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壓力|《形意心理學與恩威並施綜合療法》之(合理的面對和處理壓力)

此文章摘要於《形意心理學與恩威並施綜合療法》學術知識體系著作中,由於發布空間有限,文章無法悉數上傳,請閱者見諒!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所謂壓力,是指由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與行為的體驗過程。當主體察覺到壓力源後,會出現心理、生理和行為等反應。也就是說,壓力=客觀事件/客觀現實 個人的主觀認知和感受。而人的主觀認知和感受會更決定壓力是否成為「真正的壓力」。

比如,A認為難度很大的工作,到了B這裡可以順利的搞定;B很在意他人對自己評價,內心常有糾結, C則我行我素,不在乎他人眼光;C很討厭人際應酬,覺得不自在,能推脫就推脫,而D則是在社交中如魚得水,樂此不疲;D總和愛人吵架,一回家就頭大,而A家庭關係和諧,其樂融融……

如果個人在面對某件事情、某種情境時,有能力不夠、經驗不足、資源缺乏、抵觸抗拒等情況,如果這件事情或情境比較重要或者雖然不那麼重要但是頻繁發生,難以擺脫時,那麼這件事情、這種情境可能就會成為個人的壓力源,讓個人感受到壓力。

面對壓力時,每個人都有面對和緩解壓力的方式。比如上文中的A,為了完成難度很大的工作,可以請教有經驗的同事,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可以加班加點,可以向領導說明請求一些支持等等,這都是面對壓力,解決問題的積極方式。而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由於身心辛苦,可以向伴侶吐吐槽,獲得安慰和鼓勵,吃些好吃的,聽聽舒緩的輕音樂,抽根煙,和同事聊幾句,相互打氣等等,這樣緩解壓力的方式也不勝枚舉。

如果現實條件允許,我們也會逃避壓力。比如上文中的C,由於不喜歡人際應酬,覺得麻煩,不自在。一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會找借口推掉。由於在一些必要的人際交往、人情往來上缺席,C給周圍人的印象是清高、不願意與人接觸、不好打交道,他們也都遠離了C,有聚會時再也沒有人去邀請ta了。久而久之,C的生活確實是很清靜,同時,人際關係也很疏離。

而當C面對困難與壓力時,周圍人即使看到可能也不會施以援手,這倒未必是別人冷漠,不幫忙的原因可能一是和C沒什麼交情,C沒有幫過我,我為什麼要幫助ta;二是C這麼清高,不願意和我們交往,顯然是看不上我們,出了什麼事情,ta就自己搞定嘍;三是C獨來獨往的,有個性,看起來也不需要別人幫助,自己還是別自討沒趣了。四是自己的事情一大堆,不熟的人實在沒時間去幫………每個人都有自己合理的原因不去幫助C。此時的C只能獨自承擔壓力,格外辛苦,也格外孤獨。

由於C對人際交往的壓力總是採取逃避的方式,迴避自己覺得不自在不舒服的場合,沒有用實際行動和別人建立起良好的聯接。而當看到周圍人關係近聊得好,自己和他們格格不入,沒在良好的人際關係中獲得快樂,對人際交往也就愈發的抵觸與迴避,和周圍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C這種固化的行為模式並不是面對和處理壓力的好辦法,即使可以暫時逃避掉壓力,但是由於沒有妥善的去面對和解決,總有一天會自嘗苦果。對C而言,如果想要和人重新建立起關係的聯接,就需要調整自己消極畏懼的情緒,改變認知,擴展應對壓力的方法,增強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與抗挫力,這樣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面對其他類型的壓力也是同樣,懷有正面的心態看待,積極尋找適合的辦法,在有效行動的過程中去切實真正的解壓。

推薦閱讀:

做自己,不做職場「老好人」
成功的職業路徑,固定套路是什麼?
別再跟我提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一仆兩主:不要成為老闆之間的炮灰
什麼是同事打死都不會跟你說的「職場套路」?[思考]

TAG:職場心理 | 職場溝通 | 心理疏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