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是全東北最有意思的男孩了(說之一比較safe)

大部分人認識姜思達可能都是通過一檔綜藝節目,很多喜歡他的人擔心他會永遠貼著「奇葩辯手」的人設標籤,但在過去的一年,無論是公眾號還是新媒體視頻節目《透明人》,姜思達都在向喜歡他的人和不了解他的人傳遞著更多的可能性。

年前我們和思達約了一個火鍋飯局,順便拍了組大片和視頻。在拍攝時,大概是聊 high 了的思達順手拿起作道具的啤酒喝了起來,可能是喝得太快太急,幾口之後竟然就有點兒微醺了(東北人設在這裡稍微崩了一些)。之後他在視頻亂訪裡面的表演和問答就更「飛」了,他用三個詞形容東北男人:可愛、有質感、沒靈魂 (?)

熱絡加上微微醉意,對話變得越來越「奇葩」:節目結束之後第一件事情會做什麼?吃火鍋。如果沒有工作安排你平時會做些什麼?就是睡。自己最有魅力的時候?臨睡前。寫不下去了,你們點開視頻看看他多麼任性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950490521508986880

這位年僅24歲的製片人/網生藝人,短期間內在社交網路上搞了很多事情,影響了不少年輕一代的看客。在這次的碰面中,我們找來了姜思達的好友龍荻。她是一位常年旅居紐約的畫家,最愛和最擅長的就是對人進行觀察,所以我們希望她對姜思達進行抽絲剝繭地觀察和還原。在她眼中思達是一位「說話的藝術家」,然後她給我們交了一篇這樣的稿子。


進步青年姜思達

採訪、撰文:龍荻

我第一次看《奇葩說》是去年二月,在當時的男朋友家,他一邊看一邊大笑不止,令我好生好奇。於是跟著看了幾集,記住了姜思達。再看《奇葩說》,是去年夏天準備展覽的時候,那時已經看了兩集《透明人》,很喜歡,一邊畫畫,一邊翻出《奇葩說》來看,特地把有姜思達的每一集都看了。

姜思達聰明有靈氣之外,帶著寬容、開放的力量,這讓他無論站在鏡頭前還是人面前,自然而然引人矚目。這就好像看 Zach Galifianakis 主持的 Between Two Ferns《蕨間訪談》,注意力總在採訪者和受訪者身上,不管布景和背景如何喧嘩,思達開始講話的時候,你的注意力就在他身上,周圍變得不重要。很少有人有這種力量,這要麼是因為足夠有趣,要麼就是因為足夠真誠,思達兩者兼有,更多的是後者。

看《透明人》的時候,我好奇和姜思達在非辯論的情境下相處是怎樣的體驗,會否有那種被挑戰和問詢的緊張。沒想到過了幾個月,就真的有機會認識,並目睹了他和《智族GQ》合作拍攝的工作狀態。從陌生到現在漸漸熟識起來,發現台上台下,他都是一個真實敏感,又讓人能給人安慰與激勵的朋友。

看到透明人

有段時間,姜思達的微博頭像是一張旅行時拍的照片,在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一個人正在仔細端詳安德魯·懷斯的油畫《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照片是他2016年三月去紐約時候拍的,去年五月去工作,又在畫前拍了一張,畫仍掛在原處。

為什麼頭像是這個場景?姜思達說他的微博頭像照片選擇很隨機,也常換,單純覺得拍下這一幕很有意思就用了。MoMA(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里有名的畫太多了,這樣一張名作掛在電梯旁邊的拐角處,即使常去的人,也很容易忽略。

也許姜思達看到這幅畫並非偶然,而是他的觀察角度和習慣使然。這就像他在《奇葩說》之後做的《透明人》,一個長度為十分鐘上下的短視頻節目,用平靜敏銳的對談方式,加上節奏明快的剪輯,和各種各樣令他好奇的「透明人」 交流,呈現出這個變化著的時代里一些不同的角落和層面,一些令他好奇想要了解的人生故事。

