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增加覺照力?

怎樣能增加覺照力呢?能否特別說一說「照」,感覺有時候「覺」到但「照」不到,怎麼辦


練習「正知而住」。

什麼叫做正知而住?即走的時候正知於走,住的時候正知於住,坐的時候正知於坐,卧的時候正知於卧。

其原理就是攝取你的絕大部分注意力,專心的走(住、坐、卧),培育覺照的能力和繫念的能力,為增上戒學所攝。也是禪定或者四念住的前行功夫。

如果把全部的注意力攝住譬喻為手電筒的話,就好比拿著手電筒走路,照到了什麼並不在意,保證手電筒筆直地聚焦地照著目標即可。

詳細的練習方法可以參考《瑜伽師地論》卷24。也或者可以參考馬哈希的《內觀基礎》走步的那部分,那個是正知而住的簡化版。


1,覺和照,二者一動一靜,起點不同而已,但是本質都是一樣的。

覺的反義詞是迷。比如我正沉浸在電視劇情節裡面,忽然間靈光一照,反應過來:啊,我剛才竟然沉迷進去了!——這就是覺。——突然間從迷茫中醒過來。

照就是像鏡子一樣,時刻在「放映」著自己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

時刻都在覺上,把覺連成一片,這就是照了。

反過來,如果照的力量不夠,斷斷續續的,也就趨向於覺了。

2,感覺有時候「覺」到但「照」不到,根本原因在於心念不定,也就是定力不足的表現。剛把溜號的思想拽回來,很快又沉迷進下一段境界里去了。剛有所覺,又即失去。——這是定力不夠。

3,怎樣能增加覺照力呢?

覺照力的關鍵有兩點:一是信願,二是定力。

首先,信願要強。——就像考試一樣,當面對一項重要考試時,認為必須要考過。在這段日子裡此心恆堅,念茲在茲,不敢稍加放縱。不去玩了,不看電視了,也不摸手機了,一心只在學習上,一定要考過!

信願強大,可以減少很多妄行妄念妄想,極大降低溜號率。信願強大,能在溜號沉迷時儘快「覺」醒,從而讓覺照的時間越多,沉迷妄想的時間越少。

其次,鍛煉定力。定力越強,覺照力越強。

如果你主修禪宗的話,可以運用打坐、參話頭等方法,增加定力。

如果你主修凈土宗,可以運用持名念佛方法,增加定力。

如果你主修密宗,可以運用持咒等的方法,增加定力。

你還可以通過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多做好事、多行善心的方法,增加定力。善心好事做多了,心自然就安定下來了,定力增加。此道糧也,修道之根基也。


諸比丘。

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謝邀

摘錄一個大乘法會問答選集吧

----------------------解答第一個問答,何為覺照?-------------------------------------------------

法師問:覺照、覺察、覺知、覺受在體驗上是什麼關係?又怎樣運作?

答:你看到一朵花,很喜歡也很開心,在情緒的體驗中,你意識到,花是你看到的,因為你的看到,才有這朵花,意識到花,就是看到花的自己,這是「反觀」;

你看到一朵花,你很喜歡這朵花,心靈湧現欣喜歡樂,忽然間你發覺,花朵下面藏著一條毒蛇,瞬間你的身體僵硬,冷汗直流,心靈對於花朵的欣喜感受蕩然無存,對於花的體驗,立馬心生厭惡,歡喜與厭惡的體驗,就是你的心靈「覺受「。

當你冷靜下來,仔細觀察這條毒蛇,卻發現只是一條攀緣在樹上的藤蔓,你的心靈馬上放鬆了;放鬆的心靈中,你自省,為何我的心態體驗,在這幾秒鐘內會有如此大的反差,你反省自心,觀察心靈體驗境界中,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覺受體驗深處,有一個不被體驗所改變,卻能取捨體驗的,心靈對覺受的認知,對心靈體驗的觀察,就是「覺察」。

這個在心靈深處,潛藏於意識深處,潛藏於體驗之下的清醒認知,就是心靈「覺知「。

你在靜默中,反觀本心,清醒的心靈覺知,脫落了意識分別,以及情感取捨,心靈清醒純凈的覺知,從慾望體驗中解脫出來,猶如太陽從濃霧雲層中綻放光明,越來越強烈的光芒,照破雲霧,心靈清醒中,無掛六根塵色,你的心靈純澈,將會從色受想行識的諸種幻覺中覺醒,你的心靈清醒,將熄滅色聲香味觸法等妄念的川流,心無掛六根塵境,就是「覺觀」。

