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敦刻爾克烈酒夠不夠八十度?

1940年5月,德國通過閃電戰攻陷了法國全境。這場失敗並不能算在英國政策、將領或者士兵的頭上。德軍發動攻擊的時候駐法國英軍只有二十五萬人,僅僅是交戰總兵力的一個零頭而已。英國遠征軍一共由五個常備師與五個動員師組成,相比之下法軍的規模要大得多,足有二百二十萬人或者說八十八個師,儘管其中很多士兵都是預備役或者臨時徵募入伍,德軍則派來了一百零六個師。換句話說,英國遠征軍的規模不僅還不到德軍總人數的十分之一,甚至還趕不上荷蘭陸軍,更不用說比利時陸軍了。當然人數說明不了一切。不過英國遠征軍的裝備劣勢甚至比人數劣勢更糟糕。他們只配備了一個編製不完整的坦克師,其中的坦克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坦克裝甲還算不弱,但是僅僅配備了機關槍,只能給德國人的坦克撓痒痒;第二類坦克安裝有發射穿*甲彈的火炮,但是裝甲質量只能算是聊勝於無;第三類坦克倒是同時裝備了堅甲重炮,可惜數量太少——一共只有二十三輛,而且還來晚了。英國遠征軍從的交通工具是從全國各地的郵局、屠宰場以及其他公司徵用來的貨車與卡車,這些車況往往很差勁的民用車輛刷上一層土黃色之後就被送到了前線。負責指揮一個師的伯納德.蒙哥馬利將軍認為,英國遠征軍的狀態甚至無法參加像樣一點的軍事演習,更不要說與世界一流強國交手了。英國遠征軍裝備了反坦克步*槍,可惜經常打不響。他們還配備了法國人研製的最新式哈奇開斯機槍,不過在開赴法國之前從未接受過使用培訓。法國的皇家空軍已經裝備了一部分最新式颶風戰鬥機,但是主要依然依靠巴特爾輕型轟炸機來作戰。這些飛機很快就被悉數擊落,白白浪費了駕駛員的一腔熱血。

但是關於「法國之戰」的駭人故事並不能用裝備惡劣來徹底開脫或者解釋。德軍使用的大部分步*槍都像英軍一樣老舊,總體而言機械化程度也趕不上英軍,主要交通手段依然是騾馬。法國人的現代化戰鬥機數量比德國空軍更多,法國坦克的性能至少在紙面上勝過豹式坦克,儘管英軍很快就被盟友們的低迷士氣與惡劣受訓情況嚇了一跳。總體而言,德軍的優勢在於更加大膽潑辣的戰術以及將英法兩國將領徹底打了個措手不及的戰略。那麼盟軍方面打得怎麼樣呢?不怎麼樣。德軍鐮刀攻勢的關鍵在於聲北擊南,將英法聯軍的主力誘往比利時,同時在南部地區發動全力進攻。這一招取得了堪稱完美的效果。德軍運用大量運輸機來快速輸送部隊,同時他們的戰鬥機則從一座俘獲機場向下一座俘獲機場挺進。最重要的是,德軍並沒有將坦克分散開來為行動緩慢的步兵充當火力支援,而是將坦克集中組成大規模編隊發動直接攻擊,由步兵與空軍為坦克提供支援。事實證明這才是坦克的正確用法。

德軍的各項戰術在原則上都不新鮮。英國坦克戰術理論家們很早就開始主張集中部署坦克,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B.H.李德哈特,以及後來加入了英國法西斯聯盟的富勒將軍。奧爾德肖特的軍方高層對於這些人的理論不屑一顧,認為無非是故作驚人之語而已。可是柏林方面卻仔細研究了他們的主張。法國的理論家們更加落伍。歐洲戰場的潰敗首先是法國的潰敗,接下來是荷蘭與比利時的潰敗。法軍將領會因為情緒崩潰而落淚,法國政客更是公然的失敗主義者。這方面的問題無論如何都怪不到英軍官兵頭上。不過英國政客的確犯了過分倚重法軍的錯誤。他們視察了馬奇諾防線,在觥籌交錯之間從法軍將領那裡聽說了許多關於最新式法國坦克與戰鬥機的吹噓。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過去許多年裡極端分裂的法國政壇會導致怎樣的結果,極右翼與極左翼之間無休止的結盟與敵對怎樣破壞了法國的戰爭潛力。他們沒有注意到人數有限、主要部署在殖民地的法軍職業軍人與眾多徵募兵之間的隔閡。他們在評價法軍的時候戴上了一副陽光明媚的有色眼鏡。不過一想到他們平時去法國的主要目的是在地中海沿岸享受日光浴,這也怪不得他們。

