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區別?


最近,有一份調查顯示,窮人和過於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的思維特質:注意力被稀缺資源過分佔據,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什麼意思呢?其實很容易理解,當窮人有很多東西要買的時候,因為手頭比較拮据,所以經常是把手頭的錢拆開,以降低質量為代價地去滿足儘可能多的需求,最終,因為買到的商品都質量不佳而導致得不償失;同樣的道理,當我們需要分配注意力給很多事情的時候,便無法把其中任何一件的事情做到最好。因為在做一件事情時,心理卻時不時地、經常地考慮著另一件事情,於是到最後,所有事情做得都難以令自己滿意、更不用奢望讓他人驚艷。

上面舉的例子可能過於接地氣,那稍微宏觀一點我們就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窮人因為習慣於打碎錢來使用,而導致無法集中有限的錢在某個關鍵點上,比如投資,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是惡性循環,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窮人思維」;過於忙碌的人則同樣因為習慣於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經常被各種應酬和多件事情所打斷,使得其無法花稍微長一點的時間就生活、工作、家庭、心態、情感等某些重要事情進行深入而長遠的規劃和思考,於是同樣陷入類似窮人的那種惡性循環,每天變得忙忙碌碌。注意「忙忙」雖然表示很忙,但「碌碌」表示的卻是缺少效果和質量低下。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下面這個著名的時間分配模型,相信大部分的腦力工作者都曾受過這塊的培訓。如果沒有的話,我再簡單說一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兩個維度進行劃分,一個維度表示重要性,另一個維度表示緊急性,於是所有的事情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分到四個象限中,分別是:重要而緊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和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那麼作為腦力工作者,最關鍵的就是:首先,立即集中注意力處理重要而緊急的事情;其次,利用其他整塊的時間來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規劃性事情,因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如果不花時間處理,它們就會跑到「重要而緊急的」那個象限去,那麼我們將因為手頭有太多「重要而緊急的事情」而疲於奔命,成為工作的「救火員」,陷入上一段所說的惡性循環。

關於這個著名的時間分配模型,我今天有兩點需要澄清和補充:

1. 我們怎麼決定或者說劃分重要和緊急呢?換句話說,衡量重要和緊急的標準是什麼呢?畢竟每個人不可能有一樣的標準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簡單,那就是目標:你的目標決定著你對事情優先順序和重要性的劃分。從工作上講,我們可以參照德魯克的那句話,「每個腦力工作者必須不斷地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為公司貢獻什麼?」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得每天自問,自己這部分工作的價值在哪裡,這個價值和現在我們每天忙於的這些工作是否是正相關的,哪些相關度高一些、哪些低一些?如果我們不是每天盯著這些目標看的話,那一定就會淪為茫無目的、不斷輪迴的體力勞動,而不是腦力勞動。當然,工作的價值還需要要和自己的上級以及老闆的期望進行對照,看看想法是否一致,以便做適當的修正和調整以符合公司的總體目標。

2. 在這個模型中,注意力的分配應該和時間的分配取得同步

這是我今天想給這個模型增加的一點內涵。也就是說,我們只是分配時間是沒用的,假設在分配好的時間不能集中全部注意力也還是沒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這個模型不應該僅僅是時間分配模型,還應該同時是注意力分配模型,時間和注意力必須同時、同步進行劃分和傾注才可能產生價值。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那麼照做不就行了嗎?哪兒有那麼容易呢?現代社會讓我們想集中注意力變得非常困難:

【*過度社交和快節奏導致的時間不足*】

今天,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周圍的人似乎都很忙。為什麼呢?無非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焦慮導致的「主動忙」:這裡面就包括過度社交。另一方面是快節奏帶來的「被動忙」:按照人們的口頭語就是「雜事纏身」。

為什麼會過度社交?無非是為了保持和維護一些「以備不時之需」的社會關係;而「被動忙」則大多是由於工作不在意目標,每天重複性、習慣性的盲目行動所導致的。

【*碎片化趨勢帶來的心智習慣*】

如果說剛才的一個讓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原因是「過於忙」的話,這個原因就是「過於閑」。

