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之前的越南:民族獨立後變得很囂張
越南這個國家走上現代歷史舞台是二戰結束之後的事了,二戰之前它是法國的殖民地,在法國人劃著大船登陸越南以前,那裡就沒什麼好聊的了,基本上跟現代文明沒多大關係,一個純粹的農業國家和落後國家,一把手每年背著黃花梨木和獸皮千里迢迢趕到北京,跪在太和殿里等著皇帝給他們加倍的封賞。
被別人殖民統治的經歷在我們的歷史教育里,都是皮鞭鎖鏈下的水深火熱和民不聊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當時統治者的無能和現在統治者的偉大。其實看看後來很多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的生活,被殖民時期反而比獨立之後更加顯得安居樂意一些。但是人終究是人,生存只是最基本的需求,生存問題解決了就有了更高的需求,比如獨立自由,當這種需求開始湧現的時候,殖民者的去留問題就變成了社會矛盾。越南被法國殖民的時候,整個南亞和西南亞地區都被兩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統治著,如今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都是大英帝國的地盤;現在的寮國、柬埔寨和今天要重點聊的越南是法國人的地盤,而夾在中間的泰國就比較幸運了,充當了英法之間緩衝國的作用,一輩子沒有被人殖民統治過,所以至今國王還一呼百應地坐在王宮裡。那時候法國人指揮著越南人發揚南泥灣的墾荒精神,種大米種咖啡豆,一直種到了二戰爆發日本人衝過來。窮凶極惡的日本人並沒打算過來種地倒賣農作物,他們可是下著一盤佔領地球的大棋,拿下越南只是棋局中的一小步。做慣了公務員和農場主的法國人當然不是日本士兵的對手,越南很快成了日軍的地盤,越南人就這樣被迫搭上了二戰的列車。
戰爭在大多數時候當然是不好的,但是偶爾也有它積極的一面。如果沒有二戰的話,越南人的獨立夢想還不知道要做到什麼時候,二戰對他們而言就是夢醒的開始,這註定是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代。整個二戰期間,越南人和法國軍隊、國軍、美國軍隊一起跟日軍作戰,一直到1945年二戰徹底結束。二戰後清點物資時,越南不但有國軍、還有日軍和法軍。日軍的去留很簡單,把該留的東西都留下,然後低垂著腦袋回自己家就行了;而國軍畢竟付出了很多,不能空手回去吧,法國人把當年在我國沿海一帶的租借退給了國民政府,於是國軍也就唱著軍歌回去了。戰場上只剩下了越南人和法國人,越南人以為自己這就算是一不小心走向獨立了,但是法國人瞪著藍色的眼珠子說:你想得美!
殖民者對殖民地的感情是很複雜的,上百年的經營,修建了大量的別墅,開坑了大量的農田,新建了大量的工廠,這些基礎設置投資怎麼可以說不要就不要呢?這年頭辭退一個員工還得好好談一談補償問題,更何況是創始人呢?不給夠大量的現金和股票能送的走嘛!所以二戰結束後法國人依舊抱著老闆接收工廠的心態去接收戰後的越南,那越南人就不答應了,尤其是北越。
其實北越那一片的人幾百年來一直在謀求獨立,以前是想方設法脫離我們皇帝的手掌心,後來是想方設法脫離法國人的手掌心,再後來是想方設法脫離日本人的手掌心,好不容易熬到了二戰結束以為逃脫了所有的手掌心,沒想到法國人還是不走。北邊當時的領導者胡志明一看就明白了,一切不靠暴力革命就想獨立的想法都是白日夢,越南和法國之間的獨立戰爭就打響了。越南人曾經被法國人當農民使喚了上百年,之後在二戰中給盟軍打了打下手,就這樣去打法國人還真是夠嗆,估計他們在法國人眼裡就是一支反政府武裝,註定攪不起大的風浪。果然北越游擊隊和法國正規軍一接觸就敗得一塌糊塗,被趕到山林里過上了原始生活。胡志明不得不豎起了社會主義的紅旗,這樣就可以跑到蘇聯和北京求助。二戰結束後的那個時候,斯大林家裡也沒多少餘糧,所以在對外支持社會主義小弟方面很不積極,倚老賣老地把這種任務交給了我國,所以無論支持越南還是支持潮蘚都是我們出頭。只是在1949年建國之前,中越邊境那邊我黨還沒有實際控制,中越之間道路不暢所以想支持也沒辦法支持,胡志明和他的創業團隊差點就在叢林里解散回家了。不過困難歸困難,支持還是要大力支持的。因為冷戰已經開始,作為社會主義大哥的蘇聯知道越南勝了亞洲就多了一個社會主義小弟,越南輸了亞洲就多了一個美國的小弟,中蘇兩國當然都希望越南勝。胡志明堅持到我們這邊結束內戰中越邊境道路暢通之後,蘇聯的裝備和物資、我們的錢和大米都可以送過去了,咱們人實在,把最好的裝備優先供給越南,甚至派出了軍事將領帶著自己的團隊自帶乾糧翻山越嶺到樹林里找到胡志明,教他們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打法國人。
越南脫離法國殖民獨立的戰爭一打就是9年,決定勝負的一場大戰是1953年發生在越南西部的奠邊府戰役,此戰的勝利意味著法國在越南北部的徹底失敗,胡志明和他的小夥伴們迎來了艱苦的勝利,從此越南北方就成了胡志明那伙人的地盤,並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但是越南南方依舊是法國人支持的保大皇帝和他的君主制國家,南北雙方劃線而治,並約好雙方休息幾年等元氣恢復了再聊統一的事情,可是美國人卻盯上了越南。
