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日本目前真修行人是什麼情況?

先感謝各位師父、師兄的法布施。

末學是指日本真正修行的僧人,並非指「家廟」的人。

那麼那些真修行人能否依靠?能否成為我們的學處?他們的修行是否符合四法印?


謝邀。

閣下說及佛法中四法印:

1)一切行無常印。

2)一切行苦印。

3)一切法無我印。

4)涅槃寂滅印。

筆者此刻先不打算將四印逐一研究,反而我首先想了解什麼叫佛法「真修行」,因為言下之意是說存在佛法「假修行」,前提是必須要有「假修行」,才能彰顯「真修行」,對嗎?

故此,現在應該要把什麼叫佛法作出基本的分享,才能構成佛法的「真假修行」論點。

大眾對於佛陀的教法~佛法這二字已經具有相當的濃厚宗教色彩,不如首先撇除這個兩個字去作探討,改用「道」更好,佛陀就是發現這個宇宙「道理」,不是發明出來的,只是發現出來。

道,用現代語來說,免強譯作「真理、真相」,其實「道」就是「道」,本身沒有「真假」可言,更與任何宗教無關,與其用「真相」一詞來形容,倒不如用「實相」一詞形容才得夠貼切。

欲體悟什麼是「道」,倒不如了解什麼是「實相」更為實際?

重申,以下舉例,只是借佛教的專有名詞來方便表達而已,其實「道」是無法用世上任何形式闡釋。

佛法上把人對那個「道」的承受程度,劃分成三個階段來形容:

1)正法:原汁原味。

2)像法(又名:相法):像就是相似,只得外表,猶如一個殻,較形式上。

3)末法:連相似也不如。

日本人正在修正法、像法、末法?那就要問問他們的內心了,筆者完全一頭霧水,不懂得批判,亦無法批判,以下說話會有解釋原因。

道本身只是「實相」,本身不是具體,它什麼也不是,卻什麼也是。故此,道根本不能以單一「形式、形相、言詞」來局限表白。

「道」是一直體現於任何形式,故此,只有洞悉了某一道理的人,就能在生活上中看見道的存在,而且「道」只有在「生活領域」中呈現,因為道是「無形」,只在「有形」中顯現其存在。

部份虔誠的宗教朋友,常常將一些「經文、開示、言教、專門術語、理論」背出,其實只是將文字搬來搬去而已,莫說別人聽得一頭霧水,就對「自心靈性」上而言,根本並未紮實,皆因急進,並未知道到「尋道」原來必須在社會人事物互動中去修鍊,對於"生活就是修行,人生就是道場"這句話全未理解,舉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經》就是闡述「根、塵」。

「六根」就是人類的六種感知功能。

「六塵」就是人類由六種感知功能所感知的世界現象。

六根、六塵的互動,意味代表什麼?就是「生活」,佛經一直都是教人「如何正確地圓滿快樂生活」,善業惡業、執著、放下也是跟「生人」說,並非跟「死人」說,學懂如何「生活」,就知如何「死亡」。

「道」是「不必模仿,亦沒法模仿」,人不必局限古代的論道方式,洞悉了某一道理的人,可以無拘無束,不受既有成規局限,而解說一些繁複的專門術語、理論,不受任何一門教條約束,輕鬆回答,體悟了一些道理的話,在回答別人時儘管「未必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古人闡述」,卻能令人慢慢心領神會,一針見血,影響觀念,直接改變人生各領域更「圓融、圓滿」。

世事永遠沒有「完美」,追求世事完美只是一種愚蠢的思維,應該是圓滿了內心那份不平衡的缺角,那份所謂「真完美」就呈現了,因為觀看世事的「內心圓滿」了,真正的快樂,其實叫「自在」。

明白人生所遇的「實相」才是最重要,「實相」是不需以某種固定方式「教授」,重點是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了解去「領受」,方式「並非不重要,而非最重要」,一切學習必須針對自己能「領受」的方式產生「正面效果」去努力,才有意義。