我們的生活無處不被碎片化,其中微博、微信這些大家都明白的碎片化媒體自不必說,就算是電影、電視、各種文章也大多如此。它們追求的不過是一時的感官刺激,而極少去做背後的某種複雜的邏輯推導。比如,大部分商業片都是場面無比宏大、劇情無比弱智,所以觀者很多、記住的寥寥,就更不用提能引起什麼思考。各個平台的文章也是如此,大部分都追求標題吸引眼球、內容駭人聽聞或者「振奮人心」,但你很少能看到它們仔細分析過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標題黨」本身完全沒錯,錯的是只關註標題;就好像市場營銷是非常重要的,但遠沒有產品本身重要一樣。

最可怕的還不止於此,而是因為習慣於碎片化的生活而帶來的碎片化的心智模式。比如,我們都知道像魔方、圍棋等真正的腦力活動是需要花較長的時間集中注意力去計算和規劃的,但碎片化的心智習慣讓我們今天再也難以沉浸於這樣的活動。大部分玩魔方的人要麼找攻略迅速搞定,要麼隨便擰兩下便放棄,很少有耐心去仔細研究它的來龍去脈;讀文章也是一樣,看看圖、掃一下開頭結尾,而不管它中間怎樣去寫。於是問題就來了:我們怎麼能奢望擁有這樣心智模式的自己可以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去思考什麼事情呢?

習慣一旦養成便無法改變,而只能被替代,並且很可能會影響下一代人的行為模式。這就是碎片化趨勢帶來的可怕之處。

【*追求立竿見影的功利心*】

功利心大部分人都有,這無可厚非,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應該被鼓勵,因為它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心理因素。但問題在於,我們應該保持健康的功利心,而不是「立竿見影」的急功近利。這就好像每個人都追求「一戰成名」,這一點本無問題。但我們必須意識到的是,健康的「一戰成名」應該依賴於厚積薄發而不是一日千里。按照我們已經分享了若干期的《孫子兵法》的思想,當一方具備道、天、地、將、法五大優勢時自然可以一戰而勝,但「五大」的積累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正所謂,「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但今天的人一般沒這個耐心,也等不了。追求「一夜暴富」的焦慮心理甚至遠遠超出了令古人為之汗顏的「揠苗助長」的境界。想必放在今天,更多的人期望的是「無苗自長」。這種功利心讓「集中注意力長時間思考」簡直成了迂腐不堪的代名詞。殊不知,比起「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思考方法和生活方式,這可能恰恰是捷徑,正所謂「以迂為直,以患為利」。計劃、堅持和等待這些看起來已經脫離時代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瘋狂到讀書早已成為一種奢侈的活動,「沉浸」和「心安」也似乎早被埋葬於歷史之中。至今,我還記得當年讀日本作家吉川英治的《劍與禪》時的困惑。這本書寫的是日本的傳奇武士,百戰百勝的宮本武藏的人生歷程。宮本武藏的修行並不僅僅是到處找人切磋武藝,還有學習民間的各種「手藝」,比如種地、製造各種器具、茶道等。讓我不解的是,這些與比武毫不相關的經歷,對於宮本武藏來講究竟能有什麼意義呢?今天,我終於明白了:那是一種對於心靈沉浸的修行,一種禪宗所倡導的對於當下的關注。有了這種沉浸,就能夠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戰鬥中都保證毫無焦慮的高度專註,從而完成百戰百勝的不朽傳奇。這就好像讀書一樣,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功利地獲取什麼可以立即消化吸收的知識或智慧,而是讓我們能夠擺脫碎片化的心智模式,重新塑造「全神貫注」的思維習慣。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訪問微思考官方網站 http://vthink.org(或者 微思考.com),或掃碼關注微思考公眾號(也可搜索公眾號「vthinkorg」或者「微思考」)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之間的對比文,網上一抓一大把,我不想重複贅述,雖然算不上窮人,可有段時間很喜歡看這類文章,

有點像成功勵志學,你總想從字裡行間找到那把金鑰匙,然後開啟藏在你腦子裡的那處金礦。至於詳細的原因和相關理論就不在這裡贅述了,有興趣你可以在知乎上找到很多類似的答案,多數人還處在「貧窮」階段,所以對富人的解剖要多一些。最常見的一種說法是,富人更在意長期收益,善於管理時間與財產,對自己身體的管理也頗為嚴格。而窮人因為資源短缺,注意力集中在短缺資源上(既錢),所以忽略自身,缺乏目標與動力,惡性循環,陷入既忙又盲的境地。