越南變成社會主義陣營,讓蘇聯的勢力擴大到中南半島,這可不是美國想看到的結果,美國必須需要阻止蘇聯的觸手一路延伸下來,所以法國在北方失敗後,美國就做了接盤俠,推翻了保大皇帝扶持了一個新的政權,這個政權以西貢為首都,吳庭艷為總統,名字叫做「越南共和國」。美國人覺得北越軍隊打了快10年,早就疲憊不堪,可以趁此機會支持南越來一次北伐,將這個社會主義政權扼殺在搖籃里。胡志明一看,這趕走了狼和狐狸,又迎來了老虎;中蘇一看,美帝國主義這是要掐死我們社會主義的小寶寶呀,只能接著跟他幹了。其實這個時期的胡志明還是比較自信的,因為身後有大哥二哥給的槍炮和大米,自身團隊在和法國人鬥爭的10年里積累了戰鬥經驗和士氣。就這樣,中蘇和越南再一次攜手站在一起,趕走了法國人後決定接著趕走美國人。
這場讓美國人至今心情沉重的越南戰爭在1955年打響了。胡志明帶領的北越人民向自己的同胞南越人民和他們的後台老板美國開火了,對於胡志明而言這是統一全國趕走侵略者的戰爭,對於美國和吳庭艷來說這是消滅社會主義防止蘇聯入侵的戰爭,對於蘇聯來說這是在冷戰開始的階段和美國一決高低的戰爭,而當時我們在美蘇冷戰中無可奈何地充當了蘇聯的幫手,不但在兩年前結束的潮蘚戰爭中和美國成了死敵,越戰這一次又站在了美國人的對立面。
越南戰爭從1955年一直打到1975年,被人稱作是冷戰時期最重要的局部戰爭,美國人在這20年里給越南山區丟下了多達800萬噸炸藥,前後燒掉了4000億美元,並且葬送了5.8萬美國大兵的性命。縱使付出了如此大的代價,依舊沒能保住扶不上牆的南越政權,沒能阻止社會主義的步伐。當時大量美國媒體在越南戰場的一線報道深深刺痛了普通美國人的神經,國內的反戰情緒非常高昂,白宮和國會面對的壓力極大,尼克松不得不在1973年簽字同意撤出越南。美國人逐漸撤走了,北越一路南下發動了總攻,最後在1975年搞定了南越政權,越南就此統一,西貢也改名為胡志明市。胡志明成功了,一個新的社會主義國家出現在了中南半島,蘇聯在這一局和美國的較量中贏了,但是1975年的這個時候,背後支持越南的中蘇兩國關係已經破裂了有10年時間,當然這個破裂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一直被人當槍使而不能發展自己的經濟解決自己的問題,還要受到蘇聯的盤剝利用,當時的一把手們決定要開始走自己的路了,這樣一來蘇聯就非常不高興,開始撥了大筆的經費給胡志明,暗示他不要讓大哥失望。
統一全國後,胡志明和他的創業團隊終於走進了新時代,他們自信心爆棚,法國和美國都被自己打敗了,還有誰是打敗不了的呢?所謂30年河東30年河西,這個時候的越南人一改過去吃苦耐勞、老實巴交的形象,開始對周邊的國家毛手毛腳起來,干涉寮國進攻柬埔寨。尤其是當蘇聯撥了大筆經費和物資表達了明確支持的意思之後,越南人知道必須要做一些不讓大哥失望的事情,大哥現在不是和自己旁邊的某鄰居翻臉了嘛,那我就給大哥長長臉。於是越南人開始有意識地在中越邊境地區騷擾我國。在1978年以前,越南方面的騷擾行為還是肢體上的,比如帶著一幫地痞流氓越境過來把正在種地的農民打傷趕走,把地里的莊稼毀掉;再後來就開始利用竹籤設置路障架鐵絲網和埋地雷了,一米一米地入侵一畝一畝地佔領。到了1978年之後那膽子就更大了,開始朝著我們這邊開槍射擊,甚至是開炮,導致邊境地區耕地荒廢居民被迫離家流亡。那時候越南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蘇聯對越南的表現很滿意,我們卻對此相當煩惱。這種局面一開始確實讓我們很煩惱,一個國家同時和蘇聯、美國敵對,南邊的越南也跟著挑釁,這個處境那是相當悲慘的。好在當越南人猖獗的那幾年,中美關係也一天一個樣兒地變好。經歷了越南戰爭的失敗,美國在和蘇聯的冷戰對抗中開始變成了防守狀態,但是蘇聯人因為在越南的勝利自信心爆棚,正是它開足馬力擴張的時候,1年後就發動了阿富汗戰爭。顯然這時候中美關係已經到了各取所需需要合作的時候了,儘管在潮蘚戰爭、越南戰爭時期雙方的陣亡將士屍骨未寒。
1979年的1月1日,《中美建交公報》正式生效,這就意味著中美雙方可以簽協議互相裝修大使館了,也意味著兩國之間在經濟、貿易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變得頻繁了。中美正式建交那個月的月底,鄧公親自跑了一趟美國,受到了美國總統卡特的熱烈歡迎,79歲的老人家前前後後參加了80場活動,也就是在訪美的這幾天,據說他說出了那句很著名的話:小朋友不聽話,該打打屁股了。
當鄧公說這話的時候,中越邊境地區的幾十萬軍民正在匆忙地向邊境地區運送炮彈和補給,而且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這句話說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打響了。推薦閱讀:
※為何越南曾擊敗過五大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的美、法、中,越南的戰鬥力究竟是怎樣?
※請問越南有哪些大儒?
※為什麼大部分越南人不買汽車
※越戰對廣西的影響大嗎?廣西經濟欠發達跟越戰有直接關係嗎?
※越南阮朝服飾和漢服有哪些異同?