心熄滅妄想,妄想熄滅則心空,心空則身心如木桶般脫落,身心脫落則諸法脫落,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宇宙世界,如鏡面翻轉,瞬間,你會覺醒那無生無滅,無來無去,亘古不變的覺明空一體的圓滿法界,猶如玻璃瓶子被打碎,內外虛空本來就是一體,虛空原本無生,無生故而無掛,無掛故而性空,性空故而圓明,圓明即是周遍,周遍則無來無去,無來無去是為不動,不動是隨順,幻滅覺圓滿,明晰離幻是為「覺照」。

明晰圓覺十方,普照周遍的空性,熄滅了普照的智慧,覺明空不可得,法界熄滅於無所得,佛性本無可得,言語道斷,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當下寂滅,是如來實地,朗朗寂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掛一法而生萬法,無染一塵而藏宇宙,是為「寂照圓覺」。

---------------用案例說明如何保持內心覺照?-------------------------------------------------------------------------

禪修的基礎是清心覺照,如何保持內心的覺照?

答:烈日炎炎,酷暑難耐,你汗流浹背的走在街上。

內心很渴望喝一瓶冰鎮可樂。

終於看到街邊有冷飲攤,你急步上前買到可樂,一口氣喝完帶著冰碴兒的可樂。

身心爽快,署意頓消,好舒服啊!

是你想起來喝可樂的,可樂是你去尋找的,是你買的可樂,是你喝的可樂,對吧?

你不會覺得,喝可樂有什麼問題,也不會覺得,喝可樂的這個人不是你,對嗎?

傾聽!注意傾聽!

你渴急了,想要喝冰鎮可樂,是因為,你的心靈覺受,認可了冰鎮可樂的名相,可以舒緩身體焦渴的體驗。

冰鎮可樂能解渴,好喝,爽快,這是你心靈對可樂的【認知】。

如果,你的心靈不認可-----冰鎮可樂。

醫生告訴你,你是糖尿病,一瓶可樂中蘊含的糖分,足以要你雙目失明,足以令你死亡。

那麼,同樣的烈日當空,同樣的焦渴難耐,當你心意中浮現起-----我要喝冰鎮可樂的念頭時,你的內心絕對會覺察到這個念頭。

因為此刻,冰鎮可樂的名相,代表著傷殘與死亡。

同樣的道理,你所認為現實的世界,之所以真實存在,是因為你心靈,對於構成世界的,各種現象的認可。

如果你的心靈,不再認可,自我意識,六根,身心,所感受到的一切。

心會清醒的發現,世界的真實,不過是你的心靈分辨,依據六根附著的色塵,構建而成的,種種現象。

現象,就是因緣業果相續的,暫時片段,現象中本無世界。

是你的心靈,對於現象的認可,從而賦予了現象以-----世界的名色。

你的心靈,不再認可冰鎮可樂,當你想喝可樂之 願望一旦升起,願望推動意識,去尋找可樂的思維剛剛建立。

你心靈中,不認可可樂的,對於可樂排斥的覺知,就會瞬間警覺-----哎呀,可樂對於我有毒,絕對不能喝。

在心中,不認可可樂的,------心靈覺知,就脫落了想要喝可樂的---覺受願望,以及思索可樂滋味的---意識概念。

在貪婪冰鎮可樂的,習氣業境相續的舒爽感受中,那覺知可樂有毒的,------心靈清醒覺知,就是覺察。

心靈覺察中,本沒有可樂的名相,以及渴望喝可樂的你。

覺察的清醒,在認可冰鎮可樂的,你的體驗中,與否定冰鎮可樂的,你的心靈願望中,是一致的,是同樣的清醒明晰。

心靈覺察,不會因為你貪婪可樂滋味,而消失了覺察的清醒,也不會因為,你否定可樂滋味,而增長了覺察的程度。

清醒的覺察,是心靈本有的自然狀態。

讓你的心靈,保持在柔軟,清淡,安詳,寧靜的靜默中。

心靈在一切感受體驗中,放鬆覺受。

覺受的鬆弛,猶如冰層下面的流水,逐漸會掛不住,體驗感知的冰層。

你會驚訝的發現,你的心靈,竟然可以脫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脫落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獨立存在。