問題是,擺脫窮人的思維或COPY富人的邏輯就可以變成富人么?之前看過文章在美國窮人更不注意照顧自己,肥胖者居多,而富人為了保持身材,多去健身,對飲食也很注意。從字面上是窮人自甘墮落,可細細去想,窮人對自己的時間多不能掌控,長時間的工作與勞累,回到家還有許多事情等待處理,如何照出時間規律的健身,花時間與金錢研究健康的飲食?我不是說窮人不可以做,只是從概率來說,窮人不是蠢到連自己的身體都不顧,也不是思維上的短缺,更多是現實中的限制。個人接觸過幾個所謂的」有錢人「,百度百科上有名,身價XX億。每次我都抓住機會,想和他們聊聊當初是怎麼翻身脫貧的,幾輪下來,基本上都一個答案」機遇「,甚至有一位靠賣環保漆致富的先生,不停的說,「我真實太幸運了,真的」。他現在已經是半退休的狀態了,平常賣賣古董,看看海外的子女,剩下的時間忙於養生,早些年打拚事業,也是沒有功夫去注意,現在因為空氣質量不好,都不大願意回北京。因為他是白手起家,我聽的也比較仔細,另外幾位富人幼年時就家大業大了,雖然美國的父母不管他們,但是圈子人脈與教育背景,已經讓他們等上了一個較高的平台。簡而言之,他們有條件去展開」富人的思維」。拋開這些條件,只提煉他們的思維與生活方式,就像一個天生麗質的姑娘告訴一堆姿色平平的說只要化妝就可以脫胎換骨,而事實上,差異還是十分明顯的,美麗的路只剩下削骨割皮這種大工程。對於窮人來說,致富也是如此,想要不痛不癢的靠COPY這套思維致富,改變生活的,就像那些姿色有限的姑娘學習化妝一樣,會有改變,一定會有,但不會幫你成為「真正的美人」。

而窮人的界定,除了那些大富之外,我們都是窮人,金錢上,時間上,資源匱乏的窮人,只是程度不一而已。對於那些比較底層的人很多思維方式,理財態度,過去也有諸多的不理解,覺得他們是蠢,蠢既是惡,若去二三線中國小城,一些土豪也總是在三代之內起起落落,看來整個家族的影響也會讓你無法擺脫窮人的噩夢,我們都聽過這樣的故事,土鱉老子挽起褲腿三十年致富,沒幾年就被兒子給敗光,家裡又窮途末路。當然,這樣的事情並不具備很強的代表性。多數所謂「標註窮人「應是基層的普通民眾,月入三五千度日。他們可以通過努力使生活變的更好,但能不能成為富人,不知道,其中有一部分「運氣」。盲目的去模仿富人的思維也沒有意義,那種感覺就像穿著濕的襪子和鞋,假裝舒適一樣。


現在站起來,走出去,到操場跑上一萬米你就知道答案了!


這麼說吧,當窮人想知道一個東西的時候只關注答案本身,而富人更關注答案獲得的方法。

而正如《貧窮的本質》里所說,越是缺乏方法,就越缺乏信息,就會陷入到很多細枝末節的小事中去。


最近不知中了什麼妖風,從票圈到知乎,哪哪都是一片如何轉變培養「富人思維」的文章。

-1-

「富人思維」的文章總是在說:

吾生也有涯,而財也無涯。以有涯換無涯?殆已!

說人話:

時間是有限的,潛在的財富卻是無限的。而「窮人思維」恰恰認為時間是廉價的,只把錢當錢,看不到時間機會下蘊含的巨大財富。

我們要住得離公司更近,因為可以省更多時間來提升自己;

我們要為大V付費,要省下找免費資源的時間來提升自己;

我們時間的成本可高呢,更不必說潛在提升自我的機會成本。多浪費一會,你就是在阻礙TA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斷人財路,形同殺人父母啊。

聽起來好有道理的樣子誒。

可是,我目前就住在離CBD半小時車程的郊區,房租卻比市中心便宜2000塊。試問,即使每天省下這一小時,我能找到另一份兼職來付我2000塊的工資嗎?

必然不能。

是呀,我還年輕,我就是窮,我每天一小時稍微累點就值幾千塊,我覺得很值呀。

正所謂省錢就是賺錢,每天在路上看看風景聽聽歌就能賺2000軟妹幣,換個角度看這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好差事。

好嘛,那你說,「你錯過了提升自己的時間呀」。

古有阿斗錦衣玉食,婢奴侍候,有百分之百的時間去學習文韜武略,治國之道,可他卻說「此間樂,不思蜀」,置祖宗江山於不顧。

西漢大文學家匡衡幼時家貧,別說書買不起,就連一點燭光都是奢求,他就「浪費」時間,簡單重複地去鑿壁偷光。

光有了,可家貧,無從致書以觀,他就給村兒里的土豪做免費苦力,只求看看他家的藏書,「遂成大學」。

正如我們身邊有創造一切條件也要學習的「努力婊」,也有即使萬事俱備也要創造一切借口的小懶貓,所以差別真的在於現實條件嗎?

