮建築可融為一體,更為古鎮旅遊業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古人修建這麼多古橋,每座古橋都有一段娓娓動聽的神奇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講述了每座古橋和古鎮同榮辱,共滄桑的歷程,同時也為古鎮增添了秀麗的風采,成為連結全鎮的紐帶,走向繁榮的通道。而今每座古橋又成為古鎮的見證人,古風猶存,成為開發古鎮旅遊業的先鋒,為古鎮繁榮喝彩,為古鎮經濟的發展而默默奉獻。
◎ 福星橋(西柵橋)
福星橋建於清雍正二年(1774年),在鎮的西市梢,古時水鄉市梢大多沒有木柵,為安全每到晚上關閉柵門,禁止外來船隻通行,所以這裡為瑚瑎港西柵口,故又稱西柵橋,亦稱西石橋。
福星橋現保存完好,高大挺拔,橋面麻石斑駁,橋基石縫中伸出幾株小樹,又顯現出幾分秀麗和瀟洒。兩邊橋楹柱上鐫刻著:「潮湧越水飛龍卧,雲接吳山掛月鉤;一水鎖住佳氣繞,千年環見彩虹垂。」橋聯有景、有情、有味,道出了三泖九峰邊的水鄉之雅趣幽情。這是一首優美的借景抒情詩,確切地 描述了古鎮地處吳越交界地理位置的重要以及水鄉澤國的秀麗風光。登橋遠眺,向東鳥瞰全鎮,雄偉建築鱗次櫛比盡收眼底,向西遙望一片湖光水鈀,令人心曠神怡,真是福星臨門。鴻運高照之感。◎ 永豐橋(詠風橋) 永豐橋橫跨江面,連接東、西湖街,建於明代天啟七年(1627年)又名詠風橋,建橋時,當地居民指望永遠豐衣足食,故起名永豐橋。永豐橋橋基用磚砌成,橋面用石條鋪成磚石結構的石板橋,橋看來平常,且陳舊不堪,但它卻是朱家角古鎮歷史的見證人。1937年11月8日那天,日本飛機自抗戰爆發後第三次轟炸古鎮,使鎮上死傷不少群眾,多少房屋毀於一旦,名勝古迹遭到損壞。那是我們民族的災難,也是朱家角古鎮的災難,那天有一顆硫磺燃燒彈落在永豐橋上,幸未爆炸,只震斷了一條石板,彈入橋邊糞坑中,所以沒有爆炸燃燒,不然周圍民房將付諸一炬,造成群眾傷亡。這血淋淋的史實,永豐橋是活生生的見證,也是日本侵略軍留下的鐵的罪證。現橋面石板已斷,用水泥重修,但橋的外形仍保持原狀。為教育後代,牢記國恥,把歷史的真實留在被炸斷的斷石塊上,當時把斷石鑿字為碑,豎埋在橋堍,斷石碑上刻著「紀念石」三字,旁署「民國26年11月8日」,使朱家角古鎮和人民永誌不忘。
◎ 中和橋中和橋位於東湖街,跨市河,南北向,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2003年北橋台傾斜,遂修繕。該橋為單孔石樑橋,長20米,寬1.7米,高3.9米,一色花崗石,重力式橋台,橋面2根石樑上鋪小石板,8根欄柱,四角抱鼓,欄板為青磚砌築。此橋特點是橋台腹部設1.7米寬方孔,既利泄水,又可泊船,小巧玲瓏,造型別緻,這類橋江浙一帶叫多,上海地區少見。
今橋保存完好,仍在使用。2001年列為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
◎ 井亭港三橋(永安橋、中龍橋、湧泉橋)
井亭港三橋(永安橋、中龍橋、湧泉橋)位於漕港河北,同跨井亭港,連接東、西井街,呈東西向。因井亭港地區時屬崑山,故《珠里小志》、青浦縣誌等地方志未見記載。南橋「永安橋」是龍首,中橋「中龍橋」是龍腹,北橋「湧泉橋」是龍尾,富有神話色彩。此三橋形製為清代以後建築,一色花崗岩,重力式橋台,橋面架石樑,板式橋欄,四角有抱鼓,兩堍鋪石級,橋樑簡單實用,便捷兩岸交通,是往課植園必經之路。
◎ 九峰橋