脫落六根六塵的心,僅僅是清澈明晰的覺知,覺知中,沒有可樂的體驗與名相,也沒有慾望可樂的你,以及喝到可樂的你。

你就會發現,那個喝到可樂,感受爽快享受的你自己,原本是性幻如夢。

所謂的存在,僅僅是心靈覺知的清醒,被習氣帶動了覺受。

覺受攀緣意根,形成了分辨可樂的自我,以及自我認知的可樂。

慾望可樂的自我,以及喝到可樂的通暢,或者不認可可樂的警覺,以及覺察可樂的反思。

這種種思維感受,體驗分別,都是心靈清醒的覺知中,錯覺浮現的一幕幕業感幻境。

覺知中,本無覺察所分辨的幻影。

明明了了,清清靜靜,無礙無掛,無生無滅。

楞嚴經中,如來伸手向天,問阿難:你看我的手臂,是正,還是倒?

阿難回答說:世人皆以為,如來金色手臂是正非倒,可是如我解如來之意,實不知如來手臂是正還是倒!

何故?覺心無掛幻影故,明性無礙分辨故,空性無染色塵故。

覺心離幻,離幻即覺,生滅諸法,本性清凈,清凈名佛。

故而,煩惱即菩提,生死本涅槃。

如何保持內心的覺照?

心靈對於世界,自我的不認可。

不認可的深處,是心靈能夠 察覺 不認可的清醒。

不認可,就不會隨著自我,而慾望泛濫,不認可,就不會隨著世界,而隨波逐流。

不認可自我之心,自然會時刻警覺,構成自我的體驗與思維,久而久之,你會發現。

你熟知的自我,竟然是成長歲月中,一個個意識概念,與覺受體驗,構成的心靈感受。

當你能夠從心靈感受中,覺察到感受中的心靈認知。

感受淡化了,自我與世界的名相,也就淡化了,你會從感受深處,覺醒心靈認知的明晰。

心靈認知,才是你在三界之中,最原始的自我。

安詳在,心靈清醒的認知中,認知脫落了,生滅來去的覺受。

無所掛礙,無所取捨,無生分辨,廣袤無限,無內無外,如如圓滿。

覺無所覺,十方普照,諸法性空,如如不動,是法界。

這就是-----四念住


呆若木雞 那眼神就像 「照」

像面鏡子一樣,時刻對自己內心的想法明明白白,對外界所發生的一切清清楚楚

就像你剛要進入一個房間,在房間門口一下就把整個房間里的狀態映入眼帘


覺是——知道 了解

照是——管控 駕馭

萬行大和尚 論覺照

大菩薩的境界視日常生活中的萬事萬物皆是修行,羅漢境界唯視盤腿打坐才是修行,離開盤腿心就不能專一,就易被境所轉,若能做到不被境轉的時候,心裡明明白白地隨境進去,這就不是被境所轉。

自信還須自知,倘若光有自信不能自知,只會誤人誤己,不為境轉,也只是靈明中的一點覺知而已。

宗教里的一些思想之所以被世人誤解,那是文字和語言上的一些困難造成的。世界上任何一樣東西都需要去努力創造,而在修行的這條路上則恰恰相反,努力和創造都是與道相違背的。道原本就有就在,只需你放鬆,靜下心去觀。觀和放鬆既不是創造也不是努力。明師往往為了讓你了解何謂觀和放鬆,所以才叫你去努力,以努力做背景方能顯出觀和放鬆的實質性,這樣一來也誤導了一些信眾,以為修行、以為道是努力和創造出來的。另一些信眾完全接受了「無為和自然」,又落在自然外道上了。

道非修,也非不修,修是妄,不修是放縱。佛教使用了「覺照」二字是最準確無誤的,覺是覺知,照是照見,「覺照」二字既非修也非不修,而是時時刻刻的覺照。倘若不理解「覺照」二字,也可把它理解為時時刻刻警覺吧。能時時刻刻警覺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是修道,就是在道中,警覺不是努力,不是創造,更非是順其自然和無為。警覺也即內在的心靈的照見生起了——生起了「正念」。