-2-

還真不見得。

而在於你是真想進步,還是借「富人思維」之口,行「享樂主義」之實。

我每天在公交上,都會用手機聽VOA,記下地道的表達,耳聽默讀練練口語。

轉車的時候,我都會挺直腰桿,想像自己是在練習負重競走,鍛煉鍛煉身體。

每天在路上,你都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人,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提升自我:有的在看書,有的刷知乎,有的背單詞,不一而足。

就像《紅高粱》所書,跟你最最心愛的姑娘小伙兒,高粱地里也能辦正事兒;

而某些將就湊合的情侶,就是在五星酒店浪漫海景,也是看不對眼無所事事;

所以說啊,你要是真愛學習,哪哪都是干正事兒的圖書館自習室。

至於投資自己,節省時間雖然是好事情,可是如果我花點時間在網上找免費資源就能省幾百上千,何樂而不為?

更何況, Coursera, TED, MOOC等等技能提升,名校課程都是免費的。

誠然,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當然不是要說只有艱苦樸素才是對的。如果有條件誰不想省時間省事兒呀,更何況我們奮鬥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快意人生,逍遙享受嘛。

只是,在我們還年輕著,還窮著,還有夢的時候,現實條件往往都不會太順遂人願。

而這個時候,我們是給未來的美好生活加個槓桿,提前透支了有限的資金呢,還是量入為出,在當前的條件下最大化我們的努力和成績呢?

-3-

雕爺曾在書中寫道,剛剛創業的時候他「摳」的不行,辦公室的一切桌椅用具統統是二手,用在項目、運營等等每個部分的錢也都是算計來算計去,砍個價談個判能耗好長時間。

要說用錢換資源換效率換時間的「富人思維」,雕爺是一個都沒沾上邊啊,靠著小氣算計的「窮逼思維」,他現在擁有著好幾個估值數以億計的公司。

在北大創訓營實習的時候,我接觸到了之前高德地圖的侯軍等超級厲害投資人,他們無一例外地提到,投天使輪的時候就要看創業團隊能不能用盡量少的錢,挺更長的時間。

大手大腳的燒錢誰不會,花錢省事兒誰不會?

難得的是省錢還能辦實事。

我幾個相識的哥哥姐姐,都是月入數萬的年少有成,卻都無一例外地過著很普通、很普通的生活:

衣服包包平價舒適就好,老闆才不會因為你的妝很精緻,你的包很奢侈給你升職加錢呢。

諸事相權,還是省錢比賺錢簡單有效多了。

好嘛,你說他們月入三四萬,也不過是打工,都是給老闆剝削剩餘價值的,靠這套根本不會變成富人,他們都是「窮逼思維」。

我承認,你說的對極了。

可是,根據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月入三萬的上班族,全國比例也僅大概1%,不管從什麼意義上來講都算是小小的人生贏家和天之驕子了吧。

而剛到百萬門檻的高級管理層,以及另一些踩在無數失敗者遺骸上的創業者,僅僅佔比0.044%,況且這兩者都伴隨著超級激烈的競爭以及超級巨大的風險。

你真的就那麼篤定認為自己是全中國最出類拔萃的富豪,萬里挑一的好運,而絕不要做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一個小康,一枚中產嗎?

我就想正正常常地上個班,賺點錢,讀讀書,看看這個世界,能不能不要總給我灌雞血談創業發橫財?