故此,《金剛經》內就有一句對中國佛教史上千古傳誦的佳話~「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豈有對錯優劣之別?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人人天性好奇,誤以為學習方式越多越好,憑個人經驗所得,靜坐、持咒、念佛,是一種屬於誘使心靈「專註於一物而不再分心」於其他事物的把戲,簡言之就是~「攝心」,必須從一而終,一門深入,目的就是~「靜心」。

說到底,依靠「專註於一物」本身也仍算是「分心」,只是於靜心時本身雜念「更有秩序、更有系統」罷了,「聚精會神」專註某個目標上來靜心,確可調整身心上平衡,整體升華,尤其慈悲、智慧。

「靜坐、持咒、念佛、誦經」等等的一切「形而上」方法,也是為了「靜心」,目的是達到發現「人生實相」的一個橋樑而已,在這發現的旅程中,千萬不對身心上的「喜樂、輕安、千奇百怪」的覺受產生期待、追隨,由於人心「靜」至某一階段,覺察力也會變得敏銳,身心上的一切覺受、異能也只是副產品,需要被摒除。

有人說自己於「形而上」的修鍊時「常分心」,雜念不斷,應該怎麼樣面對?事實上,除非有人妄言,否則,作為一個肉眼凡胎的「凡夫」,人人也都會分心,即使經驗再熟煉的禪修者也無法100%避免,只是修持日子得愈久,層次的精緻度愈深入,分心的意念會變得愈微細。

於念佛、持咒時,妄念未能立刻停止,總是「念起念落、胡思亂想、紛飛不停」,實屬正常,若誤解為自己「根基不好、非修行材料」,以為「念佛、持咒」時反而妄念更多,倒不如不念更好,此乃大錯特錯,不明原理。

前人古來訓示;混水沉澱,上面的水「清及靜」下來時,馬上得見下面沙泥,誰知「靜心」時「知道妄念在動」 屬正常現象,日常忙碌,不見妄念,實際是妄念不停,並非沒有分心妄念,只是「沒有察覺」,現正因「靜坐、念佛、持咒」,「心水較靜」才得知覺察分念紛飛,妄念在動,好比從黑暗密室縫隙間,照進的陽光,才馬上看見屋內灰塵,這是人人成功前必歷過程,勿看輕自己,不可斷送覺醒慧命而糊塗放棄。

「靜心」並不是教人成為一個獃獃端坐不動的機械過程,也不只是一項心理訓練,而可能是我們一生所能做的「最嚴肅、最認真」的努力,當欲向「靜心」而努力邁進,就等於向宇宙宣告了想要「改變人生,了解真相」,除了「人生」與「存在」的實相以外,一概不取,倘若把寶貴光陰,浪費在嘗試層出不窮的新方式,朝令夕改,最後只會沿地踏步,空枉過一生,若能一心一意地堅持,所謂的「悟性」潛能必會慢慢增長。

在筆者親身皮毛體驗的「悟性」里,其實是毫無神秘的一件事,它只是把人的非黑即白「慣性思維」的「兩極端單一偏狹窄角度」看世事,轉化為成更廣濶、更立體化的視野領域,看事可更通透徹、更有效率,眼界擴濶後,對人生順逆較易「不太力追,不太抗拒」,煩惱自然減少,不易患得患失,對人生際遇的「中性、空性」本質有更深入體悟,對突如其來的動蕩沖撃,亦能較冷靜安然處理,勿看輕以上片言隻語體驗,若將以上心境反轉過來,將是悲劇人生寫照,如果細緻描繪,用「生不如死」這四字來形容,最貼切不過也。

必須謹記一句話~「一個觀念足以駕馭一生命運」,修行就是修那個「超越了兩極端的觀念」,套用佛法內的術語,就是修超越了「這個有,這個無,這個浄,這個垢,這個對,這個錯,這個得,這個失,這個你,這個我,這個應該,這個不應該」等等的「二元對立」領域,卻清楚知道社會、世間的應有秩序,清楚是非黑白,而不為是非黑白所束縛而生起煩惱,卻能向「你好、我好、世界好」的目標作大前題努力邁進。

