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2017年最大的素數》脫銷,買來做什麼?
02-24
看新聞說日本出版的《2017年最大的素數》一書脫銷了,什麼人會買這書?或者說這書買來有什麼用?
相比於比特幣,這書已經很有用了,起碼可以在沒有手紙的時候應一下急。
人們很多時候就是不理性的,喜歡人云亦云,做隨大流的事。往往要等潮水退去,沒穿內褲的人才會露出來。這是個梅森素數,找梅森素數是個很有名的數論問題。至於為什麼要把這個最大的(梅森)素數印成書,還居然賣得動,這也是很有意思的問題。數論應該是所有數學分支中有最龐大愛好者或者發燒友的一支。有位研究初等數論的物流工人余建春竟然還站上了浙大講台,台下是研究生和教授!相信每個了解數論的人打開這本只有數字的書,心中都充滿了敬畏。所以,這本書的意義就是讓每個人對數學、計算機產生敬畏之情,發出由衷的感嘆,「人類真是牛到天上去了!」
可能是為了インスタ映え
可能是數學類的就這麼幾本書,關鍵是這本書可能一開始發行的時候就如圖只印了三本。於是到第四個人的時候非常遺憾的脫銷了。
把書架空的地方補上
當做題沒思路的時候,可用來撞頭
讓你的腦細胞跟數字碰撞出火花
emmm......好像把一本書捧到亞馬遜數學類銷量第一非常簡單。
因為似乎大多數時候,大多數書月銷量都一隻手數得出來吧。大一下的時候上一門課,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兩本書,basic algebra 1和2,於是這兩本書的銷量就在那個月達到了驚人的10+!!!然後連續幾個月,這兩本書都在數學類暢銷榜前幾。其實日本這個民族本身就對什麼宇宙終極規律、世界前沿科技的有一種極端的推崇,印這本書也正好體現了這一特點。在某些日漫里的各種看上去很高端但其實是錯的的設定也是這種思想的體現……此外,他們的確喜歡做一些十分無聊的事情,比如前幾年以「喝茶器」為代表的那些搞笑的日本發明……所以這本書也就是表達一下他們對數學的敬仰,順便抒發一下自己無聊的情緒。(另:這本書算不得脫銷吧……要是這本書脫銷了就要東京紙貴了……)
我想問,誰沒買過那種價值很低,但買來後沒什麼用,基本放在抽屜里吃灰的東西?(尤其是旅遊時)
那些自以為買這本書的人都是腦子秀逗或盲目跟風的所謂聰明人,無非是衡量之後覺得,與1944日元的價格相比,買這麼一打「廢紙」不值得而已
然而實際上,值與不值又是個主觀判斷
又有多少藝術品的價格,值與不值在收藏界也是淫者見淫,妓者見妓的?
更何況這書無非才100+RMB而已,任性就喜歡買來吃灰又如何?又不是第一個買來吃灰的物件
指不定,若干年後在二手書市場,這個印量本就不多的第一版第一印的神作能賣個令人乍舌的價格呢
到那時再問問這些自詡為聰明人的評論者,人家究竟是交了智商稅,還是投了智商資?
當然有用啦買了之後,把手機拿出來給它拍個照發個朋友圈/Twitter集贊然後就可以拿來當枕頭和草稿紙了多有意義呀!
我剛看到這本書介紹的時候,震驚了!首先,隨著素數越大,他們之間的距離漸漸變長。舉個例子,1000萬之前的100個數中有9個素數,1000萬以後的100個數中只有2個素數。重要的是,它們的分布距離是不均等的。因此,要找到一個大的素數,往往需要巨量的計算,要分解和驗證它也是這樣。而為了掌握素數分布的規律,數學家已經嘔心瀝血了數百個春秋。所以,找到這個最大素數的數學家們還是很偉大的!其次,我也為日本人有勇氣出版這樣一本書感到震驚,不過考慮到日本人一向的嚴謹規矩,特立獨行,工匠精神,變態無聊的民族特質,估計他不出版也就沒有人會出版了!最後,我就想問一下買了這本書的同學,你們回去看書的時候看出高潮了嘛?
對喜歡數學的人來說,很有意義,一個數字或許能聯想出一個故事,或者一個哲學境界上的提升。普通人而言,729頁手紙,比抽紙更有質量,更實惠。
1.紀念意義
2.發個朋友圈
3.交智商稅4.催眠【Numberphile數字狂】世界最大的素數是如何被找到的@圓桌字幕組_趣味科普人文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www.bilibili.com
不如看看這個,有趣
收藏吧!它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或者說工藝品吧!它做成書還是其他形式,比如一幅大挂圖或者牆紙,也許沒那麼重要。人總有點癖好,只是個人各有不同。有人就是喜歡啊!打個比方:現在手機支架、書籤等小玩意兒都是各種創意、各種造型,如果從實用的角度出發,有區別嗎?
就像RGB一樣,信仰.....【逃....
我覺得買這本書的有兩類人。第一類:這本書很好啊,對我研究素數很有用。(科研派)
第二類:卧槽這本書那麼火我買本回去裝逼吧。(裝派)
私以為大多數人屬於第二類。荒誕的熱潮,持續不了多久。
就像有人研究人有多少頭髮,宇宙未來會是什麼樣等等,覺得他無聊就無視,覺得牛逼就點個贊評個論
擺書架上顯得你有學問。
日本亞馬遜也就4個評論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