話說回來,此時的英國遠征軍也已經無法與1918年擊敗德軍的那支軍隊同日而語了。這一次英軍的表現同樣很糟糕。這倒並不是說英軍士兵作戰不英勇。新近研製的瑪蒂爾達II型步兵坦克在一次少有的反擊作戰當中甚至把隆美爾嚇了一跳。配備布倫式輕機槍、步*槍與手榴彈的英軍士兵一次次英勇承擔了有死無生的斷後任務,在沃爾姆豪特與勒帕拉迪斯等村鎮頑強死守,讓德軍狠狠地吃了一番苦頭。當他們彈盡糧絕舉手投降之後,惱羞成怒的德軍將他們悉數殺害了。英軍偶爾也確實會因為恐懼而逃遁,有一名軍官因為試圖撤退而遭到同僚擊斃。戰鬥進行到最後,英軍士氣開始崩潰,怯懦與自私的場景出現得越發頻繁,最後兵敗如山倒的全體英軍都湧向了敦刻爾克。但即便在此時依然湧現了很多英雄人物,而且他們的言行也彰顯了自古以來英國人所獨有的深井冰氣質。比方說冷溪近衛團里有一位旅長名叫莫頓.貝科威茨.史密斯【1】,他不得不通知自己手下某個營負責防守敦刻爾克周邊地區,換句話說就是要死戰不退。於是他「衝進了車裡,『天大的好消息,吉米!』他大叫道。『簡直是最好的消息了……咱們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榮譽,要在敦刻爾克為大部隊斷後。快去告訴你的連隊吧,吉米。趕緊把好消息告訴他們。』」接下來貝科威茨.史密斯又向手下軍官們傳授了對付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訣竅:「面朝它們站直了,把布倫式端到肩膀高,權當它們是飛起來的野雞。提前量要給足。誰能打下一架飛機我發給他五英鎊獎金。」

但是無論是決死一戰的氣概,充滿樂觀主義的笑話還是個人層面的英勇奮戰都無法掩飾這場令人驚駭的慘敗。二十二年之後德軍終於洗雪了1918年戰敗的恥辱。丘吉爾在最後時刻做出的外交努力——例如石破天驚地提出要將英法兩國的國民身份合為一體——也未能阻止戰場崩潰的勢頭。於是英國使出了純粹自私自利的一招,這一舉措將在未來一代人的時間裡毒化英法兩國的關係。法國雖然戰敗,卻還不打算放棄抵抗。還有很多英勇的法軍官兵正在與英國遠征軍並肩作戰,法國西部的戰鬥還沒有結束。他們相信英法結盟就意味著英法兩軍理應共同進退,就算要撤退也應當在兩軍高層事先商定之後聯合撤退。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英國遠征軍總指揮、陸軍元帥戈特子爵認為大勢已去,隨即就打破了他與法軍總指揮馬克西姆.魏剛將軍之間的協定,集中一切力量死守敦刻爾克。從此以後英軍的唯一作戰目的就是將儘可能多的士兵撤回海峽對岸,就演算法國人覺得自己遭到了拋棄也沒辦法。按照原本的協定,戈特應當調撥三個營與法軍合一打一場反擊戰,但是他卻命令這三個營去填補比利時軍隊投降之後在防線上留下的窟窿。法軍後來請求英軍多留一部分部隊在法國作戰或者掉頭回來,這項要求也遭到了拒絕。在撤退行動早期,法軍基本上被排擠到了一邊,直到魏剛苦苦央求丘吉爾之後英法兩軍在撤退活動中的地位才變得相對平等起來。彈坑遍地、鮮血淋漓的敦刻爾克海灘與丘吉爾幻想當中英法團結的氛圍可謂天差地別。最終將會有338000人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本土,其中123000人是法國人。這些人當中的一大部分將會直接返回法國西部去支援依然在當地抵抗的部隊。