九峰橋橫跨在珠溪鎮南三里處的南漕港河上,俗稱酒坊橋,也稱慶安橋。此橋相傳由行腳僧募建。因年久失修到清乾隆三年(1738年)已傾圮,過橋行人非常不滿橋傾之不便,珠溪善人周世昌私人捐款重建九峰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青浦知縣黃潼鯉為董事,夏傳詩、吳鴻章、周鍾、曾象賢、王史等又募款修建。九峰橋下的南漕港,匯泖湖、蓮湖之水東流,又是當時運送漕糧的主要通道,且橋又處於婁縣界邊,對於溝通兩邑陸上交通和方便沈巷鎮、南漕港周遍村落行人往來,起非常大的作用。周世昌重修九峰橋後,當時青浦知縣周隆謙題曰:「並受其福」。以表彰周世昌的善舉。
九峰橋為長36米,寬4米,高有7米的三孔石橋,因登橋可眺九峰,故名九峰橋。九峰橋飛虹於水流湍急的南漕港上,巍峨挺拔,直到今日仍然是鎮南端一景。周世昌重修九峰橋時,在橋側構建橋亭,亭邊鑿井,為供行人休息,觀景,可謂一番苦心,為民想得周到。九峰橋橋柱上鐫有東西兩副橋楹聯:「九峰秀列飛虹畔,三泖瀾回古渡頭。」「雁齒凌波宏利濟,龍舸泛舟永安瀾。」這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青浦知縣黃潼鯉所題,既點出九峰橋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也表明自己為官一任期間重修九峰橋,旨在給當地百姓帶來利益和安寧。可惜隨著漕糧運輸的改道和珠溪北市的逐漸興旺,九峰橋周邊漸漸蕭條起來。現在人們所見的九峰橋躍然威猛氣韻猶存,但橋亭、石井等人性化的建築早已蕩然無存了。 關於周世昌重建九峰橋的善舉,《珠里小志》載周隆謙《重建九峰橋記略》給予極高的評價,文中詳細記下當時周世昌「所用錢以緡計三千二百有奇,役以庸計者一千一百有奇。」周隆謙說,周世昌是普通的本地百姓,僅靠家有百畝田地,並不是本地大戶人家,但他能將節衣縮食積余的錢,完成了重修九峰橋這件事,解決了本應為專管部門的任務,我讚許他的好義之舉,樂意為這件事撰文。這本來清楚不過的事,但其中發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珠里小記》雜記卷有詳細記載,周世昌出錢二千兩,重建九峰橋,在橋旁築亭鑿井。但亭井的地基是鄰里鄭師清的產業,周世昌曾動員鄭師清捐助,鄭最初允諾了。橋建成二年,鄭爭奪控制權,攀附了巡差官,然後假傳命令,並且毀亭塞井。知府不明真相,批令周世昌在自己田中重建亭井。當時巡撫庄有恭正好新上任,周世昌就前去以理申訴,庄巡撫將幾位青浦知縣請去訊問、調查,當他了解情況後,非常氣忿,怒叱道:「周世昌建橋是為了解決行人走過傾橋的不便,造亭鑿井是為了便利行人或體弱者過橋,有關部門應當體恤成全他,好好幫助這種想要做善事的義舉。像這樣本末倒置,善惡混淆,簡直使人們去防備那些做善事的,而大家去趨附惡劣的行為。」隨即知縣押令鄭師清在原址修復橋亭,將亭井復挖出水,並限十日內竣工。庄巡撫還令知縣親往勘驗並報明情況。鄭師清和差官們只得照辦。這件事處理得大快人心,不但世代人口耳相傳,且文字記載於《珠里小記》。周世昌義舉造橋,既傳承了珠溪人以造橋、鋪路為善的好傳統,也影響後人以做善事為榮的好風氣。◎ 龍安橋龍安橋橫跨在南漕港東段,又名龍河橋。康熙版《青浦縣誌》載:「明末吳紹夔(音:奎)、席端樊、席端攀同建,雍正二年(1723年)沈衷孚重建。」《珠里小志》載:「乾隆五十七年(1789年)吳清濬重建」。《青浦縣續志》又載:「光緒二十九年(1904年)里人金福康募資重修。」上世紀七十年代拆除。《珠里小記》記載:「吳紹夔,順治十四年(1657年)以德行舉鄉飲。」鄉飲是當時地方官給予德行高尚的人或文行兼優的長者的一種稱號,並舉辦宴請,是一種表彰形式。《珠里小記》卷九的科目附「鄉飲」,列在「武舉」之後。吳紹夔因熱心於造橋鋪路,故受到當地官府和百姓的尊重。