尋道,從來沒有因為「法」而成就,一切都只是「應緣」而成就的,因為法都不能獨立存在,有緣的時候才有法的誕生。

「法與緣」是一而二,二而一。

法是現象,緣是匹配。

法緣是猶如掌心掌背,一體兩面,無法分割。

沒有現象,就沒有匹配。

沒有匹配,就沒有現象。

世事,從來沒有得失,都只是「應緣」而出現的結果而已,得失也未曾獨立存在過,有了分別心的時候,才有得失的誕生。

修行,從沒有因為「方法」而成就,都只是「應緣」而成就的,因為方法都不能獨立存在,有緣的時候才有方法的誕生。

2500多年前,一位大徹大悟的道人~「sakyamuni釋迦牟尼」曾指出,衪老人家在生教育大眾的時期叫「正法期」,衪死後500年叫「相法期、像法期」,「相法期、像法期」再過500年就進入「末法期」,所謂末法是那時期的人心普遍的「思路是極難接受正法期的思路」,法從沒有末,末的是心,「末心」承受不了「正法」,所以才成「末法」,如今我們很多時喜歡衣服,拒絕骨髓,追求形而上,排斥形而下,有否反思一個道人,豈能沒有骨髓、皮膚、衣服去修行,沒有一切,還稱得上「生活」嗎?還談得上「做人」嗎?

「尋道」決定是「追心」法門,勿因方法而著迷,追的是心、降伏其心,並不是法,修法是為了修心。

「心執」誕生了「法」,法是應緣而有的產物,若修法不修心,必落「阿修羅道」。

有緣,法才效果。

無緣,虛有其表。

沒有成敗的因緣,只有適不適合的匹配。

正法如骨髓、像法如皮膚、末法如衣服,以上說話長篇大論,已經表達了基本「功法」意義及「心法」內涵,不知道閣下所指的修行是指那一方面?無論如何,筆者以下說話要正式入題了.......

跟末學有血緣關係的人,我也不知道對方修行情況,更莫說知道整個日本人修行情況了。

佛法修行是反觀自心,離心說道,儘是天然外道。即是說,離開了自心以外的感知,全部都叫「相」。

簡單說,如來說心不說相,如來見相而離相,修行就是要學習離相,缺不會批評及對立,更遑論著眼於「種族、方法、出家、在家、性別、居住地點等等去作劃分再去批判高低。

天地間一切運行只是一個活動,人只是其中一部份活動伸延,更只是一種「中性、空性」活動,活動是「有粗糙、有精緻、有層次」,卻沒有「好、壞、高、低、真、假」之分,萬物只有生滅,一切對立只是人心主觀道德標準界定而來,一切感知都是眼中的幻影,猶如眼雲煙。

正如精緻如眼睛,入了一粒沙也不行。

又好比粗糙如嘴巴,一粒糖掉入,也可能被咬碎。但我們斷不能因為粗糙的嘴巴,就定位為「低」,精緻如眼睛,就定位為「高」,同意嗎?

明白以上基本佛理,自然就會明白修行就是「修心」,全部從心下手,不會去研究形而上的事去團團轉,因為凡是透過「眼所見、耳所聽、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觸、意所想」去感知而來的,都是形而上表象,修行人不應迷惑於表象而去攀附聯想,故此,真正修行人是不會批判別人的。

佛者,覺也。

覺者,離一切相也。

學覺,就是學習破盡一切對立,並非教人學習批判,要學習批判請到法庭。

真正懂得修行佛法的人,只會隨緣而盡心去常試向執持「二元對立」的人解開心結,無論結果如何,做完就算,不會強求,做到以上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叫「浄其意」。

不知道以上說話能否令閣下有所幫助,祝福你。


末學還在學習佛法中。

末學接著Handsome先學說,首先讚嘆Handsome先學說的,末學所學法門是基礎於雜阿含經而學佛的,感恩Handsome先學用另一種面向述說末學想說的。

末學也強調幾點末學常強調的:

1. 學習佛法"用而不執":使用我們的身心,用而不執,無我執,學習世法及佛法,用而不執,無法執。

2. 尊重世間所有因緣:能有尊重世間所有因緣的能力,才不容易被因緣牽著走,大半的人,因不尊重事實(已發生的因緣,佛教徒不會在已發生的事實上掉悔,而是在當下及將來的因緣上努力),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被境界、因緣或五蘊牽著走,而不自知。