敦刻爾克的故事至今依然是一部小型史詩。故事的真相表面包裹著層出不窮的錯誤回憶,無論如何奮力澄清也看不到頭。海灘上的士兵們並沒有耐心的排成隊列依次上船,不顧斯圖卡轟炸機在頭頂上的嘶鳴。他們的確會為了爭奪上船的位置而大打出手。有些士兵喝的爛醉,也有些人陷入了精神崩潰。將英軍大部隊救回本土的主要運輸方式並不是由膽氣過人的私人船主駕駛各種小艇組成的跨海峽船隊。許多漁民、救生船員與商船主都拒絕參與援救。許多在希爾內斯編成船隊的小艇在被拖曳過海峽的途中就沉沒了。皇家海軍始終是援救行動的主力並且承擔了令人瞠目的風險與高昂的傷亡。剛剛返回祖國的英國遠征軍也並非滿懷針對德國鬼子的厭惡,恨不得立刻殺回歐洲。許多目擊證詞都表明登上英國碼頭的英軍士氣敗壞,情緒激烈,幾乎走到了嘩變的邊緣。登上英國碼頭的是一群精神恍惚、忍辱含羞的敗兵。多賽特的布里德波**頭有一位負責迎接撤退軍隊的軍官,他發現鎮上擠滿了怨氣衝天的士兵,「滿嘴都是最褻瀆的惡言惡語」。有一家酒館裡,士兵們全都在「肆無忌憚地咒罵他們所屬部隊的高射炮連隊的下級軍官,這些人霸佔了全部的交通工具,頭也不回地逃向了法國海灘,把普通士兵扔在屁股後頭自生自滅……這些心氣喪盡的人們啊,他們的驕傲已經被撕扯粉碎了,只有通過咒罵自己的上級才能略微緩和一下心情。我們幾個接收人員彼此約定,只要戰爭尚未結束,我們就不會向任何人吐露這天晚上的所見所聞。我們始終守口如瓶。」儘管皇家空軍在海灘上英勇作戰,但是他們的戰機的作戰半徑太短,往往攔不住德國飛機。敦刻爾克之後,空軍飛行員們遠沒有成為英雄,反而淪為了陸軍的笑柄。

上述情況全都是真的,戰敗與撤退也確實遭到了政府宣傳部門的粉飾。但是撥開所有這一切之後,敦刻爾克大撤退依然還保留著一顆罕有的核心。撤退過程盡情體現了英國人隨機應變與堅韌不拔的品質。當BBC呼籲一切類型的小船前往敦刻爾克救援軍隊的時候,原本沒指望他們直接將軍隊運回英國。承載軍隊渡過海峽需要體量更大的艦船。但是小船的作用依然很重要,因為它們能夠靠近海灘,將士兵們運往深水區的客輪、驅逐艦以及剛剛徵用來的荷蘭汽船。於是五花八門的遊船、舢板、漁舟、汽艇以及泰晤士河上的觀光船在軍艦的拖曳之下渡過海峽,然後就切斷牽引繩撲向了敦刻爾克海灘。一部分此類船隻遭到了徵用並且由海軍人員駕駛,也有很多船隻由原本的船主駕駛。這些人都是些退休的制陶工、埃塞克斯的漁民以及業餘水手,他們平生就連放槍打兔子的聲音都沒聽過,更不用說親眼見證子彈滿天飛的戰爭現場了。很多小船都擱淺了,現場也確實亂作了一團。但是假如沒有他們,最終能夠成功撤離的部隊將會遠遠更少。如果龍德施泰特麾下的坦克集群沒有在最後衝鋒之前按兵不動,這次撤退也不可能成為現實。後來希特勒聲稱這樣做是出於戰略顧慮,因為他不想徹底搗毀大英帝國,否則德國就不得不收拾一地碎片。窮寇勿追才是正道。更有可能的是停止追擊的命令直接來自龍德施泰特本人,一方面是出於謹慎,另一方面德國人也決定英軍已經潰不成軍,目前的首要任務是鎮壓法國南部的抵抗軍。

