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而不能的悲情故事---匈牙利新浪潮電影《另一個天堂》
如果不是我的一位朋友文藝青年LU同學借我看這部電影,我想我不會專門去看一部匈牙利電影,LU同學在對影片做介紹時說,這是新浪潮著名導演羅利.馬克的作品,不可不看。關於新浪潮電影,我不是非常清楚,只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電影流派,法國不少導演的電影都屬於這個流派,比如戈達爾,比如呂克.貝松,在我還沒看過一部法國新浪潮導演的片子前,先看了一部匈牙利的新浪潮導演的片子。
我是看到第二十來分鐘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一部關於女同性戀的電影。我只看過很少的關於同性戀的電影,仔細想了一下,全部是關於男同性戀的,比如《霸王別姬》、《藍宇》、《春光乍泄》(只看了片頭和片尾)《斷臂山》(看了好幾遍),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女同性戀的影片。因為沒想到這是同性戀影片,突然發現故事情節往兩個女人的愛情轉移時,我起初的感覺是吃驚和錯愕。
故事的背景是1958年的匈牙利,在一個輿論被高度鉗制的國家裡的一家報社裡,發生在兩個女編輯之間的故事,才華橫溢敢於講真話的女主角伊娃以她的率真和獨特的魅力闖入了美麗的利維婭的內心世界。雖然她有一個軍人丈夫,直到伊娃出現的時候,她才發現原來自己更愛的是女人。
她們的故事就這樣展開,從最初利維婭的迷惘和困惑,到酒吧里的兩情相許,深情相吻,再到利維婭劇烈的思想鬥爭,她徘徊在傳統社會的道德操守和她內心對真愛的渴望之間。影片用大量的篇幅描寫了利維婭的在發現自己是同性戀和下一步的抉擇時的痛苦和掙扎,從她不敢接伊娃的電話,到她與伊娃共同出差時的那個夜晚,她瘋狂地跳舞買醉,再到夜晚她想與伊娃共枕時她推開伊娃的房門,卻又突然逃跑。
在看李安導演的《斷臂山》時,我發現在情節的處理上,兩部影片的拍攝跨度雖然有二十多年的差距,且處理的題材是男同和女同相異的主題,但我發現兩個導演都沒有把重點筆墨用於同性戀本身,而是把講述的重點放在同性戀人群面臨傳統道德和社會時的內心掙扎和常人難以想見的痛苦。在這部影片中,是有了丈夫的利維婭面對她的愛時的掙扎和逃跑,而在《斷臂山》中,是性格沉穩保守的ENNIS不敢面對他的真愛,不敢選擇與他相愛的人長相廝守。兩部影片的矛盾和高潮都是由於強烈的愛而不能引出的悲哀和悲劇。
在《另一個天堂》這部電影中,對同性戀床戲的處理是含蓄而唯美的,只出現了利維婭裸露的身體和伊娃半裸的身體,她們第一次的親密身體接觸看上去更象是兩個姊妹用身體的輕輕撫摸在進行溫柔的心靈交流。
雖然兩個女人終於衝破了層層的束縛,從身體上走到了一起,但捆綁著她們那強大的網卻越收越緊。當利維婭終於勇敢地決定要和伊娃在一起,而向丈夫坦白這一切的時候,等待她的是失去理智的丈夫沖她脖頸開的槍。當伊娃來醫院探望她,對利維婭說「你出院後搬到我那裡住吧,我願意為你做一切,我離開你活不了。」等待她的卻是利維婭嘶啞的嗓音「你給我滾!」在無比強大的社會的鐵幕前面,利維婭再一次不得不偽裝自己的內心。
失去了工作又失去了愛的絕望的伊娃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試圖穿越國境線逃走,但她被士兵發現了,她就那樣幾乎是帶著微笑地走向士兵的槍口,那一刻,她知道或許這是最好的結果。影片以伊娃頭部中彈,倒在帶著薄雪的土地上的鏡頭收尾,一隻巨大的黑鳥蒼涼地飛過整個畫面,與影片開始時在悲涼音樂中展翅而過的黑鳥一模一樣,兩個女人悲涼的愛情故事結束了,留給觀者的是沉重的思考。
我非常喜歡伊娃的扮演者純熟的演技,看著碟片上的介紹,本片獲得1982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演員叫雅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Jadwiga Jankowska-Cieslak),片中的她象個精靈,她小巧玲瓏,有明亮的眼睛,深情款款的眼神,她的每一個動作和流暢的演繹把一個深愛一個女人卻總是被拒絕的女人內心海一樣的悲傷、無奈和痛苦表達得非常到位。
說實話,雖然看過幾部關於同性戀的影片,但我不了解同性戀人群,我只知道他們(她們)的愛更加堅定和不可動搖。我近距離地觀察同性戀的經歷來自於去年聖誕節的夜晚我坐地鐵回家,那晚的地鐵里有許多等著去泡吧的情人,我忽然發現身邊有一對特別的情侶:兩個女人,面對面站著,她緊緊地擁著她,一個貼著另一個的耳朵私密地說著話,然後她們笑著,我看著她們眼神中無限的光和喜悅,那是一種由愛而起的寧靜和快樂,這種快樂無關乎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我看著她們不被打擾地勇敢地站在地鐵的人群里,那樣深情地對視著,我看著她們眼中如水的柔情,那一刻我突然想:男人也好,女人也好,相愛就好。
(寫於2006年4月5日)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
學法語必看的公眾號:微型法語課堂
喜馬拉雅FM: 微型法語課堂
推薦閱讀:
※《教父》都只能排第二 影史最偉大的十個劇本
※《金龜子》帶上夢想去冒險,一場刷新集體回憶的合家歡
※《24小時:末路重生》
※都說別輕易考驗人性,《三塊廣告牌》卻要追問到底!
※周末假期里一起來場金融電影馬拉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