條紋西服套裝/襯衫:Boss 領帶:私人物品

到本文完稿時最新更新的這期 Cosplay 團體聊天,《透明人》一共做了19期,採訪了許多人,TFboys 粉絲、相親角里的父母、名媛培訓學校的創始人、網路大電影導演等等,有些人是我們自認熟知但卻聊出了新內容的,比如 Papi 醬,有些人則是平日里很難了解和想起的,比如人類精子庫的大夫和戒酒協會會員。姜思達和團隊上山下鄉吃了不少苦,去了很多地方,找最契合話題的對象,誰能想到全國最多尋找到失蹤人口的機構在吉林通化?誰知道去拍攝對象家的路滿是泥濘非常難走?但他們都去了。

為了錄製《透明人》,思達和團隊常一起開會頭腦風暴選題,每個人貢獻幾個話題一起討論,再在討論確定的話題下選擇最適合的對象。雖然自己是製片人,但思達強調節目的共議性多過作者性,是團隊議事和協作的結晶。姜思達平日的工作狀態就是開會、見人、討論如何準備下期節目。

他不認為《透明人》是一檔傳統意義上的短視頻節目,聊天里他沒有先入為主地主導,更多時候,是在非常平靜地對話。提問有尖銳的時候,但卻把握好了分寸,恰到好處地避免了偏見。聊天沒有什麼預設的基調,不帶著對象走,也不帶著觀眾走,思達坦言團隊在籌備這檔節目之前,基本沒看什麼別的同類節目作為參考。這檔節目並和許多音頻和視頻節目都不一樣,他並沒帶著急於輸出價值觀的使命感去做節目,更多的是提供給觀眾一個平等開放的觀察者視角,他想了解對話者的故事,也希望觀眾了解。

最近一期《透明人》對話擁有11個硅膠娃娃的貴州老人時候,雖說房頂有養殖馬蜂的箱子相當危險,但為了拍攝效果,三個機位之中,還是選擇了一個房頂的機位。錄製到一半,天降一群馬蜂,老人下意識瞬間抱起自己的 「女兒」 衝進房間里,姜思達直瞪瞪看到這一幕。這是突發的一幕,沒有任何預設,思達的表情和老人的反應,是拍攝中的驚喜,眼裡有驚訝也帶著一絲懂得,原來那就是老人對於這些「女兒」的感情。

《透明人》做到了很多短視頻節目做不到的事,用時下流行的話講,它拓展了和觀眾的邊界,具備人文關懷的溫暖和真誠。視頻沒有引導人們產生新的偏見,更沒有固化已有的偏見,甚至解除了一些偏見。姜思達無疑找到了一個適合《透明人》節目的姿勢和角度與人交流。聊天的過程中,姜思達投向對方的注視里,最多的是尊重、真誠和敏銳,這讓對方很難撒謊,也更容易讓他們敞開心扉。姜思達有時會因為節目里自己太急感到抱歉和惋惜,每周四發布視頻後都會在公眾號上寫長文總結回顧,總結可以看作是每期後記,補充更多細節和背後的故事。

有人曾說,《透明人》節目的時長不夠長,很難深入去看一個問題和事件。其實如果將這個節目與思達的微博、公眾號的記錄一起看,便可看出這是一個成熟完整的內容節目,且獨具特點。視頻本身的長度,留給觀眾思考和自己探索的餘地,其實是為有獨立思考和探究之心的觀眾製作的。在短時間內,上線半年多的《透明人》影響所及,仍是一些相對開放和年輕的群體,看待節目或者節目嘉賓,更多是平等和好奇的心態。但如果思達繼續做下去,能打破的邊界和影響的人也許會更多。在這樣一個紛繁浮躁的時代,需要這樣一檔節目。