在光緒版《青浦縣誌》和民國版《青浦縣續志》上記錄有席端樊、席端攀兄弟曾捐資修建龍河橋、萬安橋、斜瀝橋等石橋。端樊逝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端攀逝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按這樣分析,龍河橋最早始建應在明末。
南漕港彎彎東行再北折,分成多條支流,分分合合又總匯北漕港河,其中最寬,水流最急的一條,人們就稱龍河,龍河向北在斜瀝匯入北漕港。清代漕糧從南漕港運行時,龍河是必經之處。清代官府所設營汛即在龍安橋東側,《珠里小志》有記載,當時有汛兵八名,營房五間,哨船一隻,供巡邏用,負責珠溪的水上安全。可見龍河橋的位置是珠溪東側的水上交通要塞。 龍河橋為單孔石拱橋,東西橫跨在五六十米寬的龍河之上,據老人們回憶,橋型和泰安橋差不多,橋身很高,但因引橋比較長,所以沒有高、陡的感覺。建橋材料為花崗石,龍門石上雕有雙龍,橋楹聯刻著:「自此東西皆順水;而近南北已通潮」「東西」指南漕港河之水,「南北」指南、北漕港之潮,楹聯表達了祈盼龍安橋建成後,龍河能從此安寧、順當,平平安安地發揮作用,這是是橋名為龍安之意。◎ 萬安橋萬安橋位於龍安橋南,龍河汛營南側。南漕港分為薛家匯港、小江、長條港數條支流又匯合到龍河,漸漸彎向北行,經斜瀝匯入北漕港河。因為數條河的交匯,這裡水流湍急,並多暗漩,常有翻船事故。民間還傳說這裡水下有惡龍興風作浪,需造橋震邪降伏惡龍,所以造起了龍安橋,萬安橋。萬安橋是偏南北向,橫跨在薛家匯和龍河交匯處,和龍河橋呈八字型。據光緒版《青浦縣誌》和民國版《青浦縣續志》記載,萬安橋由席端樊、席端攀捐資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蔡明恆、潘里廷等人重建。此橋始建應與龍安橋建橋時間相同,在明末。上世紀七十年代拆除。萬安橋也為三孔石拱橋,龍門石也刻有雙龍花紋,為降龍之意。
◎ 安定橋 安定橋又名斜瀝橋,橫跨於北漕港支流斜瀝上,斜瀝港即為龍河匯入漕港處。據載由席端樊、席端攀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黃中發、夏傳詩、虞銳等重建;道光十二年(1832年)張起鯤募修,蔡春雷撰記;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傳說龍安、萬安二橋建成後,龍河並未安定,仍有「惡龍作妖」,搖船揹纖行船仍常有翻船事故,古人認為龍安,萬安鎮住了龍首龍尾,但龍身仍然猖獗,所以選擇在斜瀝處建橋,以鎮龍身,祈求安定。安定橋始建應該在明末,龍安、萬安橋初建之後。安定橋是三控大型石拱橋,東西向橫跨在斜瀝港上,斜瀝港南通龍河,北和北漕港交匯。安定橋東是青浦,西為珠溪。橋堍建有橋亭,光緒二十一年重修安定橋時,由里人張伯堂、張九皋募建橋亭,當時是官府驛站,也供過路行人和塘路揹纖船工休息所用。安定橋、龍安橋、萬安橋呈三足鼎立之勢,氣勢宏偉,成為珠溪一景,現在耄耋老人回憶,當時年輕時,特別在盛夏期間,常去這一帶遊玩。因為龍安、萬安二橋呈八字型,又地處曠野,非常涼快,特別龍安橋橋洞,因橋墩有石條突出,兒時還鑽進橋洞乘涼、捕魚。解放初,在修築滬朱公路時,需跨越斜瀝港,經專家測定後,大膽的利用了古代橋墩,僅拆除了橋面,嘗試在原來橋墩上鋪就成公路橋。《青浦古橋》中謝天祥先生記錄了當時情景:「當第一輛汽車在剛建成的斜瀝橋上緩緩駛過,沿途鄉民奔走相告,無不拍手稱奇。當然,值得稱奇的還是那古橋堅如磐石的橋墩了。」後來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滬青平公路拓寬建設318國道時,才對斜瀝橋進行全面改建。龍安橋、萬安橋、安定橋和九峰橋,都稱為塘路橋,漕糧船和貨運船隻從青浦經斜瀝入龍河過南漕港、然後出澱山湖,因為水況不利,重船經過都要靠塘路(十背)纖,特別漲潮期間,北漕港水自東向西,龍河水更急,暗漩非常多,重載船隻經過非常困難。這幾頂石橋給(十背)纖船工提供了方便。又因為這幾座大型石拱橋,早在清代已溝通珠溪東南郊野村落,對珠溪東市的發展有很大作用。後來漕運改道走北漕港後,珠溪北市漸漸繁榮起來,這幾座大橋周邊,漸顯蕭疏。
