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演算法角度理解快速排序
什麼是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Quicksort)又名劃分-交換排序(Partition-exchange sort), 平均複雜度為O(N*logN),較常用的排序演算法,最早由托尼·霍爾提出
快速排序的思想及其原理
快速排序主要用到兩個思想: 1. 分區(partiton) 2. 遞歸(recursion) (在有的教程中甚至將快排函數分成「分區」和「遞歸」兩個函數來寫)
快速排序中的每次排序先將大的問題進行順序分區處理,使第一次處理後的序列中有一個數左側都是比它小的數,右邊都是比它大的數,再對數組的左右兩部分執行同樣的操作(即進行遞歸),最終達到排序的效果。
根據快排的思想實現分區演算法(關鍵)
假設現在我們是托尼·霍爾,我們從一根香蕉中得到了靈感,了解了快速排序的思想原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設計分區演算法呢?
首先我們應該考慮我們想要得到的效果,換句話說,我們應該怎樣實現「使比X小的元都在X左側,比X大的都在X右側」?
我們可以確定我們至少要做兩件事,第一我們肯定需要比較,第二因為數組中的所有數都要滿足條件,所以我們還需要一個循環,用來對每一個數進行比較。
我們可以試著寫寫偽碼了:
for each 數 in 數組: if 數 < X: 把數放在X左邊 else: 把數放在X右邊
好了現在我們考慮的問題只有如何實現「把數放在X左/右邊」啦!
我們第一反應可能是新建兩個鏈表(因為不確定X左右邊數的個數)用來存放less和greater,如果你想到這裡,恭喜你完成了快速排序的初級版本!(見維基百科-快速排序-演算法)
但是這個簡單的快速排序會額外浪費Ω(N)的空間,所以我們要想想辦法不新開數組或鏈表,而是在原地(in place)實現「把合適的數放在X左/右」。
既然我們要在原地進行排序,在選擇X時,有必要把X選在數組的最左側或者最右側,減少思考不同情況時引起的思維混亂。
栗子:
X5 1 3 2 6 4
選定X在最右側以後,我們就可以不用考慮X的位置,暫且把它當成一個數組外的數,只對前面的數進行處理。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循環用以詢問每個數,但是當我們遇到一個小於或大於X的數時,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它呢?
當然是把小於X的數盡量往左扔,大於X的盡量往右扔。
但是為了不覆蓋其他的數,我們應該採用交換(swap)的方式調整位置。所以我們至少需要兩個記錄位置的變數用於交換,一個(i)記錄比X小的數,一個(j)記錄比X大的數。
i j X5 1 3 2 6 4 (排序過程中的某狀態)
現在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由於採用的是交換位置的方式,怎樣確定我們把較小的數換過去後,換來的是較大的數?有兩種解決方案:
- 使i,j從同一起點出發,由j進行遍歷,遇到比X大的數就繼續(j++),遇到比X的小的數就進行swap(arr[j], arr[i])。由於i跟在j的後面,從而保證了arr[i] <= arr[j]。PS:為了arr[j]不重複與同一個數交換swap以後需要i++向前推進
我們來驗證一下,順便完善細節:
i,j X5 1 3 2 6 4顯然arr[j] > X,所以j向前移動1i j X5 1 3 2 6 4此時arr[j] < X,swap(arr[i], arr[j])然後i,j向前移動 i j X1 5 3 2 6 4再次出現arr[j] < X,步驟同上 i j X1 3 5 2 6 4繼續同上 i j X1 3 2 5 6 4除X外其餘數已經分好了區
由於已經保證arr[i] <= arr[j],下一步可swap(arr[i], arr[X])
<X X >X1 3 2 4 6 5
- 另一種解決方案是使i和j開始狀態時其中一個為空,這樣swap(arr[i], arr[j])時,因為交換過去了空位置,只要每次都交換空位置,最後再將合適的數填進去,就可以保證有效的swap。
但這個空位置怎麼來呢?我們上文已經想到「讓X盡量晚參與分區」,於是我們可以把X保存在另一個變數中,X的原位就可以視為空了。
假設我們選擇j在這個空位置,那麼i的循環就有兩種選擇:
- i的初始位置在另一端,當i和j接觸時遍歷完成
- i的初始位置緊挨j,當i遍歷到數組一端時遍歷完成
我們以第一種為例
具體細節可以邊實驗邊補充:
i j X = 45 1 3 2 6 (4可視為空)我們從i開始遍歷(判定),第一個遇到的數就不符合arr[i] < X,swap,然後i,j都前進 i j X = 4空 1 3 2 6 5接著j開始遍歷(判定),符合,do nothing,繼續前進 i j X = 4空 1 3 2 6 5i判定符合,繼續前進 i j X = 4空 1 3 2 6 5j不符合判定,與空位置交換 2 1 3 空 6 5此時i,j接觸,遍歷結束。因為i經過的地方都保證小於X,j經過的地方都大於X,所以空位填X正好符合條件 <X X >X2 1 3 4 6 5
OK,完成了對原始數組的分區
遞歸
接下來就很好理解了,只需對X左右的兩部分做相同的事就可以了
base case就是數組長度小於等於1了
實現
C/C++
void quick_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int x_index = right; int i = left; int j = left; if ((right - left) < 1) { return; } while(j <= right) { if (arr[j] > arr[x_index]) { j++; } else { swap(arr[i++], arr[j++]); } } quick_sort(arr, left, i - 2); quick_sort(arr, i, right);}
與其他演算法設計思路的比較
與歸併排序(使用遞歸先將大的,不易解決的問題劃分成小問題再開始解決)不同,快排起手先部分解決問題,再進行遞歸對其部分進行處理,最終使得問題全部解決。雖然都是遞歸,設計思路有些不同。
推薦閱讀:
※數據結構: B+Tree及其應用
※Leetcode之旅|刪除鏈表中重複元素
※數據結構: B-Tree 簡介及插入
※學點演算法之棧的學習與應用
※動態規劃問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