不斷進步的創作者,一個有意思的人

暫時結束《奇葩說》辯手生涯後,再做《透明人》,對姜思達來說似乎是自然而然的選擇。思達從 2014 年開始寫微信公眾賬號 「思達帕特」 ,那時他21歲,念大三。寫公眾號的理由看似簡單,因為之前運營過社團組織的公眾號,後來後輩接手以後,還是想做公眾號,於是就開始寫。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有意思的人,而他對有意思的定義是「具備開放性」,「這種開放意味著既要輸入,又能輸出。我覺得微信公眾平台就是一個加速開放的有利工具。因此我覺得從中受益。」 (2014年5月15日的「思達帕特」 文章《這是什麼公眾號》)

黑色皮衣: Neil Barrett 白色襯衫: Burberry

他在公眾號寫影評,寫自己聽的音樂,記錄旅行,寫小說,發起小寫作項目,邀請讀者參加。從公眾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在不斷進步和永遠停不下思考的人,哪怕他坦誠工作忙碌的時候就需要偷懶發獃。

在公眾號上,他真誠表達自己對各種社會事件的看法,傳播一種對人對事寬容開放的態度,有底線有原則,敏銳但卻不刻薄。他曾邀請 HIV 攜帶者和自己一起吃飯,告訴讀者 「 HIV 攜帶者從來不應該被當作怪物去恐懼,這意味著艾滋病是一件能開玩笑的事情。嚴肅的時候不該活潑,輕鬆的時候不該緊張。」

公眾號里的姜思達渴望與人交流,並一直不斷嘗試用不同方式與不同的人交流,傳遞價值和信息。這種交流帶著尊重和愛,公眾號便是《透明人》這個節目的孵化器,正如他自己所說,《透明人》這個節目,和 「思達帕特」 一脈相承。如今的忙碌狀態下,姜思達更新微博的頻率比更新公眾賬號高,他會發許多隨機的東西。《智族 GQ》拍攝的時候,被問到搜自己名字的頻率,他答,每個小時,也答每分鐘。對此他十分坦誠,總之是要看的,這代表他和人交流的結果。

對姜思達來說,每日正經工作是簽約馬東的米未之後做的《透明人》和一些品牌推廣、商業代言、雜誌拍攝等等。面對品牌的工作,每一次他都和團隊帶著極大熱情精心策劃,以求精心創作的內容作品。他寫公眾號時候擅長的與讀者的互動也延續下來,很自然地和一些品牌推廣結合,傳遞了極具個人特色的價值和信息。

比如,最近與護膚品的合作,他給讀者機會對暗戀對象袒露心扉。給女士手錶的宣傳文章,他寫了《在我眼裡,「女漢子」 是另一種蕩婦羞辱》,批判規訓那些限制女性角色和引發女性身份焦慮的言論。雪碧贊助《透明人》之後,客戶想要傳播一下火鍋要配雪碧概念,姜思達沒有去做一些機械性的植入,而是想,「那就做成內容吧」,除了每次節目之後吃火鍋配雪碧復盤當期拍攝,他和團隊還做了一些不一樣的雪碧小廣告,盡心儘力,盡興創造。

如此看來,姜思達稱得上是一個藝術家。辯論是說話和思辨藝術,善於說話和表達的人當然也是藝術家,思達這位藝術家在辯論的時候從來不會讓自己的言論遜於出挑的著裝。《奇葩說》結束之後,他一直在產出有水準和特點的作品,總是帶著積極開放的心態去嘗試新事物,渴望學習和進步。但思達並不認為自己是藝術家,他覺得自己是個「俗人」。

其實用不同的身份和標籤去定義姜思達並不合適,標籤即是限制和設定,容易讓人用偏見先入為主去判斷他。他的成長和發展模式是不能複製的,更沒有模版參照。姜思達更像是一個好奇勤奮的創作者,停不下來思考和學習,也積極與外界溝通與交流。相比很多自詡當代藝術家,將自己放在小圈子裡創作的人來說,思達的創作打破了許多結界,影響了更多人,他的實踐和嘗試,同人們的真誠互動,都不刻意又契合當下。也許創作者的身份更自由,對於思達來說才可以令他一直進步。

