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肉飯的滷肉和紅燒肉的區別在哪裡?

台灣滷肉飯


滷肉飯使用絞肉(肥瘦比率看口味,北部"滷肉飯"偏肥瘦參半;南部"肉燥飯"以瘦肉為主)

在滷之前會炒過,滷的時候會加醬油、八角、胡椒、豆瓣醬、冰糖、油蔥酥之類的佐料

紅燒肉使用的是整塊的五花肉、滷之前手續是過油煎或炸,

滷的時候佐料以蔥、蒜、辣椒、醬油、米酒為主

各家作法略有不同,不過做法差別大概就這樣,我也只是個路過的吃貨

最後丟幾張圖解嚇嚇沒吃消夜的人

滷肉飯,北部作法,肥肉偏多,肉是切成條狀下去滷

在南部,滷肉指的是放爌肉(有時以台語發音寫作"控肉",類似紅燒肉但有些店家使用後腿肉,滷汁也比較少)

然後這是南部的肉燥飯,作法跟北部滷肉飯類似,不過使用絞碎的五花肉或後腿肉,以瘦肉為主。

紅燒肉同學

不要過要注意,台灣少數地方說的紅燒肉是指"紅糟肉",就是豬肉用紅糟醃過之後裹粉下鍋炸。

上面說的紅糟肉同學(?′ω`? )最後還是說這種家常菜各家作法不同,這邊只是說我知道的作法而已,歡迎路過的同學補充


給那些看到前面的回答不夠滿意的:

1:滷肉一般放點桂葉八角冰糖,我的習慣是再放點五香粉,紅燒肉一般這些料會不全放。

2:紅燒肉的精華在肉

滷肉的精華在湯汁

3:滷肉的肉塊較為小


給你一個簡略的答覆:

紅燒肉,是在豬肉料理中比較講究食材的做法,要選用帶皮的前夾肉,或者最好是肚腩上邊的五花肉,講究肥瘦相間,五花三層。

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紅燒肉做法,比較通行的方法是:五花肉切方塊兒,焯水處理,下鍋煸炒或油炸,加糖色或者各種醬料,鍋中保持少量的水(基本上淹沒肉塊為準),經過長時間微開的燉煮,達到油脂化解、肉塊軟糯、色澤紅潤的階段,然後收汁出鍋裝盤。因為選肉考究,整個過程不需要太多的香料,基本上就靠紅燒這個過程來激發肉質的原味。

就是因為選料考究,料理方法講究火候,好的紅燒肉應該是屬於一種上乘的料理了,很是考驗廚師的手藝。

台灣的滷肉飯,是源自當年資源匱乏困難時期,窮苦人民創造的一種類似紅燒肉的料理,因為當時很難找到大塊的豬肉,類似邊角料的小塊肉就被處理成了台灣北部地區的滷肉飯,直到現在,滷肉飯的肉塊兒還是像花生米大小粗細的長條,這樣小的肉塊兒在加工的時候,就不能再用焯水來去除腥味,因此都是干鍋煸炒出油以後,加入糖、米酒和各種香料,然後加入大量的水(要比紅燒肉多出三四成用水量),小火燉煮兩個小時以上,肉質酥爛,但是湯水還較多,因此加入台灣特有的醬油膏和蔥油酥來增稠增香,這樣一來,從狀態上來看就有點兒像我們內地的肉臊子了。然後用勺子盛出澆在米飯上,吃起來相當過癮。值得一提的是,滷肉飯一定是「肉加飯」的形式,而且不能量大,否則就成了泡飯,如今在台灣街頭隨便哪個巷口都會有三十元台幣左右的滷肉飯在賣,飯量大的人一碗恐怕是不夠的。

不知以上的解釋你可否滿意?


名字不同。就像四川擔擔麵 到了台灣就變成了「台灣擔仔麵」。 成為台灣原創。

太極拳與端午節 變成了韓國專利
兩者並無不同


最喜歡吃這個了哈哈


推薦閱讀:

營養色美味一絕——桑拿菜

TAG:美食 | 台灣美食 | 烹飪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