3. 這兩句古德的話可參考: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許多人以為要除妄,結果以妄治妄,新學了一堆妄。

殊不知,只要不再妄,讓原來的妄,自然熄滅就好。

許多人也以為,有一個"真"可覓得,殊不知,越覓越妄,真沒妄時,那狀態或許就是人們想覓的真。

所以,馬祖大師的開導,"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就是此意。

4. 學習禪修(如學習末學所學習的四念處),在身心(五蘊)上熟練覺觀(如:Handsome先學說的,在心上下功夫),漸漸體驗體會自己的執著在哪,而能漸親身體驗執著的鬆脫,能有覺觀能力,是自己能修習佛法的必要條件。

有興趣的師兄可參考末學回答的這篇及接下去相當多篇,對如何練習覺觀有較詳細的說明:

真有報應這一說嗎?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感恩!

祝福!


謝邀

日本佛教徒數量為八千七百萬,近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七十,雖有很多人只是裝點門面,但畢竟有這麼大的人口基數、如此厚重的歷史積澱、無處不在的社會氛圍,無論您以何種苛刻的定義加之於所謂真修行人,其數量都不會少,就算是按佛教徒千分之一的比例亦有八九萬人。

您所問日本的真修行人現狀,按我的理解,反過來說,無非是如何解釋日本佛教界目前經常令人感到困惑的兩個現狀,一個是關於戒律,一個是關於學術。

關於戒律,如龍樹菩薩所說「戒如動靜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無戒則一切功德不存。日本的確很多僧人不見得有比丘戒,但是他們並非全然無戒。首先,有比丘戒傳承的日本律宗雖談不上興盛,但也並沒有滅亡。其次,很多日本僧人是認同比丘戒的,這體現在有些僧人選擇以個人的名義去受比丘戒,或是雖未受比丘戒但堅持獨身,這種情況在真言宗中比較常見。第三,日本佛教徒受在家戒和菩薩戒並不少見(雖然各個宗派的理解和實踐有差異),真言宗也有從不空金剛傳下來的密宗戒律。就算是您說的「家廟」,也可以有真修行人,甚至大修行人,不是嗎?

第二,關於學術。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佛教以國教之尊,一夜之間忽受西方文化和國家祭政的雙重打壓,佛子不忍聖教衰頹,謀求變革無可厚非,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菩提心的體現,只是在西方話語霸權下不免泥沙俱下。研究佛教並不是錯,聞思究竟恰恰是真修行的基礎,三藏十二部不僅僅是擺在藏經閣里給人拜的,否則藏地寺廟也不必要求僧人花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來講聽五部大論了,關鍵是以何為出發點、以何為方法論、以何為目的。日本的佛教研究發達,一方面受到西方學術話語的霸權影響,另一方面也帶動了整個佛教的聞思水平。從這個角度看也是有得有失的。


雖法無東西,顯密圓融。但學佛擇師謹慎是應該的,隨喜師兄!

以下是索達吉堪布與慈誠羅珠堪布一些關於如何觀察和選擇善知識的教言,

供您參考。祝你精進圓滿。

--------------------------------------------------------------------------

一、依止上師的重要性

從外加行的修法中,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輪迴是痛苦的,尋找一條出離之路,從輪迴中跳出去是我們的唯一選擇。但是要找出路,必須有善知識的引導。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引領,我們是無法在輪迴中找到出路的。我們都清楚,要想學成世間的知識技能,也要接受一些培訓才可以辦到,那麼解脫就更需要學習。要學習,自然就需要老師。所以,善知識必不可少。

二、上師的最低標準

我們需要一位怎樣的善知識呢?在《普賢上師言教》中已經講得很明確。顯宗和密宗,大乘和小乘,對善知識的要求各有不同,現在就簡單地講講大乘善知識的最低標準。

1、不造作的菩提心

為何需要這樣的菩提心呢?因為,如果沒有菩提心,就沒有利益眾生的念頭。我們接近他、跟隨他,就不一定能找到出路,而且有可能造下種種惡業,這是很危險的。

如果一位上師具有菩提心,就稱得上是菩薩。那麼,無論他的修證境界怎樣,都會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利生的事業當中。既然他這樣投入地利益眾生,至少不會有意地傷害我們,一定會盡一切力量引導有緣人走上正途。所以,具有菩提心是作為上師不可或缺的條件。