相比之下,我一個學姐的故事就悲傷了點。

她當年也是學霸一枚,剛剛畢業就入職了世界500強,對自己的「錢」途深信不疑。

我們住郊區省錢時,她租住在金融街公司旁邊節省時間;

我們吭吭哧哧自學省錢時,她在報名師課程班提升效率;

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好多人終於苦盡甘來,贊起了首付,買起了自己安心的家,繼續過著平淡快樂的小日子。

而學姐呢,卻沒能擠進那倖存者偏差中的萬分之一。

三十而立的年紀,依然月光,身心都在流浪。

三十來年的投資自我,終究是一場超前消費的自欺欺人。

-4-

《莊子·天運》里有個小故事,名曰東施效顰: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

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小老闆聽說喬布斯性格孤僻,情商很低,對員工的工作成果挑剔返工,就有樣學樣,卻故意看不見喬布斯的天才想像力和極致執行力;

然後劣幣驅逐良幣,成功倒閉;

小女生聽網紅說好看的女孩都帶燒錢屬性,買輕奢,微整形,就有樣學樣,卻裝傻看不見人家搞營銷的本質;

給自己的虛榮尋一個「投資自我」的好聽借口,然後賣腎又賣身;

富人思維也是一樣。

有的人靠投機倒把,成為億萬富翁;也有的人靠穩健價值投資,竟成世界富豪;

有的人靠股票投機,輸的脫光了褲子;也有的人靠安穩保障,被通脹捋了羊毛;

「富人」之所以更富餘一點,真不是因為我們管中窺豹偏要勉強自己的所謂「富人思維」。

人生在世,正如尼采所說,最重要的莫過於「成為你自己」。

也許是競爭太過激烈,殘酷的社會壓力總是無形有意地逼迫著我們通過複製看起來正確的「成功道路」,和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富人思維」,從而過上幸福的生活,可卻完全忽略了我們內心對於幸福並不相同的渴求。

有的人喜歡冒險刺激,勾心鬥角,就算多賺多虧所剩無幾也毫不在意,其樂無窮;

有的人目標長遠胸懷大夢,忍受得一時的貧苦委屈,卻也覺得有奔頭就很有幹勁;

有的人囿於廚房與愛,一輩子平平淡淡地與愛人相愛廝守,就是全部;

我們生而不同,何必非要後天強求同一種人生,同一種幸福?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而最不幸的正是主動繳械,勉強自己,終於如他人所願,卻過上自己討厭的那種人生。


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講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窮人思維」,但其實在很多人身上都會有這種情況,值得一看。直接複製過來了~不要再用你的「窮人思維」來束縛孩子的成長!

前幾天在群里,一位爸爸分享了他如何帶著小學生兒子自學數學的過程,請大家予以點評。一個資深數學老師,給了一些意見和建議。這個爸爸作謙遜狀,繼續「請教」,在他們的交流過程中,我看到了他不斷說著下面這些話,說法有異,但是中心思想卻高度統一:

「這些對您來說難度不大,對我們就不是這樣了。」

「(不讓孩子看教材全解)對您來說是小菜菜,對我們就是塊硬骨頭。」

「您不能拿您的標準和我們比,那我們肯定死翹翹。」

「您是我仰望的山。您不能拿您的標準要求我們,我們是凡夫俗子,凡夫俗子和神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我那仨瓜倆棗我有數,我還是現實點好!」

「我們不是您說的那個層次的,孩子自己能把教材全解啃明白就不錯了。」

「您說的那種意義上的自學難度很大,我們不是那塊料。」

「我們從家長到孩子都不行。」

「您的理念的正確性和我們是否能做到是兩碼事。」

「我大體懂您的意思,只是做到很難,非常感激您的點撥!」

「有些理念明知是正確的,但是要考慮實際情況能不能做到,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偉爸說的模式,更適合條件好的孩子(潛台詞:咱家的不是好孩子)。」

「您要經常說,多說,不厭其煩的說,因為我們是笨人嘛!」

……

看著這些記錄,我很感慨。過去我一直納悶,為什麼這個看起來禮貌又謙遜的爸爸好像很努力的樣子,一直在持續不斷地「學習」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但是實際操作上卻進步不大呢?直到我坐下來集中看他在對話中的應答,發現這些話,這一年中,一直被他反覆講,使用頻率相當高,這時我才終於意識到是什麼在阻礙他更新自我。

1.這就是一種學習態度上的「窮人思維」

這個爸爸真正的問題,不是他的孩子有沒有自學能力,而是他思維的局限性,這是他對他兒子發展的最大桎梏。他學習態度上呈現出來的思維模式,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什麼是學習態度上的「窮人思維」? 就是一種骨子裡的不自信。