學會把你的兩隻眼睛關閉掉,把那隻獨眼打開:「一目了然」。把注意力集中在兩眉之間,閉上雙眼,稍微用一點力往外看。佛像為何都在眉間鑲一顆紅痣呢?那就是暗示人類,還有第三隻眼可以開發出來,思想能夠隨時集中於眉間時,就不要用力了,如同用你的雙眼平時看東西一樣,不要緊也不要松。在這個過程中,頭腦會出現痛,大腦會出現空白,眼神會發獃都是正常現象,久而久之,你的眉間骨和腦門骨都會鼓起來,那是能量衝上來的原因,看上去就像個大皮球,習慣以後,思想自然就會集中於眉間,內心生起一個念頭,眉間這塊熒光屏自然會顯現,猶如電視屏幕,別人的思想和自身的思想都會顯現出來,自己成了觀照者,別人成了被觀照者。這塊屏幕上星星、明月、鬼影時常會出現,那個時候你自然會明白釋佛夜睹明星而悟道之理了。

「空」是一把入道的鑰匙,但它不是道,當不再思考未來,不再回憶過去時,在這兩者的中間有一個空隙,利用這個空,也即前念過去了,後念還未生起來時,把中間這個空擴大延長,通過這個空可以瞥見道的影子,可以嘗到道的滋味。常人總是把過去和未來緊緊地連在一起,不讓中間斷掉,倘若中間沒連上,有一會兒空,就感到無聊,甚至感到恐懼,修道所要找的就是中間的這把鑰匙——空。

念經、拜佛、持咒、結印,都是把頭腦累個半死後,前念過去了,後念還未生,累得也生不起來了,這個中間的空也就出現了,剎那間,「有」又出現了佔據了空,如此一來想入道是非常困難的。「無」中生有,「空」能入道,這是修行的訣竅,是成佛做祖的鑰匙。一旦成了佛、做了祖,才發現入道既不是靠空,也不是靠無,隨處都可入道,猶如剛學騎自行車一樣,往往都是從前面上車,有了熟練的技巧後,前後左右都可上喲!如此一來,你將會知道,最易看清道最易入道靠的就是煩惱和妄念,當煩惱和妄念越強烈的時候,內在的那個核心的「知」越易體現出來,煩惱和妄念不來,那個核心的知也就不易顯現,煩惱和妄念越多,那個知顯現的也就越多。

佛教里講:「不怕妄念起,只怕覺知遲」。起的越多,覺知的也就越多,久而久之,覺知就代替了妄念,妄念就變成了覺知,煩惱即菩提,酒色財氣不礙菩提路,豈不是乎?要想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即最根本的那個覺知——靠的就是煩惱和妄念。煩惱和妄念猶如學校里的黑板,白字需要黑色的背景才能顯現出來,黑字需要白色的紙張做背景才能顯現出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背景和實體的關係,實體需要背景來襯托,背景更需要實體來顯其用,要想見到本來面目,煩惱和妄念是在所必然的。

世界上沒有一樣是無意義的,若有,只能說是你還沒有認識透,就連死亡都是必要的,沒有死亡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貴,沒有生病,就不知道健康就是神仙。當你把內在的終極打開後,才發現什麼也沒有,真的是無人無我無世界,你當然從未生,也從未死過,你在,你又不存在,一切的一切都是背景,沒有它,你無法認識到終極的空無。

坐禪不要試著去制止妄想,也不要去製造寧靜,妄想來時就看著它來,去時就看著它去,果真一個妄想停止不走,那也是一種定,事實上妄想猶如空中的浮雲,無時無刻都在流動,永遠無法制止。觀照是可以保持,惟有透過觀照才能達成,千萬年的黑暗,照之光一出現,黑暗頃刻消失。

覺知與修道甚為相關,妄念猶如空中的烏雲,一旦覺知升起,再大的烏雲也無關緊要,此需親證,非口頭禪矣。

修行所要找到的也就是這個「能知」的,而不是這個被知的,相反,必須要空掉這個被知的,那個能知的才會出現。父母未生我前,那個能知的是如如不動的,生了以後有動,是那個被知的在動,能知的始終是如如不動的。有名的時候,也是在動的時候,也就是萬物開始的時候。無名的時候,也就是如如不動的時候。修鍊到無可名的時候,沒法再名的時候,也就進入了生命的中心,和那個整體、和那個無名、和那個如來、和那個能融的成為一體——開始了三摩地。