倫敦方面依然樂觀地認為法國人還會繼續戰鬥下去。英國政客完全脫離了實際情況,丘吉爾也不喜歡前線指揮人員傳送回來的刺耳事實。不過他確實拒絕了法國人希望皇家空軍進一步提供空軍中隊支援的要求,因為皇家空軍總指揮休.道丁聲稱他需要這些戰鬥機來捍衛英國本土。喬克.克維爾在6月6日的唐寧街十號日記當中頗有先見之明地寫道:「我們除非是瘋了才會把戰鬥機全都派往法國。如果戰鬥機全都報銷了,兩天之內我們就會被打翻在地。只要手裡有戰鬥機,就演算法國投降了我們也能贏得勝利——前提是我們的防空體系完好無損。」這句話很可能反映了白廳內部的政策討論。甚至就在法國投降前夕丘吉爾還打算親自趕赴法國為保羅.雷諾總理加油打氣,人們還走投無路地期望羅斯福總統能為法國提供積極援助。英國將軍艾倫.布魯克爵士被派回法國指揮主要由蘇格蘭人與加拿大人組成的「第二支英國遠征軍」。但是這套排場其實只是丘吉爾為了激勵法國人繼續戰鬥而擺出的政治姿態而已。布魯克本人乘坐一艘荷蘭蒸汽船來到法國並且很快得出結論認為法軍必敗。他與丘吉爾在電話里吵了半個小時,然後下令這支部隊從敦刻爾克以南的海灘二次撤退。這時曾經的法國戰爭英雄、現在的通德派領袖貝當元帥下令全體法軍放下武器,可是卻沒人想到要提前警告一下布魯克。他在最後關頭乘坐一艘漁船逃離了法國。

戰場的絕望局勢反襯了殿後部隊的英勇無畏。承擔這項任務的部隊包括第51高地師,卡梅倫團,西福斯團,黑衛團,阿蓋爾高地團,還有蘇格蘭邊境團。他們耗盡了口糧與飲水,彈藥也幾乎打光了。之後德軍炮兵就切斷了他們的退路。他們陣地周圍的法軍紛紛投降之後,他們也跟著投降了。這八千餘人在戰俘營里渡過了整場戰爭。不過他們的運氣還不算最糟。命運最悲慘的還要算是在聖納澤爾登上丘納德公司的蘭開斯特里亞號郵輪的士兵、飛行員、水手與婦孺。這條船被德軍投擲的炸彈擊沉,共有三千五百人遇難,大部分都是被活活燒死的,有些人穿著救生衣跳下水時摔斷了脖子,還有少數人因為獲救無望而相互開槍射擊而死。這場沉船事件遠比泰坦尼克號更加慘烈,也更有資格被後人稱作英國海事史上最嚴重的災難。此時身處倫敦的丘吉爾正在最後一次試圖扶植法國繼續作戰。1940年6月19日星期三,克維爾在日記里興奮地寫道,「有人提出了一個了不起的主意,要宣布英法兩國在政治上結為一體。」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2】走出內閣辦公室,口述了一份《聯合宣言》。「這份宣言聽上去太振奮人心了,肯定能振作起法國人的疲軟精神並且激發英國人的活力。這是一份歷史性的文件,這份文件的效力將會比本世紀以來任何一份文件都更加深遠——恐怕也會更加持久?」(克維爾總算還在語句末尾加了個問號,不過應當指出的是他的靈感來自日後的歐盟創始人之一,當時還很年輕的讓.莫奈。)誰也沒有告訴喬治六世政客們打算怎樣處理他的帝國,直到當天晚上政府才派一名大臣去覲見國王。不過國王並不需要擔心,因為第二天雷諾就辭職了,貝當則宣布投降。