對外,他們會在各種場合表現出各種「謙遜」,給自己和自己的娃定性,自動從主觀上不斷否定自己,暗示自己不行,做不到,說自己和孩子都不是能進入優秀平台的那塊料。

其實捫心自問的時候,他們內心也非常渴望和期許孩子到達那個優秀平台的,他們會以一種自己認為對的方式暗中使勁

他們心口不一,充滿了矛盾和困惑。

他們口頭上會客客氣氣說「向你們學習,請多指教,」但是一旦涉及到具體的操作層面上給他們指出不足,提醒他們需要修正,甚至需要進一步提高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時,他們就給自己找各種理由來拒絕和排斥。

他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上的窮人這種「窮人思維」和客觀上的貧富無關,這是純主觀的個人認知和思維判斷。

2.很多東西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以為你做不到

再說一個例子。有一個媽媽是我某學習小群建群之初的元老級別的群友,當其他群友都在互相交流促進中不斷進步的時候,她一直原地徘徊,為啥?其實也是這種「窮人思維」作怪!儘管他們都屬於經濟優渥、小日子紅火的倆孩家庭,但是思維模式上,她和上文這個爸爸有著驚人的一致性。

我從四五年前認識這個媽媽的時候,她的女兒才四歲,那時候就開始跟她交流:要帶著女兒親子閱讀啊,讓女兒愛上讀書啊,要帶著女兒一起學點英語啊 ...

作為生活中認識的朋友,我很希望她的兩個孩子有較大成長和進步,我一直很樂觀地以為,以我們群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方法,只要做了七八成,孩子在學校應該能輕鬆駕馭,陽光自信。

結果呢?直到四個月由於她的要求、近距離接觸到她女兒實際的學習情況時,我著實被嚇了一大跳,才發現完完全全不是我想像中的那回事,這個媽媽,這幾年壓根就沒有按照我們大家在聊的那些方法和經驗來執行!

大概她覺得孩子各方面都表現得比較「聰明」,天賦夠好,一年級跟著老師走也能考個九十多分,孩子簡直就是個天才,學習那點事,根本不是個事。這種對孩子「夠聰明」的執念,讓她屏蔽了其他家長關於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提煉學習方法的討論。到了二年級,她開始逐步發現有點不對勁了,才找上門來求助。

坦白說,孩子確實是個相當聰明的娃,反應也很快,但是語數英基礎都很薄弱,學習習慣除了浮躁,剩下的還是浮躁。讓她坐下來寫幾個字,發現她連握筆姿勢都錯得很離譜,寫字的時候握筆的大拇指居然是直直的,媽媽從沒有進行過糾正。

近距離和她接觸越多,才越發現,群里大家分享的典型經驗,被不斷強調的一些可以說是原則性的基本學習方法,從來沒有被她利用。

這可是個生活中相當精明的媽媽,是她記性不好嗎?不是的。

通過我和她的溝通,我發現她真的跟上文那個爸爸很相似。群友在分享介紹經驗的時候,她心裡響起來的聲音,都是前文羅列的那個爸爸的那些話,她用這類話反覆暗示自己:

「我不可能用你們這麼優秀的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我的孩子學這個難度太大,我還是現實點好,我們基礎差學不會那個……」

每次大家討論的時候,她都覺得那些是「別人家的經驗」,她腦海中飄的,是那個爸爸反覆說的那些話,把她和其他家長的經驗和建議實現了隔離 ...

所以我跟前面那位爸爸說:「很多東西,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以為你做不到;不是你的孩子學不會,而是你以為你的孩子學不會。或者乾脆點說吧,你並不想真的努力去做到,你缺乏嘗試的慾望和勇氣!」

是的,表面看,在對話過程中他表現出來的都是客氣和謙虛,但是,當類似的話被反覆呈現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就是內心潛在的學習思維模式,就是本心了。這樣說自己就是不行、孩子就不是那塊料的話講多了,就會連自己和孩子也相信了,把自己和孩子都騙過去了。

這種思維模式會讓他習慣性地把別人的建議和忠告都擋在外面,表面對人客客氣氣,回家繼續一意孤行。工作上這樣也就罷了,反正本職工作沒有大毛病大家也不太計較,互相適應一下就好,可是如果家庭教育中也閉門造車,耽誤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3.嘗試跳一跳,也許目標可以輕鬆夠著 ...