2、相當的智慧

作為上師,僅有菩提心是不夠的。他必須能引導我們,讓我們明白通往解脫的道路該怎樣走,也就是該從哪裡下手、怎樣去修等等。如果他僅有菩提心,卻不懂得教授,就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所以上師還要有智慧。

智慧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但此處的智慧是指:如果是修凈土宗,他就能夠為我們指示一條修習凈土法門的完整道路;如果要修禪宗或密宗,他也一定能夠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一整套的修禪之法或修密之方,這樣的人才能夠依止。

3、戒律清凈

菩提心與智慧是最起碼的要求,但它們還須建立在戒律的基礎之上,即善知識一定是戒律清凈的人。

所謂戒律清凈的含義是指:如果是出家人,就必須具備出家人的戒律;如果是在家人,就要具備在家人的戒律;如果是學密宗的人,其密乘戒務必要清凈。如果戒律不清凈,就沒有資格引導他人,這一點極為關鍵。

以上三種條件是最低要求,如果要依止上師,至少要依止這樣的上師。

三、觀察上師的方法

在現在的居士當中,依止上師的問題比較突出。比如,一聽到何處有灌頂,大家就趨之若鶩,從不仔細觀察授予灌頂之人有無做金剛上師的資格,盲目地去接受。結果在灌頂之後不到一個星期,就發現上師的種種過失,又開始退失信心,隨意誹謗已經與自己建立了師徒關係的上師,這是極為可怕的。

密宗特別反對作為上師,不觀察弟子的根器,便胡亂傳授密法、隨意賜授灌頂;以及作為弟子,不仔細觀察上師,盲目地接受密法、接受灌頂。

如果只是接受一般的開示,比如傳講顯宗戒律,或者是皈依、發心、外加行等修法,對傳法者的要求並不是特別嚴。但是,若要接受密宗的正式修法或者灌頂,一定要首先弄清楚傳法者有沒有這樣的傳法資格。

密宗觀察上師有三個步驟:

第一是在遠處向他周圍比較了解他的人打聽,這位上師戒律清不清凈,有沒有慈悲心、禪定以及智慧等等,這是初步的觀察方法;

第二是到他附近,親自考察他的所有行動;

第三是通過直接接觸,也就是跟他一起住、一起走、一起做事情,以這種方式來進行仔細觀察。

在這些過程當中,若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並認為密宗對上師的要求他都具備了,最後才可以依止,才能視其為根本上師。這樣的上師需要終身依止,時刻跟隨其後,尊聽教言,依教奉行,就像密勒日巴依止上師的感人事迹一樣。要聽聞密法,就應該這樣做。

但是,我們現在往往沒有時間和條件去進行觀察,又想聞聽密法,那該怎麼辦呢?就只有到藏地去,依止為眾人所公認的那些高僧大德,在他們座下接受灌頂。得到灌頂後,再去求一個適合自己的完整修法。得到修法傳承後,回到家裡實修。將得到的法全部修好以後,再去求下一步的修法,然後再回家修,只有這種方式,才是實際而又可行的。雖然藏地和漢地天各一方,來回奔波確實有一定困難,但是,在沒有其他辦法之前,我們也只有克服,只能選擇這條路。

如果對賜予灌頂的上師很陌生,便去接受密宗的灌頂,聽受密宗的正行修法,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在這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

不僅僅是密法,若要聽聞空性法要,如中觀之類的見解,對善知識的要求雖然沒有密法那麼嚴格,但還是需要觀察。

所以,如果今後有人傳密宗正行修法或灌頂,我們首先必須要了解這個人的背景,確保沒有問題後才可以接受。如果對方是素昧平生的人,僅僅去拜見,請教問題,順便聽聽顯宗方面的開示或是密宗的外加行修法,也是可以的,但要聽密法,一定要謹慎,這是其一。

