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信星座不信生肖?


你相信星座是真的嗎

  也許你是星座的超級粉絲,根據每周的上升星座來安排你的行程;也許你只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偶爾看看,又或者你很希望了解自己暗戀對象的性格……不管你是哪一類人,下面這個故事都值得你看一看。

  漢斯·艾森克教授,現代人格科學理論的主要貢獻者(Hans Jürgen Eysenck,1916-1997年),在1997年他去世的時候,已經成為近代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心理學家。他一生致力於量化人性中的某些因素,對於星座與性格的關係,他進行過有趣的實驗。

  艾森克人格調查表是著名的心理學量表,每個量表有50多個不同的描述,接受調查者需要給每一個描述選擇「是」或者「否」。根據這些答案,能夠分析出在「內向-外向」和「神經質」兩個維度的人格特徵。如果根據古老的占星學傳說,十二星座中有6個偏外向星座和6個偏內向星座。

  外向星座內向星座白羊座、雙子座、獅子座、金牛座、巨蟹座、處女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天蠍座、摩羯座、雙魚座

  另外,三種土象星座的人(金牛座、處女座和摩羯座)更能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態平和,而三種水象星座的人(巨蟹座、天蠍座和雙魚座)則相對更神經質一些,情緒和心態也更容易出現波動。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么?艾森克決定做一個心理學實驗。

  在被很多佔星學家拒絕後,艾森克和著名的英國占星學家傑夫·梅奧聯手做了一個人格調查。梅奧幾年前開辦了一個占星學院,有全世界範圍的學生。他們從中選了2000多個人進行了調查,要求這些人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並且完成艾森克人格問卷。

  結果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這些人的性格特徵與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星座與外向有關的人在外向特質上的得分的確要比其他人高一些;與土象星座的人相比,三個水象星座的人在神經質特質上的得分也明顯要高出一截。占星學期刊《現象》因此宣稱,這些發現「可能是本世紀占星學上最為重要的進展」。

  在占星學界一片歡呼聲中,艾森克本人卻開始懷疑,他突然意識到他的樣本選得有問題:他選擇了一批對星座篤信不疑的人來做實驗。用本書的話來說,這批人已經被安裝了一個關於「星座性格決定論」的心智模式,所以在他們的世界中,星座和性格就是相關的。

  有了這個想法,艾森克做了下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1000 名孩子,他們幾乎不可能聽說過性格和星座之間的關係。這一次,調查結果有了顛覆性的變化:孩子們在外向和神經質兩個特質上的得分跟他們的星座根本就沒有任何關聯。性格與星座毫無關係!

  這個實驗結果狠狠地打擊了占星學界,他們原來被認為是「占星學的代言人和保護神」的心理學家,卻突然倒戈一擊。對此,占星學界給出了他們自己的解釋:這些孩子還沒有成熟,還沒有發展出他們星座賦予的性格。

  針對這個還擊,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實驗:這一次他選擇的調查對象是成人。這些調查對象對占星學的了解程度深淺不一。調查發現,如果調查對象很清楚星座對性格有何影響,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傳說的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調查對象對占星學沒有太多了解,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傳說就不那麼一致了。

  實驗進行到這個地步,結論已經相當明確:人們會因為對自己「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慢慢發展成那樣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僅讓他們看到那樣的世界,也讓他們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後按照那樣的性格來生活,最後真正成為星座描述的人。

  簡單來說,人們真的會變成自己覺得「應該成為」的人。心智模式對我們的改變,實在是太強大了。

  看看下面這個星座描述,然後根據這個描述,給自己打一個分數(0-5分),0分最不像,5分最像。你會給自己多高的匹配度?

  你需要別人喜歡你和欣賞你,但你通常對自己要求苛刻。雖然你在個性上的確有一些弱點,但你通常能夠設法加以彌補。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還未能變成你的優勢。從外表來看,你是一個講求自律和自製的人,但內心卻常常焦慮不安。有時候,你會強烈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或正確的事情。

  你傾向於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和變得豐富多彩,在遇到約束和限制時你會感到不滿。你很自豪自己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如果沒有令人滿意的證據,你不會接受別人的觀點和說法。不過,你也覺得在別人面前過於直言不諱並不是明智之舉。有時候你很外向,比較容易親近,也樂於與人交往,但有時候你卻很內向,比較小心謹慎,而且沉默寡言。你有很多夢想,其中有一些看起來相當不切實際。

  你會給自己打幾分?