不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轉,也正是那個覺知的驚醒,若沒覺知即是被境所轉,日常生活中若能處處保持覺知存在,不被物轉——也即是如來,反之被物所轉——就是凡夫。

佛教里最高的修行方法便是「覺知」一法,妄念也無妨修行,佛祖講:「不怕妄念起,只怕覺知遲」,若能把覺知二字貫串於生活中不就是修行嗎?生活中只需你能覺知什麼。惟有藉助覺知才能使你成道。所有的方法無非就是提醒你內在的覺知,覺知就是月亮,方法就是手指,要透過手指去看月亮,但是千萬別崇拜手指(明師),別停留在手指上,要忘掉手指,才能看清月亮。

道原本就有,原本就在,只是沒有發現而已。當你完全放下時,道也就出現在你眼前了。若放不下,就算全然地努力也會出現。但就一個剛入門的迷漢來講,開始最好是努力,不要先走放下這條路,否則就成了放縱,或懈怠了。不先經過努力,是不會明白毋須努力的真實含義,不先經過努力,你也不可能徹底放下。沒有先經過愛的人,是不可能理解恨,也不可能會恨的。沒有經過一提,又如何知道提不起呢?又如何能死心塌地地放下呢?

古人用關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方法來尋找「真我」是很有道理的,也是最快的方法。當紛繁複雜的六根有所關閉時,「真我」逐漸地也就出現了,一旦「真我」穩定後,也就不怕六根來喧賓奪主了。閉關的道路就是隔離六根與外界的聯繫,讓「真我」露面。

修行修不到忘我的程度也是沒法進入佛國的大門,進入佛國的大門裡走不出來,也不算圓滿。「忘了吃飯、忘了睡覺,遇到牆壁都不知道拐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些話只能讓今天的眾生看看而已,根本做不到,但要想成功,這又是必然需要的,必然是要經過的階段。

出魂和解脫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平常人所講的出魂也只是自己的潛意識出去,根本不是超三界,潛意識也不可能超三界的,充其量也只是離開這個肉身出去玩一玩而已。解脫是指自己的「本來面目」,是那個最精細的「東西」超越三界之外。常人所講的靈魂也還是本來面目的外衣,這層外衣對肉體來講又是肉體的靈魂,見到本來面目才算徹底的解脫。

聖者之所以能改變自己的心態是因為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證得了生生死死的來龍去脈,而並非是僅僅悟到的一些道理。

佛教非宗教,非哲學,更非科學,而是一門實踐學,若不能用自己的身心去實踐,什麼也得不到。

捨不得死,換不來生;捨不得假,換不來真。

學佛的精神只管施出,不管收回。

所謂慈悲,就是犧牲自我,成全別人。

所謂懺悔,就是停止以前所做的種種罪惡,永不再犯。

倘若你那個「觀照者」也即旁觀者還沒出現的話,還是老老實實的行、住、坐、卧猛用功去,即便觀照者出現還不算功德圓滿。

旁觀者和觀照者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先有靜慮產生觀察者——產生旁觀者——升華為觀照者——照空一切煩惱、無明、乃至菩提與智慧——最後能觀的與被觀的全部融為一體,徹底消失。觀——行——照——度——空——無,六次第缺一不可。

旁觀者,說明你已把那個「東西」修出來了,但還不會運用它,它僅是一個旁觀者,而不是一個參與者,還沒有發揮它的「照見」作用。它的使命便是照見宇宙萬事萬物的本質,由此岸渡到彼岸,最終彼此都消失在廣袤的本覺之中,成為一個如如不動的整體。

一旦那個觀照者取代了頭腦後,你將成為整個觀照者,但你也不會感覺自己成了觀照者。倘若在自己的心態上還有個觀照者存在,這說明你還沒有完全徹底變為觀照者,真正的觀照者乃是不觀而自觀,永恆的自觀,萬事萬物來到你面前,猶如來到一面鏡子前一樣,你的整個存在完全成了一面鏡子。