其二是灌頂的問題。

在皈依、發心基本上修好後,就可以繼續修金剛薩埵、曼茶羅和上師瑜伽的修法。在修後面三種修法前,需要有灌頂。

關於灌頂,以前也做過一個比較詳細的開示,大家有機會要看一看。現在漢地明顯存在著一個普遍而嚴重的問題,就是人們覺得從藏地出來的冠以活佛等各種名稱的人十分神秘。因為西藏本身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千多年來,在藏地出了很多高僧大德,開發了自他內心的世界,在此內在世界中,他們的確發掘出很多神奇的力量,這是實實在在的,全世界的人都覺得這是很神奇的。所以,大家都認為從那片神奇土地里出來的,穿著藏紅色袈裟的人都是很了不起的。當有從藏地出來自稱為某某活佛、某某堪布的人授予灌頂時,大家都願意接受,對灌頂的希求很強烈,好像一灌頂馬上就可成佛似的,其實不然。

灌頂是什麼?實際上,灌頂是傳密乘戒。既然是傳密乘戒,你就首先要知道所受灌頂的戒律是什麼。千萬不要以為,在接受灌頂後,對自己沒有任何要求。其實,沒有一個灌頂是沒有要求的。要求什麼呢?要求你受密乘戒。有些灌頂有五條戒,有些有十四條,有些有二十五條等等。按理來說,在灌頂之前,先要看看這些戒律能不能做到,如果覺得自己做得到,就可以接受灌頂;如果做不到,就暫時不要受,等到機緣比較成熟時再接受。

比如一個人發心出家,在剃度時,除了剃落頭髮,換上僧衣,還要給他舉行儀式,這個儀式便是讓他受戒。同樣,密宗的灌頂就是讓我們受戒。如果在得到密乘灌頂以後,卻對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一竅不通,無意當中很容易犯密乘戒。這些盲目的做法,根本不符合密宗本身的要求。很多居士因為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所以造成了極大後患,今後一定要注意。

如果要接受一個灌頂,首先要了解此灌頂有幾條戒。假如有五條,就要看看是哪五條,並反躬自問,考查自己能不能做到。

大家都知道,居士五戒——戒除殺盜淫妄酒,是最基礎的戒律。但我們在受戒前,都要看自己能受哪一條,不能受哪一條,能做哪一條才受哪一條,不能做的就不受。若連居士戒都這樣認真取捨,那麼密乘戒就更需要認真對待,更不能隨隨便便,盲目草率。畢竟居士五戒與密乘戒相比,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所以,在接受灌頂之前,一定要觀察權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理智地接受,這十分重要。但現在的實際情況,卻與此恰恰相反。

我們需要考慮兩件事:第一,是不是所有穿這種衣服的人都有資格授灌頂;第二,即使授灌頂者有能力,你有沒有接受灌頂的資格?並非所有自稱是學密的人都有資格接受灌頂,所以先要觀察上師、自身各方面的條件是否具備,具備就可以受灌頂,不具備就不能。

隨便接受灌頂的嚴重後果是什麼呢?

現在因為沒有認真對待,很多人都在授灌頂,接受灌頂的人也沒有概念,只知道灌頂好。這樣接受灌頂後,如果當時你能真正得到灌頂,就一定要守戒,若不守戒就會破密乘戒,破了戒又會怎樣?會墮入金剛地獄!相對破密乘戒而言,殺盜淫妄是小事情。殺生、偷盜的罪過,根本無法與破密乘戒相比。所以,首先不如法觀察,也不懂得灌頂就是授戒,隨便去接受灌頂,之後又不守持這些戒律,就會犯密乘戒。這就是隨便接受灌頂的嚴重後果,也是目前相當嚴重的問題。

四、依止上師的方法

依止上師的方法雖然有很多種,但最殊勝的依師之法,就是自己認真修行。上師教你的法,你好好地修持,所有真正的善知識都應該會滿意;如果你精進修行,他卻不以為然,反而樂於叫你捐款或是干其他事務,這隻能說明這個上師是不夠資格的。

因為,作為大乘佛教或者密宗的善知識,他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認真修行,這是他最迫切的需要。你認真地修法,就是向他提供了最需要的東西,他怎麼會不滿意呢?