◎ 綠野橋、春雨橋、玉階橋、普安橋
綠野橋位於南漕港的一支李馬浜上,橋南即婁縣,橋北為大港村。此橋為周世昌所建。春雨橋位於南漕港的一支小江上,俗稱小橋,橋為石墩木面,橋南是小江村,橋北是北港村。里人周厚堉題《春雨橋》詩曰:「斷岸溪流曲,孤村夕照微。小橋春雨足,花落鱖魚肥。」可見清代小江兩岸已成村落,且有春風潤雨的富庶意境。玉階橋位於南漕港的支流薛家匯上,俗名郁家橋。清雍正元年(1723年)沈寀修。估計此橋應該在清初已建,但無記載。乾隆初年和乾隆五十一年分別由本鎮人修建過。玉階橋南是北港,橋北已近珠溪東市。已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拆除。普安橋位於鎮西南,也在薛家匯上,是單孔石拱橋,橋南近沈巷,橋北已近珠溪東市。此橋是清嘉慶年間重建,應該在清代初年始建。上世紀六十年代拆除。以上四座石橋和九峰橋,在清代時幾乎溝通了南漕港所有支流陸上往來,也反映在清代,甚至更早,這裡已形成人口集聚的村莊,人民勞動、生活都需要水、陸交通的便捷。
◎ 接秀橋接秀橋原名鐵鏽橋。接秀橋橫跨在漕港河的一條支流和西瑚瑎交匯處,河不寬橋不大,是頂東西向的石板橋,在福星橋外,和福星橋呈八字型。始建於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本鎮百姓捐資建造。接秀橋橋形樸實,但因處位置,對於溝通西部入珠溪西市梢的陸上交通,起了很大作用。鐵鏽橋更名接秀橋是有歷史故事的。清代乾隆年間珠溪文化名人,高官王昶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經過多次向乾隆懇請「懸車」、「卸甲歸田」後,乾隆始終同意,但因當時「歲暮苦寒,且俟明年春融歸去」。乾隆的關懷讓王昶非常感動。於是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九年,春暖花開的季節,王昶乘舟歸里,是年王昶七十一歲。王昶的博學多才,高風亮節,特別是他在喪母「丁憂」三年期間,他發起疏浚市河,對保護放生橋作了不懈努力,又應當時知縣之邀修篆《青浦縣誌》,家鄉人對他極為愛戴。得知珠溪巨子要榮歸故里,家鄉人天天都祈盼迎接。而王昶辭官故里,輕舟簡裝,絲毫不作張揚,所以想過鐵鏽橋上岸步入西市梢回到舊居「三泖漁庄」,誰知里人得到消息,都等候在橋邊,迎接年邁多病的王昶。為了紀念王昶歸里,從此鐵鏽橋就更名為接秀橋了。
◎ 中觀音橋、唐家橋、隆家橋、大生橋、駱家橋、報安橋、惠安橋在「人」字型市河瑚瑎分流出東、西瑚瑎處,在東瑚瑎港口,有一座東西向的單孔石拱橋,謂中觀音橋。建置時間無資料可考。據本鎮耄耋老人回憶,在他們兒時聽老人們說,慈門寺元代建成,明代遭倭寇焚毀,萬曆年間又重建,後經明、清兩代擴建,慈們寺範圍非常大,觀音殿就在這裡,所以橋名為中觀音橋。老者還說東瑚瑎港還分叉出一條小支流,叫祥凝浜路,就在祥凝浜口,有座小石橋叫塔橋,就是因為這旁邊有屬慈門寺的塔。現在塔、橋、浜都已無痕迹。如果這些口傳歷史是確有其事,那麼中觀音橋應初建於明清時期。中觀音橋和詠風橋跨在瑚瑎港分流處,和瑚瑎港上的平安橋呈三足鼎立狀,這三座橋將珠溪西、東市聯綴成片,可見其位置的重要。