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人,三十個不同的「七十年代」---讀《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是由北島、李陀主編的一本口述體記錄歷史的書,選取的30個講述者如今的年齡介於五十歲至六十五歲之間。書名雖然為《七十年代》,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除了極少數不願意真誠面對歷史、面對內心的人(比如柏樺那篇顯然是迴避主旨誠心耍滑頭的文字:《始於1979》),其他人都把他們的七十年代鎖定在1966-1976。明眼人一看就知,這部書是一部關於「文革」的民間記憶史,一部口述體的「文革史」。
編者李陀在前言中說,此書選擇的講述者主要集中在知識分子和文化界人士(我發現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地區),這使得它的視角和探討的問題難以面面俱到。這也是《七十年代》這本書從面世之初就帶來的遺憾。
之後,我還看了北島關於此書的一些訪談內容,很欣喜地得知,他們正在編纂《七十年代》第二集,到時選取的講述著將代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我覺得這是個極好的消息,只是,對於一個文化程度不高的講述著,編者需要解決的是技術角度的語言組織問題。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我們一直振振有詞地說日本不肯正視歷史,反思自己,可是我們就做的更好嗎?「WEN GE」已經結束了三十多年,到目前為止,從國家層面還沒有開始對它真正意義的反思。巴金在生前多方呼籲建立「WEN GE博物館」,他去世近五年了,建設這所博物館的願望仍然被多方避諱。關於那十年,在重重鐵幕遮掩下,讀者終於有幸讀到《七十年代》這本口述體文革史,這是多麼難得和不容易。了解了這些大前提後,我們就無法苛責此書第一集不能包羅萬象了。
共有30個人講述他(她)所經歷的七十年代,我反覆把這本585頁厚厚的書研究了幾遍,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十年就是一面明晃晃的鏡子,這30個講述者都無一例外地站在這面鏡子前,他們的講述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人格和內心世界的再現。我很遺憾地發現,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去面對歷史,我認為,本書中寫的最好、最真誠、最讓人感動的有以下三篇:
1. 張郎郎《寧靜的地平線》
2. 許成鋼《探討、整肅與命運》
3. 李大興《明暗交錯的時光》
寫的比較真誠、比較感人的有以下四篇:
1. 北島《斷章》
2. 陳丹青《幸虧年輕》
3. 鄧剛《我曾經是山狼海賊》
4. 韓少功《漫長的假期》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回憶歷史、面對自己的內心,不是所有人在那十年都是被傷害的角色,有些人要麼是那十年的既得利益者,要麼他們由於體制內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講真話,當這些人被邀請講述那段歷史時,他們選擇以漫不經心極其敷衍的姿態寫這篇回憶錄。
在讀到這些完全不真誠的文字之初,我非常吃驚,也有些憤怒,但再想想,倒覺得,《七十年代》這本書一方面有保留我們國家一段珍貴歷史的重要價值;另一方面,它還具有其他書籍不具備的研究赤裸裸的人性的價值(而這層價值,或許是編者在編纂之初根本沒有預料到的。)
此書邀請了很多作協的作家或者詩人講述歷史,關於「文革」那段歷史,他們往往避重就輕,語焉不詳,看完他們的文字,我也對這些作家和詩人讓人無法恭維的人格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這樣的文章有:
1. 王安憶《魏庄》
2. 王小妮《七十年代記憶片段》
3. 柏樺《始於1979》
4. 高默波的《啟程》和閻連科的《我的那年代》講述的歷史根本沒有多少疼痛感,而更多帶著無所謂的輕鬆:出身農村、又紅又專的他們在那十年中更多是幸運的既得利益者。
5. 而來自上海的蔡翔的那篇《七十年代:末代回憶》帶著濃烈的上海小市民的市儈和他本人未被那個時代波及的喜形於色和沾沾自喜。這樣的文字放在這本應當沉重的書里,就像是一顆格格不入的沙子。
在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張郎郎的《寧靜的地平線》,我反覆看了好幾遍,幾乎要落淚。在WEN GE中與遇羅克一起被打入死囚牢、險些被槍斃的張郎郎在這篇回憶文字中沒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只是對那段在死刑號里、在生死一線的剃頭刀刃上滾了一百天的歲月平靜得不可思議的回憶,那樣的平靜和超然世外的淡泊卻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很想摘取張郎郎《寧靜的地平線》中一部分文字作為這篇書評的結束語,同時也表達我對遇羅克和張郎郎等人所代表的面對強權和淫威絕不屈服的偉大心靈的深深敬意!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那個午夜,我和許多年輕人一樣,是在油燈下守歲。不過,大多數人在農村、在農場。而我卻在牢房。……「
「進入死刑號以後,每天即使入睡也絕不香甜,每時每刻一種尖銳的肉體痛苦無法停止,如刀割心頭。那時的噩夢已經沒有了以前的那種複雜情節和過程。老是夢見自己漂浮在一個漆黑的地鐵里,地鐵里似乎發生過地震,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鋼鐵框架、水泥碎塊、石柱木樑,我就被擠在一個小小的夾縫中。冰冷的地下水一點點的漫上來,自己的鼻子緊貼在地鐵的穹頂上,清楚地知道很快就會窒息,沒有任何逃脫的可能性。只在等那冰水最後淹沒。…..」
」我在死刑號關了近一百天,在這生死一線的剃頭刀刃上滾了一百天。….「
」從死刑號出來,又把我押回饒陽監獄)那一段時間裡,寫作就成了我的一個習慣,每天萬籟俱寂的牢房深夜裡,我都要寫上一千來字,對同一個車間的犯人來說,等於多了一個說書人。也許每個寫作的人都需要讀者,或者聽眾,而這裡的犯人在這裡除了物質方面的飢餓以外,也有精神的饑渴。所以我寫作就有了動力。……「
「我的七十年代就是在與世隔絕井底的一窪水裡,和其他幾個更小的青蛙一起聒噪,不知道那算不算七十年代文化潛流,不知道那算不算文學,對我們來說,算什麼都不重要,這些微小聒噪喜悅幫助我們度過那漫長鐵窗生涯。"
"七十年代是我生命寧靜的地平線。」
(寫於2010年4月21日)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七十年代》
作者: 北島 / 李陀主編
頁數: 585
定價: 42.00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09-7
---------------------
學法語必看的公眾號:微型法語課堂
喜馬拉雅FM: 微型法語課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