依止上師、讓善知識歡喜的方法雖然有三種,但真正能夠讓上師高興的,就是如理如法認真修行。若真能這樣,不但上師歡喜,而且十方諸佛菩薩都會歡喜。

如果上師讓你發菩提心,你置之不理;讓你發出離心,你也置若罔聞,卻妄想通過其他方法讓善知識生起歡喜心,最終只能是竹籃打水——徒勞無益。除非他不重視你的修行而重視別的事情,那又另當別論。

簡而言之,依止上師的最好方法不是別的,就是法供養——依教奉行,這是最殊勝的供養方式。(文:慈誠羅珠堪布)

----------------------------------------------------

問:如何觀察一位上師是否是可依止的善知識?

索達吉堪布:華智仁波切在《竅訣金鑰》中說:「不具菩提心竅訣,濁世多詡學密者,口頭高法漫虛空,縱稱善妙亦魔宗。」意即在末法濁世,很多人不具足菩提心,卻自詡為密宗行人,甚至聲稱已開悟了,但就算他自我標榜的語言漫布虛空,別人對他再讚歎、再恭敬,然由於不具足菩提心,他的法跟魔法也沒有差別。

當然,上師有沒有菩提心,不具備他心通的人很難以徹知,只能從他的行為中略知一二。假設他的所作所為一味地為自己、為自宗,這不一定很好,對其還要觀察;假如他無時無刻不在利益眾生,這樣的善知識就可以依止。所以,斷定魔知識、善知識的唯一方法,即是看有無菩提心(智慧和慈悲)。

——《前行廣釋》

-----------------------------------------------------------------------

四、觀察善知識

第四點,我想講善知識值得觀察。首先你還沒有接上上師和弟子的關係,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是否具足上師的法相和條件,蓮花生大師也說,弟子沒有觀察上師是喝毒藥,上師沒有觀察弟子是跳崖。在顯宗和密宗中,都有不同的方式觀察弟子。在密宗非常甚深的意義,上師要給弟子傳授的話,要考核。我們講密宗很深的大圓滿的法,弟子能不能聽,要修50萬加行的試用期,考核過了能夠聽。在依止過程中,他的難度性、真誠性不夠的話,會退的。50萬加行是上師依止弟子的考核標準。觀察上師其實很重要,有些人沒有了解上師就去聽法、灌頂、皈依,這樣不太合理。首先要自己觀察,就像世間當中要找合作單位和合作人,肯定要了解他的社會背景方方面面等,才會簽合同、簽協議。

同樣,我們對上師也要做一系列的觀察,了解他是不是有悲心和智慧,能幫助我從輪迴中解脫,至少我們也要對依止的上師有全面的了解。了解以後在密法中叫燕子入窩,因為燕子造房子的時候會方方面面觀察,直到觀察好了開始建窩,最後會入窩。是這樣觀察的時候,通過上師外面的行為能觀察他內在的智慧和悲心。藏文中,有一個《十地經》的教證,通過外面冒煙知道有火,看到水鷗知道有河水。同樣,透過外表的語言和行為能觀察聖者、菩薩的智慧等內在境界,善於觀察的話,很多上師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識透過觀察是可以知道的。

五、依止善知識

第五點依止善知識,剛才觀察完了要依止,但是剛依止的時候,剛開始不要把上師看成佛。佛經中佛陀對阿難說,阿難莫痛苦,我以後會以善知識的形象利益你們。有些人不管真知識假知識,也許他們有佛陀的境界的話,佛也說會以善知識的形象利益,有些上師連菩薩、阿羅漢也沒有,不要說佛的境界,甚至連世間中比較高標準的境界都沒有。所以剛開始最好是把善知識作為世間的老師來對待。依止善知識的過程中,剛開始可以把上師當做你的朋友、老師、上一層的領導來對待。到了一定時候,上師的所作所為,甚至顯現得一些不太如法的形象的時候,你不會對他產生邪見。