觀、行、照、度、空、無,是所有宗教,所有法門唯一的一條解脫之道,超越三界靠的就是這個「照」之光。照是功夫、是境界、是現象,並非是空無,但最終是以空無的形式消失。若還有照之光存在,還不算究竟。

不要構建任何抵觸的思想。當每一個念頭來時,要用心靜靜地觀看這個念頭,觀它如何變來變去,讓它自然起伏,你只需做一個旁觀者就行了。久而久之,這隻猿猴般的野馬不再蹦跳,不再狂奔,不再和旁觀者對抗,會融入旁觀者一體。那時你才看到,我就是我,而不是有另外一個我跟我鬥來鬥去。

觀照者出現後,所有妄心當下熄滅,永遠處在滿足和喜悅中,每一個作為皆是處在禪定中。

保持觀照存在就以為是在修行上大功告成,實為門外漢。觀照者出現也只不過是修行的開始而已。觀照者還沒出現,還在觀察,這說明還未入門。有觀察方能出現觀照者。當你在睡覺或是在靜坐時,會出現第二者看著你在睡覺在靜坐;再仔細一看,還有個第三者正在看著第二者。但第三者是不會和第一者交往的,它所交往的對象,只是第二者。第一者是身體,第二者是頭腦,第三者是心靈。能夠修出觀察者(第二者)當今世界上也是少之又少。

修行技巧,先要把觀察者(第二者)修出來,一路行下去,很快就會出現照見者(第三者),快則三天,慢則三年。切莫把觀察者誤以為觀照者。常人連觀察都不能集中,又如何能出現第三者——照見呢?

聞、思、修、悟、證、得,六次第缺一不可,開悟後,正是修行的開始,開悟的人已經看見眼前的那盞明燈,在以後修行的過程中再也不會走錯路了。真正的悟道,談何容易?釋迦佛為什麼還苦修十五年呢?中國的初祖達摩到六祖惠能一生都是禪床靜坐,也不躺下睡覺呢。佛法是分理入和行入,現在一些人,連基本的理入還沒透徹,就自稱開悟了,也許現代的「開誤」就是這樣吧。

有能觀的出現,還有所照的存在,怎麼能說算是究竟呢?要達到能所雙忘,空有不存,中也不立,才算真無我,方為真究竟。

中脈通並非就是成道了,充其量也只是修行的開始,此時猶如種子發芽,胎兒分娩,至於開花結果,長大成人,還早得很呢!也許還會出現嬌芽敗種或夭折,整個過程都需過來人指導才能修行。

整個宗教的理論都是修行人修證後的言行記錄,是實踐後的結果,是前人摸索出來的經驗之談。自古都由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是證明理論的對錯與否之說。

常人是由神降為光,光降為氣,氣降為精,有精就有壓抑,就放射;修鍊的人則反其道而行之,把精變為熱量化為氣,由氣再提煉為神光,散發出來和宇宙融入一體,還「我」本來面目——一團光,修到最後連這團光也不出現了,才達到如來的等級,無形無相如來如去。  


爵士貓 (作者)2 小時前

你不執著了,你就自由了,你看世界就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所有的善的、惡的、美的、丑的、生的、滅的事物與人,在你的眼裡,一下子都成了美麗的花朵,花開花謝,緣起緣滅,世界就是如此,生活就是如此。你不在能被傷害了,既是今天你遇到了突然的災禍,你的心裡依舊是美好與平靜。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可以從這裡出離,你會變的非常強大,不再堅持必須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水,不再堅持茶的味道必需不濃不淡。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傷害你。

——宗薩欽哲仁波切

爵士貓 (作者)剛剛

你不執著了,你就自由了,你看世界就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所有的善的、惡的、美的、丑的、生的、滅的事物與人,在你的眼裡,一下子都成了美麗的花朵,花開花謝,緣起緣滅,世界就是如此,生活就是如此。你不在能被傷害了,既是今天你遇到了突然的災禍,你的心裡依舊是美好與平靜。


1.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2.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你問的是無為法。很難講了。

持戒


推薦閱讀:

五祖傳法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怎麼解才正確?
關於修行的困惑,謝謝解答?
趙州從諗禪師的偈語「吃茶去」,到底有什麼禪意?
佛教中如何看待「孝」?
你們拜菩薩的時候會怎麼許願?

TAG:佛法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