我記得在小竣初二暑假的時候,五月份我哥讓我寫暑假計劃,然後他進行了修改。他把修改的那個計劃發給我看,我的個媽呀,嚇我一跳,他安排的假期學習量大得離譜,關於自學部分的內容量和時間計劃,我想都不敢想,那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蒙圈了幾分鐘,我哥看我沒反應,問我有什麼問題嗎?看著眼前的計劃,我咬咬牙說:「先做吧,我也不敢保證小竣能不能做到,不過,我們做做試試,做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再說。」然後,我開始著手買書,做好一系列準備工作。中途我沒有一絲對我哥和我兒子的懷疑,我覺得很多東西沒有去實踐,沒有去努力嘗試,是沒資格打退堂鼓說自己不行的!真的去做了,發現不行了,再調整也不遲。

實踐才是檢驗一切真偽和證明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我哥並沒有提超過小傢伙能力的要求,小竣通過自己的努力,基本實現了這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而科學家經過研究也證明,在自己跳一跳才夠得著的目標範圍內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快速進步並提高能力。

也是在初二升初三的那個暑假,小竣有機會和已經考上一個重點學校重點班的師兄一起參加活動,師兄問竣目標高中,小竣直言也想上這個學校和這個班。師兄問了小竣的學習進程後,直接跟他說:「不可能,你學得太晚了,人家早就有準備地走在你前面去了,你這樣是不可能考得上的。」這句話,可是師兄當著小竣的面,對著他那對師兄充滿仰慕之情的眼睛說的啊!

小竣回來跟我說起師兄這句話的時候,我鼓勵他:「不用管,先學了再說,努力了再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沒到那一天,誰也不知道結果。」 我們不但不自己否定自己,也不輕易因為別人的否定就盲目否定自己。

結果,經過努力,我們如願以償。

寫下這篇文章,是希望給說話做事有類似思維方式的家長多一些警惕,帶來一點點啟發。除了多看多學多問別人的經驗,更要在學和問的時候帶入思考,多把優秀家長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問題想。多想自己可以做什麼,可以做出哪些方面的嘗試,然後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調整方法,用實踐過的細節說話,而不是不斷給自己暗示說自己這不行,孩子那不行。這樣的自我否定和暗示,越少越好!

分享已知的快樂,訂閱未知的旅行

FutureXedu有你不容錯過的精彩

=== 培養未來科技創新領袖|我們一直在努力===


最近也在關注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一個人的思維意識大多還是受家庭環境、家族環境的影響,從小到大的經歷,潛移默化植入人的思維里。所以,就有了對同樣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抉擇一樣。我很認同,性格決定命運。


1、調好鬧鐘,以便按時叫醒你

2、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要麼辭職不幹,要麼就閉嘴不言

3、要學會忍受孤獨,這樣才會成熟起來

4、走運時要做好倒霉的準備

5、不要像玻璃那樣脆弱

6、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談論自己,更不要議論別人

7、不要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於『機會』,腳踏實地一點

8、不管任何方面,每天必須『進步一點點』

9、寫出你這半年要做的重要事情,把單子放在皮夾里,經常拿出來看

10、若客戶電話老是不響,你該打出去

生活就像游在水中的鴨子,表面看從容淡定,其實水底下在拚命的划水,想要過好生活,就要拚命劃。否則,當父母需要你時,除了淚水,一無所有;當孩子需要你時,除了慚愧,一無所有;當自己回首過去,除了蹉跎,一無所有。別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了安逸!

人是不能太閑的,閑久了,努力一下就以為在拚命,為什麼你要努力?因為努力的最大意義,是讓自己隨時有能力跳出自己厭惡的圈子!

如上,與您一起共勉!

銷售技巧、話術、真實能落地的案例,可以自行進去下載 2253321768驗證918


電影《一九四二》里兩個災民有這樣一段對話:

甲:「放心,等到了陝西立住了腳,我知道怎麼從窮人變成財主,到時候我還是東家。」

乙:「到時候俺還給你當長工。」


富人更有洞察力以及更具對機會的把握力,前者被利用,後者利用人


其實最近我看到很多關於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的論述,在我這個長期接觸富人也接觸窮人的證券從業者而言,其中絕大多數話都是屁話。神化富人,貶低普通人而已。窮人與富人在思維上真正的差別來源於兩點:

一.處境差別:當一個人在沙漠抱著一塊金子卻快要渴死時,一個人給他一杯水讓換他的金子時,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會換,這和窮富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跟處境相關。在我接觸到的人中,很多窮人在很多時候由於月光或是當房奴,其生活缺乏迴轉的餘地而不敢看冒險或是過於冒險。為什麼這樣說:房奴永遠不敢失業,不敢創業,如果三十年房貸意味著其三十年無論碰到什麼機會,他大概率的可能性都是在原地不動。

而金融行業的騙子大多都是起初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而極度渴望財富。所以就低價的出賣了自已的靈魂。

屁股決定腦袋,絕對是真理!投資理財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不要讓自已的屁股坐在沒有辦法用腦的位子。

一.對於金錢缺乏本質上的認識:這個社會當然存在大量的富人只不過是靠關係,背景與權利。甚至用馬祖師爺的話來說:資本的積累是血與淚的積累!所以在當今社會仇富是很正常的現象,鍵盤俠到處都是。可是問題的實質不在這裡,是不是有錢的人就一定富有呢?