我在93年的時候去過美國、加拿大的地方,那裡的弟子對創巴仁波切的信心,我確實很感動。創巴仁波切是87年圓寂的,他的弟子聽到創巴仁波切的名字時,下面的人有很明顯的觸動,像電通過一樣的,一種很震撼的觸動。宗薩仁波切在《八萬四千問》里也說,創巴仁波切很偉大,西方人很聰明,他們在創巴仁波切活著的時候對他很虔敬,在他圓寂之後,他們的虔敬心依然持續,會更加起信心。書里說的是事實,我也認同,他們對上師的真誠心,對上師法脈不斷地弘揚。前幾年我去他的中心,上師離開已經三十年了,他們還不斷弘揚他的教法和真理。這是真正依止和弘揚的方法。其實西方人的相當一部分,對我們很多人依止善知識,認為是對上師的恭敬和崇拜是一種個人的崇拜,不太認可,有個人的議論和看法。這不是個人崇拜,人到達一定境界,上師的給予是一般世間的老師不難滿足的境界。包括西方的學者、科學家、醫學家為什麼對他們的老師有特別的恭敬心,都是這個原因。個人崇拜是從小的法制教育導致的,還有很多共同研究和探討的餘地。

第二個依止善知識,我很佩服索甲仁波切和他的弟子們,我去過他們的一些佛教中心,也是同樣的,索甲仁波切現在還住世。只要提到他的名字,弟子都有不同的反應。在弟子眼裡,上師應該超越世間的老師和他們的老闆。當時索甲仁波切受到誹謗的時候,他們知道上師是對他們智慧的引導和怎樣利益眾生。所以佛教中依止善知識是需要高度的智慧來抉擇的,而不是盲目的信心抉擇的。

第三個是我的上師如意寶。我想很多他的傳承弟子,對他的尊重心和感恩心來自他的智慧和加持,包括我本人在內,包括聽到上師如意寶的名字,晉美彭措,我們成千上萬的弟子心裡有種無形的觸動、心裡的力量。再過幾天,是上師如意寶圓寂13周年。我們對他的懷念、感恩和想念,很多弟子經常在夢中見到上師的尊嚴,聽到上師的教誨。

我剛才講了上師如意寶,包括佛教專業性地依止善知識,包括佛教中的學術型的人,叫Academy,他們不一定承認,覺得我們佛教徒太崇拜某個人、某個偶像。其實不是這樣的。說不清楚為什麼一個人能影響這麼多人、這麼多時代,裡面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以前米拉日吧聽到馬爾巴羅扎名號的時候,有一種感觸。我也慚愧地講一下,我原來沒有出家,在學校的時候,有一個藏文老師,他經常上課時邊抽煙,邊拿茶杯喝茶,戴著頂狐狸帽。但他教的非常好。他提過,現在我很少崇拜某個老師,在色達的一個山溝里一位上師晉美彭措,經常給50-60個弟子講經說法。我當時聽到上師的名號的時候,有一種特別的震撼,就像咯噔的感覺。我當時來到學院,20多歲什麼都不懂,都是煩惱、滿腹傲慢。

上師如意寶做給了我很大變化,他的慈悲和智慧在教導我。現在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在人生中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他給予的智慧與力量,包括父母在內也不一定能夠給予。

六、獲得上師智慧的途徑

現在我們的時間馬上要圓滿了。當然我想講的最後一點。

第六點,獲得上師的智慧,有兩種途徑。第一,是如理如實地依止、系統學習、依教奉行,根據上師學習經論。第二,是祈禱、恭敬心、承侍等到意傳加持,上師相續中的功德原原本本,如滿瓶傾瀉般融入相續,得到上師真正的攝持和傳承。還有一些上師瑜伽,經常觀修。我都經常念上師如意寶的祈禱文,裡面有「晉美彭措」的幾個字,我就覺得任何咒語都沒法代替,有特別的力量。祈禱文給我遣除違緣、認識心性也好,都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就是獲得上師加持。《般若經》和《現觀莊嚴論》,有內善知識,包括悲心和心性,叫內善知識;把自己的心和上師融為一體,叫覺性善知識。獲得上師的所有加持,自己的心和上師無二無別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地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


推薦閱讀:

往生凈土的臨終「瑞相」到底僅僅是醫學現象,還是真的「不可思議」?
怎樣才能證得佛教上的「空性」?
《菩提道次第廣論》筆記(1)
為什麼打坐一定要盤腿,直接坐在凳子上不行呢?
去敦煌莫高窟看壁畫你最推薦哪些編號的窟?

TAG:佛教 | 日本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