敦刻爾克大撤退剛剛結束,英國政府立刻拿出了三件著名宣傳作品,將它們與敦刻爾克緊密編織在了一起,而且它們全都流傳得很久。第一件也是最著名的一件作品是6月4日丘吉爾的下院演說:「我們決不動搖,決不屈服,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接下來他又向人們許諾,美國或者說「新世界」將會「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英國即將結束在法國的作戰。丘吉爾所謂的「越來越強的力量」指的是他在三十年代非常關注的皇家空軍擴建以及此時依然秘而不宣的雷達網路,此外或許還有雷達在敦刻爾克撤退期間表現喜人的報告。但是提到登陸點、田野、街頭與山區也就意味著他認為德軍入侵不可避免,儘管噴火的表現十分給力。曾經在敦刻爾克作戰,如今指揮倫敦南部軍隊的安德魯.索恩將軍【3】在6月30日告訴丘吉爾,一支八萬人左右的德軍很可能會在桑奈特與佩文西之間登陸。丘吉爾倒是沒那麼悲觀,不過他也並不認為英軍有能力防守住整條海岸線。索恩警告他說,他手下的部隊「裝備極差……他應該可以在阿什當森林抵擋住德軍左翼,但是他實在想不到要如何遏制德軍右翼穿過坎特伯雷直搗倫敦。」

當時還有一派軍事理念認為德軍會通過大規模滑翔機群與空降兵來登陸英國。因此英國各地的操場與板球場上都布滿了報廢的機械、原木與農具,為的是阻止德國滑翔機降落。高爾夫球場里滿地都是大坑,公路上布設了一道道鐵制路障。警察全都配槍,為的是射殺半空的傘兵。地方防禦志願者組織旋即成立,很快就會演化成地方志願軍。全國各地都開始出現傳言聲稱不明白色物體從半空中飄過,手拿獵槍或者棍棒的當地居民則在地面上緊追不捨。公路與鐵路上的路標全部被拆掉了,以免給德國人指明方向。工廠與飯店用油漆塗掉了自己的名稱。甚至就連一戰紀念碑上標註的村莊名稱都被鑿掉了。正當「我們決不投降」的咆哮聲迴響在下院會場與全國各地的收音機當中時,所有人都認定敦刻爾克之後的下一仗肯定會在英格蘭南部爆發。這一可能看上去完全合情合理。畢竟德國人在比利時與法國都勢如破竹,誰也不知道德國人尚未準備好大規模入侵英國本土,並且也很難安全駛過海峽。「克倫威爾」一詞成為了德軍入侵的暗號,1940年9月7日這個暗號還當真派上了用場,儘管事實證明只是一場虛驚。丘吉爾的演講技巧首先用極有可能成真的災難場景糊了全國民眾一臉,然後又在結尾一腳踢翻了這一場景——如此精彩的意象營造手法想必會讓希特勒心有戚戚,不過丘吉爾營造意象的基礎並不是瘋狂,而是「一位英美血統各佔一半的人對於英美兩國實力的現實評估。」

關於敦刻爾克的第二件宣傳作品於丘吉爾議會講話後的第二天與受眾們見面,這件作品的作者是英國唯一一位影響力與受歡迎程度能與丘吉爾相提並論的廣播員,也就是古靈精怪的社會主義作家J.B.普利斯特利。他的宣傳角度與丘吉爾大相徑庭,將視線投向了無數艘小船。「我們從來就認識這些煞有介事的小船,並且很喜歡嘲笑它們。我們將它們稱作『一先令破船』,我們眼看著這些船隻裝滿度假遊客又將遊客們扔在別處——男性裝滿了一肚子烈酒與啤酒,女性在船上大吃豬肉餡餅,孩子們的嘴裡都含著薄荷糖。」但是當他寫到來自懷特島並且在救援行動期間沉沒的格蕾絲.菲爾茨號遊船時,他的筆調卻陡然昂揚起來。「但是現在呢?看看吧!這些小船就像同樣勇敢且傷痕纍纍的姐妹一樣已經永垂不朽了。她們將會驕傲地駛入敦刻爾克史詩之後的歲月。當我們的曾孫輩了解到我們在這場戰爭之初如何雖敗猶榮,後來又如何邁向勝利的時候,他們或許也會學到這些小小的假日遊船如何義無反顧地駛向地獄並且載譽歸來。」丘吉爾與普利斯特利都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正在經歷重大歷史時刻。(順便問一句,他們的曾孫輩如今歷史學得怎麼樣呢?)丘吉爾的歷史觀念糅合了晦暗的警告與決然的抗爭精神,普利斯特利的敘事角度則更加樂觀開朗。丘吉爾的措辭彰顯了心懷全球的氣魄,普利斯特利則緊盯著英國家門口。那麼這兩段敘事哪一段更能打動人呢?丘吉爾的「我們」與普利斯特利的「我們」並不是同一群人。丘吉爾的「我們」其實指的是他自己——「我決不投降」——他希望能夠激勵聽眾們認同這個「我」。普利斯特利的「我們」則指的是廣大民眾,儘管有些感情用事,卻更加到位地挑明了這場戰爭捍衛民主制度的目標。

