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心有猛虎也能細嗅薔薇的人,才是人生的贏家
1
清朝的曾國藩家書中有這句話「百端拂逆之時,只有逆來順受之祛」,這句話我開始看的時候,也不太明白,畢竟逆來順受向來都是貶義詞而非保褒義詞。
後來查看了這句話的來歷:
八國聯軍打到京城,咸豐皇帝逃到河北承德熱河的避暑山莊。咸豐皇帝想起曾國藩,下旨讓他趕快北上勤王(保護皇帝的意思)。
曾國藩接到聖旨後,發現這道聖旨有點古怪,按道理讓曾國藩帶兵應該他是主帥,但這道聖旨卻是點名曾國藩手下的鮑超帶霆軍五千北上勤王。
鮑超沖軍陷陣很不錯,但他就像二愣子差不多,並不是一個將軍之材,怎麼可能當得了如此的大任呢。
曾國藩調查後得知,出此主意的是他的競爭對手滿族的貴族勝保,曾國藩知道勝保是在用釜底抽薪的方法將自己的精銳都套走。
只是皇帝開了金口了,曾國藩又無法拒絕。
後來他聽從手下的計謀,用了拖字訣。就是改變自己快刀斬亂麻的習慣,一來一回幾個從北京至湖南的快馬加急公文請旨,結果如他所料,跟皇帝的公文還沒有兩個來回,八國聯軍就退出北京了。
事情過後曾國藩很感嘆的寫出:「大凡辦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處,一竊不通,則處處紼窒失。」
2
簡單點說,為官或為人,都要講究正確的方法,有時候適當的撤退,也是為了更好的進攻,好比如「四兩拔千斤」
「四兩撥千斤」這是一武術技法術語,道家哲學,初見於太極拳《打手歌》:"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謂順勢借力,以小力勝大力。此語經廣泛傳播,為各家拳派採用,泛指以巧勝拙的各種擊法。
後來也被用到了人生的處世方針上,處世方針有很多事是退一步比進一步更划算。當然,這也需要有技術含量的退後才對,比如漢武皇那個年代的這位丞相:
3
漢朝時代的公孫弘年輕的時候家裡很貧窮,所以就養成對物質追求不太高的性格。
當了一人以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了,但生活依還是過得很儉樸,吃飯只有一個葷菜,睡覺只蓋普通棉被,連普通的員外的生活都比他好很多。
有一個叫汲黯大臣跟漢武帝說,他指得公孫弘職位那麼高,收入那麼好,卻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是使詐以「沽名釣譽」,其目的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漢武帝覺得有道理,你想,漢武帝何許人?他那麼聰明,怎麼可能允許手下耍小聰明,所以就問公孫弘:「汲黯所說的都是事實嗎?」
你說公孫弘要怎麼樣辯論呢,面對著漢武大帝,一個不小心,肯定是丟腦袋的事。
公孫弘就用了以退為進的四兩撥千斤。
公孫弘回答:「汲黯說得沒錯。滿朝同僚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清楚我的,所以他看到的都是最真實的。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面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謄。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所以汲黯更是大忠臣。」
瞧到了吧,這招連消帶打,將問題轉回到汲黯身上了,如果公孫弘是「沽名釣譽」了,那麼汲黯更加是「沽名釣譽」,而漢武帝就更更是「沽名釣譽」了。
所以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後,反倒覺得他為人謙讓,就更加尊重他了。
這三贏的局面也留下了歷史美名。
汲黯為人耿直,好直諫廷諍,被召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後來漢武帝劉徹稱其為「社稷之臣」。
而若干年後公孫弘於相位逝世,謚獻侯。他是是漢朝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漢朝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先例。其在職期間,廣招賢士,關注民生,並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曾著有《公孫弘》十篇
4
為人處世,須剛柔並濟,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底線範圍外,沒有什麼是不能讓步的;而到了底線了,就只能就寸土不讓。
簡單點說,像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代表作《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的那句經典詩句「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就是說要懂得亮劍,更懂得將利劍收於劍鞘內。
推薦閱讀:
※行的正才能活的無所畏懼,坐得直才能體會心安理得
※陳道明 | 世人多浮沉,我自內心清明
TAG:為人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