金錢的產生是做為一般等價物而出現的,而紙幣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一紙契約,都是帶有精神性的範疇,是為了讓人類在物品交換過程中自由出來。所以獲得金錢只是擁有財富的第一步,承載金錢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不是通過自已的智慧與勞動得來大理的金錢只不過讓其成為了金錢的奴隸而已。

所以真正的富有的人也必須要對金錢有很高的承受能力。從我個人看來,賺錢只是為了讓自已精神自由,可以不為五斗米拆腰!

每個人都有一個價格,別讓自已的價格太低了,如果基數暫時沒有辦法大幅提高,就提高自已的倍數。

這才是所謂的富人與窮人的差別,並不能全看錢暫時的多少。

愛護好自己的財產,才能愛護好自己的家庭,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艾財愛家!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有多大?

為什麼有些人非常的窮,有些人非常的富?

我總結了一下窮人,他們的思維有很多的缺點。

窮人經常會以自己的利益,去思考一些問題,

比如說,現在新聞上有一些什麼事情了。

有一些,跟窮人沒有關係的事情,他們也喜歡,在那個地方評論,

而富人呢?他們從來不會去評論這些。

因為富人,他們永遠有一個想法,

就是做這件事情能不能賺錢?

比如他去評論別人,能不能賺錢。能賺錢,他們肯定會去做。

但是顯然不能夠賺錢。那麼富人就不會去做這些事情。

窮人就是不懂這些簡單的道理,他們就是喜歡無事生非,

就是喜歡去評論別人,去指責別人。

他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會去做這些事情,

有的時候,他去說別人的時候,

其實自己也做不到那個位置上去。

窮人經常喜歡跟別人談感受,談自己的想法。

經常是對一些事情唉聲嘆氣的。

公眾號關注文章最後五個字,領最新82招賺錢思維

我們很難從他口中里,能夠聽出什麼有用的話。

有的時候,我看到一些人非常的哀傷,非常的難過。

我都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問他,他也說不出為什麼。

富人他們做事,都是有自己的方法,

比如今天要賺多少錢,要用什麼手段?要組建多少人?才能夠實現這件事情。

自己做了這件事情以後,能夠賺到多少錢,

這就是富人,在想到一些事情。

普通人呢?雖然也有理想,有夢想,

但是,他們睡一覺全部忘了,

晚上想千條路,白天起來走原路。

幾個月的時間,去想個問題,都是躺在床上想,

從來沒有付出過行動。

或者說他們想要去做的時候,都會給自己找一個借口,

比如說,在等一天,在等一年。

但是富人呢?他們就是自己想好了,他就去做了,他只會懂得去行動,

記住,他們只懂得行動,他們不懂得拖延。如果,說你是一個喜歡拖延的人,

你是一個喜歡說等一等的人。那麼恭喜你,你就是擁有窮人的思維,

你永遠是用你的思維來思考這個社會。

你不知道只有去行動了,才有回報。我們做什麼事情都好,

一定要先行動再思考,有時.思考不重要。因為你去行動了一切答案都出來了。( 老鄭創客吧 )


窮人不知上進,守舊,愛投機不愛做研究,封閉。

只能說太愚蠢了!


富人是想方設法掙錢,窮人是想方設法省錢。這便是區別。


窮人活好自己。富人讓別人活好成就自己。


推薦閱讀:

[i·寧德] 古田白岩洞底,窺見另一片天
為什麼背誦 π 前1000位的人多,而背誦 e 的人卻幾乎找不到?
為什麼每年洋河封藏大典都有那麼高人氣?
為什麼韓國能拍攝出《熔爐》等影響韓國社會的深刻影片,而中國大陸(不包括港台)不行?
10分鐘,教你英文歌的咬字歸音,從此英文歌發音不再尬!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