關於敦刻爾克的第三件宣傳作品是比弗布魯克手下三名年輕記者製作的一本黃皮宣傳冊。這三個人分別是日後的工黨黨首邁克爾.富特,倫敦《旗幟晚報》的記者弗蘭克.歐文【4】以及《每日快報》的記者彼得.霍華德【5】三個人用加圖為筆名在敦刻爾克結束四天之內寫出了這本書,題目叫做《罪人》,書中點出了十五個名字,包括拉姆齊.麥克唐納、鮑德溫與張伯倫,十名內閣大臣,還有其他若干人等,並且聲稱這些人都是罪人。他們的罪行是妨礙英國重整軍備,以及自從1931年日本進犯滿洲以來未能成功對抗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徑。這本書由維克多戈蘭茨公司發行問世,書中行文粗魯尖刻,許多攻訐內容都有失公允,全書上下都充斥著憤怒與恐懼的火熱氣息。被這本書點名的罪人當中頗有幾個出人意料的目標,比方說托馬斯.因斯奇普爵士【6】,他的罪名是分散了英國製造轟炸機與戰鬥機的注意力,而在《罪人》一書出版當月的下旬,英國極其需要這些飛機。還有雷金納德.多曼.史密斯爵士【7】,他的罪名是生產了質量低劣的食物。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本書的出現都可謂恰逢其時,一經問世就廣受歡迎。儘管遭到WH史密斯百貨公司的抵制,卻依然賣出了二十萬本。這個數字要比今天同樣的圖書銷售數字更加意義重大。回頭看來,這本書的文筆過於浮誇,實在不像是中左翼記者的作品:「一個在武力方面傲視全球並且自由安全的國家」如今被推向了「亡國滅種的邊緣」。

這本書有效地運用被攻擊者自己的言論來譴責他們並且得出了兇殘的結論,儘管文筆並不算太漂亮。「一個決心抵抗與征服的民族依然還在強烈要求最終且絕對的保證:正在修補城牆缺口的人們不能聽任那些導致城牆傾頹的人們混跡在自己的行列當中……罪人們必須趁早下台……這是他們為了這場我們所有人都下定決心必須拿下的勝利所能做出的最關鍵的貢獻。」三位作者的筆鋒指向了戰前的綏靖一代,尤其是保守黨,將敦刻爾克的敗績完全算在了他們頭上。他們的寫作思路為一套政治分析打下了基礎,日後就連丘吉爾都將會認同這套分析,此外工黨在1945年發動的政治復仇也少不了這套分析的支持。有幾位罪人在這本書問世之後還活了很久,因此親身體會到了這本書為他們帶來的屈辱與排擠,鮑德溫就是其中之一。就在普利斯特利頌揚民主精神的敦刻爾克抒情敘事問世之後沒幾天,《罪人》就亮出了鋸齒橫生殺人誅心的利刃。這本書預示了丘吉爾在國內政壇面臨的兩難局面:他明明是保守黨領袖,卻要領導一場人民戰爭,而這場戰爭的定義方式就是與他自己的黨派作對。不過在1940年7月丘吉爾還沒工夫操這份閑心,就像全體其他英國人一樣,他的目光也投向了天空。

【1】Merton Beckwith-Smith

【2】Edward Bridges, 1st Baron Bridges

【3】Andrew Thorne - Wikipedia

【4】Frank Owen (politician)

【5】Peter Howard (journalist)

【6】Thomas Inskip, 1st Viscount Caldecote

【7】Reginald Dorman-Smith

推薦閱讀:

四,浴火新生
算了,我就只強烈譴責100多年前英國的霧霾吧!
8,軟性獨裁
28,可笑的危機
10年英國探親簽證實戰經驗談!附文件清單及模版!

TAG: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