現在所見的中觀音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鎮政府重建,位置比原橋西移了十公尺左右。唐家橋、隆和橋、大生橋、駱家橋依次橫跨於東瑚瑎港上,各橋相隔不過二三十米,隆和橋和大生橋之間,東瑚瑎港有一條西南向的薛家浜小支流;大生橋和駱家橋之間,東瑚瑎港又有一條南向的舜塘浜(或聖堂浜)小支流,這兩條小支流上建有多座石橋,河、橋呈網狀形。這幾座橋建置時間雖然不詳,但從《珠里小記》記載,駱家橋於嘉慶十四年(1809年)重修來看,這幾座橋應初建於清代早期。由此也佐證了東瑚瑎港兩岸居民集中,東市已經形成,需要報安橋水柵門來保護這一帶安全。
報安橋橫跨於東瑚瑎最東處,在真靜庵前,由席端樊初建,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沈寀重修,如是可見初建應在清初。清代此處已設水柵門,為珠溪東柵。
惠安橋橫跨於張店港、也稱張汀港、張釣港,初由沈寀建,乾隆初年裡人重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吳文濬重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蔡承烈捐資建石。此橋在三元閣附近,俗稱張店港橋、張釣港橋。◎ 低塌橋、高塌橋、虹橋、角里橋薛葭浜又稱雪家浜,從東瑚瑎港分流出去後,彎彎又向西北,溝通了東、西瑚瑎港,雖為一條不寬的小河,確橫架了多座小石橋。薛家浜從東瑚瑎港分流出後,又分叉一段向西的小河浜,人們稱它旱浜,旱浜口上有一座小石橋名為低塌橋,又名文昌橋;薛家浜上和低橋呈「八」字形的有一座小石橋名為高塌橋,又名恆春橋。這兩座橋僅距三步之遙,人們統稱「高低橋」。高、低橋邊有指月庵,是清代雍正三年(1725年)里人王氏女募建,後改為三官堂。高橋西瑎不遠處有社學,是明代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知縣卓佃建,雖然社學建成後,並未真正發揮社學的作用,後改為社倉,但人們一直稱此處為社學。高、低橋邊又有王昶祠堂,為乾隆四十五年王昶所建,後在宗祠東側又建王氏義塾,王昶晚年歸里後,就在義塾內嚴於治學,培養了很多後人。高橋東瑎不遠處,是王昶舊居「三泖漁庄」,王昶青年時代,常有文人雅士來此聚會,以文會友。也許因為這些因素,高低橋就另有非常斯文的別名——恆春橋和文昌橋。在薛葭浜上,高橋西數十米,有一座小石橋,名為虹橋。虹橋南堍附近就是「三泖漁庄」,過虹橋就是王氏祠堂和義塾。王昶歸里後十五載,因嘉慶皇帝判的雲南銅礦糊塗案所涉,王昶因曾任雲南布政使,被不問青紅皂白地罰賠二萬兩銀(詳見《珠溪文儒》分冊),王昶只得「悉以田窄償之」變賣了「三泖漁庄」,自己搬入王氏祠堂度過凄苦晚年。他有詩《將居宗祠作》:「一檄來征百萬錢,漁庄舊宅計難全。過橋翻喜移居近,入室猶欣奉祀便。半榻更無留客地,一篷剩有釣魚船。如痴似夢真堪笑,已別滇池十五年。」詩中調侃地將怒事喜說,詩中所指「過橋翻喜移新居」就是指翻過虹橋,不是搬得很遠。所以在這一帶處處都有王昶的屐印。在朱家角人心目中,有一座建造時間最早,卻又不復存在的古石橋——角里橋。角里橋在薛家浜離虹橋不遠處,傳說這是最早的石橋,以前就叫朱家角橋,在珠溪成鎮之前就有了此橋。老人們說:「澱山是九峰之祖,角里橋是珠溪三十六橋之祖。」但筆者曾訪問見過此橋的老者,他們都已七八十歲,也是聽老輩如是說,但他們兒時所見的角里橋,僅是架於一小水溝上的石板橋,水溝是能同東瑚瑎港的。後來水溝淤堵,只剩下一塊石板,現在早已毫無印記了。