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里放下工作,回歸家庭的正確打開方式

1、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蔡格尼克效應。

德國心理學家蔡格尼克,他發現人都會有一個心理現象:人總是對那些沒有完成的事情,記憶深刻,而那些已經完成的事情,就容易忘記。

如果在深入一步,當一個人未完成的事情越來越多的時候,心裡擱置的記憶也越來越多。但是每個人大腦的注意力的帶寬都是有限的,於是他們就會變得焦慮。

很多人待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整個人就會變得而焦慮,焦慮以後就越難集中注意力,處理事情的速度就會變慢,變慢以後積累的事情又會增多,於是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有學者專門關於這個現象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分別找了三組人,一組是已經完成工作的人,第二組是手邊還沒完成工作,但是已經有清晰計劃的人,最後一組是手邊有未完成工作,但是沒有什麼計劃的人。

研究者讓這三組人去讀一篇文章,然後做類似於閱讀理解一樣的題目。

最後的結果是,第一組的分數遠遠大於後兩組,而其中有情緒計劃的第二組分數則高於第三組。

完成工作的人,內心無待處理事件擱置的人,更能集中注意力。

2、

過春節,一年當中這七天是非常特殊的七天,和那些為了刺激消費而形成的黃金周完全不同。

從古至今,春節就是一整年下來大家開開心心放下一切放鬆的節日。

假日,要的就是度假的心態。

如果你心中還壓著工作中的那麼多事,還壓著人生中的那麼多大目標小憂慮,那麼這個假期,就會像上面實驗中的閱讀理解一樣,得分低、體驗當然更低。

所以,既然要好好的過一個春節,那麼就得要一個質量高、體驗爽的春節。

其中的第一步,就是放下那些你心中未完成的事項。

不管是人生中去年未完成的目標,還是工作中那些隨機吊著的緊急任務線。

該收尾的收尾掉,該處理的處理掉,如果處理不掉的,那麼就像上面第二小組一樣,有一個清晰的後續計劃,能夠在開年後明了的安排事項進展。

然後再開啟,正常的「過節」模式。

3、

那麼「過節」,特別是「過春節」,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呢?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找到了目的,自然而然就會充滿意義。

而意義,是這件事情體驗高低的根本。

對於過春節來說,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是「家」。

這是一個基於「家」的節日,我們常常在春節的時候把節日,放在了家的前面。

前幾天看到朋友發的朋友圈,她說春節回家,一天是小公舉,三天是寶貝女兒,一周以後是嫌客臨門了。

雖然龍應台說過,子女長大後,終究會變得一個客人。

但是在春節,如果我們真的把自己當客人,那真的是三天後會被嫌棄的。

因為爸媽從來沒把你當客人,對他們來說,你的角色是家人。

在春節里,首先你得是一個親人、是一個家庭成員;然後才是一個親戚,最後才是一個職場人士。

所以不要一回家就開啟酒店模式,睡懶覺、起床後飯來張口、衣服扔那裡爸媽洗、打掃衛生了在房間玩手機等等——這些小公主待遇是你開啟客人模式才會有的。


推薦閱讀:

計劃不能沉溺於瑣事而墮落為執行
這是目標?還是夢想?
計劃不到位是個職業經理人問題
2018,目標

TAG:春節假期 | 計劃 | 節假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