  這是上世紀40年代末,心理學家伯特倫·弗瑞爾在他的《心理學導論》課上做過的一個實驗:他從幾天前隨手在報攤的一本星座書中看到的描述,從10個不同的星座裡面拿出來10句話,湊成了這段文字。他要求他的學生根據這個測試給自己打分,0分非常不準,而5分則非常準確。當年,87%的學生給出的是4-5分。很明顯,學生們被老師「算計」了,他們都是被自己的心智模式忽悠的人。

  當然也許你已經看過這份星座描述,你也許在許多的書裡面看到過這個片段和故事。那麼你的反應一般是:是的,我真的有一個朋友,她是雙魚座的,她就特別的……

  這個反應只能繼續論證我的觀點:人們寧願自我欺騙,也不願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騙的。因為他活在自己的「思維之牆」當中。

  如果你還對此保持懷疑,我建議你做一個親身試驗。給自己準備一個日記本,記錄自己每天的事情。然後在第二天,請一個朋友(如果你願意,我很願意效力)把昨天描述的星座隱去,留下具體的描述,打亂了給你選擇。看看你有多大幾率選擇到自己那個星座?

  我自己在不同人群裡面試過很多次,正確率從來沒有超過10%。簡單來說,和白蒙沒有什麼區別。

——轉載自《拆開思維里的牆》


你是喜歡說「我是水瓶,我是獅子,我是射手」

還是喜歡說「我是豬,我是狗,我是老鼠」?


因為同學生肖都一樣,討論生肖顯不出逼格


對於相信星座和生肖會影響性格的人,我首先會先懷疑TA的智商


生肖不可能一屆人都一個樣,唯心論者也有底線


討論生肖容易暴露年齡


一般說的星座是指太陽星座,就是出生時太陽所在的位置,這代表一個人很大一部分性格特徵.而生肖只是八字算命體系中的年支,所代表的是一個人祖輩,長輩等信息,對命主影響較小,因此較少單單從生肖分析一個人的性格


如果你跟你的小夥伴算命靠生肖。那麼90%的小夥伴都是同年級的同學,同學的同學。請問你們有什麼區別,沒有區別請問你們聊什麼?


信 星座的童鞋 大體分兩種 :一種是覺得星座非常神奇 對自己和別人的性格描述非常貼切 在之後的實踐中反覆印證了結果;另一種是為了跟別人有話題 而去了解星座 不論主動被動

作為比生肖新的事物 且帶有一定西方文化色彩 加之對人性模糊的描述容錯率更高 所以更容易成為話題 這不僅是因為討論中很有趣 也有一定討論的價值 (在確認和反駁中互相了解)

信 生肖的也有但數量不佔優勢 而且 生肖興起時間過於早 容易跟算命攪和在一起 而國家提倡科學 剛好打擊了一下 所以大家印象不是很好 有點老舊的意味

而且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屬相 代表的形象褒貶不一 hmmm 嗯

兩者比較的話 先要弄清楚 是誰在討論 個人感覺年輕人討論的比較多 長輩們在養家 熊孩子們的精力需要在各種層面釋放 既然是年輕人 年齡層差比較小

星座對年齡差沒有要求 即使差幾十歲也是可以同星座 進而產生共鳴 ;而 差很多歲的人討論 生肖時 容易意識到年齡的差距(生肖的作用之一) 進而產生隔閡感

人交往的圈子主體部分年齡差不會很大 比較難湊齊生肖 而星座很容易就湊齊了 大家有了討論的對象 更容易共鳴

所以星座更容易讓大家接受

PS :沒必要為了凸顯自己而貶低其他 個人雖然不信星座但也了解一點 跟妹子聊天也是很不錯的嘛(畢竟在那裝diao的人不是主流 根據5%的概率和生物進化論 被淘汰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 ) )


推薦閱讀:

有些人的相愛,就是一場噩夢
從來不缺少朋友,但又沒有真正的哥們兄弟是因為什麼?
軟體測試人員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性格?
怎樣的人生經歷才能讓一個人成長為桐原亮司或唐澤雪穗那樣的人?
如何改變自己不好的性格或品格以和人建立正常的關係呢?(戾氣、善妒等)?

TAG:星座占星 | 生活習慣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