據橋樑專家謝天祥和其他老人分析,也許角里橋就是最早朱家村的一座村橋。筆者認同他們的分析,可惜時過境遷,在這一帶民房相擁錯落,哪裡還能尋覓到朱家村的痕迹。◎壽擰橋、蕣塘橋在瑚瑎港過大生橋後,又有一支南行分流為聖堂浜,聖堂浜南行後,又分流出東、西兩條小支流,能溝通南、北漕港河。聖堂浜東有真武廟,俗稱聖堂,西有關帝廟。關帝廟前有壽寧橋,俗稱關帝橋,乾隆十八年(1743年)由僧古濤重建;真武廟前有蕣塘橋,俗名聖堂橋,乾隆四十二年里人夏雲龍募款重建,由此可見這兩座橋初建應在清代初年。清代壽寧橋下也設有水柵門,防範從南面水路進犯的盜賊。聖堂浜這一帶在清代風景猶佳,清代王肇和《壽寧橋晚眺》詩中這樣描寫:「偶步溪橋延望,夕陽遠景都佳。紅蓼白蘋水際,丹楓翠竹雲埋,一帶垂楊遠近,幾行野岸橫斜。網曬橋邊予艇,煙外籬外人家,三泖撥光淡盪,九峰山色清佳,一片殘霞飛逗,數村疏柳昏埋。薄靄沉沉日暮,輕帆葉葉風斜。鳥倦尋巢歸樹,人多荷鍤還家。」可見當時這裡能看到三泖九峰遠景,河邊有漁舟停泊,岸邊有村農居住,所見的是一派安詳寧靜的田園風光。
塔橋、紐家橋、迎祥橋東瑚瑎過中觀音橋後,原來有一支向東的分支河流,稱祥凝浜,此浜彎彎又分出兩條支流都直通北漕河。就在祥凝浜路上,依次跨有塔橋、鈕家橋,迎祥橋。塔橋初建應更早,史料無記載,但傳說橋北側曾有慈門寺所建之塔,至於什麼塔,也無從從考證,筆者分析慈門寺建於元代,明嘉靖時遭倭寇焚毀後,明萬曆年間、清乾隆年間多次募修、擴建、傳說慈門寺能容僧千人。慈門寺在明萬曆赦賜碑額「明遠慈門寺」,從此大興土木,曾建廟宇所需的浮圖是完全可信的 ,所以塔橋因此而名。筆者認為塔橋應初建於明代。鈕家橋就是凝和橋,北堍是石街,南堍在司弄里,但此橋建置時間不詳。迎祥橋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里人程堯章建,迎祥橋北橋堍有大悲庵,俗稱草庵,所以迎祥橋俗稱草庵橋。這三座橋溝通了珠溪的中市和東市的陸上交通,至此,珠溪人在鎮上往來,完全可以擺脫繞道、擺渡之苦。清代迎祥橋橋下也設水柵門,保護中市和東市的安全。上世紀九十年代祥凝浜已被填沒,成為朱家角鎮東大門進入鎮區的主要幹道。
一里橋、二里橋、三里橋、四里橋北漕港過放生橋東流後,在南側有多條支流。支流口建有一里橋、二里橋,一里橋初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夏傳詩募建,易名為樹德橋。民國版《青浦續志》卷五載:「光緒年間,里人蔡承烈捐資修理。」此橋為石墩木面梁橋。二里橋於乾隆三十六年陸嘉賓重建,可見初建應在清代初年,可惜無史料記載。清代張夢螯《二里橋野望》詩云:「短掉漕溪外,禾田穗稻香。漁罾扳細雨,雁字寫斜陽。小港村莊曲,平橋客路長。白蘋與紅蓼,蕭瑟醮秋光。」可見詩人站在橋頭所見秋日中的稻禾、漁船、飛雁、村落的曠野美景,抒發了心曠神怡的心情。三里橋又名永善橋,橫跨於東瑚瑎港過報安橋後的支流上,俗稱張店港,也是石墩木面梁橋。初建年代不詳,民國版《青浦續志》載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里人蔡承烈捐資重修。四里橋在龍河過河橋後匯入漕港河處,在三里橋東,據民國版《青浦續志》卷五記載:光緒三十三年建,宣統三年(1911年)鎮紳蔡承烈捐資重建。這四座石橋都沿北漕港河南側,都為塘路橋,即為漕糧和貨船運輸時揹纖船工必走之路,也為從珠溪步行至青浦縣城免除饒道之苦。
內容多來自百度百科,以及人人網網友的記錄,後期自己會進一步修改和豐富,期待能讓每一次旅遊都有深度和溫度~~
推薦閱讀:
TAG: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