每個人都要和陽光發生接觸

進入工作狀態的姜思達非常專業和配合。和他合作過的媒體朋友說,和姜思達合作不用擔心什麼,你要什麼效果,他就會給到你什麼效果。和《智族 GQ》拍攝那天是十二月初,大風降溫很冷,姜思達在這個拍攝之後還要趕赴機場去出差。恰好雜誌的編輯又十分重視這次拍攝,預先想了很多點子和場景,需要一一拍過,而那天時間並不充裕。在這樣的情況下,姜思達非常配合,每一個場景的拍攝都能很好領悟,有求必應,做到很快進入,直到拍出大家都滿意的效果。拍完之後立刻就趕赴機場。

淺藍色針織衫: Clavin Klein 白色T恤: 私人物品 牛仔長褲: Dolce & Gabbana

近來姜思達生活最大的變化,是去年年底媽媽搬來北京和自己同住,這是他的願望,不忙的時候常和媽媽一起吃飯聊天,對他來說十分重要。不工作的時候,倘若時間充裕,他還是希望可以旅行。紐約是去過兩次的城市,第一次覺得就是一個旅遊目的地城市,第二次是帶著工作去就十分匆匆。對他來說,紐約並沒有給他留下特別美好的印象,相反卻給了他一種與眾不同的歸屬感。除了城市,他也對非洲這樣的野外有興趣,有一次吃飯,大家閑聊起去看動物大遷徙,他也十分嚮往,想知道和猛獸對視是什麼體驗。

沒有時間休假旅行的時候,思達也很享受在家待著和貓狗,一起伴著音樂、電影曬太陽發獃偷懶的時光。所以和思達私下相處的時候,哪怕最初會擔心他是否會進入《奇葩說》辯手的模式,開始伶牙俐齒爭論問題,但很快也會放鬆下來,因為私下相處的時候是極其放鬆和慵懶的。除了聊到一些話題,他的提問永遠都敏銳,讓人不得不誠懇回答。

曾問他最喜歡的東西是什麼,他回答說是陽光,他覺得所有人都應該和陽光發生點接觸。看姜思達的辯論視頻,和他相處聊天大概就是一種和陽光接觸的感覺,因為面對他的注視和問題,是無法不真實坦白的,和陽光接觸的時候,必須是真誠的。被問及「你還喜歡 ta 嗎?你心裡還有 ta 嗎?」 的時候,答案是無法敷衍過去的,那一刻是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他說他明白的時候,也不是在敷衍。

《透明人》第四單元的最後一集,思達採訪了一個性侵受害者。去年十一月,是個周遭發生的事非常令人窒息的月份,思達和當期嘉賓選在陽光明媚的院子里談話,短短十分鐘的對話,直指關鍵又顯得坦白自然。為什麼父母會難以面對女兒被親人性侵、該如何保護孩子,他們都說到了,真相和理解都和陽光發生了接觸。

台上台下,人前人後,思達都給人一種真誠與寬容的印象,在難過和迷茫的時刻,他能勇敢真誠面對,大概也就是這樣的不斷學習和進步,停不下來思考的思達才能在觀察和創作的時候都做到溫馨而不傷感;尖銳而不涼薄;入世而不低俗(是的,已故《時代》總編 Hedley Donovan 對傳媒人責任與操守的期許,思達做到了)。

策劃:GQ實驗室

採訪/撰文:龍荻 攝影:劉歐文

監製:Rocco Liu 編輯:楊帆、Max Li 平面視覺:張楠

時裝編輯:吳睿騏 造型:吳卓欣 妝發:嘯天

視頻導演:Max Li 製片/剪輯:Moony、曉歌

拍攝場地:赤火鍋

歡迎你來微信公眾號 GQ實驗室(ID:GQZHIZU)找我們。

推薦閱讀:

相親中男士被評「太學生氣」,這指什麼?
上班時間明目張胆看書學習是什麼心態?
《生育對話錄》-讀書筆記

TAG:生活 | 姜思達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